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千古名将曲 > 序章 乱世

千古名将曲 序章 乱世

作者:听雪观澜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6 01:37:31 来源:书海阁

盛世崩灭,乱世动荡。大周永安十三年,犬戎进犯,势如破竹,帝京沦陷,史称永安之变。

七月宿日,以犬戎族为首的异族联军突然扣边,大举进犯。大周边军疏于防范,一时间反应不及,三日之内,被连破三关,夺取十一城。大周原北境边防军,拼死一战,奈何前有异族百万联军,后无朝廷援军,军中缺粮少饷。七日内幽州、并州边防大军全军覆没,幽州都督李全忠以身殉国,并州都督秦立投降献城。异族联军势如破竹,一路追杀直逼大周腹地。

常年的盛世生活,让大周军队兵器入库马放南山。原本威压天下的大周强军腐朽到了骨子里,军无战力,将无战心,兵不满额,兵甲不修,一时间节节败退,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七月十五日,左龙武军都督,振武卫大将军高明杰右迁为镇北大将军,中州节度使,率领左右龙武军,振武、威武、广武一军三卫主力,合计七十万大军与异族对峙于潼关之外,苦战十七日,终于遏制了异族联军势如破竹的气势,就在此战即将被拖入消耗战,朝着有利于大周的方向发展时,监军太监李奉恩好大喜功,强逼镇北大将军高明杰出战。高明杰无奈之下仓促接战,与异族联军决战与潼关之外,被异族骑军分割包围,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潼关之外,镇北大将军高明杰战死。

次日,潼关沦陷,异族逼近帝京,大周朝廷南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辅国大将军,太保瑶天远临危受命复出,任天兵道行军大总管,总览青幽并冀中五州军政要务,统领紧急召集的龙骧、豹韬、飞熊、鹰扬、武德五大卫率,以及神策军主力合计五十万之众御敌于帝京之外,瑶天远利用异族不善攻城,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防守反击,守中带攻,连败异族十七阵,歼敌二十万。正当天下觉得大局将定之时,原京畿留守,兵部左侍郎余伟文贪生怕死,通敌叛国。借犒军之名毒杀辅国大将军瑶天远及其部将三十七员,打开城门,引入异族,神策军血战七日,主力尽灭,帝京陷落。城破后,异族为报损兵折将之仇,屠杀三日,全城素缟。

此后,异族一路追杀大周朝廷,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大周朝廷一路奔逃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一路竟逃至岭南境内,召集六军十二卫率残部于岭南边界的骑越岭建起了大周朝廷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公孙明烨,二十一世纪来的一个汉语言文学和古军事史双料在读硕士,在给他本科舍友做游戏设计的时候,很意外的就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岭南的一个富豪之家。在这个世界他成了一个继承家业的富二代,有房有地,双亲已亡,父母给他留下了大笔财富和一个自然雅致的园林----清茴园,公孙明烨在大周一生活就是十一年,他凭着抄诗盗文,成就了赫赫文名,也算是一代才子,凭借着父母余荫和抄来的文名,在大周混的风生水起。直到他十八岁这年,犬戎犯边,帝京沦陷,公孙明烨才重新拾起了一个他荒废十年的系统。在他意外穿越之时,他正好在参与他大学舍友的游戏设计-----《千古名将曲》。华夏文化中的名将汇聚一堂,一较高下,做到一半就意外穿越到了大周,这个并不存在的朝代。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那个没有完成的游戏---《千古名将曲》。

“滴,宿主是否激活千古名将曲。”一阵悦耳的女声传来。这是公孙明烨第一次主动启动系统,在过去的十一年里,大周万邦来朝,为千古罕见的盛世,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在这种环境下,名将曲丝毫无用武之地,公孙明烨也乐得一直在当一条咸鱼,混吃等死,毕竟他小日子好过得不错。在大周盛世之时,他觉得没有必要激活,但是如今犬戎进犯,中原陷落,让他的咸鱼日子一去不复返,沉寂已久的名将曲即将在这个世界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芒。

