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门有娇女 > 码头

农门有娇女 码头

作者:西河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4:55 来源:免费小说

  几人到家时,他们全部过了县试的消息早已有人告诉给花老爷子了,花家一派喜气洋洋,虽然众人听老爷子的语气,知道自家少爷还有那几个孩子都能轻松过县试,但确定的成绩放出来,他们的喜悦也更真实。

  邻里都提着些蔬菜登门,女人们笑呵呵地凑在花老太太身旁说着些奉承话,男人们则在询问花老爷子今年收学生的门槛能不能放低些。

  他们中好几家,不是自家孩子到了开蒙年龄就是亲戚家孩子在读书的,如今看见花老爷教出的五个学生都轻轻松松过了县试,一个个心里更加热切。

  就是在这时,花镶几个到家,原本各自说话的两拨人,立即起身出来,把这五个少年围了起来。

  你一句我一句,夸赞的话一句比一句夸张。

  花镶和师兄们只能笑着应付,到最后笑得脸都僵了,一旁的花老太太这才笑着招呼众女人去后面用茶点。

  而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朱父,被老爷子叫了过去。

  其实朱父是坚持不来的,可能因为拿不出像样的拜师礼,朱家和陆家的长辈轻易不登花家的门,花镶是用蛋糕方的事,才让这个老实汉子跟着他们一来过来了。

  邻居们没在花家多待,又夸了一通花老爷子教学有方,这才先后告辞。

  这时,花镶才邀请师兄们一起去厨房,然后请于婶现给他们烤蛋糕吃,以便让朱驷和陆廷秀把蛋糕的做法记下,然后回去教给他们家中善厨的长辈。

  至于家境小康的周铭,也看得很认真,他奶奶是很喜欢花家的这些蛋糕点心的,想着记下让厨娘做给奶奶吃。

  另一边,花老爷子跟朱父谈了会儿,听说自家孙女儿带着她那些师兄在厨房学蛋糕,便笑着带了朱父一起去。

  因知晓朱家陆家贫寒,花老爷子还让一春去跟老婆子说一声,让她派下人去请陆廷秀的母亲来。

  陆廷秀的母亲郑氏,一个女人在县城陪儿子读书,平日里除了出门买菜,从不到别家串门子。

  今天她儿子说是县试发案,让她可以去花老师家等着,她也没敢来,就担心给儿子丢面儿,见到花家派人来请,又说她儿子过了县试,名次还不错。

  郑氏一面高兴,一面又惴惴不安,儿子让自己去花家,自己没去,反而劳人来请,真是让她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收拾了一篮子在屋里种的蒜黄,郑氏跟着来喊她的一春向花家走去。

  这一天,花家很热闹,浓郁的蛋糕香甜味一直到傍晚才略薄了些,而从花家告辞的几个学生,每人手里都提着一只精巧小竹篮。

  竹篮子里装着的,则是一块块胖乎乎的热乎乎的或圆或方的小蛋糕。

  等几家分开而行,朱父才高兴地对儿子道:“明天我回村一趟,把你娘和祖母都叫来,花老爷说了,大后天便能给咱们家一个手拉打蛋机,到时让你娘在家做蛋糕,我提着蛋糕出去叫卖。这样好的点心,一斤买个七八文,想必大家也抢着要。”

  “不用多长时间,就能攒够你日后在府学读书的费用了”,朱父黑红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朱驷心中也生出几分期待,但却道:“想入府学,院试成绩得在前二十,我只怕有些悬。”

  “不怕,你尽力学就好了”,朱父笑道,“即便今年进不了学,有了这蛋糕生意,咱家也不用承受太大的压力。”

  朱驷还有两个叔叔,因堂兄弟几人中只有他一人到现在还在读书,且又没读出什么名头,家里二婶三婶是时常有抱怨之言的,他不常回家,却还听到不少两个婶子的讽刺,想必家中母亲的日子更不好过。

  如果不是有祖父祖母在上面压着,朱家早就因为他这些年读书费钱而分家了。

  另一边,陆廷秀的母亲也在跟儿子商量,明日回家叫家人过来,与她一起在县城做蛋糕生意的事。

  陆家情况和朱家不同,陆家人都盼望着陆廷秀能考出来,因此他的伯母和婶子们从没对他读书表现出什么不满。

  但陆廷秀肩头的压力,并没有比朱驷少多少,此时老师为他们家庭情况的考虑,也让他十分的感激。

  听了母亲念念叨叨的安排,陆廷秀便道:“明日我回家一趟,让爹和大伯他们先把烤炉做出来,您再问问房主,咱们再租一间房。”

  此前,陆家只是租了两间相连的房间,连个小院都没有,以后要在县城做蛋糕生意,自然是得再租一间房的。

  郑氏连连答应,她可不想因为做蛋糕而影响了儿子读书。

  随着朱、陆两家的动作,花家要把蛋糕方公布的事情在县城也隐隐地有了些风声,虽然只是被几个人察觉到了,但这些人却都不相信。

  蛋糕那样好的点心生意,谁家舍得说让就让啊?

