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1801章 蛛丝马迹

铁骨 第1801章 蛛丝马迹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九龙,油麻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窝打道南的钵兰街,一片热闹。这里是九龙塘地区的小吃街,各种南北美味汇聚,其中一家叫做四季酒家的饭店,客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可惜,二楼的所有贵宾间,均有人包下,因此许多乘兴而来的客人,只能失望地离去。

二楼由一个典雅的小厅及“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个包厢组成,不过,这会儿四个包厢门户洞开,空空如也,唯一的小厅中也没有意料中的酒菜满桌、觥箸交错的景象。

这个四周由一圈沙发围绕,墙壁上点缀书法和绘画,中间有着一张大圆桌的空间,特别行动队队长泽辉正在向几名正副组长研讨任务。楼梯口及饭店的屋顶,均布置有人手,没有人能够靠近。

“这次我们暗杀的目标,共为四人,分别是陈公博、周佛海、陶希圣和林柏生。其中,陈公博和周佛海,居住于香港岛半山区罗便臣道的一栋别墅里。这栋别墅是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的产业,戒备森严。同时,港英政府也对日本人在自己防御腹心地区的产业,进行了严密的监控,不好下手。

“陶希圣和林柏生二人由于要负责艺文研究会及国际编译社的工作,滞留于九龙旺角的蔚兰书店。汪精卫的《艳电》发布后,蔚兰书店暂时关门停业,并且日本竹机关专门从华北派来了一支由其收买的武林败类组成的汉奸队伍出面保护,防守极为严密。我们必须得多动动脑子,才能杀掉这四个人。”

泽辉话音一落,房间里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这家四季酒家,是中央情报局众多的产业之一,为了保密,就连本地“特别区”的情报人员也不知道。

一般派出到某地执行任务的行动组后,总部会给出几个绝对安全的聚会地点,任务完成,这些产业都会尽快出手,等下次再到此地执行任务,1日的场所已经物是人非,新地点在任务结束后,又将更换主人。

当然,若是某地长期没有任务下达,这些产业就将继续经营下去,或许数十年也不会动用。

此次行动的一组长张禹道:“必须想办法把他们给引出来…”这次我们带来了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有效射程高达1800米,在开阔地实施狙杀,可以有效避免近身刺杀引发的慌乱,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

“问题是一一根据情报,两地的生活物资,皆有专人出面购买,四名汉奸的出入时间也不固定,我们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其行踪,预先埋伏,将其一网打尽?”二组长黎锦皱起了眉头。

三组长胡奇突发奇想:“若是有一个有威望的人,约见这四人,又如何?”

泽辉摇了摇头:“陈公博、周佛海等人在国民党内的声望很高,能够以身份压制他们去觐见的,除非是蒋介石本人亲自光临,否则很难做到。”

“我看未必!”

四组长钱多峰提示道:“请不要忘记,此地是香港,若是香港总督召见四人,他们会如何?”

泽辉心中一动,但细细一想,连连摇头:

“不妥!不妥!除非是香江集团和洪兴社的高层出面,否则要请动港督,谈何容易?此次上面派我们来,就是为了避免本地的情报机构被人发现端倪,绝对不会冒这个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咱们的任务怎么办?狗汉奸明显做了缩头乌龟,难道我们要把他们的乌龟壳生生地砸开吗?”钱多峰有些泄气地说道。

“别急,上面给我们的任务并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多留意,总会找到机会的!”

说到这儿,泽辉脸上露出一丝凶戾之色:

“若是实在不行,咱们就兵分两路,进行强攻!我就不信了,当初咱们能够在上海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杀进杀出,难道还害怕这些虾兵蟹将不成-)大不了杀身成仁,也算是报答义父他老人家的恩情了!”

行动组的人,童子军校出身的不在少数,对于安毅有着特殊的情感。其他人也大多受过安家军的恩惠,因此泽辉这番话,不仅未使士气减弱,反而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杀气。

在场的大多是特种兵出身,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对于死亡并不看得那么严重,而且从野战军抽调到情报部门,远离战场,许多人都憋坏了,能够再体验一把血与火的滋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随后几日,特别行动队的人马,开始对两地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可惜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流逝。

南华,新京。

清晨,一大早杜易就兴冲冲地走进小南海东篱园安宅的大门,看到安毅正在和欧楚儿一起吃早饭,一脸兴奋地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汪精卫及其家人藏身的地方了,他们果然在澳门!”

