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深海直播间 > 第155章 失传的宝物

深海直播间 第155章 失传的宝物

作者:铁不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3:26:57 来源:免费小说

  确认是郑和宝船之后,顾老他们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把消息捅给媒体。而且,他还把这次郑和宝船发现的功劳都说成是肖海的。

  事实上,也确实是那样。没有肖海的资料,这艘沉船都不知道要趴在海底多久,才能被发现。

  人家肖海把消息免费给他们,已经不图啥,什么都没得到。

  这功劳,还不给人家,那真的说不过去。以后,他们也没有脸再和肖海合作。

  于是,在消息曝光之后,又有媒体找到肖海,要采访肖海。

  “我只是提供一点不值一提的资料而已,顾老他客气了。这功劳,怎么能都算我头上呢?那是整个国家水下考古队的努力,并非我一个人……”肖海随意应付几句那些找上门的媒体。

  为此,关注肖海直播间的网友增加了不少。

  肖海没有微博之类,网友们想要了解他,只能通过直播平台。所以,哪怕他没有在线直播,关注的人数还在不停地增加。

  这可谓是一个意外惊喜。

  而随着考古队的深入挖掘,当天就清理了宝船上的文物。那些瓷器之类,保存得相当完好。

  令他们喜不自胜的是,竟然让他们得到两件铜器。

  “铜器?这没什么稀奇的吧?”肖海忍不住说道。

  考古队的王教授笑道:“那不是一般的铜器,根据初步鉴定,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说完,见肖海脸上一点惊讶表情都没有。得!王教授明白,这小子根本没听过什么宣德炉之类吧?对文物古董,他就是个菜鸟。

  但也不能这么说,肖海听到宣德炉的时候,脑海中就通过系统,了解宣德炉的所有信息,居然是失传的宝物。

  在他查阅系统提供的资料的时候,王教授向他解释。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而这种宝物的铸造,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了解这种宝物的人就知道,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

  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一样。

  不过,很遗憾,这种宝物的铸造方法很快就失传。

  不仅铸造方法失传,几百件宣德炉经历战乱等因素,到清朝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一件传世之物,统统不翼而飞。

  在这之前,没有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市面上,或者博物馆收藏的“宣德炉”,差不多都是后世仿造的。

  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

  据说,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

  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那真是恭喜了。”肖海了解之后,也替考古队感到高兴。

  失传的国宝,能重见天日,无论怎么说,都是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因为这事,顾老特意来电,吩咐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等他那边的事情结束,他老人家会亲自到砂心岛来。”王教授告诉肖海。

  肖海哭笑不得:“顾老这也太夸张了吧?”

  王教授微微摇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只有肖海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对水下考古队的重要性。顾老亲自来访,真没有什么不妥,太正常了。

  ……

  无独有偶,一天后,靠近日本的北太平洋某处公海,三艘打捞船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阵列,停在海面上。

  “要下水的人,都准备好。”船上,一名负责人开口道。

  他们都是凌海打捞公司的人,这次打捞,蒋总虽然没有跟着去,可不代表他不关心。任何发现,都要求现场的员工及时汇报给他。

  一群专业的潜水员穿戴好装备之后,在领导的指挥下跳进海中,慢慢潜入海底。

  根据肖海提供的资料,这下面四百米深,有一艘装着瓷器和白银的古代商船。四百多米的深度,这对很多专业潜水员都是很大的挑战。

  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条件下,人类能潜入的最大深度是一百多米,穿戴简易潜水服,人类能潜到三百多米。而有比较好的潜水设备的话,外国有人曾打破七百米的记录。

  现在,他们身上的潜水设备都是世界一流水准的,可这些潜水员大多都只能下到四五百米。

  如果沉船再深一点,他们就只能借助水下机器人。不过,那样的话,成本会比较高,打捞的效率也低。

  当他们来到海底,就看到了已经残破不堪的沉船,船上的一些瓷器都落在海床上,有一些瓷器盘子,甚至被海底的水流冲出几十米远。

  看到那些白银,大家都放心了。真金白银,对他们从事海洋打捞的人来说,那才是最实际的。

  别看瓷器是古董,但海底打捞的瓷器,好多时候不太值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