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一六八二章 有人服软

铁骨 第一六八二章 有人服软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号外!号外!安家军空前大捷,一举歼灭日寇二十万!”

“号外!号外!日百万大军溃败,东归之路已成梦魇!”

“看报!看报!安家军缴获日军六面联队旗,俘虏中将三人、少将七人、官佐无数!”

……

蒋介石一大早坐车前往国府,透过打开一丝缝的车窗,耳朵里听到的全部都是报童清脆而振奋的卖报声。

街道上残留着昨夜南京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火药气息,随处可见纸筒和纸屑。市政工人正在缓慢清扫,一筐筐的残渣被板车运走。

从十月一日开始,叙府广播电台接连播报了安家军在西伯利亚所取得的系列大捷,原本看起来似乎勇猛无敌的日本人,在安家军迅猛如雷的攻击下,仿佛一下子变得不会打仗了,今天丢一个旅团,明天丢一个师团,后天干脆丢两个师团,虽然叙府广播电台也提到了攻克新西伯利亚城的战斗是如何艰难,但战争向来是讴歌胜利者,相比于取得的巨大胜利,这点儿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军统从日本获得的情报,证实了叙府广播电台的新闻,而且真实数据比广播上播出的还要惊人。仅仅塔塔尔斯克一战,日军四个主力师团几乎被打得半残废,待奥泽罗卡拉奇城破撤到巴拉宾斯克时,四个师团加四个独立旅团已经十不存一,仅仅这一役就送掉了十万余人的性命!

根据第四厅由南华反馈的信息,当时对日军发起攻击的是李金龙统帅的部队,该部下辖三个集团军,拥有五百余辆狼式和豹式坦克,日军便是在这样的钢铁洪流下土崩瓦解的。

蒋介石得到相关讯息后,不由一阵心虚,后怕不已。

进入九月下旬,国民政府与南华之间剑拔弩张,蒋介石频频调动部队,分别从西安逼向汉中,从武汉逼向宜昌,从长沙逼向湘西,大有一言不合即武装收复西南之势。

安家军怎甘示弱?立即争锋相对,汉中杨斌、宜昌吴立恒、湘西张弘栾、黔西石珍立即宣布总动员,同时驻守叙府的杨冠,突然率三个集团军威逼重庆,一旦战火爆发,即掐断四川与外界联系。

杨冠兵团是由安毅和胡家林的老班底组建的部队,威名赫赫的模范营便在这个北伐和抗日的英雄之旅,依照安家军主力部队的强悍战力,驻绵阳、成都和重庆的中央军三个师以及川军各部根本不是兵强马壮的安家军的对手,席卷四川几乎是弹指间的事情,稍后贵州、湖南、湖北和陕西肯定不保,只要战事一开,中央将瞬间丢掉近半国土。

在西南地面部队频频调动期间,南京、武汉、杭州、上海、福州等城市上空,突然出现安家军大量战机群,普通人不知道高层勾心斗角,看到战机上的飞狐标志,都大声欢呼雀跃,只有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才知道其中的厉害,许多人已经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九月三十日,上官云相率部由荆门、荆州开向宜昌的途中,在当阳、枝江以西的丘陵地带,遭遇安家军伏击。

四个军在近百公里的战线上,被分割包围。根据前线反馈的讯息,当时漫山遍野都是身着迷彩服的安家军将士,同时天空中黑压压的战机起码超过五百架,再加上对方那庞大的坦克集群,怎么看都是个必输的结局。

随后,包围圈四周传来嘹亮的喇叭声,要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否则定会亲者痛仇者快。只要中央军弟兄愿意放下武器,安家军将保证官兵们的随身财物和武器装备丝毫不差地礼送出境。

在这种情况下,与安家军关系良好的韩德勤在征求老上司顾祝同的意见后,宣布其率领的第八十九军退出内战,其后孔令恂的第八十军也宣布不与安家军为敌,上官云相见大势已去,命令第二十九军和新二十六军向安家军缴械。

