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一六七二章 矛盾滋生

铁骨 第一六七二章 矛盾滋生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南京,憩园。

戴笠一大早就赶来觐见校长。蒋介石端坐在书房里,身穿府绸薄长衫,脚蹬圆口布鞋,目光炯炯,表情平静。

戴笠此行,是要把几份重要情报呈送蒋介石。

一份是昨天出席安毅晚宴的所有军政两界要员及黄埔同僚的名单;一份是昨夜晚宴即将结束时,与陈继承、杨杰等人一同赴宴的黄埔同学名单;一份是第三十集团军内部及南京机场传递来的秘密消息——鲁逸轩、曲慕辰两名统兵大将,于晚上九点至南京,凌晨五点雷雨停歇后即返回山西。

蒋介石看完情报,眉头紧皱,心情有些复杂。

第一份情报表明,安毅的声望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军人不得干政是自己的死命令,这么多军政要员不顾自己禁令,选择出席安毅的晚会,显然是看好安毅的发展和前途,又或者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安毅创建的南华政府,如今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承认,就连美英法德意等国也选择与之建交,在国际公法上南华已经是与国民政府平起平坐,照理说安毅不会舍易求难,跑来染指自己执掌的南京政权。

但是,安毅向来不以常理出牌,现在有日本这个威胁在,为了不至于落上煮豆燃萁、同室抄戈的罪名,安毅肯定不会选择向自己伸手。但是,日后日本被赶出中国去了呢?届时,西南有安毅的巨大威胁,东南有桂系俯视耽耽,西北、华北有作乱,东北刚刚光复一片狼藉,自己仅以江南之地,何以对抗?

因此,在抗战结束之前,把安毅势力逐出西南,是最为稳妥之计。到时候中央坐拥西南的工业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如何寻找个名头,却让人值得思量。

第二份情报,既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陈继承的军训次长职务,看起来似乎位高权重,实际上如同鸡肋。军训部掌全国陆军训练、整理、校阅,负责军事学校教育建设改进,对国民进行军事教育规划及校阅,其职权根本无法与军政部、军令部相比,眼看着以前的下属纷纷成为师长、军长,陈继承能耐得住寂寞才怪。

还有杨杰,这位虽然有能力但不会为人处事的将领,几乎将大本营的将领得罪了遍,不仅何应钦处处专门针对他,就连陈诚、白崇禧等人也和他有颇多矛盾,他每提出一个建议,不管对错都会遭到诸多攻讦,再加上宋美龄、孔祥熙和宋子文都看他不顺眼,仕途能顺利才怪。自己好意给他一套《曾文正公全集》,让他好好反省一下,谁知道竟胡乱写了些读书心得来糊弄自己,把自己气得够呛。

这两位想另攀高枝,可以理解。

目前南华刚刚拿下暹罗,想必许多位置会空缺出来,以陈继承和杨杰的能力,过去一个军长或者是省长的职务,是跑不掉的。不过,自己能够放任他们离开吗?这个问题还得多考虑一番,细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再说。

至于那些想改换门庭的黄埔学生,蒋介石倒没怎么放在心上。以自己用人的原则,黄埔生具有优先选择权,如果连这么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说明不堪使用,对于这些人放走没什么可惜的。

第三份情报,却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警惕。

鲁逸轩和曲慕辰属于集团军级的高级将领,特别是现在第三十集团军扩编到了十一个师,而且这些师都是大师编制,人数在两万五千人左右,相当于其他师两个师了,在华北算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四月份,自己刚刚给鲁逸轩和曲慕辰晋中将加上将衔,又一口气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宝鼎勋章若干,百般笼络示好,但现在看来,好像效果不大,这不,连到南京这么大一件事情也悄悄摸摸,难道真的视我无物不成?

