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节度天下 > 第264章 王茂章

节度天下 第264章 王茂章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4:49:42 来源:88小说

而王师范为了向李存焕表忠心,他派骁将张崭为主将,南宫延为监军,率领五千平卢骑兵,一万平卢步兵进攻驻扎在临朐的王茂章。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你看,我现在杨行密都得罪了,朱温就更加不用说了,我自绝后路,够忠心了吧?

李存焕也投桃报李,复任命王师范的弟弟王师穹为平卢观察副使。观察使在唐朝采访使衍变而成的,一般负责检举、弹劾不法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但因为总总原因,观察使后来都兼任当地藩镇的都防御使或者都团练使,有了军权自然开始干预地方管理。观察使的权力便大了,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军阀。而在节度使那里,节度使也兼任观察使。

不过李存焕则不同,他讲究军政分家,他确立了三权读力。节度使归节度使,不得兼任支使、观察使。观察使则管理民治,而支使则代替观察使纪委的姓质。

虽然权力没有其他地方的观察使那么大,但王师范也非常感激,观察副使可是相当于现在副省长的职务,也足以看得到李存焕的诚意。

王师范越发用心表功,他担心张崭不能够全歼这支军队,他又让王建率领三万大军出击。打定主意拿王茂章来到做投名状。

李存焕也没有当是一回事,仅仅是率领兵马,将青州的大军控制好。按照郭崇韬的建议,抽取精锐的兵马,加入自己的军队中混编。这样一来,李存焕抽调的兵马不过是七八千,王师范能够接受,但平卢兵马虽然多,但精锐的却不过七八千,李存焕这一抽。可是将平卢的脊椎给抽了去,纵使王师范想反悔,也无力抵挡卢龙兵威。

却不想李存焕刚刚将青州的四万平卢军都控制好了,张崭却传来坏消息。他被王茂章击败了,李存焕不由大为好奇,要知道张崭带去了足足一万五千大军,而且其中有五千平卢骑兵。骑兵可不比步兵,训练一千轻骑兵,可是相当于训练五千轻步兵。如果是具装铁骑那就更加厉害。最少相当于组建一支轻步兵十倍的费用。

兵马无论质量、数量都占据优势,张崭又不是碌碌无为之辈,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大将之才,但也太逊了吧?

李存焕当即召见那来报信的使者,想详细的听听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

王师范当即带着使者过来,这可就吸引了不少卢龙的战将,他们虽然对于平卢军的战斗力甚为不屑,但再弱也有个限度啊!那王茂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能够击败张崭的?

当王师范来到李存焕住的大帐篷的时候,只见刚刚伤好的杨师厚、李存孝半躺在软垫上,清秋寿原上的,也不知道两人在交谈什么。耶律阿保机和郭崇韬、元行钦、谢彦章四人正在比划着什么,好像在说武功上的问题。

周衍宠、冯道、韩延徽、朴景辉、蒋玄晖几个谋士则在谈天说地,李存焕则坐在虎皮大椅上拿着一本书,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看的津津有味的。冯保都则站了李存焕身后,他是继朴乐射死后,兼职成为李存焕的侍卫长。原本沙桉克想回来当李存焕的侍卫长的,但李存焕没有肯,打发了他到熊津都督府那边平乱。

大帐篷中可谓是集中了李存焕麾下超过八成的心腹众将。

“见过殿下!见过诸位!”王师范态度放的很低,作了个四方揖,个个山头都拜了。

“三弟来了!别客气,坐!”李存焕对王师范非常的客气,拍拍身边的椅子,对王师范说道。王师范和李存焕结拜,李存孝为大,李存焕次之,王师范虽然比李存焕大,但他那里有胆子当老二,自然就屈居老三的位置上了。

王师范甚为感动,不过其他人就不一定有李存焕那么客气了,杨师厚、郭崇韬、李存孝三人齐齐用力哼了一声,声音异常齐整而响亮。耶律阿保机、元行钦二人则是一脸不怀好意的看着王师范,冷笑连连,也不知道心里打什么鬼主意。

冯道等一帮谋士,更是一脸冷漠的看着王师范,浑然没有领王师范的情。唯一态度还算不错的,大概也就是周衍宠,对王师范客客气气的道了一声无量天尊。

惹的冯道等人对他怒目而视,不过周衍宠眼下是李存焕手下第一谋主,冯道他们也没有办法。说到底冯道、韩延徽、朴景辉他们都不过是李存焕的秘书,他们的能力主要是在于帮忙李存焕处理繁琐的政务,出谋划策方面不是他们的长处。

李存焕则是脸上一黑,呵斥道:“这算是什么样子,大哥你也是的,我已经和三弟结拜为兄弟,以前的恩恩怨怨就别提了。好不?”

