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33章 钱帛动人心

风雨大宋 第233章 钱帛动人心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保州衙门,宋朝河北路的五军都指挥使齐聚一堂,商量接下来迎战契丹的对策。

作为河北路沿边经略使,刘几身兼帅职,统一指挥整训过的军队。其余军队只负责地方治安,依然是由各路帅臣指挥,与整训过的禁军无涉。

各人落座,刘几道:“现在已是九月,各地粮食早已收完,坚壁清野,百姓都入了城里。我们做好了准备,契丹人也该来了。据情报知,契丹各部军队,在十月中旬,到幽州会齐。据估计,等契丹大军到齐,可能就会立即进攻。今日召诸位来,便是商量一番迎战方略。”

窦舜卿道:“今年天暖,又闰腊月,十月中旬,周围还没有结冰。契丹人南下的路线不多,很容易堵住。这个时候在幽州聚集大军,仅仅一两个月的粮草,对契丹人来说就不容易。”

刘几道:“不错,契丹两帝争立数年,幽州的积蓄早就用光了。现在来数十万人,只能外地运粮草过来。数十万人的粮草啊,慢说契丹本就储蓄不多,纵然有储蓄,运到幽州也不容易。”

景泰道:“所以对本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坚壁清野,让野无余粮。纵然契丹攻过边境,也无法获得补给,必须从后方运来。这一点做得好了,此战我们就赢了大半。”

刘几道:“此事早已吩咐了地方,三十里以内人户,全部都迁到城里,等战后再出去。这些日子帅司派人巡查,各地做得不错,城外已经没有人户了。”

坚壁清野并不容易,要有城收人口,要把百姓的储蓄运到城里,还要保证他们的吃喝用度,需要朝廷有强大国力。现在的宋朝,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能够做此事。而且朝廷下了决心,要与契丹在幽州进行决战,严令地方,不得阳奉阴违。筑城的是刘几帅司,迁百姓的是地方,一个多月终于完成。

刘兼济道:“今年天暖,一时之间不结冰。若契丹大军下月来,进攻的地方不多。雄州以东各地有拒马河阻隔,契丹人渡河并不容易。依此看来,契丹人最先攻的,可能是保州。”

刘几点了点头:“按说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布置的。不过,此事我们知道,契丹人当然也知道如此。怕只怕,契丹人不按常理出牌,从其他地方越境。是以今日召集诸位,便是一起想一想,契丹人南下到底有哪些地方,用什么办法。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到时才能游刃有余。”

说完,吩咐手下把边境的地图拿来,铺在中间桌子上。几个人看着地图,一时不语。

过了好一会,张岊道:“除了渡拒马河,契丹最合适进攻的地方,就是保州。再向西,就是大别山了,大军行动不容易。大军直取广信军和安肃军,一旦城破,可以兵临保州城下。”

窦舜卿道:“可保州后边就是定州,那里有刘太尉的五万大军,而且周围坚壁清野,纵然取了保州契丹还是面临大战。更不要说,契丹战兵三十余万,想攻破保州,可不容易。”

刘兼济抬起头来,道:“契丹人善野战,不善攻城。依我看来,如果他们数十万大军攻保州,顿于坚城之下,这一战就已经输了。所以,我认为契丹人应该想办法,避开坚城,尽快越过边境。现在我们的大军都位于边境,一旦迅速越过边境地区,对契丹人就是天高任鸟飞了。”

看着地图,刘几缓缓道:“想快速越过边境,就只有雄州以东。只是,那里都是池沼,不利于大队骑兵。而且越境之后,百里之内无人烟,也无处补给粮草。”

刘兼济道:“如果契丹不管这些,就是从雄州以东过河,大军南下又该如何?没有人户,他们可以带几日粮草,一路南下沧州。只要突破沧州,事情就好办了。”

刘几摇了摇头:“契丹大军不是流寇,纵然取了沧州也对战局无影响。渡河攻雄州以东,纵然深入数百里,也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小股军队骚扰可以,大军如此,就没有道理可讲了。”

雄州以东大多都是盐碱地,而且宋朝多年挖塘泊,不是合适战场。而且又有数条河流包裹,纵然攻进去了,也是无用之地。还很容易被宋军堵住,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契丹攻河北,诱惑最大的,是一旦战事顺利,就会迅速兵临黄河,直接威胁大宋中枢。避开中原南下京东路,又占不住地方,对宋朝威胁不大。

景泰道:“如果东边不行,契丹只怕就要从太行山想办法了。沿着山间道路迅速出兵,一旦突破真定府,局面就大不相同。如果兵临黄河,朝廷必然震动。”

窦舜卿道:“今时不同往日,有铁路连接沿边州军,一直到开封府,契丹纵然再次兵临澶州,也不是大事。哪怕一时疏忽,大军也可以快速合围,契丹无隙可乘。”

刘几看着地图,过了好一会,才道:“只怕契丹现在也没有具体方略。我们在保州待几日,仔细想一想,契丹人会怎么来,我们应该怎么才能防住。此议之后,各位回去谨守地方,就要面临大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广信军是原易州遂城县,当年石敬塘献的燕云十六州之内。后来被中原夺回,太平兴国年间设为威勇军,景德元年改为广信军。这里位于保州北边,正处边境,最是要害。

虽然行政上广信军不归保州,在军事布署中,却是保州景泰所管的一部分。最近几个月,军城被大加强,境内新筑两城,收纳了治下所有百姓。现在城池之外,只有军队往来,百姓绝迹。景泰的整训后的禁军守城池,本地原有禁军则维护地方治安,维持秩序。

釜山村铺正处太行山下,是南北大道的递铺,正与契丹相交。此地的百姓已经撤往南边五里新筑的城里,只有三十个兵丁把守,不许人员往来。守在这里的,是原有的禁军,维持秩序。

为首的小校吴禁坐在大树下,面前桌上摆了一壶酒,一只鸡,在那里吃喝。周围几个兵丁无所事事地守着路口,或坐或站,都有些无聊。

一个小校摇摇摆摆从后边走过来,道:“提辖,今日可还快活?”

吴禁头也不抬,懒洋洋地道:“鬼影都不见一个,好在附近寻了一只鸡,煮了饮两杯酒耍子。”

这个小校是另一个头目,名为阮忠,按规矩在吴禁之下。不过,吴忠多年从军,性子惫懒,是个老兵油子,军中也懒得有人去管他。

到了吴禁面前,阮忠在他对面坐下,随手拿了个碗,口中道:“哥哥吃得开心,让我饮一碗。”

倒了酒,阮忠一口喝掉大半。又撕了一块鸡肉,塞进口里使劲嚼着。把酒肉咽下肚,阮忠道:“提辖,听说对面契丹悬了赏格,若是有人投到那边去,有大把钱赏赐。”

吴禁混不在意地道:“现在双方不通,你如何知道?”

阮忠道:“说是双方不通,总还是有人有办法,来往双方边境。我是听人讲,有人到了那边,看见契丹人贴的告示。说是若投过去,能够说清朝廷兵力布置,可以赏千贯钱呢。”

吴禁听了心中一动,面上不露声色,道:“契丹人这么大方?一千贯可不是小钱!”

阮忠道:“这是军国大事,关忽着多少人的性命,一千贯钱多么?这种钱,是要拿着性命去赚!契丹人的赏格不高,谁会去!”

吴禁似笑非笑:“听你这么说,对这赏钱心动了?”

阮忠满不在乎地道:“我心动又如何?朝廷兵力如何布置,我也一无所知。”

说完,继续大口喝酒。

吴禁目光闪动,一边喝着酒,一边想着心事,再不说话。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