“激活”一瞬间想了很多,但是公孙明烨还是决定激活这个从未使用过得游戏系统,一边确认,一边走到书房里,“小月,去帮我倒杯水。”支开了身边的小侍女开始在脑海中激活名将曲。

公孙明烨身边的清秀是侍女应声道,“好的少爷,我这就去。”

“正在激活名将曲,请宿主等待。”

“哎,说起了,我们已经认识十年了,我该怎么称呼你,总不能叫你系统吧,那也太老土了。”

“称呼我什么,是宿主的自由。”系统的声音悦耳,但是冰冷依旧,不带情感。

公孙明烨被怼的一阵无语,“真不会聊天,不过声音还是很好听的,以后叫你轻语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滴,恭喜宿主命名成功,完成初始任务,将在激活后发放奖励。”轻语动听的声音在公孙明烨听来,更动听了,完全没想到激活还有奖励。

“你也别叫我宿主了,听着奇奇怪怪的,叫我明烨就好了。”

“好的,明烨。”好听的声音依旧机械化,不掺杂一点情感。

“轻语,是你把我从现代带到这里来的,你有没有办法把我再带回去啊。”

“这是明烨第十一次问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明烨每年的激活程序都会问,抱歉还是得回答你权限不足。”

“好吧,我以为现在会有什么不一样,对了轻语,激活需要多久?怎么还没激活完。”

“初始激活需要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额……”公孙明烨一时间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正在轻语和公孙明烨纠结之间,清茴园的大管家福伯来报,“少爷,近日楚庭城中涌入了大量难民,都是从闽州、越州方向逃避战火而来的,已经涌入千人,据说还有难民正在源源不断逃来。后续怕是有数万人。”

难民大量涌入的消息让公孙明烨一惊,不料局势已经崩坏至此。“什么?这么多人?看来闽州也失守了,府尹大人那里如何处置的、楚庭都尉又如何应对?”

“军方那里还不清楚,但是府尹大人派出主薄出城,并令楚庭府衙中的衙役捕快出动,已经在城外已经城内的墙边搭了许多草棚,并且从官仓里调取了一千石粮食,以备急用。但是远远不够,难民还在不断涌来,若是以楚庭府城一地安置这么多百姓,迟早压垮楚庭府衙。”

公孙明烨眉头一皱,“赶紧从仓里取五千石粟米,交于府尹大人,就说国难当头我公孙家责无旁贷。另外派人携带材料前往城外协同府衙的人,撘蓬施粥,若是搭棚的材料不足,可以让木匠作坊带上斧头锯子,就地取材,一定要安置好这些流民。”

公孙家是岭南最大的军方合作商,专供岭南、越州、闽州、扬州、交州的军粮器械以及一应军用物资,虽不比淮扬一带的盐商的暴利,但财富之于天下也是屈指可数,更兼与官府合作紧密,在岭南是有名的望族。

“是,少爷,我立刻去办。”福伯跟随公孙明烨的父亲三十余年,对府中的生意物资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说着便立刻出门去协调赈济难民之事。

“少爷不好了,门外街上突然来了好多乞丐,有不少人都晕倒在路边了。”福伯刚一出门,刚刚被支开去倒水的小侍女就跑了进来“门外守卫的李大哥来禀报,正好让我遇上,所以我就赶紧来告诉少爷了!”