李存焕亲自出面维护,众人也不由说什么,唯有说:“殿下所言甚是!”不过至于怎么做,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李存孝依旧不怎么给面子王师范,侧着头在一边,紧紧抿着嘴,就是不吭声,李存焕说的是一回事,他自己却又是一回事。这种事情,李存焕也不好强求,亲自拉着王师范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王师范讪讪一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对于李存焕却是甚为感动。其实他不知道李存焕现在在打李克用的主意。那里有时间和王师范死磕,自然是想最快解决王师范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李存焕这次在中原占了朱温的三个州,都是和平卢靠边而不和李存焕的传统地盘靠边。

如果李存焕想保住这次南下中原大战得到的成果,就必须得到平卢。而朱温正是看到李存焕这个弱点,这才拼命鼓动王师范造反。否则李存焕那里会如此对待王师范。

李存焕看了王师范带来的信使一眼,明显就看出那人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风尘仆仆的。对于武人李存焕一向都甚为敬重,对一边的士兵说道:“给这位壮士一张椅子吧!”

“诺!”士兵高声应道,信使慌忙道谢,眼睛中充满感激。

待信使坐了下来,李存焕就直奔话题,让信使陈述。

信使:“事情是这样的,在三天前,张崭将军率领大军来到了临朐。王茂章大概感觉我军势大,便撤退到临朐东面的朐山扎营,分作两栅。”

“来人,上青州地图。”李存焕忽然开口说道。

很快便有人拿来了青州地图,足足有三尺长宽,上面可是将青州的地形都表示的清清楚楚,下上至大城池,下至小村庄都有绘画。

“王茂章在哪里扎营?”李存焕问道。

信使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一番,指着朐山某一点说道:“便是在这里,这座山仿佛野猪的脊梁,南北高,中间微微下陷,看起来好像两座山一般,当地人叫猪背山,是朐山的一个小支脉。当时南宫延监军便建议,山地作战,骑军恐怕浪费。将骑军留在山下策应,步军分作两部,部围而不打,另外一部则全力进攻,灭了王茂章一部兵马,再全力进攻王茂章余下的兵马。”

“嗯,南宫延的办法不错,虽然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但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张崭没有按照南宫延的办法做吗?”李存焕问道。

“不是!张崭将军按照了南宫监军的计策,他将步军分作两部,一部七千,一部三千,三千人的围猪背山北面的营寨。七千人的,张崭将军亲自率领围攻南面的营寨。”信使说道。

“那又怎么会败呢?”这次问话的人是杨师厚了,在他看来这条计策虽然谈不上天衣无缝,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已经是最稳妥的办法。那三千兵马,虽然不能够攻破营寨,但想挡住对方,应该是足够的。纵使不能够挡住,也应该能够拖延一段时间,足够支持山下骑兵支援。最多也就是个不胜不败之局,怎么会演变成为战败的局面呢?而且还是大败。

信使答道:“当初张将军率领大军围攻南寨,围攻了从清晨到中午,用了足足三个时辰这才攻下!”

说到这里,信使脸色微微一变,接着说道:“但就在这个时候在北寨王茂章率领大军猛然发起进攻。三千兵马一下子就大溃!”

“我呸!平卢的兵马都是废柴吗!一下子就溃败!”李存孝闻言,骂咧咧道。

王师范和那信使都脸色大变,王师范是尴尬,而那信使则是敢怒不敢言。

李存焕心头一动,莫非有什么问题不成,逐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却不想郭崇韬猛然一指帐篷外面说道:“天寒地冻!”

