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门有娇女 > 辣椒

农门有娇女 辣椒

作者:西河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4:55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天下午,花镶弄了一个大石缸,让乔树孔山添了大半缸的土,浸润透了,便把卫谌给她的那一包辣椒籽撒上去,铺上薄薄一层土,再盖上一层细薄的油纸,等苗出来,就可以移栽了。

  正当她忙完这些,准备把县衙后院的空地儿都松一松施些底肥围起来,差役来禀道:“大人,庆平县苏大人前来拜访。”

  花镶:……

  这是巧还是不巧,卫谌昨天才走。

  “卫谌来过了?”苏栩接过花镶递来的茶水,问道:“昨天才走,前几天怎么不派人去跟我说一声?”

  他就是随便一问,花镶却有些心虚,忙转移话题,“栩哥,你带的那些是什么?”

  苏栩进来时,后面就跟着两个背着竹篓的下人,现在那两个竹筐就被放在客厅里。

  想起正经事,苏栩立刻不追究了,起身打开竹篓上的盖子,笑道:“快瞧瞧,我在那煤山后面发现的,几个月前就发现了,惊喜不?”

  “红玉?”花镶惊讶不已,只见两个篓子里都是大半满的滴血一般的玉石。

  苏栩道:“说是血玉更合适,那一块儿的玉矿很纯,但是并不多,有半亩地大小,血玉我已经都让人挖了出来,共有八篓子,前天我就带人亲自送去了府城,这些是我留下的边角料。”

  花镶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玉石,正细细查看,听到这么句话,不禁笑出声来:“什么边角料这么好,栩哥,你这是染上官场人的毛病了。”

  不论多好的东西,只要过手,得先给自己留点。

  但这也算不上贪污吧。

  苏栩道:“我自己发现的,不给自己留一些,都送上去让别人收藏吗?”

  “都是这样的纯玉石吗?”花镶问道。

  苏栩点了点头,“是的,只有边儿上是一些普通石料,最中心的就是这些血玉,周围都是一些次一等的玉石,那些也没呈上去的价值,我只在奏折里写明了。”

  花镶提醒他:“都说财富红人眼,县里那边你安排好了吗?”

  “知道的都是我的心腹,血玉也是我亲自送到府城的,别担心”,苏栩又指了指地上的篓子,“这些你挑一些,剩下的我再带回去。”

  花镶好笑道:“我拿两块做玉佩就行了,你还都带过来做什么?”

  “这些大块的,做摆件就挺合适的”,苏栩蹲下来,捧出一个西瓜大小的玉石,“不过都是红色的,也雕不出什么好看的景儿。”

  花镶笑道:“你不谢谢这狗屎运,还嫌玉石的颜色不是多变的了?”

  “这琢玉是个工艺活儿,但再好的工艺师,也拿这一大块纯红的玉石没办法吧。”

  话头一转,苏栩又道:“镶弟,你还别说,打从被贬到这大南边,我还真觉得自己这狗屎运旺得不行。”

  花镶在他肩上捶了一拳。

  “对了,我有个更好的东西”,说着,拉起他来到院子里,花镶指着大石缸道:“你瞧,这里面的东西,可比你发现的那半亩地玉石还值钱。”

  苏栩掀开薄油纸看了看,只看到一片湿润发黑的泥土:“这是什么?”

  “辣椒!”

  “哦”,苏栩恍然大悟道:“这里面种的是你小时候就念叨叨的辣椒?哪儿来的?”

  不等花镶说,就道:“我知道了,卫兄给你找来的。”

  花镶点点头,眼里都是喜悦的笑意。

  苏栩道:“按照你以前说的,这辣椒,再怎么也就是一种调味料罢了,还能比那些色纯透亮的玉石值钱?”

  “当然了”,花镶说道,“那玉石,或许也可以流传百世。但这辣椒,却可以创造许许多多无穷尽的价值,且还会在一代代农民手中,一直传到后世的千秋百代。”

  在她那个时代,以辣椒为主调料的那些小吃,每年创造的总利益可是一个让人惊心的数目。

  苏栩挑挑眉,不太相信的样子。

  “过两个月等辣椒结了果,你过来,我请你吃一顿麻辣宴。”花镶说道,“到时,你就知道这是多实用的一个小东西了。”

  苏栩点头,期待道:“那我就等着了。”

  在番茗县衙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苏栩就走了。

  花镶继续处理补缴税粮的事,大概半个月后,就从最新一份邸报上看到庆平县治理有方、发现水泥于国有功,即日便会派钦差过来奖赏的消息。

  按照日期,钦差也是在半个月前出发的。

  虽然朝廷没有直接公布庆平玉石的消息,但花镶知道,上面已经记下了苏栩的功,他至多在庆平连任六年,就会被调走。

  如此,花镶总算放下心来,紧跟着就又忙碌起来。

  以前的番茗小县是个许久不会有外人来的小县城,平日里也就没有多少事,现在,番茗既有雪花盐又有好吃的特色鱼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