安毅一听,豁然站起,突然想起什么,凑到欧楚儿耳边低语一番,欧楚儿笑着摆了摆手,安毅才和杜易一起走进书房。

这段时间,担任中央监察委员的冯洁云,调研南华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到河东和山南省考察去了。几个儿女全部留在叙府,年龄较大的在童子军校住校,小的则交给马大嫂及专门的保姆照顾,新京这边家里比较清静。

一进书房,安毅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消息证实了吗?”

杜易点点头:“虽然未找到汪精卫和陈璧君本人,但他们身边的人都陆续浮面了,应该错不了…..是洪兴社澳门分堂的那些地头蛇发现蛛丝马迹的。汪精卫及其家人,躲在澳门松山下的培正街。这条街道背靠松山,闹中取静,街道宽阔,周边旨属高级住宅区。汪精卫及家人所住寓所,是一栋西式洋楼,高三层,正面临街,后面有个小院落,围有矮墙,且有后门,还有角门,如由后门进出,要经过两道门。

“刚开始的时候,洪兴社的人并未发现此地便是汪精卫避居的所在,只是知道该地有陌生人居住,同时常有生面孔的人出入。后来和我们提供的照片仔细对照,才确定经常出入自勺人中间,有汪精卫的心腹曾仲鸣。再后来,又发现了高宗武、梅思平等人,基本上可以确定,此地是汪精卫夫妇的寓所。

“目前,国安部的澳门站已经正式接手对该栋房屋进行监控,相关的人员也在调动中…..对汪精卫及其家人、党羽是个什么章程,还请主席拿个主意!”

“照理说应除之而后快!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毕竟现在汪精卫只是发了一份电报,而且还没有办法证明这份电报的真伪,若是被人倒打一耙,反倒不美!”

安毅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站起来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问道:“知道南京方面对汪精卫有什么处理意见吗?我不要那些公开对外的东西,我想知道蒋委员长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这一一”

杜易微微一愣,随即回答:“这可能只有赵局长才知道,毕竟南京的情况,他远比我们熟悉。”

说曹操曹操就到,杜易话音未落,赵瑞和陈瑜已经联袂而来。

两人向安毅敬礼后,又向杜易点了点头,在书房里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赵瑞没有废话,直接禀报:“我刚刚收到戴雨农的急报,他要求我们暂缓对陈公博、周佛海和陶希圣等人进行暗杀….,军统在香港的暗桩,发现了咱们派去的特别行动队的踪迹,立即上报,戴笠怕出问题,只好告诉咱们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安毅和杜易都竖起了耳朵,赵瑞道:“原来,汪精卫外逃,果然是军统一手策划…..前后两次前往日本的高宗武,实际上是军统安插在汪精卫身边的内奸,全面主持此事的周佛海,根本就是直接受蒋介石指派,与汪精卫虚以委蛇,主要是给汪精卫和陈璧君耳边吹风,挑起其政治野心。

“其实委员长已经知道汪精卫躲在澳门,不过他却嘱咐军统按兵不动,只等汪精卫与日本进一步接洽,等谈妥条件公开露面后,再让全程参与此事的陶希圣和高宗武’幡然醒悟”及时从汪精卫身边叛逃,将汪精卫与日本人达成的协议条款公诸于众,彻底置汪精卫于死地。早在西安事变后委员长平安归来,周佛海即发现自己投错了庙门,赶忙将自己前往逢迎汪精卫时的情况告之,请求谅解。委员长嘱咐其不动声色,主动迎合汪精卫的政治主张,巧做周旋,暗中将汪精卫的一举一动告之。”根据军统的计划,未来周佛海将长期在汪精卫身边潜伏,待抗战胜利,再给其平反。

至于陈公博,此人虽对中日战争前景不看好,但并未参与汪、周等人的投降活动,当汪精卫告诉其准备离南京,直接与日议和,陈公博还大吃一惊,与汪争论很久。目前陈公博恶名未彰,若此时对其展开暗杀,达不到震慑宵小的目的,因此戴笠建议,待陈公博公开叛逃后,再予以惩戒也不迟!”

安毅哭笑不得,问道:“怎么听起来,汪精卫完全就是一个杯具,一举一动皆在别人掌控中,这个世间真有这么愚蠢的人吗?”