心腹大将上官云相部不开一枪就送掉所有部队,让蒋介石大吃一惊,立即命令其他逼向安控区的部队迅速撤退,返回驻地。

直到这个时候,蒋介石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央军本就不如安家军,再加上主动挑起内战,情理占亏,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就更加成问题了。

就在蒋介石患得患失之际,时间已经进入十月,叙府的广播媒体开始大肆渲染安家军在西伯利亚取得大捷的消息。

在山东和华北与中队战了个不亦乐乎、制造了诸多麻烦的日军,在安家军面前就若脆弱的嫩豆腐一般,完全不堪一击,坐拥近百万大军,一败再败,最后竟然被逐出了西西伯利亚,让蒋介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蒋介石并不知道,日军由于受漫长的补给线路所累,缺少弹药和食物供应,恐怕连真正实力的十分之一都未发挥出来,只以为安家军实力果真已经达到远超日军的地步,对于安毅越发地忌惮。

“为什么取得对日军大捷的不是我中央军呢?我就不明白,都是我带出来的学生,怎么差别那么大?安毅可是黄埔四期的……”

蒋介石在心中无声地抱怨着,脸上一片冰霜之色。

瞅着眼前这个局势,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安毅集团为敌了,蒋介石示意王世和把车窗闭紧,隔离那烦人的卖报声,然后头靠在后座上,闭目假寐,苦思对策。

车子来到国府大院,蒋介石走进总裁办公室,戴笠已经等候在那里。

蒋介石坐下,戴笠恭敬上前,低声禀告:“校长,根据情报,本月八日中秋节那天,安毅的弟弟罗绍东将军将在蒙古成亲,届时安家军主要将领都会出席,目前蒙古已经全面戒严,清查一切可疑人员,我们在蒙古以逃难和经商为名安去的五名情报人员,均失去联系,估计凶多吉少了。”

蒋介石瞥了戴笠一眼,提醒道:“雨农,我记得现在军统所使用的无线电侦测设备,都是安毅提供的吧?”

戴笠作恍然大悟状,垂下脑袋:“原来如此……他们肯定早就对我们的人监控起来了,这次担心安全方面出问题,干脆来个一网打尽……对不起,校长,雨农让您失望了……”

蒋介石摆摆手,苦恼地说:“这事儿不怪你,安毅从弱到强,到今天无法遏制,是我一手造成的,若我当初坚决一点,打压狠一点,或者干脆把他派出国去担任外交武官,说不一定就不是今天这种情况。

“雨农啊,第四厅是安毅一手创造,我是不敢放心使用他们的情报系统的,只能依靠你和纪常了。根据你对安家军的了解,我们若真是对安家军上,胜负如何啊?”

戴笠迟疑一下,抬起头看到蒋介石鼓励的目光,硬着头皮道:

“安毅兵出法属安南,到今天占领暹罗、中亚,犹如龙归大海,发展只能以神速来形容。法属安南和暹罗都是着名的粮仓,安毅集团在种子、农药和化肥上,又有许多发明创造,基本上粮食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而且都能保证收成。

“以前仅靠川南、湘西、黔西和滇南之地,养个一百万兵就有些吃不消,但现在数字扩大十倍,也不愁粮食供给。目前安毅控制的地区正在大力推行义务兵役制,新兵入伍后,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军饷的,只有微薄的士兵津贴,这样部队虽然成倍扩大,但是开支方面并未增加多少……”

“慢——”

蒋介石有些奇怪地问道:“不给士兵军饷,难道就不怕哗变吗?他们是如何保持战斗力的?”

戴笠解释道:“虽然士兵不发军饷,但他们的家属却得到很好的优待。一般参军的家庭,地方政府在各方面都会有优惠,若是城镇人口,军属会安排相对较好的工作。逢年过节,地方政府会组织起来前往慰问,若是在战场上立了功,地方武装部会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兵,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向其家庭赠送奖状和锦旗,并根据战功大小,酌情减低农田税赋。

“南华土地改革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同时对创造这一切的安家军感恩戴德,踊跃参军保卫自己的成果,新兵的士气很高!再加上军队和地方关系密切,书信往来不断,士兵们可以随时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于亲人的情况也了若指掌,为了获得战功和荣誉,他们往往敢拼命,所以就造成每战各部均奋勇争先,竞相承担攻坚主力的重任!”

