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穿越诸天的僧人 > 第114章 工业大发展

穿越诸天的僧人 第114章 工业大发展

作者:小兵王2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3:12:02 来源:书海阁

在新一轮的扩张结束后,方德再次将自己注意集中在领地中的发展上面。现在他手上已经有6郡,500多万人口,田地也接近一亿亩。没有办法,济州附近还好一点,有靠近大运河,所以这些的土地多一些,也相对肥沃。

而像琅琊郡,东海郡,北海郡,东莱郡,高密郡,一听都知道是靠近沿海的地方,在这个时代靠近海洋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大部分土地都是盐碱地,庄稼产量有限,加上地方穷,水利设施也不多,这更加这些郡能耕作土地稀少了,粮食产量还少的可怜,可以说都是穷地方。

本来还有富余的土地,现在方德也只能勉强够分了。对于农业方德能做的事情也不多,贷款给新的村子购买农具,建设水利设施,派出农业博士教导他们科学种田,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想要正在提升农业产量还是得靠工业,高密郡是以后的徐州,这里有巨型煤矿,这阶段的钢铁厂需要建立在原材料附近,方德决定让鲁妙子在高密郡建立一个新型的钢铁厂,同时联通整个山东的铁轨也要开始建设。

方德说是种田,但谁让这个世界有内功这样的神奇东西,别的种田流高手靠着火枪火炮打天下,但方德这个种田流却是靠着武功打天下,有上万会《龙象般若功》的士兵,还要什么火枪!

有捷径,对于科技的发展自然就落后一些,对比其他种田流方德是比较失败的,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了,但连蒸汽机都没有种出来。

他建立的铁轨上跑的都是马车,这些都是马拉轨道,而且这些铁轨也是西贝货,说是铁轨,其实都是铁包木轨,没有办法,谁让钢铁产量不足,现阶段方德是不可能生产出如此多的钢铁的。这虽然不如火车,但是却也比一般的马车多上好几倍的运输量。

除了建立轨道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让方德喜出望外的事情,他的势力终于冲到海边了,他终于可以点开造船业这个科技树,有了渔船他就可以爆粮食了,有了粮食他境内的士兵修炼武功最起码可以提升一倍以上的速度,要能保持三年时间,方德可以让自己所有的士兵都修炼出内力,横扫天下了。

北方没有多少造船的工匠和造船厂,有的也是只能容纳一两人的小舟,像要制造大型海船,这样的小船厂显然是没有这样的技术的,而小渔船显然不能满足方德的需求。

好在石龙帮助方德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原本是扬州的地头蛇,而扬州又是整个大隋造船科技最强的地方,方德让石龙联系一些扬州的造船的工匠,正好现在天下大乱,杨广虽然在这里,但他整天花天酒地,也不像奋发图强的样子,想来扬州这里也不安全,不少人早就像逃离这里了。

双方都有意,石龙的行动迅速无比,很快就带了上百造船的师傅过来。而且海边大量的造船工匠,以及造船技术资料,被高薪挖来,高价买来。

现在可不是21世纪,海边远远不如内陆发达,除了几个大型对外港口,其余海边人普片向往内陆,这个时代来海边讨饭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上辈人在内陆失去土地,迫不得已来海里捞食。

在方德开出,有房分,高薪,子女免费教育习武的条件后,造船匠们根本没有受到微弱的乡土意识阻扰,根据地做工。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乡土意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海边有了土地和船厂,自己本身就是资本家,根本不想给方德打工。

方德也无所谓,而是帮助他们在北海郡收集物资,让他们可以快速在这里建立新的造船厂,并且给他们下订单。

这样有良心的领主,大家也就同意在这里待下去了,北海郡的造船中心快速在这里修建,很快这片荒凉的海面,变得生机勃勃。

在简易的造船厂中已经完成了六艘五百吨排水量的传统沙船,这些船采用硬帆,本时空百分百的技术,当然方德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因为这是要到深海当中的渔船,方德就让他们改变平底船,变成尖底,这样重心底,更加适合在海上航行。

当然除了这里方德还把自己前世看过的各种海船型,制作出小型模型,这给造船老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原来船还可以这么造。海船的建造速度在方德的提醒下进度飞快。

方德鱼肉满仓的愿望很快可以实现。

即便现在,方德每天都可以在海洋当中收获上万斤海鱼,虽然不能在深海当中,但方德制造出大型渔网,而后用小船在沿海布网,这样的收获也不小,这些收获的鱼被简单的加工,煮熟后密封成100斤重的木桶当中,而后运输到根据地的各个城市当中,成为学生的食物,士兵的食物,农民的食物,这减少了根据地对粮食的消耗,这一斤鱼就可以减少3斤小麦的消耗。

而这鱼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捕获,小麦一年却只能种上一季。

除了渔业,来到大海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得到食盐,这个时代盐业可是高收入行业,可以和铁并立,盐商更是土豪的代名词。

而对方德来说技术含量低,但利润高的行业,其他人还需要煮盐,方德却已经升级到晒盐的地方,为了让海盐成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为了将来新建晒盐厂,方德甚至在盐场附近建立了一个水泥产业,专门用来建设盐田。

而后,方德在琅琊郡沿海专门开辟了百万亩的盐田,全部用水泥铺设地面,天气良好的时候可以每天生产上万石精盐,这这些只需要工人道盐田里运输,减少了九成的劳动力,每斤盐的成本不到1文钱,但哪怕是以10文钱卖出去,也是世面上价格最低的精盐,其他人都是30-40文。

方德的低价精盐自然把这些高价精盐打的落花流水,盐业成为根据地新的支柱产业。

喜欢穿越诸天的僧人请大家收藏:(wuxia.one)穿越诸天的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