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10章 当战则战

风雨大宋 第210章 当战则战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此时正是上元之前,京城最热闹的时候。樊楼作为京城第一大酒楼,也是天下酒楼的标准,此时热闹非常。外面传来丝竹之声,还有调笑声,以及众人的欢呼声。在这里饮酒,大多会叫歌妓,唱上几支小曲,博得众人叫好。这是人类本性,便如前世,吃饱喝足了喜欢到歌舞厅,一起热闹一下。

今天要谈公事,阁子里只有杜中宵几人,连小厮都不在。虽然少了热闹,反多了几分轻松。

说起禁军的整训,便就一堆头痛事。当年的营田厢军,在随州练了数年时间,底层军官识字是军中培训出来的。按照营田厢军整训,第一个问题就是军官多,而且要识字。这个年代识字的人少,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以前还可以靠着军中教读书识字,解决底层军官的问题,现在时间紧就不行了。

饮了一杯酒,杜中宵道:“看起来,军中配大量军官,并不是易事。河北路三十万大军,按照十人中有一人是军官,也要三万军官。一时之间,哪里找这么多读书人?就是从京东路招,一时之间也不可能招齐。此事三衙要多想办法,不把军官的架子搭起来,整训就没有用处。”

杨文广摇头:“自河间府建军校,三衙想过各种办法,现在看来短时间做不到。要按照河曲路军中做法,非要三五年的时间,军中教人识字不可。要想短时间整训完毕,只能够减少军官数量。”

杜中宵摇了摇头:“怎么减少?军官少了,军中的制度就执行不下去,还不是跟以前一样?”

杨文广道:“可急切间实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没有办法。”

说完,杨文广再不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十人中一人为军官,也就是官兵比例十比一,并不算高。到了后世,很多军队官兵比例都低到三比一,二比一,比这时高了不知多少。

军队中最基层的单位,自古以来,是五人为伍,宋军中常见的十人队。队正算是军官,就已经要求十比一了。放松要求,队正只是效用,默认他们可以不识字,才能省出军官人数,编成各职能机构。军官再少,就连职能机构里的军官,都不能保证人人识字。职能机构不识字,制度还能执行吗?

杜中宵叹了口气:“自立国以来,军中招人,向来是以沿边三路和开封府为主。这些地方,要支撑八十万大军,实在难以做到。可没有八十万大军,如何与契丹作战?”

韩琦道:“河曲路的军中,军官其实是有些多了。营以下还好说,除了统兵官,几个副将,主要是粮草官。到了营以上,有参谋官员,有粮草官员,有情报官员,诸般种种。而且每向上一级,都要增加大量的军官。现在各军校里教出来的人,能保证营以上各级本部不缺人,已是不易。”

富弼道:“可河曲路打了这么多胜仗,靠的就是这一条。没有大量军官,与以前有什么区别?”

赵滋道:“不错,没有职能机构,便与以前一样。军队一遇大仗,便就不知所措。整训过的禁军比以前强的,便就是有大量职能机构,将帅指挥,皆有章可循。”

想了又想,杜中宵道:“惟今之计,只能够尽量想办法,解决困难,但大的方向不能变。如果来年契丹点兵,也要到秋天才有战事。只能用这大半年时间,让军校尽量培养将校。地方上的读书人难招,军中的总是容易。可命军中,凡是识字将校,全部都到军校培训。时间不必长,只要把制度和做事的方法大致学会,就可以先做基层军官。不合适,或者不愿在军中做下去,几年之后除投即可。军校出来的人,除实在不堪的外,大部先去做各指挥部门的职能官员。实在不行,不必似河曲路的禁军一样,从营以上各级都设,可以精简一些。总而言之,要做好跟契丹做战的准备。”

韩琦想了想,道:“太尉,此事我仔细想过,实在没有必要跟契丹立即开战。只要等上三五年,禁军准备完全,那时便就一切尽在掌握。”

杜中宵道:“相公,世间的事哪有刚刚好的?我们想等,契丹人必不会让我们如意。而且禁军整训要想有效果,必然伴随着大量旧军官离开军队。没有战争,只怕没那么顺利。时间越长,这事情以后就越难办。不如痛下一条心,过了这个槛,以后便是坦途。”

韩琦点了点头,没有再说。现在政事堂里,文彦博由于前两年政绩显着,话语权重,韩琦的实权远不能相比。韩琦是有追求的人,他的倚仗,就是与杜中宵的关系。打胜与契丹的战争,杜中宵的地位必然上涨,韩琦受益。而且战争一旦开始,政事堂里就不是文彦博可以说了算了。

杜中宵却明白,自己如果在枢密使任上,打赢跟契丹的战争,以后可能再也不碰兵权。除非发生特殊情况,非要自己上阵不可。等上三五年,自己离开枢密院,不如现在就打。杜中宵并不留恋兵权,特别是没有大仗的时候,不如进政事堂。可到了现在,不跟契丹打上一场,总是不甘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包拯道:“当年在河曲路的时候,太尉掌兵,也没有人会想到有后边那么多胜利。现在禁军整训艰难,也不必瞻前顾后,打起来未必就会差了。”

赵滋道:“以河北路论,其实只需要三十多万兵马。八十万大军,是与契丹不死不休了。此次整训过后,依枢密院估计,有真正有战力的四五十万人,就可以一战。其余兵马,并非必要。”

杜中宵道:“如果只是恢复燕云,确实是如此。可如果契丹战败,拼了命地调倾国之兵,与本朝生死之争,便就不足了。契丹核心之地,在上京与中京之间,那里离着中原过远,如果没有足够兵力,很难与契丹争雄。等到占了上京、中京,契丹就不足为虑了。”

那一带,北边是呼仑贝尔大草原,南边则是耕牧兼宜的地区。地方比河曲路更大,也更富庶,是燕云地区的直接威胁。杜中宵虽然不知道在后世那里叫什么,却知道那里的重要性。只要游牧民族还占据着那里,中原王朝北方就别想安宁。

中原北方,从西域一直到东北,两个最重要的地方。一是河曲路,也就是后世说的河套地区。再一个就是从呼仑贝尔草原到燕山。河套地区的阴山,延伸到东边的燕山,是中原天然的防线。但要想防线稳定,就要占据山的北边那片富饶的草原。河套的要害在阴山南,燕山一带的要害,则是燕山北。

只是恢复燕云,还不足以让契丹屈服,他们还有广阔的草原,还有大量的农牧兼宜的地区。只有占据了中京道和上京道的核心区,才算是彻底掘了契丹的根。

五十万兵马,足以恢复燕云,契丹倾国之兵也难以守住。但要占领中京道和上京道,五十万兵马就显得不足了。杜中宵说八十万,意思就是,要与契丹彻底分个胜负。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