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43章 战前聚议

风雨大宋 第43章 战前聚议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河间府帅司,杜中宵站在院子里,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面色平静。经过这五六日安排,现在的帅司才初步像个样子了。下属各机构基本补齐,官员到位,各司其职。

天一天一天地冷了下来,周围河流冰封,地上积雪未化,就连檐下的冰凌都挂得尺余长,到了中午嘀嗒嘀嗒滴水。军中发下了棉衣,来往的人都裹得像个棕子一样,看着有些滑稽。

一个士卒过来,向杜中宵叉手:“太尉,各将领已经到了官厅,正在那里坐等。”

杜中宵点了点头,命士卒去了,向一边的官厅走去。

进了官厅,众将起身,向杜中宵行礼,各自落座。

杜中宵在主位坐下,对众人道:“契丹围了信安军,主力已过钓台寨,正向乾宁军前进。不过,他们没有西来攻霸州,只是向南。应该跟我们估计一样,去沧州。”

富弼道:“沧州是沿海大州,地方广大,又有盐场,非寻常地方可比。现在州中有五千军,火炮二百余门,粮草弹药充足。据他们自己估计,坚守半年,应无问题。”

刘几摇了摇头:“若是能守半年,契丹人的粮草就早早用光了,饿也把他们饿回去。”

杜中宵道:“军中自己估计,当不得真,时间说长一些表功罢了。据帅司估算,如果契丹不顾一切进攻的话,沧州物资应该能守三个月。不过,真打起来,别的不说,弹药用量可是说不好。对于沧州,帅司定的时间是两个月。如果契丹两个月后还围着不退,帅司就要派兵解围。”

什么守半年,杜中宵根本不信。这些日子向沧州城运的炮弹才有多少?契丹真不要命地进攻,能守两三个月就了不起了。三十多万大军攻一座城,契丹又有火炮,到时发生什么可说不好。甚至,杜中宵在心里都做了契丹攻破沧州的准备,想好了应对方案。

十三郎帅五万骑兵,已经到了齐州,正向德州、棣州前进,堵死契丹南下的路。由于附近州军都坚壁清野,契丹无力派大军更加深入,只能强攻沧州。破了沧州,才能面对十三郎。

赵滋道:“帅司的谋划,是先诱敌于沧州附近。等敌士气衰竭,数路大军齐出,歼灭敌军。现在雄州是张岊驻守,河间府则有刘太尉一军。加之新调来的窦舜卿、刘兼济两军,贾逵军大部,一共约二十三万人左右。帅司设于河间府,刘兼济与刘几军驻此。来河北路的物资,以雄州为中心,分运各方。贾逵军驻莫州,窦舜卿则驻霸州。李复圭为随军转运使,驻于雄州。”

李复起身,叉手唱诺。河间府是铁路线的终点,不适合作为物资转运中心。战线移到东边,适合物资转运的地点就是雄州。李复圭多年掌管军中后勤,现在关键时刻,他来管是最合适的。

赵滋道:“河北路原有禁军八万人,编成两军,到乾宁军附近驻守,防契丹突然东进。一军由马怀德率领,驻乾宁、木门一带。一军由由李惟贤率领,驻景城镇附近。两军互相呼应,拱卫河间府。”

富弼道:“这些军队都是新编成,战力说不好。河间府的刘几兵马,要随时做好准备。他们一有意外,立即救援。契丹的进攻目的应该还是沧州,乾宁军只是侧翼。”

刘几叉手唱诺。他本来是河北路延边经略使,杜中宵为帅后,身兼副帅。实际上跟军中一样,是杜中宵一旦有意外的第一顺位接任的人。富弼虽然是枢密副使,却不是指挥官,只是庶务官。

赵滋布置完毕,杜中宵道:“此次战事,帅司准备的是,任契丹进攻两个月。大约临近年节,大军出动,与敌决战。这两个月的时间,各军要做好准备,不能只是坐等。便如进攻的时候,各军不能再靠铁路运动了,而要靠驮畜。怎么使用驮畜,必须先要有条例,不能到时乱了。诸般种种,这些日子仔细列出各种计划来,再逐步完善。大军作战,战前的计划犹为重要,切不可到了战时再去想办法。”

