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铁骨 > 第一六五一章 左右逢源

铁骨 第一六五一章 左右逢源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7:56 来源:88小说

当安晋以北线战事总指挥的名义向总参发回急报时,安毅正在还剑湖畔的国宾馆宴会厅,宴请英法两国大使。

海德里希领导的盖世太保工作卓有成效,英、法在德国境内的情报机构几乎被摧毁了个一干二净,根本无法有效获取高层消息。但英法还是从苏联那里寻到了蛛丝马迹,判断出苏联可能和德国签订了秘密的盟约。

苏军在朱可夫的领导下,取得了基洛夫会战的胜利,随后向东趁胜追击,连下季诺沃、普洛斯尼察、伊古姆诺沃、祖耶夫卡和法连基等城市,但在雅尔遭到远东军顽强阻击。

远东军利用契普查河两翼的山地和丘陵,频频骚扰苏军的侧翼,在防守中注重各种兵力的搭配,反坦克壕、堑壕和堡垒构成立体式防御体系,再加上空地结合,苏军数度攻击,损失惨重,不敢过于深入,于是在雅尔以西地区,与远东军对峙。

乌拉尔南线,远东军紧守伏尔加左岸丘陵地区,不贪功不冒进,丘陵南翼的卡麦申,像钉子一样契入斯大林格勒北部防线,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袭扰作战,苏军几次以斯大林格勒为中心发起的作战,均因层出不穷的破袭战而陷入流产。

远东军还以卡麦申为中心,构筑了大量临河要塞,截断了伏尔加河上的运输和交通。整个丘陵工事区的西线,以萨兰斯克、奔萨、巴拉绍夫为节点,辅以构筑在群山中的防御工事和堡垒,再加上后方有铁路进行沟通,可以方便地调动部队增援,一方遇袭,左右皆是援兵,苏军自穆罗姆、萨索沃发起的进攻,均告惨败。

许多人可能要问,为什么远东军突然变得这么英勇善战了?

其实很好理解,远东军也是苏联红军的老底子,尤其是以布柳赫尔统帅的原滨海、哈巴罗夫斯克和阿穆尔边区的几个红旗军为班底组建的部队,堪称百战精锐,莫斯科方面的阴谋诡计,固然可以蛊惑西伯利亚历次作战中临阵倒戈或者是被俘参加远东军的部队,但如何能打动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与斯大林作对的边区将士?

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为了分化远东军,莫斯科可以对后期作战失利加入远东军的部队网开一面,但绝对不会放过最初就与莫斯科站在对立面的那一千余万军民。

秋后算账是苏维埃的老传统,因此许多远东军部队在战斗中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不投降,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了后方的亲人能有个安定生活的环境,不至于因为前线的失利,给自己的妻儿带去灭顶之灾。

尤其是听到安家军已经在塔塔尔斯克成功堵住日军西进的步伐后,远东军士气突然得到极大提升,原本摇摇欲坠的防线,立即巩固起来。

远东军占有的地盘并不小,乌拉尔加西西伯利亚地区,乌拉尔是苏联的工业次中心,萨拉托夫、塞兹兰、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伊热夫斯克、格拉佐夫、彼尔姆等均属工业中心城市,煤炭、铁矿、铜矿等资源丰富,重工业极其发达,还有大量油田密布其间,加上西西伯利亚的斯维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等工业中心,只要能够妥善经营,远东军依然有与莫斯科逐鹿的本钱,而且由于民众和资源相对集中,现在的情况,比起刚刚进入西伯利亚时还要好。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居然没有向东线增兵,反而加大了在东欧和北欧的兵力部署,这让在苏联活动的间谍们警惕性大增,纷纷判断苏联极有可能与德国达成了某项阴谋,先巩固西线后,再恢复对东线的打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英国大使达尔文终于说出深埋心底的疑问:“主席先生,我和贝尔大使收到贵国外交部长的建议书,请求我们派出军队参加进入暹罗的联军,请问主席先生是如何考虑此事的?”

“达尔文爵士,我想我的外交部长已经告诉您缘由了,德国外交部于今天早上,正式请求,允许德国派兵进入暹罗,保护其侨民,我们南华不愿意引起友邦的疑虑,因此邀请英、法、美等国一同出兵,彰显我方之诚意。”

法国大使贝尔不解地问道:“若是贵方真的不愿意,简单拒绝德国人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求我们也一同出兵呢?要知道,法国由于安南的丢失,在亚洲仅仅在南亚次大陆上,有几块较小的殖民地,根本无法抽调兵力到暹罗。”

贝尔的话语中满是落寞。

安毅解释道:“我们南华只是个地区小国,如果贸然拒绝德国,恐将引发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而且,我想现在暹罗境内的英、法、美等国公民,恐怕早就翘首以盼自己国家军队的解救了,我们南华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必将使得各国政府在民众中的声望大增,这是双赢的好事,为什么要拒绝呢?”

