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门有娇女 > 第166章

农门有娇女 第166章

作者:西河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4:55 来源:免费小说

  小沃点点脑袋:“我们明天不用去县学了,先生们要陪大学生去府城乡试。”

  花镶笑道:“那明日我带你去看甘蔗收获的盛景。”

  小沃有些小心翼翼,“我不会麻烦吗?”

  “不会的”,这小家伙看起来是养得好了,心底的自卑小心却一直还在,花镶便把声音放得更轻了些,“甘蔗地里有好些小朋友,这段时间你就放心玩。”

  这时,小竹和厨娘端着饭菜向客厅走去,厨娘还提醒一声:“大人,吃晚饭了。”

  ……

  雾蒙蒙的早晨,番茗县城门打开了,为家计奔波的人们有序地走进县城,将刚从夜色中醒来的番茗彻底叫醒。

  “上好的雪花糖咧,养神补血的红糖咧”。

  小贩的叫卖声穿街走巷而过,刚走过去,后面三户人家的大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打开,手上还沾着水的妇人先开口道:“小哥,停住,我看看你的红糖。”

  小贩听到开门时就转过身来,闻言赶紧笑着走过去:“三位大姐,我这是特地跑到山柳镇进的红糖,不仅价格便宜,还是成色特别好的。”

  出来买糖的都是妇人,这时就把小贩的独轮车围住了,吱吱喳喳问许多问题,从红白糖的价格,到最近频频出糖的各个糖厂。

  说着说着,众人都羡慕起来,在她们让小贩称糖时,前面两户人家也走出两个听到声音想称些糖的老太太。

  一个老太太道:“咱们太爷真是个难找的好官,现在哦,我这个住城里的老太太都羡慕人家乡下的了。”

  “大姐,红糖二斤,给您高高的。”这边小贩已经称好了糖。

  妇人点头,“你有油纸就给我包起来,放到家里罐子不好放。”

  小贩唉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就抽出一张油纸折叠两下,然后把秤盘里的红砂糖都倒了进去。

  看到在天光下几乎能反射出光彩的红糖,妇人忍不住再次感叹:“这红糖做的可真好。”

  小贩道:“还便宜呢。”想起刚才老太太的话,又问:“听说县衙外的那几个镇子每户人家,之前都领到了甘蔗苗,我家住在东城边儿,也领了二百株,都留作种了,大姐大娘家要不要?两文钱一株。”

  刚才说羡慕的老太太笑道:“你这小哥,倒是真会做生意。”

  旁边的碎花妇人也道:“当初太爷下分甘蔗苗,也不是只给县里的大户的,只要是有地的人家,都分了些。我们这些没分到的,都是没地的。”

  小贩也不失望,说道:“没地也能种啊,我瞧你们这巷子里的院子都挺大的,可以买些种苗在院子里种上一些,给孩子做个甜嘴儿的也好。”

  听他这么说,三个妇人两个老太太都笑起来,“我们家里种着不少菜,早就把地方占光了。”

  “您们家里种的是不是在县城杂货铺子卖得特别贵的,胡瓜、茄子、水芹、瓠子?”

  “就是这些”,一个妇人回道。

  小贩道:“听说这些菜种子是太爷从北边带来的,因为种子少,不好分,这才卖的。”

  “是啊,种子贵,果也贵”,刚才那碎花衣服的妇人接过小贩称好的白糖,笑道:“卖菜钱差不多能够我们一家的开销了。”

  这下轮到小贩羡慕了,等他给三个妇人称好糖,又给两个太太称时,问道:“那我能不能用甘蔗苗跟大姐们换些菜种子。”

  听到他这么说,五人都笑着说他会算账,后来只有最先叫住小贩的那个妇人同意跟他换。

  小贩高兴地表示过几天会再来这边。

  五个女人付了糖钱,巷子前头又有人喊起来:“卖糖的,我们也要买,过来这边吧。”

  “好嘞”,小贩放好秤盘秤杆,便笑着往前面去了。

  两个老太太结伴回家,还嘀咕道:“这生意真好做啊,你瞧见没,他那两桶糖,现在都只剩了一半,这才什么点儿。”

  碎花衣服的妇人白了同意跟小贩换菜的那妇人一眼,说道:“张大嫂,你就不怕咱这菜籽流出去,以后种菜的多了,不好卖了?”

  张大嫂拍了拍身上的围裙,哎了声说道:“我家男人说了,太爷有什么好东西都是要分给百姓们用的,这些菜籽可是大人北边的朋友送来的,没见那刘家的杂货铺子里的菜种子都没断过?”

  “想把持到自己家,没可能。”

  说完,转身便回家去了。

  碎花妇人气得脸红脖子粗,跟旁边的妇人道:“宇大嫂,你瞧瞧,这是仗着她家男人在县衙办事给我们脸色瞧呢?”

