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门有娇女 > 第182章

农门有娇女 第182章

作者:西河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4:55 来源:免费小说

  陆尚书在去御书房的一路上都在想借口,直到见过礼,听到皇上说番茗县得了烧制玻璃的方子,皇上准备在全国各地建立相应的官窑私窑,他一下子就抬起了头。

  旁边的皮尚书也是同样的惊讶满脸。

  “皇上,此言当真?”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皮尚书道:“皇上,玻璃乃比较难得的奢侈品,若是大肆修建烧窑厂,岂不是明珠暗投?”

  “皮尚书说得对”,陆尚书也道,“微臣以为,可以在京城建立两家官窑,专门供给权贵购买,以大家对玻璃的推崇,应该很能给国库增加一笔收入。”

  陈绰看了眼两位官员的热心,说道:“你们先看看花县令递来的折子,还有这玻璃烧制方法,再说是不是舍弃私窑。”

  林和把折子和一沓纸送下来,两人一人接了一份,一目十行地看过后,又相互交换了。

  陈绰喝了口茶,又吃了一会儿点心,这才接过帕子擦着手问道:“怎么样?”

  皮尚书有些羞愧又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花镶有这般才能,他怎么都不能把她放出工部衙门去。

  这样的人,可是专门给工部的量身定做的人才。

  陆尚书道:“皇上,若真能烧出嵌花玻璃,那这普通玻璃的烧制交给民间私办也并无不可。”

  “对啊,藏富于民也是富国了”,皮尚书这才从惋惜中恢复过来,跃跃欲试道:“皇上,不如微臣先带人把这两种玻璃都烧一下。”

  “此事就交给你们两部合办”,陈绰说道,“各处账目户部都要记好,朕会随时传看。”

  皮尚书和陆尚书起身,齐齐弓腰遵命。

  …

  “夏庆佑元年冬,明帝接受当时在番茗做县令的花镶建议,允许民间购买玻璃烧制方,一时间夏朝的玻璃窑厂如遍地开花,庆佑三年就已经远销相隔万里的藕洲国家。官窑出产的嵌花玻璃制品更是被全世界奉为珍品,以当时的工艺水平,我们真的很难想象那时的人是怎么烧制出那样精美的工艺品的。”

  讲台上温文儒雅的老师往旁边侧了侧,拿着电子笔调出一幅幅嵌花玻璃的图片,将第一张放大了,同时说道:“这款仙女散花玻璃杯正是庆佑二年春,由当时的京城泷京官窑第一批出窑的产品,之后被一个西北小国的国主花了将近彼国国库一般的银子这才竞买到手。不过很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世界大战中,这个小国家站错了队,这款储存于他们国家皇宫里的精美工艺品就被毁于战火中了。”

  说到这儿,台下发出一阵阵哄笑声。

  老师一手撑着讲台,侧身看着投影仪上的图片,却是满心的遗憾可惜,接着又调出下一张图片,嘴里问道:“老师说到什么好笑的事了吗?”

  “没有”,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其中一个特别大的声音道:“老师,我们是在笑这个汤国,领导者简直从古到今都没有脑袋好使的,竟干一些不自量力的事儿。”

  老师笑道:“这倒也是,如果不是他们最后一任皇帝主动去做那些西方国家的走狗,咱们国家的这个玻璃杯或许还能保存下来。接下来看看这个,这个厉害了,是出产于庆佑五年的纯观赏玻璃制品,百仙贺寿,这一组玻璃制品虽没有嵌花,但一百个人物却各有神态,各位仙家所穿的衣服色彩自然,更令人惊叹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色彩还会有所变化……”

  两节夏朝工艺品鉴赏课上下来,同学们不仅不见半点颓靡,反而更加神采奕奕,这些都是青州大学历史系的一年级生,稚嫩中满是活力。

  青州历史上多出名人,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大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因此青州大学的历史专业十分有名,在全国排名都是数一数二的。

  楼道里,需要转教室的同学都在上上下下,这个班学生集体转到了楼上的五零三教室,一来到门口才发现这间教室的门还关着。

  一个女生道:“张老师又拖堂了,这节课讲的什么?”