信使闻言想郭崇韬投向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补充道:“这位将军所言甚是。那个时候天寒地冻,刚好早上有下了一场小雪。士兵在野外待了三个时辰,而王茂章的兵马在帐篷里面养精畜锐三个时辰。加上南寨被攻破,大家都高兴起来。不想就在这个时候王茂章带兵杀出来,根本措手不及。加上手脚冰冷,一下子就被王茂章击溃。王茂章接着率领兵马杀向南寨,张将军被前后夹击,也旋即大败。南宫监军本来下来骑兵上山支援,却不想王茂章早已经有所准备,在山腰上埋伏了三百闻名天下的润州弩手。山路艰辛,骑军行走不易,加上身形大,结果发起了三次进攻,被射杀了五百余人,这才登上南寨。”

“完了!”杨师厚、郭崇韬、周衍宠三人同时叹息道。

果然信使后面的话就如同杨师厚、郭崇韬、周衍宠他们所预料的那般。王茂章在这个时候已经击溃了张崭所部,在山中,骑兵那里是步兵的对手,最后张崭、南宫延两人收拢败兵,结果发现,只收拢了三千骑兵,六千步兵。一下子去了六千人马,其中还包括两千骑军。

李存焕也被王茂章激起心中的斗志了,对身边诸将说道:“这王茂章甚为有趣,我亲自率领大军前去。”

“殿下,这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那里要你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呢!”郭崇韬在一边劝说道,同时对杨师厚打了个眼色。

杨师厚会意了,连忙站出来说道:“殿下,末将愿往!”

李存焕摇摇头说道:“不用你前往,青州由你留守好了!我亲自会生擒活捉了这个王茂章!此人曰后一定是当世名将!可不能够便宜了杨行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李存焕是起了爱才之心,逐不再多言。第二天,李存焕亲自率领五千铁骑都士兵回合了王建的三万大军,前往临朐。

再说临朐的王茂章大败了张崭,刚准备离开,却不想探马来报,穆陵关方向增兵。并且改由大将康怀英镇守。

王茂章稍微一琢磨,便知道,肯定是朱瑾得到了李存焕的命令。加上知道王师范投降的事情,否则他不会敢冒得罪杨行密的风险来到阻击自己。

但王茂章也无奈,穆陵关是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更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如果南方大军要进攻青州,一定要攻克穆陵关,否则要么转道中原,要么就唯有沿着山东半岛海岸线绕远路,才能够进攻青州。

往东走,是莱州、登州,都是王师范的地盘,叫王茂章率领这几千兵马如何走?往中原方向走,那更糟糕,必须要经过青州治所。现在在哪里集结了李存焕和王师范两支大军,人数恐怕有十万之众,去哪里更是送死。

穆陵关?王师范还没有认为凭借手上七千兵马可以攻克穆陵关的狂妄。

王茂章无奈了,他唯有派人去给杨行密求援。当然,这个求援肯定是指望不了的了。只是希望可以通过外交,李存焕放自己回到淮南,这种情况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他打定主意,在临朐死守,带领大军从猪背山上撤退,到了朐山山腰处扎营。同时将之前获得的马肉都切割好,放在营寨的中央,任何一名士兵都可以进去看,食物更是管饱。淮南军士气大振,因为有了食物的支持,士兵都摩拳擦掌的,表示有信心守住营地。

其实这还多亏了南宫延驱使马军攻山,王茂章杀了上千匹战马,这才有怎么多粮食。否则王茂章还没有这个底气在这里死守下去。毕竟他是客军,客军有一个好处,一般而言便是有当地节度使提供粮食。但现在王师范都和他翻脸了,别说粮食了,不给他派兵马来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

再说杨行密接到王茂章的求援信,大惊失色。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居然峰回路转。如果是一个月的时间,李存焕攻克了青州,杨行密也不会奇怪。让他惊讶的是,李存焕居然放过了王师范。他连忙召手下心腹谋士,兼首席智囊袁袭来,另外还有戴友规、李德诚等二人。

如果说历史上朱温能够成事,靠的是敬翔。那么杨行密能够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靠的就是袁袭。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和三国贾诩差不多。史称袁袭运筹帷幄、举无遗算,后面就和贾诩的评价一模一样了,殆良、平亚邪?意思就是,难道比不上张良、陈平吗?

而戴友规则是被史称为:数言决策,直探本源,可谓谋臣之杰出矣!

这个李德诚更是了不起,他是灭南吴,而促使南唐建立最大的功臣。

简单的说一句评价,杨行密召来的这三个家伙,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满肚子坏水的家伙。

三人看了王茂章的信,开始众人都不得其解,过了良久,袁袭长长叹息一声。

杨行密不由问道:“先生,不知道为何而叹?”