蒋介石沉吟许久,指示戴笠继续严密监视安毅在南京的一举一动。

心领神会的戴笠刚刚退下去,王世和进来报告说,英、法大使造访。

蒋介石换上一身威风凛凛的黄呢统帅制服,头戴圆顶军帽,腰佩中正式短剑进入会客厅。蒋介石接见外国使者一向极为讲究,值此抗战期间,服装便是一个重要道具,蒋介石要通过这种外交形象,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确定不移的信息,那就是自己的领袖身份不可动摇,蒋委员长是中队的最高统帅。

……

在内,汪精卫始终以孙中山正统人自居,但他每次上台都被军人赶下台,因此同军人当政的蒋介石势同水火,他领导的反对派一天也没停止过倒蒋运动。

汪精卫早年留学期间就接受“亚洲须由日本来领导”的观点,在其文章和演讲中反复阐释“欲做先生,先做学生”的强国理论,认为日本人请来西方人做先生,才有了今日列强之一的日本,中国要富强,应虚心拜日本做老师。

随着抗战爆发,汪精卫稍微低调了点,但依然鼓吹中日亲善互相提携,散布合作两利、战则两伤等对日妥协言论,实际上从汪精卫及他的团体,一直与日本保持秘密外交渠道,没有一天中断过。

今天到江南酒店,汪精卫是出席在这里举行的苏、浙、赣、皖四省区爱国士绅抗日募捐大会,身为中政会主席的汪精卫,控制有党部、国民议会以及多个政府要害部门,而江南四省区的士绅中,有许多资深元老,汪精卫要想把蒋介石赶下台,离不开士绅们的鼎力支持。

“汪主席,建丰,什么事情聊得这么投入?”安毅走近谈话中的汪精卫和蒋经国,向抬头望来的刘首江点点头,含笑看向汪精卫。

“原来是安主席!”

汪精卫一脸从容:“我在和建丰谈他在江西实行的变革……这些天开会,江西士绅不断向我控诉,说建丰的改革太急进了,当初红军被挡在赣南,江西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没有受到影响,如今被赶出了江南,江西反倒开始全面推行赤化政策,让人无法接受。我叮嘱建丰一定要注意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若是收到控诉太多,我可是会毫不留情地挥泪斩马谡的哦。”

“是的,精卫先生!”

蒋经国呼吸有些急促,显然是压住心中的怒火,勉强笑道:“我一定会多加留意的,不过,对于那些与今年三月份刚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精神背道而驰的恶霸地主,我依然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为了团结绝大多数人一致抗日,我们必须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

“说得好,对于那些为富不仁,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的豪强恶霸,妥协只会助涨他们的嚣张气焰……”

安毅接过话头,正色道:“现在日我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央先后颁布《战时农办工商管理条例》、《非常时期经济法案》,还有建丰所言之《抗战建国纲领》,这些都是指导农村工作的硬性规定。但有些人就是拒不服从,把国家下发的征缴粮食的任务摊派到农民身上,地租丝毫不减免,反而催讨欠租,逼得佃户卖儿卖女,还成天想方设法的谋夺自耕农的田地,这样的人不严厉打击,难道要把活不下去的农民都逼到日本人那里去吗?”

“安主席所言,毕竟是少数!”

汪精卫板起了面孔:“据我所知,大多数地主也是靠自己的辛劳发家的,佃户和地主之间实际是一种契约关系,虽然收租的比例未必合理,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没有地主提供的土地,佃户也只能饿死。从法律角度来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建丰在江西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严重违背了法律精神,若要深究,恐怕未必没有责任吧?”

“法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年满清视我民众为犬马,随意剥夺,一个名目下来,许多人家便是倾家荡产的结局。因此,不管是民国草创时的《临时约法》,还是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都追求保护人民权益。

“但今时不认同往日,现在是战争期间,根据鲁登道夫总体战精神,战争不仅仅不仅针对军队,而且全体国民都程度不同地直接承受着战争的苦痛,受到粮食禁运和宣传等活动的间接影响。战争使得各种作战手段都为这一无情的现实服务,敌对双方在宽大战场和海域作战的同时,也需要对敌国人民的精神和**施以攻击,以达到瓦解其精神,瘫痪其生命的目的。

“所以,要想赢得战争,全民都必须决心投入战场,每个人都必须不遗余力,奉献全部身心。战争的本质,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为战争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从这一点看,建丰在江西的所作所为,应该值得肯定,而不是指责。”安毅解释道。

汪精卫冷哼一声:“我是政治家,不管战争。战争是军人的事情……”

“幼稚!”

安毅毫不示弱,冷笑道:“一名政治家,不讲军事和战争,是不合格的!法国的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英国的张伯伦,哪一个不同时是最高军事统帅?汪主席若是想更进一步,必须补足自己的短板啊!”

汪精卫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些等到我担任总裁那一天再说吧……所谓民不举官不究,若是没有人向我提出抗议,我自然可以置之不理,但眼下江西赤化严重,我身为中政会主席,绝不会置之不理!”