众将一起叉手应诺。

杜中宵又道:“契丹涿州、易州一带,大军聚集,前一段时间探查不易。现在契丹大军南下,那里现在都是运粮的签军,不似前些日子严了。李璋,要多派人去,把该探听的情报查探清楚。特别是一直到析津的地理民情,行军路线,山川河流等等,一定要搞清楚。”

李璋叉手应诺。他的身份不起眼,但实际非常重要。其他各机构做决定的依据,很多是从李璋的这里来。李璋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后续战事顺利不顺利。

杜中宵点点头,道:“诸位,你们有什么疑虑,或者什么难处,现在可以提出来。”

马怀德拱手:“太尉,下官手下之兵,虽然经过了整训,却极不完整。先前只是编成各团,再上一级就没有了,现在的军和师都是仓促编成。突然之间,就派到了前线去,只怕指挥不灵。”

杜中宵道:“你们是守,不是进攻,纵然编制不全,也不会有大的影响。此次去守乾宁军,要一边打仗,一边训练,把这些速编的军队真正练成强军。军和师一级的官员,原则上还是使用河北路禁军的旧人,你们可以自行举荐,报到帅司,尽快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马怀德拱手。想想按杜中宵说的此事很不容易,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坐下。很显然,这些编好的禁军,由于缺少了京城军校那样的必要时间,杜中宵也拿不定主意。边打边练,实际上就是补上军校时间不足的缺点,让军队尽快成形。

李惟贤道:“军中不只是官员不齐,其余事项也都不足。比如按其他各军,军和师一级,都有各自炮兵和骑兵,有自己的粮草官。现在一切皆无,如何处置,让人头大。”

杜中宵道:“你们的这两军,现在战时,帅司一时也没有办法把一切事都做了。练兵易,选军官却难,现在就是有兵缺将。你们在河北路多年,权力给你们,自己选官,报帅司来定即可。”

李惟贤和马怀德对视一眼,心中都暗摇摇头。缺的太多,给了权力又如何?河间府的军校只进行了不足一年,军官不足,自然不必多说。两人选,从哪里选?举荐不只是权力,也是责任,将来官员出了事情自己要受牵连的。

见两人都不再说话,杜中宵对李复圭道:“到乾宁军去的有八万人,一定要保证他们物资充足。不能因为他们初编成,就物资短缺,让将士心生怨言。三司调了很多火车到河北路,运力充足。西北又运了数十万匹驮畜,从河间府运去也极方便。”

李复圭叉手称诺。这八万人,确实不被重视,都认为是半成品军队,指挥系统不全。不过现在京城禁军的改编都缺将领,实在没有办法罢了。物资补充,估计他们军中也没什么章法,李复圭想办法就是。

见众人不再说话,杜中宵道:“这两个月的时间,并不好熬。对于各军的指挥官来说,必须要尽最大的努力,制定尽量完善的计。还要抓紧时间,训练士卒,不要到战时出了差子。军中各庶务官,一定要让军中士气不堕,物资不缺,斗志旺盛。不要一时无事,全军懈怠。帅司会不定期到各军巡视,你们都心中有数。哪个做得差了,定然重惩!”

众将称是。

富弼道:“此次应对契丹,朝廷已经出动的军队,有四十三万之众。契丹南来,其召集各部兵马四十万,又签军四十万,一共八十万大军。双方一百余万军队,在河北路数州之地,进行决战,是数百年未有的事情。诸位都深自警醒,绝不可懈怠!哪个出事,帅司绝不容情!”

此话一出,气氛骤然一肃。帅司两位主管,杜中宵管大局和指挥,对将领相对比较和蔼。富弼则管军心士气,也管军法,就没那么客气了。

到现在为止,宋军动用的军队,河北路边境附近六军三十万人。还有齐州的十三郎,也归到了杜中宵之下指挥,再加上守乾宁军的八万军队,已过四十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参战的军队越来越多,慢慢开始与契丹相当。一百余万军队在数百里之地决战,是史所罕见的。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