  这一日,花镶正在卧室看游记,一春二春都在外面给她做鞋缝袜子,花临过来了。

  毕竟自家孙子其实是个孙女儿,花临在外间招了招手,让花镶过来,又示意她把手里的书一起拿出来。

  “游记?”花临翻了翻孙女老老实实递上来的书,放到一边,说道:“七八日后就是府试,你倒是轻松,怎的不看话本了?”

  说起这个,花镶便是满肚子槽点,她也很想看话本啊,但这个时代的话本就那几样,一律都是某某书生和某某小姐诗词以喝从而结缘什么的,还没市坊间说书先生说的书好听。

  那些话本她随便翻了几本,就彻底没兴趣了。

  可能因为话本都是落魄读书人写的,那题材、那套路,全都在才子佳人的框框里,说书先生那的题材倒是多些,但也只是神鬼啊、讲史啊。

  这些老一套的,花镶早就听得耳朵快出了茧子,觉得娱乐生活分外贫乏的她想要自己产粮吧,那天还没刚把一个宅斗小说的开头写出来,就被自家爷爷给没收了书稿。

  爷爷还说,考出功名前,不准沾这些,然后便给她挑了几本游记、书斋笔记,让她在学习之余当个消遣。

  花镶也才发现,这些游记书斋笔记,反而有些小说的趣味性,比那些话本多彩了不知多少。

  因此她便时常翻看,现在听到爷爷带着几分反讽的话,她嘿嘿笑了笑,“临时抱佛脚的人都是平日不努力的人,我平时努力,现在轻松些考试时不紧张。”

  花临想板起脸,却是忍不住笑了笑,“越发油嘴滑舌了。”

  “爷爷,您这时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花镶忙正色转移话题。

  “刚才栩儿派小厮来喊你,苏家那个跟别人合买的船从南洋回来了,之前你不是让他捎带香料,他让你去码头瞧瞧去,有什么想要的一起留下来。”

  尧山县东有青江流过,只有十几米宽,之前崚青运河没修成时,经常有去青州府的船在这儿经过,也就衍生出一个小码头来。

  只是几年前崚青运河修好以后,南北而来的船,便很少有走他们这边的,只因这附近的河道又窄又弯,比宽阔直达的运河不知要费多少功夫。

  苏家的船要不是苏栩提前发了话,也是绝不会走这边的水道。

  花镶换身衣服,带上一秋就出了门,她知道苏家游船,却是半年前才在偶然一次和苏栩的谈话中,厚着脸皮提出了请苏家船上的人帮她找香料的事。

  也不知道她最想要的辣椒,有没有找到。

  一刻钟后,花镶来到了县东码头,码头周围没有什么树,在城里看着还很温和的太阳,在这里却显得十分灼热。

  尧山县的码头虽然不走什么大船了,倒很热闹,载人载物的小船大部分都在乡下和临边的县往来,这一会儿那水面上也泊着六七艘船。

  有船家在岸上的吃食摊子上吃饭,有提着包袱看样子是走亲戚的男女,也有三五成群结伴进城的妇人、女孩,更多的却是只穿着一身单衣,来往在码头上扛货的人。

  花镶很少来码头这边,还觉得新奇时,就看见扛着个麻布袋子的卫谌,晶莹的汗珠一颗颗从他额上滚下,打入衣襟,继而将大半个上身单衣都给沾湿了。

  花镶目瞪口呆,一方面没想到看起来高高瘦瘦的卫谌能有这么大的力气,另一面也没想到他这么个读书人会来码头做苦力。

  “小姐,南边的那艘大船是不是苏家的船?”一秋的话让花镶回过身来,她顺着一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一艘几乎占满了整个河道的大船停在往南的几十米外。

  花镶点了点头,也看到了从船舱出来的苏栩。

  “镶弟,你在岸边等会儿”,苏栩把手拢在嘴边,喊道:“等前面这些小船走了,这船就过去。”

  花镶大声的答应一声,朝他挥挥手,让他去船舱里待着。

  将沉重的麻布袋放到等在码头这边的板车上,卫谌才回头朝花镶看了一眼,他掏出别在腰间的一卷纸,等又一个人将麻布袋放到板车上,拿着炭条在纸上写了几笔,然后将那张纸一撕两半,一半交给板车旁的伙计,一半自己收了起来。

  伙计不认识字儿,看了两眼,又点点车上的米袋子够数,便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数出十个,递给了卫谌。

  花镶站在不远处,能很清晰地看见伙计数出了多少钱,跟着又听到伙计笑着跟卫谌说下次还让他扛货,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这个少年才多大,却还要在读书之余来码头做苦力,自己见到他时都会产生的轻松心态,真的是太自以为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