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186章 蠢蠢欲动

风雨大宋 第186章 蠢蠢欲动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23 来源:书海阁

天章阁,杜中宵、赵滋和李璋肃手而立。前面赵祯看着桌子上的地图,仔细查看。

直起身子,赵祯道:“你们估计,此次堵截进犯的契丹人,有几成胜算?”

杜中宵捧笏:“张岊是名将,一向以勇悍着称。自所部成军,随着微臣一路打到西域,打赢了对喀喇汗国的最关键一仗。如果前方所奏无误的话,应有**成胜算。”

赵祯点了点头,想了一会,道:“依帅司所奏,此次契丹南下的兵马,可能有万人。如果全歼了这一万兵马,契丹人会怎么想?后边如何应对?”

杜中宵道:“自微臣到河曲路,唐龙镇两次大胜,逼退耶律仁先。那个时候,契丹人虽败,大多还是认为是国主不幸而亡,形势逼迫。等到今年初,马邑贾逵获胜,许多人都看得出来,此时契丹军力已经不如本朝。不过那次是守,契丹还是有人心存侥幸,以为真正大打,不惧本朝。如果此次胜了,则天下再无话说,本朝军力就是胜过契丹。后边,许多事就不同了。”

赵滋叉手道:“臣以为,此次胜了,契丹极有可能向幽州增兵。”

赵祯一愣:“本朝在河北路增加了十五万大军,契丹人本就应该增兵才是。”

赵滋道:“契丹内战五年,虽然草原稳健,但幽州受创很重。契丹人要修养生息,不在幽州安排重兵驻扎。据微臣所知,整个幽州驻军,才不足五万人。”

杜中宵道:“陛下,契丹人的眼里,不认为本朝胆敢北进。哪怕年初在马邑输了一仗,他们依然如此认为。所以两国交界的地方,契丹兵马不多。”

赵祯点了点头,一时没有说话。直到今年初马邑大胜,赵祯才真正认识到,宋朝的军力已经实实在在地超过了契丹。也是从那时起,才坚定了要恢复燕云的决心。改组枢密院和三衙,整训禁军,便是为了北进做准备。却没想到,契丹人还是无动衷,不做准备。

想了很久,赵祯才道:“若是此次全歼契丹南来的军队,岂非说明,进攻幽州也不难?”

杜中宵捧笏:“陛下,进攻幽州本来就不难。向来中原北上,不是幽州难攻,而是不能速胜。战争一打起来,契丹便就点集草原兵马,大股南下。幽州兵马不多,契丹草原点集的兵马不少,所以往往先胜后败。所以攻幽州,最重要的,是要防住大股南下的契丹草原兵马。”

赵祯道:“契丹点集草原兵马,有多少人?”

杜中宵道:“保守估计,五六十万人马应该不难。”

契丹皇帝的直属兵力,约有十五六万人。加上其他王公,和各地大王,五六十万人并不难。这才是契丹的真正实力,燕云地区更多是农业供应地区,改善契丹的经济,为游牧提供粮草。

赵滋道:“契丹兵力,一二十万人随国主身边,还有三四十万人,在各王公和大王手中。现在契丹依然国势强盛,一旦举国之后,五六十万并不困难。”

过了好一会,赵祯道:“如此说来,没有六十七万兵力,难攻契丹?”

杜中宵道:“也不是如此,还要看本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恢复燕云,布置得力,行军速度够快的话,有三四十万兵力,也足够了。快速占住城池,只是防守,契丹人并没有办法。而失了燕云,只靠草原游牧,契丹也就没有了长期作战的能力。”

赵祯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只要再整训一二十万军队,便可以北进幽州了?”

杜中宵道:“若以兵力论,本朝禁军八十余万,足够可以北进。只是,没有整训完,指挥不便,大规模作战,很可能会出乱子。若是把各军编起来,逐军整训,速度还可以快一些。”

赵祯点了点头:“也有道理。此事先不谈,此次雄州之战,一定要万无一失才可以。”

赵滋叉手:“末将已经再三查看了帅司来的公文,他们准备极是充分。只要契丹人敢来,定要叫他们有来无回!经此一战,河北路该固若金汤!”

赵祯点了点头,看着地图,一时间委决不下。过了好久,才对杜中宵道:“若是全歼了来犯的契丹兵马,集中河北路十五万大军,能不能攻下幽州?”

杜中宵吓了一跳,没想到赵祯竟然问出这种话来。忙道:“陛下,现在后方无兵可调,只有河北路十五万兵马。后方没有预备兵力,是作战最忌讳的事。一旦前线出了意外,再无补救!”

赵祯道:“那就是说,如果进军,还是可能攻下来了?”

杜中宵点头:“若进攻得法,是有可能攻下来。不过,一旦契丹快速出兵,就很难说了。此时契丹国主在中京,他迅速带兵南下,很可能事与愿违!”

赵祯不语,过了好一会才道:“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做好准备,不好轻动。”

杜中宵出了口气,心才安定下来。他看得出来,经过了年初朔州一战,如果此次再胜,赵祯明显有些蠢蠢欲动。所谓痛打落水狗,契丹一旦露出败象,赵祯就想攻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想想也是,恢复了西域,灭了契丹,近在眼前的燕云不能恢复,赵祯如何甘心。等到现在,实在是因为整个禁军还不成体系,契丹的实力又过于强大,不得不忍。

而且现在的契丹,经过了五年内战,耶律洪基胜子之后要整顿内部,正是最好的时候。斩了耶律重元之后,耶律洪基开始与后族和解,重新启用后族大臣。后族是契丹重要的力量,一旦整合完成,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不乘这个时候北上契丹,数年之后,仗就更难打。

最近国内无大事,再加上这几年钱粮充足,如果不是禁军没人整训完成,宋军就已经北上了。

回到案后坐下,赵祯道:“等到灭了来犯的契丹兵马,今年要把铁路修到雄州。铁路一通,中原就与河北路连成一体。以后大军北上的时候,不必担心后方粮草不足。”

杜中宵道:“中书已经集中力量,多花钱粮,用最快的速度修路。铁路一旦到雄州,河北路的大军就连成一体,许多事情好做了。而且以后进军,有铁路支撑,确实方便不少。”

赵祯点头:“此战如果胜了,契丹必然会做出反应。许多事情,只怕不能从容处置。本朝现在钱粮不缺,应该有所作为。一切早早做好准备,一旦有变,才不致错失良机。恢复燕云,天下一统,自太祖立国之时,便就思之念之,不可轻心!”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风雨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