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孤女勤王 > 第六十六章 民心收下,官府融洽

孤女勤王 第六十六章 民心收下,官府融洽

作者:曼惠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17:15:05 来源:书海阁

城隍庙的流民,华少在他们吃饱喝足之后,接受他们的感谢,并且发表了一次短短的讲话:“各位乡亲,我也只是一个民间小小的百姓,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丝功名,所以你们必须要振作起来,靠自己给亲人撑起一片天。火把倒下,火焰依旧向上!

“北疆虽然苦寒,然而田地广阔,希望你们开春便想法子开荒种地,种子我会想办法着人送来,我希望雪灾没有压垮你们,我希望北疆以后变成天下粮仓。”

土地之于百姓,一直是最为热爱的存在,有田,再给他们种子,这种恩赐远远比坐在金銮殿上所谓的真龙天子更得民心!

北疆民心,他华少,收了!

北疆粮仓,他华少,要定了!

在大家离开前,华少有安排他们把鱼肉提走了三分之一。

方瑾的人带走了一部分,张倔驴他们又带走一些,剩下的华少叫方瑾的人帮助带回了客栈。

陈掌柜看见那么多鱼,简直惊呆了,两天里华少他们早出晚归,原来是去抓鱼了!可是哪里抓那么多鱼啊,还如此地大?

他心下痒痒着,正巧客栈里也没有什么人住店,他就殷勤地把后面院子腾出来给华少放鱼。作为回报,华少告诉他:“陈掌柜可以拿一些尝尝鲜!”

陈掌柜小老鼠掉米缸里呀,当即就一边说着“这怎么好意思”,一边就示意伙计赶紧杀鱼做鱼,甚至还讪讪地偷着多杀一些藏在院子后面。

华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物资严重匮乏,陈掌柜这动作可以理解,好歹他也没有想过开黑店不是!

凤鸣眼见着两天里那套机械的神奇,捕捉那么多的大鱼,解决那么多的人口活命问题,他现在只有佩服。

方瑾冷清的面上这几日终是柔和,他从来没有像这两天过得如此快活,从小他就没有像孩子一样去玩水,去抓鱼,尤其和那么多伙伴们一起玩。

虽然捕鱼抓“水怪”,是解决百姓的吃饭、活命问题,可是他却在每天汗流浃背的劳动里,品尝到成功、团队合作带来的兴奋和幸福!

他对华少发自内心的赞赏,那个小小的身板,力量无穷,智慧无边,眼看着他言笑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救民于水火!不求名利,名自传扬,人心归服,如水之入海。

成大事,华少必是最大助力!

晚膳后,华少、江南、李嬷嬷、凤鸣、方瑾,又叫上陈掌柜,借了陈掌柜一个议事厅,一起商量赈济之事。

在一个架子上别上一张四尺宣纸,华少拿了炭条笔,在纸上写好一组组的数据。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

“这两天帮助的基本是外地流民,而且两天的捕鱼量足以维持他们三个月的基本生活物资。所以我建议从明天开始,外地流民不再发放。”

大家均点头。

华少简单通报了两天捕鱼抓水怪救人的情况,大家听的很受鼓舞,当陈掌柜听到大部分流民都能够解决三个月的吃食问题,简直像是听天书一般,早惊得无法合拢嘴巴。

通报完情况,华少说:“今天召集几位至亲好友,主要是对接下去的赈济做一个规划和安排,希望大家都能献计献策,直到找出最好的方案。”

头脑风暴是他最喜欢用的方式。

凤鸣提议继续设立赈灾“粥棚”,不过粥换成鱼肉。

方瑾提议直接分鱼,这样可以节省人力,而且设立粥棚很可能那些流民继续领用,无法区分流民和本地居民,造成个别流民囤积宝贵的物资。

江南建议直接按户人头数分发鱼肉,防止官府贪腐。

李嬷嬷说不管哪种方式,都要加快速度了,估计这两天官府就反应过来了,十之**要抢占资源给军队补给,因为粮食都给了土匪,大营粮草不足已经非常明显了。

陈掌柜却说:“在下建议联合官府,由每个邑的衙门发布布告,按照人头数去官府领取鱼肉,因为每户人家在官府都有登记,这样不会有人冒领。而且官府发布了布告,就不敢太明显贪占,毕竟大家现在都饿急了,如果拿不到鱼肉,有可能造反。”

大家还就如何操作提出了很多的细节。

华少不做评价,只要有人提议他就全部记录在纸,很快第一张宣纸写完,第二章宣纸又接上。

方案出来,大家赞叹不已,集思广益果然能找出最合适的方案!

华少告诉大家:任何年代,官府都占有社会最大最多资源,能够争取到官府的支持,事半何止功倍!