蒋介石听了叹息一声:“南华的制度很好,可是我们这里却有诸多掣肘,无法效仿。那么,安毅麾下到底有多少军队?”

戴笠扳着指头算:“顾长风、夏俭、李金龙、张承柱、叶成、杨冠、杨九霄各统帅一个兵团,每个兵团下辖直属部队和三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包括一个直属警卫师和三个主力师,这样仅主力作战部队就有八十四个师。

“而且,兵团直属部队下辖有防空旅、坦克旅、装甲旅、炮兵旅等作战单位,每个旅的实力都不下于中央军一个师,这样算起来,仅仅步兵主战部队就超过一百个师,按照每个师一万五千人计算,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人!

“安毅又设有两个山地军,师、团数目不详,专门用于山地作战,保守估计不少于十个师,那又是十五万人。川南设有地方武装警察部队和工程兵部队,总数超过三十个师,一旦情况紧急,可紧急转变为作战部队,这又是四十五万人!加上其空军、海军、防空兵和专业炮兵,仅仅属于安毅直属的部队可达二百五十万!

“尹继南担任蒙古省主席后,改编了由远东共和国帮忙组建的蒙古军,根据情报,这部军队是由远东军解救的矿工、劳工和东北地区的农民组成,装备的全部都是苏制武器,战斗力极为可观,一共编成了四十五个师,每个师也是一万五千人,兵力约七十余众。此外,湘西、黔西和云南各编有两个军,再加上杨斌、吴立恒和鲁逸轩的部队,六十万可能都算是低估!

“这样算下来,安毅可以直接调用的军队达到三百八十万,实际上一旦中央与之决裂,依照安毅集团一向藏兵于民的民兵制度,瞬间可以武装几百万的军队,中央与之对上,毫无胜算!”

蒋介石听了脸色阴晴不定,他如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去年抗战开始到现在,安家军竟然壮大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时候,蒋介石不禁开始后悔,若是去年年底果断一点,让蒋经国出任蒙古省主席职务,再配以军政大员辅佐,说不一定蒙古那七十万军队就可以收为己用。那可是全苏式装备的部队啊,又是在与日军的较量中成长起来的,战斗力肯定不弱。若是把那支部队掌握到了手里,此消彼长,今天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蒋介石沉吟许久,看到戴笠欲言又止,皱着眉头道:“雨农,有什么事情你且明言,你是我的耳目,若是我的耳目都无法告诉我真实的情况,我还能信谁?”

戴笠大为感动,声音有些哽咽:

“谢谢校长厚爱,雨农感激不尽!雨农是这么想的,小毅对校长还是很尊敬的,这些年来,雨农见惯了校长与小毅间的诸多矛盾,但最后都能化解,我想这一次最好还是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以小毅的脾气,只要中央稍微表示一下,校长到……”

“够了!”

蒋介石大喝一声:“就差说把我绑到安毅跟前,负荆请罪了……”看到戴笠低下头,战战兢兢的样子,蒋介石放缓了语气:“此事容我想想……现在汪兆铭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原本汪主席准备在中政会发起一个法案,强硬要求安家军退出西南,否则以民贼独夫讨伐之,但随着安家军的态度日益变得强硬,且日军遭遇西伯利亚惨败后,汪主席改变了态度,赞誉安家军乃国之虎贲,到处发表演讲,称若是中队尽皆如安家军一般,驱逐日寇指日可待。这几天日本大使馆大门紧闭,汪精卫一系突然变得低调起来,看来日军的失败,给汪精卫的触动很大。”

戴笠低着头禀报。

“连汪兆铭也服输了吗?”

蒋介石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罗绍东的生日,是十月八日?”

戴笠不敢怠慢,连忙回答:“是的,这是再三确认的消息,不会出错!”

蒋介石点点头:“好吧,我到时候去库伦一趟,我倒要看看,安毅还认不认我这个校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