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八九〇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一)

铁骨 第八九〇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一)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三兰年五月兰十日,中日停战协定由熊斌及网持吁次在塘沽签卡

协议四大条款是:第一、中**队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县、香河、宝低、林亭镇、宁河、芦台以西以南地区,不得有挑战扰乱之举动;第二、日本军可用飞机或其他方法视察中**撤退情形;第三、日本军撤至长城之北。不越过延庆芦台线进击,并自动归还至长城线;第四、长城线及延庆芦台线之间,由中国警察机关维持治安。

停战协定的顺利签署及其内容于次日公诸于集,在国内引起预料中的轩然大波。

政务院长汪兆铭向中外发表谈话。毫无廉耻地表示“塘沽协定的签署仅限于军事,不涉及政治,乃局部缓和,无碍领土主权”故意漠视了日军仍然占领山海关、秦皇岛、热河地区以及东北全境的惨痛事实。

汪精卫的张嘴说瞎话,立方引发全国各界的强烈抨击和愤怒,北平、上海、武汉、广州、南宁、杭州、石家庄等十七个城市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

早有准备的南京政府迅速发动全国新闻管制的同时,利用资本家、买办甚至汉奸等亲日派和妥协派把持的报纸杂志,展开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以“和平发展、维护稳定。等等堂而皇之的借口。巧言金色颠倒黑白,粉饰太平高唱赞歌,各省市警察宪兵倾巢出动,对所有的游行展开坚决镇压,无数爱国人士和爱国青年遭到逮捕关押,“危害社会稳定、散布谣言攻击政府、诽谤中央领导、非法组织不明真相之民众冲击政府机关、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的一切罪名,再次被扣到了**头上。

值此关键时刻,手握重兵的华北各部将领万福麟、于学忠、宋哲元、商震等,联名向全国发表通电。否认华北各军反对塘沽协定的签署。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的饰约条件。

汪精卫随即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发表通电,陈述塘沽谈判的“事实经过。”表示和平共处是国民政府根本方策,不会受到任何反对势力的影响。《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率先发表了“恢复民生、发展经济稳定高于一切”的长篇社论。无数彷徨的爱国青年迷失在混沌一片的政治迷雾中。仅仅两天时间,波及全国的游行示威活动,在高压政策和主流舆论的“引导下。”迅速偃旗息鼓。

六月三日,本以为局势获得有效控利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喘息未停,一场波及全军、震动中外的危机突然爆发。

早在塘沽协定签署的次日。华北东线战场的中央军二十四军三个师、湘军四十四军两个主力师,就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何应钦上将之命,尽数撤离东线战场,开赴廊坊、保定休整待命。

六月三日上午八点,在中央军委和蒋委员长签署“调集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赶赴江西南昌、抚州、输州剿匪战场”命令的前一日,二十四军十六师师长谢驰、三十九师师长夏俭、四十皿师师长顾长风三大将领。突然向外界宣布了一个令全国上下无比惊讶的重要决定:

由于长时间征战、以及各师伤病、超期服役和军需补给困难等原因。各师借此休整之机。同意三个师共两万六千名在保家卫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军官退役,从即日起发放军饷和退役抚恤金,欢送战友们离开军营,返回家乡。

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所有军民都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决定,都不愿意这支功勋卓着、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尊严和自豪感的英雄部队大规模退役。

《大公报》、《申报》、《时报》等十数家主要新闻机构迅速反应过来!无比沉痛地报道分析之余。大声呼吁尹继南、顾长风、夏俭、谢驰诸位将军,慎重考虑当前时局。考虑国民感情和安家军身上承载的无限希望,收回就地遣散退伍官兵的仓促决定。

军中元老朱培德、李济深、蒋光鼎、张弘杂、贺耀祖等人纷纷发表公开意见,对安家军的中流砥柱二十四军三个精锐师将士大规模的就地退伍决定,深表痛心,呼吁蒋委员长立刻与安毅、尹继南两位将军进行协商,避免革命军中最具战斗力和纪律性的功勋部队“自毁武功

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随之发表通电,对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的这一决定“深感震惊和遗憾”第一次郑重地呼吁“安毅将军”再次做出慎重而妥善的考虑。

六月三日下午四点五十分,庐山委员长官邸。

脸色铁青的蒋介石将手中杯子用力摔到地上,冲着一干吓得脸色苍白的文武心腹大声呵斥:

“没用的东西!都没的”一整天时间你们都干了些什么?不但不能阻止二十四军那三个混蛋的行动,反而处处落人口实,让我陷入无比被动的政治局面!还有,还有何应钦和那个尹继南,不是说已经飞到保定。全力制止