凤鸣更加积极,当天晚上就去拜访了塔里梅林镇的邑大夫,转达了他们的意思,邑大夫本来知道这件事,因为他们两天前回报过,只是没有想到他们真的能弄出鱼来,这一听哪有不同意的,他还想着把这事上奏朝廷请功呢!

塔里梅林镇的邑大夫当即表示,明天一大早就发布布告,他都快愁死了,这次受灾他压力极大,灾民是他一大心病,饿急的人啥事干不出来呀!

回来客栈凤鸣说了邑大夫的反应,大家非常受鼓舞,凤鸣也是激动的很,他想次日一早就去漠洲刺史府,由刺史府发布布告,把全漠洲的灾民受灾情况报告上来,选择就近救济,和一对一救助对象和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方瑾连夜叫人又购买、结了几张大鱼网。

华少连夜给陈川、子婴他们写信,把需要的捐助物列出清单,请求他们那边联络捐助。他想了想,特别标注“尽量化为物资送来,无需银两”!

漠洲,有价无市,有钱没用!

所有的人都动起来了。

次日一早,就听见街上有人在喊:“真的可以分鱼啊?”

“可以分的,快去看布告!”

“我们村里正今天敲锣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可以领鱼,我们还觉得骗人哩!”

“官府哪里来的鱼?”

“真的有鱼,这几天那些漠北来的流民都吃的很饱呢!”

“什么?流民都吃饱了?我,爹都饿死了……呜呜呜呜”

……

华少戴了皮帽子,笼了皮袖笼,也跟着李嬷嬷到衙门外观看布告,布告还是很朴实的,就是告诉大家,今年天降大灾,天无情人有情,官府一直忧心百姓,日夜寝食难安,终于和民间好心人,经过探索和努力,从漠河里打出鱼来了,可以解救大家,再也不用冻饿街头了……

不忘给自己戴个高帽子!

华少笑了笑,和李嬷嬷一起离开衙门,去了捕鱼点。

方瑾看见华少过来,赶紧走上来打招呼。华少看见捕鱼点换了地方,比原来的地方远了几里地,另外一个大积水潭。华少点头,这个地方选的好,估计水更深一些,大鱼会更多,和第一日应该有的一拼。

衙门派了五十人,几十辆大车在岸边路上一字儿排开。

果然,一直忙到午时,第一大网拉上岸,里面全部是活蹦乱跳的大鱼,因为这张网是方瑾派人专门购买的特大的结实的大网,所以网的鱼特别多,连三两斤的鱼全部网了上来,方瑾带来的百十人、张倔驴他们,还有衙门派来了五十人也一起上前帮助拉网,一个时辰大家才喊着号子把鱼全部弄上岸,十辆大车根本装不下,衙门的人欢天喜地,一边拉车一边吆喝,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有底气过。

要知道,他们虽然是衙门的人,可也是本地人啊!

看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个个地饿死,官府无能为力,甚至只能躲着,很是无奈!

现在有鱼了,而且是他们第一手拿到的啊,分给自己的邻居,他们怎么会不开心,不愿意?

一个个跑的飞快,很快到了衙门外大街,那里早就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一看鱼来了,几乎要上前哄抢了!

邑大夫奥尔格勒今天一身朝服,站在衙门外高台上,看着那一车车的大鱼送来,早就乐开了花,但是脸上还要装作庄严,听到属下衙役高声回禀:“邑大夫,第一批到!”

奥尔格勒“嗯”了一声,命令身后站立的那群官兵下去维持秩序,又派两名衙役,一人拿了名册念,一人负责登记。念到谁家,报人口数,和分配的鱼量,然后户主去领取自己家那份鱼。

华少因为去了现场观看了情况,根据第一天的情况和凤鸣对全镇灾民的数量,大概心里有谱,早就派了江南通知邑大夫,每人可分配三斤鱼。

奥尔格勒吓一跳,每人三斤,疯了吧?全镇包括周围十几个村子活着的灾民总数差不多三万人,每人三斤就是差不多十万斤啊!

江南说:“我家主子心里有数,够分的。”

邑大夫半信半疑,他一边琢磨着一边想着万一分不出的对策,想着如何把责任赖给凤鸣他们。

尽快疑惑,他还是对负责分鱼的衙役说,每人先按照三斤分配,人头是多少,就分配多少。

衙役问,大人孩子是不是一个定量,邑大夫看江南,江南说:“大人孩子一样,全部三斤!”

眼巴巴的百姓早就听见了他的传话,孩子多的家庭尤其激动,虽然孩子小,但是要知道半大孩子吃的比大人还多啊!