  “别说了”,宇大嫂一身灰布衣,看着就有些唯喏,“张大哥现在都是主簿了,听我男人说,以后免不了还要往上升的。”

  碎花哼了一声,转身摔门回家了,嘴里嘟嘟囔囔的:“一点儿骨气都没有,怪不得一家子都骑在你头上呢。”

  宇大嫂拽着衣角,听到门里喊了一声“买个糖到天边儿买去了?”

  她赶紧答应一声,也回家去了。

  小贩在这条巷子里卖了三波糖,走出来时只剩下一点白糖底子,剩这一点也不好卖,便决定回家再装两桶。

  张勤正好这个时候出门,叫住那小贩,问道:“你这糖好卖不?”

  小贩回头一看,见问话之人穿着文士长衫,一看便知是读书人,笑着回道:“挺好卖的,走两个巷子,我这两桶就卖完了。”

  张勤点点头,与小贩错身而过时,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做生意,进糖时的成本价超过十文便可以去衙门告他们。”

  小贩愣愣的,等张勤走远了,才转头问旁边摆早餐摊子的人:“刚才那是?”

  摊主人笑道:“衙门里的张主簿,张主簿说的没错,糖价高了你就去告状,不然咱们番茗县出再多糖咱们也吃不起。”

  小贩赞赏地点头:“太爷来了之后,衙门里的官也都变好了。”

  摊主哈哈笑了两声,问道:“你还有糖了没?”

  “卖完了,我就要家去,大哥要多少,待会儿我第一个给你送来。”

  摊主道:“两斤吧,烦你赶紧些,我这儿着急做粘糖糕。”

  ……

  花镶一大早便到前衙吃早饭,听到张勤说已经有很多小贩在坊间叫卖红糖白糖,卖得也快,她顿时心情极好。

  一斤糖进价她定了最高十文,各个糖厂报上来的出厂价都在**文之间,而据张勤所说,他家买了两斤糖二十二文。

  巷子里的人家基本上都是一二斤的称,也就是说对于中等人家来说,二三十文的消费完全可以承受。

  花镶想到这里,便道:“下午有空了你带人出去问问,城门口那些普通人家可卖得起?”

  张勤答应了。

  饭后,花镶带着柏望、慕勋出了县城,直到乡下,直接目的地就是当初她从海边村回来时经过的梁凹村。

  一路上经过其他村子时,花镶也下马看了看地里的芋薯长势。

  又到一个村外路上,花镶下去查看这个村子的芋薯。

  柏望和慕勋也跟着蹲下来,稍微一拔土,底下就露出来硕大的芋薯,禁不住都呵了一声:“大人,这个村子的芋薯长得最好,才一个多月吧,都结这么大了。”

  花镶看了看上面的叶子,说道:“还能再长一个月,现在水分多,不好吃。”

  说着拍拍手站起身来,正要喊两人走呢,一个年轻人跑过来喊道:“你们是什么人?快离开我家地里,不然就把你们当小偷抓起来。”

  柏望忙道误会,赶紧拉着大人往路边走,松开手的时候,忍不住看了花镶一眼。

  花镶问道:“怎么了?”

  柏望嘿嘿一笑,不太好意思道:“就是觉得大人的手有些软。”

  花镶狠狠给他了他一脚,慕勋也道:“你吃雄心豹子胆了,这是调戏大人吧?”

  柏望道:“我刚才就是那么想的,大人问了,我也不能骗大人啊。”

  三人说说笑笑,上马离开。

  那年轻人走到这边看了看,走上路看着已经远去的三匹马,心头微犯嘀咕:这些是什么人?

  来到梁凹村时巳时左右,一到村口花镶就下了马,柏望、慕勋也紧跟着下马。

  “大人,这里叫梁凹村,村子里的人也大部分姓梁,怎么看着不像是盛着粮食的样子”,慕勋说道。

  花镶笑了笑,叫住前面一个扛着锄头的老者,“老丈,请问村长家在哪里?”

  老者回头看了一眼,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村长什么事?”

  花镶笑道:“我们是衙门里的人,过来是有关芋薯的是要和村长商量一下。”

  老者面上一惊,马上道:“我就是村长,家在前面,贵人请跟我来。”

  这梁凹村有两间大瓦房,其中一件就是村长家,老者在前引路,打开门道:“这就是我家,贵人们请进。”

  柏望道:“您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小柏叫他小慕就成了。”

  老者点点头,“老儿姓梁,你们随便称呼。”

  “老伴儿,家里来客了,调三碗糖水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从旁边的低矮房中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几个凳子。

  梁老头问道:“老二呢,让他出来拜见一下客人。”

  老妇人道:“刚才还在刨木头,现在可能是睡着了。”

  说着便朝屋里走去。

  梁老头道:“家里人都下地去了,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看他说话稳稳当当,反倒更像是没什么指望的样子。

  花镶知道这梁凹村很穷,但没想到村长都被生活压迫的这样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