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1869章 疾攻如火

铁骨 第1869章 疾攻如火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十一月七日,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的最后一日,展到代表总政治部,宣读了此次战役中涌现的英雄模范的嘉奖名单。

受到表彰的部队、单位和个人,由备方面军司令员上台代为领取奖状、勋章和奖金,回去后备方面军还会开总结会,到时候再由方面军、集团军、师等第次开会,把会议精神一一传达下去。

会议的最后,安毅做了总结:

“弟兄们,现在进攻并未完结,即便将来完结了,守土也远比进攻更加困难!备部将士守土有责,应提高警惕,守好边界。一旦有敌胆敢进犯,则坚决反击之,我们绝对不能失去脚下的一寸土地!

“备部要配合民运总队,尽快加强政权建设,组建各级军管会,对于存在残酷剥削和压榨的地方,要坚决进行民主制度改革,分田到户,充分解放生产力,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坚信,只要我们把方方面面的困难都想到,未雨绸缪,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

随着安毅的话音落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会议就此结束。

同一天上午十点,印度方面军北路集群,与缅甸方面军第二山地集群,会师于朗布尔城外。

朗布尔位于孟加拉邦北部……”位于布拉马特拉河重要支流加加特河畔,与比哈尔、阿萨姆和梅加拉亚毗邻,是一座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城内有棉毯、卷烟、制茶、碾米、面粉等工厂,常住人口约二十万人。

根据侦查,由于再往南那里的平原已经是一片泽国,恒河北岸的日军,不管是从比哈尔还是从阿萨姆撤退下来的军队,退无可退,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准备利用坚固的城防进行最终的抵抗。

从凹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照片看,这里起码驻有上万日军,算得上是当前东印度境内日本缅印方面军比较拿得出手的武装力量了。

东西两足各大军一路行来,沿途几乎没有遇到日军的抵抗,唯一的阻碍便是日军撤退时,炸毁了沿途的铁路大桥,工兵不得不一次、二次、连三四次地连续进行抢修,好在运输直升机和飞艇全程配合,加上后勤部门的修桥物资全力保障,大大缩短了工期,因此两路大军轻轻松松地便实现了会师。

印度方面军北路集群,拥有孙德胜第八集团军、迟宗远第十三集团军和秦稚荣第十五集团军三大主力,方面军副司令巫宪伟中将亲自参与指挥作战,此次与缅北方面军第二山地集群会师后,巫宪伟与孙德胜、迟宗远、秦稚荣等将领商议后,当仁不让地让在山地作战中更有优势的友军休息,由所部来独自解决战斗。

下午四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主动请缨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孙德胜中将一声令下,共六百多门120mm。径以上的榴弹炮、加农炮和臼炮,发出巨大的轰鸣,无数的炮弹若冰雹一般砸到日军头顶上,爆炸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整个大地为之震撼。

在重炮发威后,集中集团军直属火箭炮旅的九个火箭炮营共一百六十二门,为毫米旧管火箭炮也开始参与到进攻中,各种各样的火球带着尖啸声射入城内,大团大团的火球骤然腾起,被大火染威粉红色的浓烟直冲云霄,次大陆进入旱季后碧蓝如洗的天空,瞬间变得一片灰暗。

在天空中校射机的指引下,炮兵部队的炮击异常准确,一栋栋坚固的建筑物,在爆炸声中犹如粉碎的火柴盒一般,轰然倒塌,到处都翻滚着黑红相间的烟柱,整座城市在一片不绝于耳的爆炸声中,剧烈地颤抖。

短短的十多分钟炮击,几乎便把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摧毁一空,校射机在低空盘旋,反馈的情报显示,城内外已经没有合适的可供打击的目标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弹药,孙德胜命令炮兵停止炮击,随后第八集团军两个摩步师一个坦克师的官兵,在各基层军官指挥下,从四面八方向朗布尔城涌去。

按照通常的情况,在进攻敌人坚固的防御阵地的时候,最好选择从一个点进行突破,再由这个点向两翼扩散,以扩大战果。这么做的好处,是避免敌人如刺猬喷张的正面火力点,以减少伤亡。

但是,现在安家军所取得的优势太大了,由于资源受限,日军外围阵地多采取土木工事,在面对,……~~口径以上重炮时,这样的工事几乎没有多少防御力,像薄纸一般一触即破,战斗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演变为城市战。

在这种情况下,集中攻击一点不但无法取得应有的作用,反而因为兵力过于拥挤而遭到更大的伤亡!

