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85章 幽州是灾区

风雨大宋 第85章 幽州是灾区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讨论过战事,杜中宵道:“最近这些日子,幽州百姓哭诉,求朝廷多收签军降军。那些人多是本地百姓的父兄,被契丹强征入军,并不是甘愿助契丹人作战。此事依情理来讲,有其合理之处。只是战阵之上,许多事情没那么简单。契丹军中的十八万签军,只要不主动来投,也很难保全。”

韩琦道:“签军与契丹人住在一起吗?若不在一起,还可想想办法。”

杜中宵道:“我们能想到的,契丹人自然早就已经想到了。签军从入军起,就怕他们逃亡,一向都看得紧。现在是分散在契丹军营,为其余契丹人做杂事,并不单独成军。若是单独成军,他们早就投降过来了。接下来的几天,最关键的就是这些人。”

赵祯点了点头,问杜中宵道:“此事太尉以为该如何处置?”

杜中宵道:“战阵之上,只有敌我,不可存妇人之仁,避免为敌所乘。若有签军来投,或者战阵上俘虏了,可以另外照顾。但两军交战,切不可疏忽。”

宋庠道:“太尉,既然知道签军是被迫才当兵,纵然战阵上也不必太苛待他们就是。”

杜中宵摇头:“太尉,且不说若如此,可能会有契丹人假扮签军。就单说战阵上,人其实跟平时相比,是不那么理智的。对于士卒下的命令,越简单越好,不要让士卒去做判断。我们善待签军,战阵上签军可未必也会这么想。战前战后,若是问起他们,他们都不想打。但战阵上生死相对,士卒哪里还会分得那么清楚?会令我军犹豫,会令敌军疯狂,这种事情不能做。”

韩琦点了点头:“太尉的意思我明白,战阵上拿起刀枪就是敌人,将士不能犹豫。”

杜中宵道:“不错,正是如此。上阵就是杀敌,不要多想其他的事情。当然,不是战阵上,要对这些签军手下留情些。若是有人来投,多加照顾就是。说起来,还是钱粮。现在前线有五十余万大军,还有运粮的约三十万人之数。八十万人的钱粮,朝廷供得起。可再加上投来的签军,加上幽州百姓,供应就有些难了。若若人人有饭吃,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赵祯道:“中书说中原粮草不缺,养起来又有何难?”

韩琦忙道:“陛下,中原虽然粮草不缺,要养这么多人却不容易。幽州过百万口,若是全靠运粮过来,中原也无法支撑。说到底,朝廷只能够救急而已,要靠他们自己。”

怎么靠自己?韩琦没有说。也不必说,面对这种**,比天灾更加厉害,只能靠幽州的百姓自己扛过去。只要活到下年,等到收了粮食,一切好说。如果扛不过去,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

幽州近两百万人口,经过了契丹这一番折腾,人口去了接近一半,也还有一百几十万张口。全靠中原运粮怎么可能?军队的八十万人,已经是倾国之力了。宋朝只能够提供些粮食,让城市里的人口不会饿死,乡下的就顾不上了。春天再提供种子,让他们能下种而已。

这一战,契丹几乎把幽云十六州的潜力榨干,宋朝收回来,要花大力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宋庠叹了口气:“可惜了这些百姓。契丹大军南下,却是他们受苦。”

杜中宵微摇了摇头。幽州正是战区,当然最倒霉的是这里的百姓。耶律洪基以这里为基地,跟耶律重元争立五年,已经油尽灯枯。接着被强行签军,强征粮草,还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感叹了一会,杜中宵对赵祯道:“陛下去幽州,随军要多带些粮食。沿途必设粥棚,让百姓能够裹腹。此是圣德,让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不是契丹人,而是宋人了。”

宋庠道:“这又有何难?便如到灾区去体察民情一般,让百姓感恩就是了。”

杜中宵笑道:“大致相差不多吧。说实话,现在的幽州,确实跟灾区相差不多。几座大城,这些日子都设了粥棚,聚集了不少人。”

赵祯道:“若是如此,便就在幽州招些人为厢兵,朝廷供给衣食,岂不是好?”

杜中宵一时怔住。这个宋朝的习惯,自己到现在还不习惯。有了灾民,救灾就是了,动不动招入军中做什么。参军总是要占名额的,军队员额又不是无限膨胀,到了最后全是灾民,真正要打仗做事的军人哪里去找呢?只是摇了摇头,不同意如此。

议罢了战事,赵祯先离去,杜中宵和韩琦、宋庠和富弼坐在那里,说些闲话。

韩琦道:“适才听太尉的意思,幽州现在情况很惨。此次契丹南下,对民间破坏这么重吗?”

杜中宵道:“四十万大军,加上四十万签军,八十万张口,幽州怎么够吃?很早之前,幽州的百姓连粮种都被收走了。大军北上,听说许多地方的百姓,已经一个月没有粮食到肚里了。看不过眼,用军粮煮了些弱发给他们,许多人在那里哭泣,感念朝廷圣德。”

韩琦摇了摇头:“百姓如此难挨,契丹还要兴大军南下,最后成了这个样子,图个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杜中宵道:“对契丹皇帝来讲,这些百姓,只是提供赋税而已。他们到底什么样子,怎么会放在心上?而且他们没有想到,本朝会坚壁清野,一粒粮食都抢不到。”

富弼道:“契丹人抢不粮食,就只能饿肚子了。草族来的军队,可不习惯运军粮,一向都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我们坚壁清野,幽州人就倒霉。”

宋庠听了叹气:“说到底,征战还是百姓受苦。契丹国主只要头脑清醒一些,如何会南下!”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参政,契丹人眼里,南人懦弱,打仗不行的。一不遂他们心意,就要兴兵马南下。我们不给,他们自己来抢。胡人畏威而不怀德,不把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是不会老实的。此次南下是必然,并不是契丹国主心血来潮之举。”

“畏威而不怀德,是啊,真是没有办法的事。”韩琦叹了口气。“好好对他们,他们就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来抢。非要动刀枪,伤人命,他们才会听我们说的话。何苦来哉!”

富弼道:“没有办法,到了最后只能这样,把他们的军队全部消灭掉。没有了人,还怎么抢?经过这种一战,契丹败亡,草原的格局必然大变。自契丹强盛,草原部族皆臣服其下。契丹人没有了大军,其他部族还怎么会老实听话?接下来,契丹人的麻烦还多着呢。”

杜中宵看着北方,道:“不错,正是如此。现在东北女真部已经起兵,攻略州县。北边草原的鞑靼部、党项人、吐谷浑诸多部族,只怕很快就要混战了。”

幽云地区残破至此,宋朝需要时间,重新发展这两地。修好道路,民间安定,才能够从这里出发北进。短时间内,只有燕山附近的地区,会在宋朝控制之下,其他地方,其他民族难免会争夺。

五六年之后,宋朝稳定了幽云地区,北进不知道面临的是一堆打在一起的小部族,还是重新又出现大部族。北方的大草原,实在充满变数。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