侍女小月,从小家境贫苦,很小就被卖到了公孙府中,但是由于聪明伶俐,样貌也甜美可人,深得公孙明烨父母喜爱,二老生前还专门送她和公孙明烨一起去清茴园的学堂,小姑娘天资聪慧,琴棋书画也是登堂入室,名为侍女,实际上如同公孙明烨的幼妹一般。

“什么?小月,走跟我一起去看看。”听到此事,公孙明烨又是一惊,没想到进城的流民已经这么多了,局面怕是更加难控制了,于是拉起小侍女的手,就向着门外狂奔。

此时的清茴园外的大街之上已经躺了一地的乞丐、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看就知道已经多日未曾进食,一个六岁大小的孩子,被他的父亲抱在怀中,已经饿晕了过去。还有部分人身上带伤,随便用破布包扎了一下,甚至有没包扎的,有的伤口甚至化脓,不时有人发出痛苦的呻吟。清茴园的家丁、护卫正在努力维持街上的秩序。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公孙明烨都生活在盛世之中,在永安之变以前,他没有真正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无论战乱还是流离,都只在前世的电视里,当这一切都真实的呈现在他面前时,一切是那么触目惊心,前世他是个未出社会的硕士研究生,今生也受父母的余荫庇佑,岭南府衙和军方照顾,对于社会和人世的暗面,接触尚浅,心中的热血尚未冷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月,快赶紧让福伯再从粮仓调五百石大米,就送到这里了,就地熬粥,再让我们公孙家名下的餐馆都抽调一部分人出来,专门去蒸馒头和面饼,再熬一锅汤。此外从我们清茴园名下各大医馆药铺抽调一批大夫,携带足量的药材赶来,替这些伤者病患诊治,一定要将局面控制住,决不能让更多的人饿死病死,更不能让楚庭府城发生流民之乱。快去!”说道最后,从来不责骂下人侍女的公孙明烨几乎吼了出来。

“好的,少爷”小月立刻一路小跑回府内“福伯、福伯,少爷说赶紧调大米和大夫来……”

福伯不愧是清茴园的大管家,半个时辰就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帖帖,便在清茴园的对面的街上搭起了粥蓬,赈济灾民。

“来来,大家排好队,所有人都有,大家不要急,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一人一碗粥,一个馒头一碗汤……”公孙家的下人、护卫开始在街上分发米粥,“吃饱了的碗,放在一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街上的流民在公孙家众人的指挥下开始有序的排队领取米粥,不一会儿公孙家医馆的医师也到了街上,开始替生病的流民义诊,替受伤的流民包扎伤口,原本因为流民涌入的大街而混乱不堪的大街,慢慢的变得井然有序。

但是人手依旧很紧缺,不一会儿公孙明烨带着没有事的护卫和侍女都加入分发热粥的行列。

虽然仅仅是一碗热粥,一个馒头,但是确实让这些一路颠沛流离感到了心安。

楚庭城外的也同时在赈济灾民,在楚庭府衙主薄李董的带领下,楚庭府的衙役捕快,以及公孙府的伙计下人,就地取材,砍伐了距城不远的竹林,搭起了一个个民棚,保证这些流民有休息的地方,不至于幕天席地在野外无安身之地。

这些难民长途跋涉,早已是心力交瘁,精疲力尽难以加入搭竹棚的工作,深感人手不足,李董向楚庭都尉求助,楚庭都尉派遣城防军三百人加入了城外的赈灾工作。

“诸位父老,诸位乡亲。你们都是我们大周的百姓,我们楚庭府绝不会坐视不管,但是楚庭城里地方有限,实在安置不了这么多的人,你们就暂时在这里将就一下,官府会在这里每日定时发放热粥,请大家有序的排队。如有推搡拥挤之辈,破坏秩序之辈,一律以扰乱治安定罪,杖责二十;如有鼓动百姓伺机作乱者,一律以内奸罪论处,就地正法。”李董也是深知治民之法,一边安抚一面警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流民安顿了下来。城外的流民也不在因封闭城门之事闹事,安静排队领取热粥。

“快闪开,八百里加急,快闪开!!”正当一切开始有序时,一个驿卒骑着快马飞奔而过,向城内疾驰而去。

喜欢千古名将曲请大家收藏:(wuxia.one)千古名将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