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18章 用尽全力

风雨大宋 第218章 用尽全力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三日之后的傍晚,杜中宵、田况、赵滋和杨文广受召来到天章阁。

赵祯早已经等在这里,赐了座,道:“依契丹得来的消息,秋天必定点集兵马到幽州。这是难得的机会,契丹犯我,而且聚集大军于山前。如果能聚而歼之,不但可以恢复燕云,契丹很可能也会因此一战而一蹶不振。自杜太尉救唐龙镇,已经数年,本朝兵马已非以前可比,不能错过此次机会。”

田况捧笏:“陛下,不知多少人想毕其功于一役!可事情哪里容易!契丹大国,方圆万里,带甲百万,不是说说而已。想歼灭契丹主力,实在太难。”

赵祯道:“正是因为难,所以才再三思量,想尽办法。这几日让枢密院想秋天对付契丹办法,想的如何?有什么难处,现在就说出来,不要到了那里束手无策。”

杜中宵道:“臣这几日与文武诸臣商议,歼灭契丹军队不是不可能,只是太难。”

“难在哪里?”

杜中宵捧笏:“以契丹国力,若是兴倾国之兵前来,当有三十万战兵到幽州。运输粮草,当点集幽州、平州、奉圣州等人口,约有二三十万人。也就是说,契丹有五六十万大军,云集幽州。本朝在河北路的兵马,整训过的只有二十五万人,实在少了些。河北路的禁军,到了秋天,再是想办法最多只能够编成一军,凑足三十万。以三十万对三十万,击退契丹人容易,想围困就难了。”

赵祯点了点头,道:“若要围困契丹人,当有多少兵马,才能有大致把握?”

杜中宵想了想道:“再有二十万,应该就能做到了。以十五到二十万人阻挡契丹来敌,十五万人堵住契丹退路,十万人做为预备队,随时应对变数。除此之外,还要单独编练骑兵,不少于五万之数。幽州土地平旷,没有险阻,想让契丹人逃无可逃,不能够少了骑兵。”

赵祯一时间沉默不语。过了一会,道:“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能不能再编出二十万人来?”

杜中宵道:“河曲路的军校已经办了数年,练出不少人来。以陕西路和河东路禁军为本,整训之后可以为一军。河北路禁军,从各军中抽调将领,加上军校出来的人员,也可以编一军。短时间能编成的军队,就只有这么多了。今年京城禁军已有十五万人调往河北路,无人可用了。”

赵祯道:“现在各军校中,教员、官员,有多少人?”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京城军校中的人员最多,有三千多人。河曲路军校,有六百多人。河间府的军校因为紧急,从上面两所军校调了许多人去,有一千多人。”

赵祯道:“如果把这些人编入军中,能否再整训出一军来?太尉,契丹是本朝大敌,如果今秋是与契丹的生死之战,先让军校中的人去打一仗,又有什么?”

杜中宵想了想,道:“把军校中的所有人全部编入军中,倒是可以再编一军。不过,这样做人数还是有些不足。而且,还是缺少单独的骑兵。”

赵祯对杨文广道:“原先整训过的各军中,其实许多将领不一定是必须,暂时抽出来,军队不是打不了仗。非常时期,原张岊和刘几军中,抽出一些做副职和庶务的将领,用来整训新军。还有,河曲路的王凯,所部本是你所部,成军最久。契丹人来幽州,河曲路无大敌,从他的军中抽出将领来,同样也来编练新军。想尽办法,把京城和河东路的军队,再编成三军。”

杨文广叉手称是。停了一下,道:“陛下,如此做只怕有些仓促。军队编得急了,战力不足。”

赵祯道:“顾不得那么多。现在禁军士卒不少,只是军官缺乏。非常时候,非常手段,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军官,暂时先不设了。军中除参谋、指挥、粮草和情报,其余的军官能裁就裁。等到战后,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了,再合并就是了。”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觉得头痛。当年河曲路整训的时候,军官特别多。许多军官看着没用,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一是各有分工,让军中的权力明晰,制度化,破除以前兵为将有的陋习。还有就是在战时军官有损失,随时有官员递补上去。不致于一有将领阵亡,全军溃散。赵祯这么布置,相当于从那个时候后退了一大步。不要听什么是暂时做法,只要胜了,以后这些就很有可能成为常规。

军队的军官俸禄高,一旦多了朝廷就看着碍眼,想方设法减少。很多职位初看着没有用处,而到了战时,就会成为破绽。而且官员少了,军中的权力难免集中,而后出现各种问题。

赵祯道:“恢复燕云,是祖宗遗志。有了机会,岂能不抓住?今秋不能大胜契丹,朕百年后如何面对祖宗?纵然有难处,也要想办法克服。今秋契丹南来,与其决战于幽州!”

杜中宵与众人一起,拱手称是。心中明白,这几年连战连胜,赵祯已经不是从前的想法。这一年多来杜中宵带着军校中的教员一起,赵祯和大臣讲兵法,他也不是不熟兵事的时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安排了诸般细节,看看天晚,杜中宵等人告辞离去。

出了大内,杨文广对杜中宵低声道:“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做得这么急,不是好事。”

杜中宵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道?但有什么办法?圣意已决,你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凑出多一点军官,让编练出来的军队真正能战。切不可只有架子,战力不足。如若不然,到了幽州战事不利,你我都难逃麻烦。枢密院会尽全力,做得周全。”

杨文广称是。几个人一起,出了东华门。

此时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东华门外热闹无比。街上人流如织,小贩穿棱来去,叫卖声此起彼伏。黑夜中凉风吹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本想回家,刚刚招呼随从,杜中宵突然道:“天色还早,我们到那边酒楼用两杯酒,去去暑气。”

其余几人有些意外,急忙答应。他们都明白,只怕不只是喝酒玩乐。

吩咐了随从,杜中宵道:“今夜月光正好,不如请中书文相公和韩相公来,我们一起饮酒如何?”

田况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是朝廷大事,要有中书同意才好。”

说完,吩咐了一个枢密院的随从,去文彦博和韩琦到樊楼相聚。樊楼离东华门不远,做的就是出宫的大臣们的生意。樊楼不只是有几座高楼,还有数进院落,里面的阁子非常隐蔽。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