安毅气极反笑:“哈哈,汪主席,川南,湘西、黔西和滇南都实施的是这样的政策,欢迎汪主席来追究。”

汪精卫深深地看了安毅一眼:“安毅,你真的以为能够永远窃据西南?西南是我中华民国之领土,而非南华的殖民地,分裂割据的局面必不会长久。我倒想要知道,若是中央通过决议,要求收回以上土地,安主席该如何自处?言尽于此,精卫尚有会议出席,就不奉陪了,告辞!”

说完,汪精卫大步向酒店大厅走去。

“汪主席也要注意保重身体……现在山河破碎,南京城里的汉奸和日本特务多得很,我听说现在有一种狙击步枪,可以在两千米外取人性命,汪主席身边的安保力量,还得加强啊!”安毅冷冷地提醒。

汪精卫脚步一僵,再迈步时显得沉重了许多。刘首江讨好地向安毅弯腰笑笑,大步追上。

蒋经国向安毅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为了建丰的事情,累得兄长与精卫先生生出龌龊来……”

安毅摆摆手:“建丰,这不关你的事,我早就看那个不公不母、不阴不阳的人不顺眼了,以前他就多次针对我搞小动作,我一直忍着他,若是他想给我玩阴的,我将奉陪到底……走吧,建丰,别让校长久等了…….”

蒋经国点点头,和安毅一起坐上轿车,沈凤道和一众侍卫,坐上前后的车辆,向憩庐驶去。

……

憩庐,蒋介石刚刚送走英法大使,安毅的车队便停到官邸门前。

蒋介石把安毅叫进书房,直接说出心底的困扰:

“安毅,本月三日以来,英法大使便要求国民政府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驱逐中国境内的德国商人。刚才,两位大使又来催促了自去年年底,德国顾问团开始从中国撤离,至今年七月,已经基本撤完,国民政府与德国的蜜月期已经结束。

“原本我也认为波德之战,德国毫无胜算,准备顺水推舟,搭上英法的顺风车,但今日战局突变,若真如你所言,波兰和法国皆在战争中失败,那德国倒真有机会成为欧洲新的霸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面对?”

安毅想了想,道:“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影响轴心国与协约国实力对比的能力,而且现在我们还在与日本作战,应采取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外交策略。目前欧洲大战刚起,双方积蓄的本钱都很雄厚,但随着战争的日益消耗,中国的重要性将逐步得到显现。从目前的情况看,与战争有关的军服、军被、雨衣、面粉等工业将获益颇丰,这正是中国工业崛起的绝佳机会。

“美国凭借着上次欧战,一跃而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中国若想扩大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发展轻重工业不失为一条成功的捷径。依照安毅分析,此番欧战极有可能会演变为世界性的战事,我们应该厚积薄发,后发制人,等英、法、美、德、意等国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加入战团,以赢得最大利益!”

蒋介石担心地说:“可是英法那里怎么推脱?现在已经到了站位的关键时刻,我担心日本和英法搭上线,那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安毅分析道:“不管从哪一方面看,英法和日本都不可能站到一起。其一,日本若想扩张,是进攻拥有优势兵力的中国好,还是进攻乱成一团的英国、美国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好?其二,日本早就和德、意签订了《产国际》条约,现在,日本和德国又分别与苏联签订了盟约,也就是说,他们起码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其三,日本拥有世界第三大海军,相较而言,比起英国和美国都更有优势。欧洲战起,美国海军不得不分心大西洋,其海军只能平均分配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而英国则更糟,他们的海军遍及世界各地,无法集中,正好给了日本海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英国的崛起,想必会给日本以某种启迪,只要日本能够击破英国的海上霸权,则其完全有机会取代英国,成为东方的日不落帝国,因此不管从哪一方面看,日本与英国之间将会有一战!因此,我们实在没必要过早地暴露我们的意愿,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

蒋介石极为心动,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

安毅见蒋介石没有其他问题,礼貌告辞,准备去接杨杰共进午餐。昨晚,赵瑞专门介绍了杨杰的情况,使得安毅对这位被外界誉为与蒋百里、白崇禧一起被外人称为中国三大参谋长的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杨杰原名锦章,又名漱石,云南大理人,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杨杰才华杰出,两次到日本深造,在日本陆大学习的四年中,杨杰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外战争史及有关历史、地理、战略、战术等方面知识,军事理论水平提高很快,深得校方欣赏。当时,日本陆大经常让学员指挥海陆空军演习,以训练和考察学员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一次演习中,杨杰被选为统帅。他指挥演习得心应手,并有独特创新,得到日本倭皇的赞赏,并亲自赐予军刀。