由于常年与安家军较量,日军现在的技战术水平进步很快,在此前的系列攻防战中,日军充分吸收经验教训,利用城市建筑物进行机动灵活的穿插作战。鬼子以中队、小队甚至分认为单位,在备建筑群之间来回穿行,自由选择火力点防御和主动出击反击,给安家军进攻造威了一定的麻烦。

按照以前的打法,若是集中攻击一点,在拿下这一点后,日军可以利用对建筑物的熟悉,进行迂回机动作战,伺机发起反击,往往会在局部形威拉锯战的格局。

现在孙德胜的打法,就是乱棍打死猪八戒,分散开来的部队,按照安家军最擅长的小组战法,从四面八方涌入城里,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呈环状一步步夺取建筑物,逐步压缩日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压制和打击日军由隐藏在地下的屯兵点派出的援军。

在这一个个关键的节点中,集团军直属特战大队及下面三个师的特种大队,组成精锐的打击力量,装备最新式的四四式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再配以75无坐力炮、127反器材枪和几式躲……火箭筒,机动灵活地穿插作战,并利用强大的火力,在曰军的结合部位钉人楔子,进行积极的防御,有效地阻断日军备部之间的联系。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安家军步兵新的大杀器四四四式40mm火箭筒。

这种新型火箭筒,是根据四四式火箭筒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是叙府兵器研究所的最新产品。它采用敞开式平衡抛射原理,由发射筒、瞄准具、护板、握把以及发射、击发机构等组成。

四四四式发射筒用高强度防腐蚀合金钢制成,滑膛身管,筒身上面安装有测距光学瞄准镜,可以有效测定目标距离,同时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的影响,下面有握把联接耳及击针座,左侧有背带环,筒尾有保护凸缘,以限制燃气冲击波的传播方向。

四四四式火箭筒左右护扳,用玻璃钢制成,靠护扳箍定位于筒身中部,以隔绝发射时筒身热量向射手面部的传递,发射机构装在握把内,击发机构由弹回式击针组件等构成,此外,还有扳机保险组件,以保证安全。

与四式和四四式火箭筒不同的是,四四四式还增加了火箭增程发动机,可以有效增加榴弹的射程,又改进了弹体的战斗部,同时,还可以使用微光瞄准镜和红外夜视瞄准镜,以便在星光下或者其他微光条件下使用,大大增加了夜战能力。

四四四式火箭筒操作十分简便,装弹后,打开扳机保险,压下击锤,即成待发状态,扣压扳机时,扳机上凸缘顶起阻铁,释放击锤,击锤在击锤簧作用下打击击针,击针撞击弹底火帽,点燃发射药,把破甲弹发射出去。

四四四式火箭筒的配弹主要有三种:普通破甲弹、串联战斗部破甲弹和杀伤榴弹。这三种配弹的引信,一般是触发引信,但大部分都装有定时装置,弹体脱离目标后自爆,这个时间被控制在四到五秒钟之间,同时也把配弹的最大飞行距离限制在了一千米,防止造成误伤。

专门供四四四式火箭筒使用的破甲弹,其破甲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达到经到旺,直射距离超过400同时还增加了杀伤榴弹,这种榴弹杀伤半径高达十五米,可以有效地杀伤敌人士兵,攻击步兵等有生力置。

下午四点三十五分,潮水般的部队,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奋勇突击。

一辆辆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坦克,不断地把105mm的加农炮弹,落到日军的阵地上,连同不断喷吐火舌的装甲车,掩护着如同涌动的浪潮一般的步兵,从天上向地面看,气势恢宏,磅礴大气。

重炮耕耘过后,朗布尔城外围防御工事已经成为备粉,大批躲在在外围工事里的鬼子兵,连一枪都未来得及发射就被无情的钢雨撕裂成碎片,残破的防御工事,根本无法给予他们任何防护。

那些侥幸存活的鬼子兵,不是被坦克一炮轰上天空,便是被装甲车的,刀口径高平两用机枪,压制得无法还击,迅速地被扑近身边的安家军官兵给消灭掉。

仅仅过了一刻钟,安家军勇士们便冲进了朗布尔城,之后便四面散开,以打击小组的形式,向日军的火力点发起攻击。

日军不甘示弱,立即针锋相对地调派兵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用机枪掩护炮兵,掷弹筒兵掩护机枪,炮兵掩护掷弹筒兵,步兵迂回反冲锋,双方在城里短兵相接,突过来杀过去,喊杀声铺天盖地。

下午五点五十五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第八集团军坚决地把日军的反击给顶了回去,并成功把战线推进到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这片地区是朗布尔城最重要的商业区和工业区,虽然大多数建筑物已经在炮击中垮塌,但矗立的二三层楼甚至四五层楼高的残垣断壁,依然十分坚固,而且一栋栋建筑之间有着楼梯及暗道相连,地势更为复杂,攻击的难度要比击破外围的民房难度要大许多。

日军显然准备在这里决一死战,不仅把用来防空的六十多门75mm和88mm高炮尽数部署到了各个火力打击点,而且构筑了庞大的地下交通网,用来进行老鼠战,准备与安家军来个玉石俱焚。

尤其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开截到现在,以前随处可见的日印军士兵和土着武装暴民,一个都不见,这让所有的指挥员都感到不可思议,担心日军会有什么阴谋诡计,攻击的时候越发小心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