  说着趴到窗户边透过窗帘缝往里面看了一眼,惊呼道:“讲的是庆佑年间的战争和历史影响,我最喜欢这个了,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最高光时刻。”

  正说着,里面的学生开始接二连三的站起来,教室门被打开,一个背着单肩包的男生最先走出来,男生身高足有一米八几,发尾染着微微的蓝,将脖颈处的皮肤衬得更加白皙。

  “那是花先律吗?”女生有些星星眼,“他看起来比他姐姐卫先歌要冷很多,不是说花大人和卫大人的后代都是男热女冷的吗?”

  “你听谁说的?”一旁的男生听到她的自言自语,撇嘴道:“且不说那只是大家调侃的说法,就说这个花先律是不是花大人和卫大人的直系后代都不一定呢。自从夏朝历史研究热起来,那些卫姓的,不管娶的是不是姓花的老婆,都要给他们的孩子弄这个两个姓。”

  “对对对,现在的人也真是,什么热度都蹭。”另一个女生也加入了他们的谈话。

  而这时教室内的学生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一开始说话的那个女生觉得有些无趣,忙道:“快进班级,不然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了。”

  讲台上的老师修改了下教案,抬头看看下面已经坐得差不多的学生,这才拿起保温杯去休息室接水。

  还未关闭的投影仪上在明亮的教室内映着不太清晰的一行字:第六讲夏、炎战争及影响(一)

  ……

  卫谌离开后两个月,就是花镶来番茗任职的第三年,早前,她在递上的玻璃折子后就表明了自己要把番茗建设成富县再调任的意愿。

  直到现在也没收到朝廷的调任文书,花镶就知道皇上是同意了她这个请求。

  这天她来到城外查看,只见外面旱地上的景色与之前已大有不同,有一片片绿油油的芋薯地,还有一片片纱帐般的甘蔗林。

  甘蔗林外大多看守地头的老人孩子,这一波的甘蔗又要成熟,偶尔便会有几个大人相互谈着什么走进甘蔗林。

  花镶看那孩子叫了为首的一个男人一声爹就又坐下来啃甘蔗,小孩胖乎乎的,被太阳晒得有些黑,但吃甘蔗的样子却颇有些憨态可掬。

  在远处看了一会儿,花镶就驱着马走了,这途中常有赶着驴车、骡车的人经过,车子上放的不是扎得得很高的粉条子,就是堆得瓷实的糖。

  往前走了七八里,竟有好几辆车在路上的坎坷处被绊住了车轮子,就是平稳处,看着走的也十分缓慢。

  花镶回到县衙后,就过去库房点查了下,若要修一修乡间路,他们库房里的银子自然是够的,但这些却是都要定期往上交的,用之前,还得跟上官请示。

  虽然之前修通王府城的沥青路时已经花了很多钱,花镶想了想,还是拿出空白文书,写了一封请求修路的让人送到府城去。

  走知府大人这条路,当然会比较慢,因为她需要调用的银钱还是比较多的,知府大人没权限同意,也得照规矩往上递。

  等到答复下来,少说也得两三个月。

  目前花镶打算先跟民间募捐,修一条只能走一辆车的小路,等朝廷批复下来后再扩修。

  番茗县的乡间小路开修时,隔壁庆平县的糖厂也建了起来,至于夹在两县中间的莫澜县,则刚从花镶这儿买到一批甘蔗苗。

  花镶还给东北西南的吕县和平县都免费送了一筐芋薯。

  吕县、平县县令对花镶的让利均是感激不已,收到芋薯几天后便都亲自拜访来了,花镶又叫上了莫澜县的赵县令和栩哥,五县进行了第一次会晤。

  期间他们谈到了各县的发展,初步定下了以已经发展起来的番茗和庆平为基准,带动剩下三个县发展的计划。

  确定下来发展策略,花镶请这些人去吃了他们县里最近很是风行的酸辣粉、麻辣烫。

  吕县的何县令是他们五个人中最能吃辣的,一下子就被这个新奇刺激的味道抓住了,回到县衙后,再三地跟花镶要求,想要也给他县里的百姓种辣椒。

  花镶其实已经把辣椒种子送了一部分给蜀州的徐师兄,毕竟他们这里不是辣椒的最佳生长地,以后所需还是要依靠外面的输入。

  此时何县令就差使出熊孩子的要东西**了,花镶便点点头,“给你们种子可以,但是种出来以后,你们得优先供给我县。”

  何县令点头:“这是自然的。”

  毕竟他以后还想买酸辣粉、麻辣烫的方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