为什么仍然让两万多身经百战的官兵从容离开。啊。你们哑了

杨永泰、陈立夫等心腹和邓文仪、王世和等十几名心腹将校惶惶不安,垂头而立,谁也不敢在蒋介石盛怒之下上前一步。

此亥的杨永泰,已经顾不得自己的政学系与政敌陈立夫的比系之间格格不入的明争暗斗,悄悄伸手捅了捅陈立夫的腰背。

陈立夫微微叹息,沉思片玄。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委座,此事属下等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北战区司令部也要承担责任。但属下依旧认为,这一突发事件的关键不在尹继南、顾长风、夏俭和谢驰等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安毅身上

不等蒋介石开口,杨永泰急忙上前一步:“委座,祖燕兄说得是,此事的关键还在安毅,如果职下分析不错的话,安将军肯定很快向全国表态,而且肯定要把前线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的就地退伍决定,说成是安家军大规模裁军的一部分,而且职下预测,只要安将军出面解释。全**民都会理解他,甚至带着无比的不舍和遗憾赞美他,赞美数年来在一次次统一国家和抵抗外辱战斗中功勋卓着的安家军。

“这次安家军三个,精锐师将士大规模的就地退伍决定,损失的是中央军、中央政府以及委座的剿匪大业,职下深信,这是一起有预谋的事件,其中包含的各种意思非常复杂,因此职下恳请委座息怒,尽快对此做出妥善的应对,否则,极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危机。”

蒋介石突然心如寒冰,愤怒的脸瞬间变得无比凝重,背着手走到窗前,遥望满山林涛。

蒋介石不是看不到已经出现的深重危机,更清楚此事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将会被全国各路枭雄趁虚而入,掀起一浪接一浪的政治风暴。进而出现波及全国的军事冲突,引发难以熄灭的遍地战火。

而这一切,都不会让始作俑者安毅受到任何的道义责难,全国人民只会盲目地相信给他们带来一个个胜利和希望的安家军,何况安毅的十二万大裁军已经获得了全军各界特别是西南民众的高度赞扬获得了知识界和工商界的理解和支持。也获得了中央军委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诸多高级将领的赞誉和支持。安毅绝对会把前线二十四军的大规模裁撤,说成是总体裁军的最后一全部分,谁也不能责怪他,抨击他,因为中日停战协定已经签署,战力强悍的二十四军三个师已经撤到华北后方,不用再打仗的军队进行整顿裁撤。完全说得过去。

何况二十四军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央军,属于蒋介石为之自豪的黄埔嫡系部队,但该军自成军以来的绝大部分军备和军饷开支,都是安毅自掏腰包支撑的。特别是这半年以来。中央军委没有一分钱发给二十四军,反而从安毅手上借走了几千万,安毅还自掏腰包两千万用于抗战,因此二十四军将士只知道效忠于安毅。只知道为自己是安家军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军娄和蒋介石要越过安毅向二十四军发号施令。肯定是处处碰壁,毫无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何应钦和尹继南飞赴保定大营都无法制止的原因,如果强行制止。只会自讨没趣,二十四军三个主力师那些骄傲不逊的猛将要是横起来,恐怕又要酿成更大的危机。

这一切危机的根源,都源自自己的得意门生安毅,而原来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头号大将安毅,如今实力剧增,雄霸一方,似乎已经离心离德了,,

蒋介石抬起头。长长叹息一声,向后挥挥手,示意麾下心腹退下:“此事到此为止,不要再弄得鸡飞狗跳的了,你们下去善后吧”畅卿、祖燕留下。”

待其余人等依次退出,陈立夫默默上前。从一旁柜子里取出个杯子。倒上大半杯白开水心送到蒋介石的书桌上。

杨永泰看了地上闪烁的碎玻璃一眼,默默走到书桌前面,稳稳站立。两手交叉置于腹前,闭上眼一动不动,脑子里却在飞速转动起来。

已经冷静下来的蒋介石转回来缓缓坐下,端起杯子滋润一下干涸的喉咙,抿抿嘴面无表情地问道:

“说吧,你们打算如何应对?”陈立夫望了杨永泰一眼,转过头静静注视着平滑的桌面,没有说话,这次他要让杨永泰出头,总不能什么棘手的、需要担负重大责任的事情,都得由他陈氏兄弟来面对吧?

杨永泰微微一叹:“请委座高调发表谈话,支持二十四军的裁军决定。再对离开军队的将士们给予口头上的高度赞扬,最后下令把战功赫赫的二十四军调回原驻防地,休养生息”。

蒋介石脸部着苦地抽*动一下,仰天一叹,大声说道:“准了,畅卿去办吧,我累了,休息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