陈瑜摇了摇头:“我分析过汪精卫这个人..…汪精卫在国民党内,一直是类似于‘圣人’

般的偶像,是人们非常尊重的前辈元勋,但为什么在国民党内,从来没有形成所谓的‘汪精卫派’呢?”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过于清廉,愿意跟随他的人很少。善于经营权力的人,总是以’升官发财’等物质刺激的方式,来召集自己的跟随者,但汪精卫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身边的人要求很严,由于跟汪精卫干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

“此外,汪精卫也不善于人情交往,蒋委员长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婉言谢绝。

而且,其为人过于自负,‘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在临时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说:。我是革命政府和党的代表,这件事的发生我有责任,我只责己不贵人,一切均由我不能尽职所造成,我将引咎辞职。此事一切善后工作,均由蒋同志去办。’随后他就从国民政府主席、军委会主席任上离任,离开广州前往马赛,蒋委员长也因此荣登北伐军总司令兼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等到汪精卫从法国归来,情况已经无法收拾,自此在与蒋委员长的交锋中,落于下风。

“多年的宦海沉浮,导致汪精卫的人格逐渐扭曲,不过究其根源看,其识人不明占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蒋委员长为了打击党内这个唯一的对手,不遗余力,由始至终,汪精卫都被其操纵于鼓掌之上。”

安毅心情沉重。想到一直以来,自己的政治对手竟然是这么样一个人,就如何也愉快不起来。想起蒋介石的手段,他又暗暗惊心,不过想想身边的人都是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弟兄,绝对不是那些磨几句嘴皮就凑到一起的乌合之众,又稍感放心。

赵瑞见气氛有些沉重,有意转开话题,笑着道:“其实关注汪精卫动向的人,不止是咱们,**方面估计也查到了些眉目。我们局驻香港‘特别区’的情报人员,便看到**香港情报科的负责人白芳华在传递情报。

“目前,广东和香港地区的**特工,并未针对汪精卫及其党羽展开行动,估计接下去他们会推波助澜,掀起_波反对汪精卫的舆论**,借以减轻南京方面给延安施加的压力。

南京方面鸡飞狗跳,汪精卫及党羽这么一逃,空出好多位置,钻营的人不在少数,据悉蒋、宋、孔、陈四大家近期都宾客盈门,少不得又是一番折腾。”

安毅冷笑道:“花钱买官,最后还不是要从百姓身上搜刮回来?如今汪精卫一去,谁来监督四大家族滥用权力?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民主监督绝不可少,否则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

陈瑜问道:“既然军统主动找咱们协调,是否改变一下策略,先暂时放缓对那些汉奸的刺杀行动?”

安毅摆了摆手,反问道:“不是还有个林柏生吗?此人这段时间很活跃嘛,汪精卫的《艳电》一发表,他就先后在几分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撰文呼应,高呼“战难和也不易”说什么。历史上无不和之战,否则双方须有一方灭亡。尤为可耻的是,他竟然对《艳电》进行诠释,要人们认识《艳电》的重要意义,说什么汪精卫此举,是‘对党时国尽其责任之所当尽”因此,‘绝非徒唱高调所能为力’”凡我同胞,当解此旨,求其贯彻’。此人不诛杀,天理难容!”

赵瑞和陈瑜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ps:再次说明一下,本章内容,依然为剧情之合理推演,当然也有部分是有历史依据的。

比如,从头到尾策划汪精卫出逃的陶希圣和高宗武二人,积极参与汪精卫与日本的谈判,但最后临到汪逆签订卖国密约那天,却突然借口生病拒绝参加签字仪式。随后两人即携带《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暨福建全文,回归重庆。同日,重庆、昆明、上海及国内许外许多报纸迅速刊发这一卖国条约全文,这就是着名的“高陶事件”。

另外,根据台湾方面解密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情报作战内容和戴笠部分档案,原来周佛海一直在为军统及蒋介石服务。周佛海利用其身份,广泛收集情报,军统局地下电台便架设在周本人和其妻弟杨惺华的私宅,周佛海提供汪伪政权的军事、经济,以及日本与东北的政治情报。此外,军统局特选派熟悉军事参谋业务的谍报人员,经周佛海推荐担任汪政权军委会作战科长,联络控制已接受策反的伪军部队。

当然,汪精卫出逃还是个人意愿占上风,否则不管别人如何鼓动,也不会动摇其决心,因此其汉奸的身份,是笃实无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