袁袭叹息道:“我是在叹李存焕的胸怀。”

“我看是傻逼!”杨行密身边的悍将,黑云都副兵马使李厚,忍不住不屑的说道。

“非也!”袁袭摇摇头,也不恼,对杨行密说道:“我是看出李存焕的意图了,他是图谋河东,所以他不想在平卢浪费精力,为此他作出了让步。但吴王(指杨行密)你看李存焕做出了什么让步?”

杨行密开口说道:“放过了王师范,还让他到义昌担任观察使,还有让王师范的弟弟王师穹担任平卢的观察副使,咦!”

杨行密也不傻,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师范的兵权都被剥削了!”

“没有错!”袁袭点点头说道:“所以王师范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而他手下的战将没有人有王师范的威望,可以服众,所以李存焕已经收复了平卢,只需要徐徐图之,最多三五年,平卢将是李存焕的一言堂,这胜过派出百万大军,流血千里,将好好一个平卢打烂!”

说到这里,袁袭顿了顿,感叹道:“最重要的是李存焕会取舍,你们很多人也许认为李存焕放过了王师范,在这个乱世中不能够服众,太过仁慈了,就仿佛山羊不能够统治狼群,只会被狼群吃掉。但适当的仁慈,反而更容易让手下人归心。”

“这怎么会呢?”谋士李德诚不由不服了,他最是崇尚霸道。

袁袭道:“这就仿佛商贾之道,人人皆歼商,而我诚实,自然是得到百姓的喜欢,不用几年时间,便可以家财万贯。但如果人人皆诚实,而我歼诈,这就可以获得暴利,同样不用几年时间,便可以家财万贯。你们道这个乱世,最是缺乏什么?”

杨行密闻言,登时叹息一声,感叹道:“李存焕在这方面走在我前面啊!”

李德诚依旧不服,开口说道:“但李存焕手下有野心的人,都存在了侥幸之心,都琢磨如此读力,称霸一方。李存焕如何服众?”

袁袭道:“这正是李存焕的厉害,他现在准备图谋河东,如果灭了李克用,便得到偌大的威望。他手下的人,谁还敢有二心?难道他们自我自己比李克用还厉害不成?他放过王师范,便不会被人说作懦弱,而成了仁慈!”

“但现在应该如何救出王茂章才是首要的事情。”戴友规开口说道。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都偏离了话题。

却不想袁袭摇摇头道:“李存焕这个人便是古之曹艹,王茂章乃大将之才,李存焕那里可能放过收复他的机会呢!”

“王茂章敢投降不成?”杨行密闻言,气势赳赳的喝道。事实上他不是自信王茂章对他忠心耿耿,而是他手上握着王茂章的老婆儿子。

“王茂章才多大?”袁袭问道。

“三十有一!”杨行密说完后,立刻醒悟过来了,王茂章才三十一岁而已,自己手中拿捏的又不是他爹妈。虽然说老婆儿子有感情。但现在是什么时代?王茂章大不了就再娶妻子姬妾,过不了几年便儿女满堂了。

“不一定投降吧?”杨行密这次说话的声音中少了几分自信了。

“尽人事,听天命。派人去和李存焕说和,希望他放了王茂章和那七千兵马回来。可惜现在钱镠不安分,否则吴王你便可以率领大将北上,趁朱温现在焦头烂额,李存焕图谋河东,夺取中原。”袁袭满脸遗憾的说道。

“先生,我听你说李存焕夺取河东,为什么李存焕一定要夺取河东?难道中原不是更好吗?”李厚忽然问道。

李德诚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果是我,虽然不会图谋中原,但我会图谋魏博。得了魏博,便有了进取河洛之地的跳板。而且魏博之富裕,整个北方可列入三甲之内!”

“其实李存焕恐怕是要席卷整个黄河以北!图谋的不仅仅是河东藩镇!”答话的却是杨行密,他也看出了李存焕的战略意图。喃喃道:“自古两河虽分两体,但实际上欲成霸业,者必须将两河合一。特别是李存焕所占据的卢龙,乃平原之地,不像河东,表里河山,各有险阻。可以出兵掠夺卢龙,而让卢龙面对坚城险寨而束手无策。”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