根据当时日本军部的规定,陆军大学毕业生前三名才能得到日本天皇亲自赐刀,日本军人向来以此为殊荣,杨杰也因此赢得了“天才将军”的美誉。天皇还特意让人测量了他的脑袋,果真比一般一号。

还有一次,法国的霞飞元帅到陆大参观,杨杰被校方选为接受咨询的学员之一。在与霞飞的交谈过程中,杨杰旁征博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军事见解。霞飞元帅听后对学校的负责人说:“此人将必成东亚杰出军事人才”。

北伐及新军阀混战期间,杨杰立下殊勋,三一年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当年十二月任陆大校长,次年一月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兼陆军大学校长。三三年九月长城抗战后,任军事考察团团长赴欧洲考察军事,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杨杰到德、法、苏等二十九个国家进行军事考察,在苏联,斯大林多次接见他,称他为“战略专家”,并对他写的《蒙古骑兵之性质及使用方法》赞赏不已。在英国,杨杰在与国防大臣谈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情况时,国防大臣以一份伪造的国防计划来试探杨杰的军事才能。杨杰稍加考虑后,说这份国防计划不可能是真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结果与英国真的国防计划大同小异。国防大臣对此甚为惊讶,赞叹他为“军学泰斗”。

从欧洲归国后,杨杰在宦海沉浮间,撰写了《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等军事着作,他认为,天地万物要生存就必须战斗。所谓健者,就是春夏秋冬轮回不已,假使天道一时懈怠,则万物失时,世界则要毁灭。故曰:“求生存就要战斗,战斗就是自强,但是战斗并不完全是枪弹的世界,而是求知识,求技能,求身体健康都包括在内。他认为新的军事竞争必将以牺牲像中国这样的弱小开始,要想自存,必须自强,自强必须从不买外货,加强国家经济着手。他认为日本侵略中国,必将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对此,除了诱敌深入,然后一鼓聚歼之外,别无他法。他认为:“我们军人,在穿上军装的时候,这生命就属于国家,不复知有身家性命,这就是军人的人格。有了这种精神还要发挥出来,才是善。发挥的很好,才是美。”

安毅身边并不缺乏优秀的参谋人才,尹继南、杨飞、黄智、邓斌、赵东全、曲慕辰等人都算得上,甚至赵瑞、丁志诚等人也都可以出任,但是像杨杰学识如此扎实、眼光这么犀利独到的,还真不多见。

安家军系统里,有的是刺头,放到其他地方,或者就会因为种种忤逆之举,被打压甚至闲置。

安毅一向认为,有才华的人多半都有点儿脾气,身为一名领导者,要尽量扬长避短,包涵属下的缺点,发挥其特长。安家军严格的监督制度和经常性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可以有效避免军队和政府的家长作风,给整个军政体系带来勃勃生机。

……

安毅离开后,蒋介石琢磨了许久,让侍从打电话叫来孔祥熙和宋子文,讨论投资建厂的事情。

孔祥熙面露难色,说要供应四百余万军队的军饷和弹药物资消耗,现在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唯有与安毅集团合作,才能一本万利。

宋子文则说合作可以,但新工厂必须修建在江南地区,这样才有机会收到这些工厂企业的税收,正如从老南昌和江南、江北其他矿厂及贸易公司所抽取的税收一样,这将极大地保证国家的经济稳定。

蒋介石为了给儿子铺路,原本就不想安毅集团势力过于庞大,听了孔祥熙和宋子文的建议,有些闷闷不乐。

“难道真的离开了安毅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吗?”蒋介石苦恼地皱紧了眉头。

如今国内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安毅集团的影子,这样持续下去肯定不行。

但是,蒋介石又不敢拿安毅怎么样,从安家军与日军、法军、苏军和暹罗军队作战所取得的成就看,这支百战精锐的实力不但没有随着部队的扩大而下降,反而因为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而成倍增加。

“若是叙府控制在我的手里就好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个念头就在蒋介石心目中扎根,到现在越来越强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