达尔文摇摇头道:“主席先生,现在欧洲局势极为紧张,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反馈,德国与苏联之间可能签订了什么秘密盟约,大战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可能抽调兵力到暹罗。”

安毅皱了皱眉头:“贵国和法国政府都宣扬以人为本,难道连一个连甚至是一个排的兵力也抽调不出吗?”

贝尔苦笑道:“主席先生,这不是兵力多少的问题,因为要从国内调派部队到暹罗,得经过政府、议会和军队多方达成一致,待到议案通过,估计都过去几个月了,这与贵国要求的一周的期限相距甚远。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

达尔文也道:“我们大英帝国在婆罗洲有一个团,在马来亚有一个旅,在缅甸也部署有一个旅,其余的部队主要集中在印度,与那里的叛军游击队展开作战。最近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北部地区肆虐,我们随时都有可能抽调兵力北上,将苏联人堵在波斯境外,以确保我们的油田的安全,根本无法分兵到暹罗。正如贝尔大使所言,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实在无能为力。”

安毅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建议:“达尔文爵士,贝尔先生,你们看这样如何?现在澳大利亚在南华避难和治病的约有五万余众,他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芒街市及周边地区,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五万余人中,选拔出五十人,由我们提供武器,编成一个澳大利亚排,当做英国的军队;

“至今为止,法国在南华大约有六十余万侨民,一部分是南华独立前便移居于此的,他们包括分布于南华五省区的种植园主、农场主人以及一些企业主,法国公司在安南的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以及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在法国招募的服务人员也在此列。另外则是法国向安南遣送的船厂工人,被俘后自愿留在南华工作的法人以及我们自行在法国招募的工人、工程师、专家和学者,还有他们的家属。我们完全可以临时在部分前军人中间,招募一个排的士兵,顶着法队的名头,进入暹罗。

“我们需要的只是大义的名分,以及给国民的一个交代,想想当举着英国和法国国旗的军队,排着整齐的步伐进入曼谷城,那威武雄壮的矫健身姿,带给侨民的是多么大的安慰,想必贵国政府的支持率也会因此急速增加。”

达尔文和贝尔相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惊讶和赞佩。

澳大利亚虽然在自治问题上与本土存在许多龌龊,并且此次英联邦国家都对澳大利亚发生的瘟疫进行了拒绝入境等隔离处理,引发澳大利亚人的极大反感,但到底澳大利亚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英国移民,与大不列颠是有感情的,况且英军的序列中,澳大利亚部队和加拿大部队一直都是中坚力量,自然有资格代表英军。

而法军更好说,有近十万法国侨民原本就是在南华解放战争中被俘的法国士兵,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而作为战利品,安家军的仓库中法队的各种物资一应俱全,轻轻松松便可武装起一支法队,就连番号也不用愁,要知道首批派往法属安南人数达到五万九千的远征军,许多部队的建制还保留着。

安毅提出的建议实在太诱人了,无需英、法出多少气力,就可以在远东组织起一支军队,堂而皇之地进入暹罗,想想英法的军旗在曼谷上空飘扬,这样的照片刊登在英法两国的媒体上,那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至于这两支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可能出现的伤亡,这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要知道,南华已经说明了不会让他们上前线,只是简单地执行维护侨民的任务。

从这一事件,完全可以看出南华偏向于同盟国的态度。要知道,德国可是自己武装,然后花钱进入南华境内,一切后勤补给全部自负,英法的军队,却全部是南华代为武装,甚至连军费都由南华代为支付,谁占了便宜一目了然。而且,南华开出的这种模式,让英法大使怦然心动,未来欧洲爆发大战,是不是南华也可以代为武装两国在南华的侨民,投入到欧洲的战事呢?

没有过多的考虑,英法大使爽快地答应下来,承诺会尽快将南华的建议转达国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二天即可进行组建军队的筹备工作,与德军一起进入暹罗。

晚餐结束,英法大使高兴地离去,一刻钟后,英国大使达尔文爵士去而复返,秘密与安毅就在伦敦发行债券一事进行磋商,最后于凌晨时分达成一致,英国人终于取得了和美国相同的待遇,南华政府将在九月底在伦敦发行数额高达1.25亿英镑、年息十厘的五年期债券。安毅和达尔文对此都很满意,均觉得对方上了恶当,暗暗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