分鱼的热火朝天感染着每一个人,所有分到鱼的百姓都过来给邑大夫奥尔格勒磕头谢恩,奥尔格勒心里得意的无以复加,他觉得他爹娘特别有眼光,给他取的这个名字实在太应景了!——奥尔格勒,高峰!他现在形象绝对是一座高峰啊,假如这次大灾他能大有作为,得到朝廷嘉奖,光宗耀祖!可不是一座丰碑嘛!

奥尔格勒担心鱼不够分的心思,在衙役们第四趟运回十车鱼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我的个乖乖哎,以前咋不知道河里有这么多大鱼啊!

鱼一车车地运回来,在衙门外堆的像小山一样高,过称的衙役们忙得满头大汗,都是乡里乡亲,后来称鱼也不那么仔细了,差不多就给装了走吧,反正多两斤邑大夫也看不出来,只要不少,乡亲们只会感激自己。

一直运到下午申时末,拉车的衙役都换了三四拨了,还源源不断地有鱼打上来。

奥尔格勒从最早的期盼到后来的极度惊讶,到最后都没有什么感觉了,乖乖,鱼太多了,最后看着满眼的不是鱼了,和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了。

只有分鱼的百姓越来越兴奋,队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长了,为啥呢,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镇子里的百姓连周围附属村子全部都来了,他们不管天黑不黑,饿肚子啊,有东西分,叫他们在大街上跑一夜步等着他们也愿意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申时,华少就叫方瑾的人收了机械,大家太累了,要休息一下。

只有衙役们还在拼命地运送鱼儿。

申时末,衙役们这次没有装鱼,每车装了一个大“水怪”,今天运气好,抓到十只上千斤的大水怪。

当十条大水怪鱼拉到衙门外,奥尔格勒不禁走下高台,他惊诧地看着那些大水怪:“这,这是什么?”

衙役们回答这是水怪!

奥尔格勒恐惧地问:“它们不是吃人吗?怎么抓住的?这,这也能吃吗?”

衙役们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也问了这个问题,当时华少给他们回答:“当然可以吃,这不是什么水怪,只是长相怪异的鱼而已,学名叫做鳇鱼。和鲫鱼、草鱼、鲢鱼等等,没有啥区别!不过其他鱼吃草吃虫,而这样的大鱼吃其他鱼和肉而已!”

得到大家的回答,奥尔格勒围绕大水怪转来转去,看着鳇鱼那森森的小眼睛,“哦哟”打个哆嗦。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你们把它切割分了吧。”

分鱼是个细活,慢活,衙门的衙役一直忙活到半夜,才只分发了不到三千人的量,累的筋疲力尽,只好对没有分到鱼的百姓说:“乡亲们,今天收工了,明天邑大夫会多设几台称,务必给大家都分到鱼,今天先散了吧。”

饿急的百姓哪里肯走,没有分到鱼,回到家里还是挨饿,他们都是本地人,但是也好多乡下村子顶风冒雪跑几十里过来的啊!

有人喊:“实在不行,我们自己取吧,反正那么多鱼,明天还可以再打上来!”

那怎么行,这是几万人的口粮,怎么能叫你们随便拿?

衙役们不干,报告了邑大夫,奥尔格勒心烦不已,吩咐再找几台称,换一批人,打上火把,连夜分!一批人累了换一批,不管怎么说,都是乡邻,以后还要做人,这分鱼,古往今来开天辟地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怎么地也要大家满意,白天还给磕头那么多呢!

想了想,他的雄心来了,说:“走,我坐镇去,今天我也不睡了!你们给我摆开十台称,分发起来肯定也快多了!”

这一夜,衙门外大街彻夜未眠,灯火通明,十台大称,围绕鱼堆而设,十支队伍,依次分鱼。所有分到鱼的百姓欢天喜地,磕头谢恩。一路回家,喜不自胜。

次日一早,凤鸣根据方瑾的统计,在衙门外向所有继续领鱼的百姓宣布了第一天的捕鱼数量:总共捕鱼五万余斤左右!

衙门认可这个数据,因为他们过称粗略估计鱼堆应该有六万斤以上!

方瑾带了人在昨日的点再次拉了两次网,大约捕捉到一万多斤!水怪只捕捉到一只。

午时再次换了下游一个地点!

两日捕捉到十余万斤!

衙门工部负责估计准确数量应该在十二万斤左右!

奥尔格勒心里美滋滋的,虽然累死累活地分鱼,但是得了官声啊!

而且还剩下两万多斤不是,自己可以随便支配啊!

得到工部衙役的回禀,他立即派人从鱼堆里选出品相好的鱼,装了三车,自己从后门偷偷地向刺史府而去。

刺史大人那是自己顶头上司,那里还住着俩大人物哩。

喜欢孤女勤王请大家收藏:(wuxia.one)孤女勤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