  人多了,纠纷也就多了,花镶算了下,平均两天就要处理一起纠纷,大多是本地百姓不识字被外来商人骗的。

  于是她又去了趟县学,再招两个学子去县衙做事,前面的张勤,如今已经提为了主簿,至于米主簿,她就跟府城那边推荐,把他提到了空缺好些年的县丞位置上。

  县学的教谕眼看着自己这田里的仅有几棵苗被太爷拔走不少,一开始还高兴自己的学生能在取得正式功名前历练一番,现在就是心疼了。

  打发两个被选上而十分高兴的学生去收拾东西,教谕就跟花镶道:“老爷,我瞧着,咱们县里今年收入还不错,能不能把给学子们的奖励增加一些。”

  担心花镶不同意,又跟着解释道:“咱们番茗穷,学习上不重奖,就很难有一般的家庭舍得费钱。”

  花镶点点头:“教化之事,本官自然放在心上,此前卫同知来本县视察,我已经跟他说过,请他帮忙找两个举人过来县学教授。”

  听见这话,鲁教谕一脸欣喜,赶紧作揖道谢。

  花镶又道:“你所说的奖励之事,也可以”,番茗县的廪膳生名额有三个,“在廪膳生名额之外,再加五个,不过得换个说法,就,是勤奋奖吧,每个每月给三钱补助银子。”

  想了想,花镶继续补充:“再设三个贫困扶助的名额,每个每月二钱银子。对了,名额要均摊在几个县的学子中。”

  “这是自然”,鲁教谕满脸喜意,大人这一张口,就给添了八个名额,整个县学,也才二十多个学子,再有廪膳生的名额,整个县学的家境一般的,差不多就都能覆盖了。

  送着花镶离开的时候,鲁教谕一路就是彩虹屁,把那两个被花镶挑选出来去县衙帮忙的学生给惊得嘴都合不上了。

  花镶也很无奈,到县学门口,对鲁教谕道:“回去吧。”

  鲁教谕这才把目光转向两个学生:“柏望,慕勋,你们两个跟在太爷身边好好做事,但每天也要挤时间看会儿书,不懂的地方,直接跟太爷请教。”

  柏望、慕勋二人忙都躬身答应,花镶对鲁教谕道:“您不用这么提点,我给他们留着读书时间呢。”

  这些学子,花镶用起来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反而他们没有接触过官场,没有一些老油子的拖、推、拈轻怕重等毛病。

  至于不尽心,那就是更不可能的事了,他们都还想能在以后更进一步,只会比那些放弃了科举的人更加兢兢业业。

  安排好柏慕二人,花镶又走访了县里名声比较好的几个耆老,让他们组成一个小委员会,乡邻间有什么纠纷,便先由他们调节。

  虽然本来就是乡邻间的争吵大家都喜欢找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忙,但现在有了县太爷的郑重委派,几个老人家都精神起来,一个个连连保证,定会让邻里间和睦相处。

  花镶选出来的五个老人,有富人也有穷人,但能活到六十这个大关且在乡邻中名声还不错的,都是豁达通透的性格,等她离开后,就认真地讨论起来。

  主题无非是谁谁家经常打老婆,谁谁家经常打孩子,太爷很不喜欢这个风气,他们几个老家伙儿得挨家去劝劝。

  最年长的老者总结道:“大人要带着我们过好日子,那谁都不能拖后腿,若劝三次还不听的,就让他们本家的驱逐族去。”

  花镶并不知道老人们的这些决定,但她就算知道了,也不会阻止,这一年来她已经不过一次见到打老婆大孩子的场景了,次次见到的都是朝着死里打。

  这股歪风邪气,她也纠正过,但效果,就只是没人敢在她经过的时候打骂孩子或是打老婆了。

  第二天,那些老人像是肩负着重大使命一般走访了十几个打老婆孩子最有名的人家,好好的把这些人都说了一通,还把最后结果给摆了出来。

  这些被劝的人知道事情严重性,但心底还是不以为然的,于是街巷之间难得的平静了一段时间。

  花镶这几天都在衙门里和郊外的甘蔗地上两头跑,却也感受到了那个耆老委员会做出来的成效,因为在她每天打马经过的县城街道,有两家不拿女儿当人看的都不像之前那样不要命地使唤了。

  甘蔗全都收完这天,花镶让人把经过三代培育的甘甜、粗壮的甘蔗一车车拉到县衙后院,然后叫来郝、柏、慕三人,吩咐一番,回屋换件衣服就拿了十两银子出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