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农门有娇女 > 第115章

农门有娇女 第115章

作者:西河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4:55 来源:免费小说

  皮尚书正坐在桌案后看着什么东西,听到人禀报说花主事到了,他才抬起头,朝外看了一眼,说道:“进来吧。”

  “参见大人”,花镶弓腰行礼。

  大夏朝这点挺好,非重大场合,参见上官时并不用下跪行礼。

  皮尚书笑眯眯地看着她,点头道:“果然是青年才俊,坐吧。”

  尚书桌案对面有两个椅子,花镶坐了下来。

  皮尚书看她十分从容,心里更加满意,说道:“你带着工匠做的榨油机,十分好,今日早朝,陛下可是点名赞了咱们工部。”

  “挺好的”,皮尚书点着头,对花镶鼓励道:“你好好干,对了,听郝郎中说,接下来你们要做脱皮机?”

  “是的”,花镶回道,其实说是这个机那个机的,还是没脱胎各种机关的以木料为主的机械,效果嘛,因为比人工的好些,所以才显得稀罕有用。

  花镶当然想造出个机动的,只是她没那个本事,这点还需依赖以后的人,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利用空间中的相关书籍,把木机械做得更好些。

  皮尚书说道:“朝堂上也有人说你不干正事,不过你们弄出来那个榨油机果然好用,陛下还是很看重的。我便做主,从咱们工部给你们拨下去三百两银子,用以后面的脱皮机制造。”

  三百两?

  好吧,不算多,却也不算少。

  花镶起身道谢。

  皮尚书又道:“依我看,你们还是想想能不能做一个更方便耕种的机械。”

  花镶闻言,心想您这不是脑子也挺灵活吗?那怎么还说“制造”是不干正事?

  花镶可不傻,皮尚书刚才那句话,明显的暗示就是朝堂上也有人非议的,有人非议还得了陛下的夸奖,岂不是在说他帮她说了好话吗?

  “下官觉得,咱们目前的耕种机械已经是很好用了”,她再次拜了一礼,“下官还没有好思路。”

  耕种的耧车之类,大夏朝的几乎比历史上明清时期的都还先进些。

  皮尚书道:“你还是再想想,本官相信你的本事。”

  被寄予厚望的花镶只能低头答应。

  皮尚书满意地点点头,摆手道:“去忙吧。”

  花镶回到办公室,对上的就是郝郎中满意的笑容,张主事、葛主事讨好的笑容。

  “尚书大人拨下来的三百两银子本官已经取了来,你需要时就从本官这里支取”,郝郎中如此说道。

  花镶微愣,随即说道:“下官正打算买一些原料,还想和工匠们尝试着做些精巧螺丝,所以目前还真需要支二百两。”

  其实她想一下子都支完的,需要买的东西很多的。

  但花镶也看出来,郝郎中虽这么说,但其实是想把这三百两银子据为己有,她时刻谨记着在官场上要灵活多变,才只说了二百两。

  却怎么也没想到,郝郎中是个贪心的,在花镶不识趣地马上就说要支二百两时,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还是太年轻了,工匠那边需要买什么,不都是户部批的吗?”郝郎中说道,“你又何必这么着急?眼看着要过年了,还有什么时间做,先回去,过了年再说。”

  不是,都过了明路的钱,你还贪得这么光明正大?

  花镶看他一眼,没再多说。

  片刻之后,张主事、葛主事都凑过来说她,张主事还塞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到她手里。

  花镶才知道,为什么郝郎中刚才说得那么光明正大,因为他这是带着他们三个小虾米一起贪了。

  五十两,对从小不缺银子花的花镶不算是什么,但对于每月奉银只有四十两的其他两人来说,真不少了。

  花镶看着手里的银票,再想到这段时间一直跟她忙碌的那些工匠,十分心累。

  人浮于事,有钱大家分,这或许是各个衙门里的常态了,她一个小主事,能做什么?

  中午下班时,她就问顾徽和苏栩,吏部、户部都是什么状态。

  两人都很敏锐,一听这话,就都看向她。

  苏栩道:“你做出榨油机的功劳被抢了?”

  “那倒没有”,花镶摇了摇头,摊开手里的钱,低声道:“尚书拨了三百两,郝郎中就给我五十两。”

  顾徽笑道:“我还当什么事呢?这位工部的郝郎中家人多花钱多,挣钱的地方却少,难怪他看见银子都贪。只是这事并不好办,他想要那钱,也只能给了。”

  花镶叹道:“我知道。但是这样的情况再不改善,谁还愿意做事?”

  “即便上面严整,这样的事也难免,更何况皇上不大理政,太子又想给百官留个好印象呢。”顾徽抱着手臂说道,“相比较起来,工部还算清了,因为根本没银子分啊。”

  花镶真想踹他一脚,看向苏栩。

  苏栩道:“户部的闵大人是品行很正的人,我们那儿还算好。不过到底我们是管钱的地方,听老人说,每年封印前,闵大人会给我们发相应的过年费。我这样的主事,也能发一百两。”

  花镶:酸了。

  过了几天就是腊月二十,从这天开始,将上一年事情总结好的衙门就相继开始封印了,工部事少,听说每年都是在二十一封印,是六部衙门里最早的。

  这天下午,小吏们兴高采烈的提着一个个竹篮子送了进来,说是朝廷发给各部的过年福利,有白菜萝卜、猪肉羊肉,还有宫里内造监出产的五福酒、腊肉。

  满满当当装了一大篮子,这是朝廷发的标配礼篮,每个人都有,小吏和工匠也有。

  这些东西对于尚书郎中可能不算是什么,但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可真是很厚的一份福利了。

  小吏高兴地把竹篮子给放到地方,对花镶道:“多亏了花主事造出来的榨油机,今年还多了一坛子大豆油呢。”

  花镶多问了句,才知道小吏们分到的也是这样的,怪不得都这么高兴。

  这次郝郎中很大方了,除了豆油和内造监出产的东西,剩下的那些杂七杂八的都给他们三个分了。

  而那个常年不在的员外郎,礼篮也没来拿,张主事和那员外郎似乎很熟悉的样子,分给花镶一点猪肉,剩下的他和葛主事都分了。

  大夏朝的贵族都不爱吃猪肉,花镶感觉到了一点歧视,不过她还是很喜欢朝廷分发的这些猪肉的,都是品相极好的五花肉。

  下班时,她提着一个十几斤重的篮子,出门就看见同样提着一个大篮子的苏栩。

  苏栩道:“不知道今天要发东西,忘了带个下人了”,虽然这么说,还是伸手接过了花镶手里的竹篮子。

  花镶看着苏栩的篮子比她的满,便问他都发了什么,苏栩一一说了。

  花镶:“怎么你们还有蜀锦、宫花,还有火腿?”

  苏栩也疑惑道:“你们没有?”

  花镶摇摇头,不由感叹,工部果然是食物链的低端,说是标配的东西都和户部不一样。

  到前面的吏部,才知道吏部的福利更好,豆油都比工部多几斤。

  本来都不在意这点东西的顾徽见花镶这样,顿时乐了,笑道:“那你要不要换到吏部来?吏部也很容易做出成绩的。”

  花镶摇摇头:“算了,吏部人事更复杂。”

  三人说着话,时不时有步行的或是乘轿的从后面赶上来,偶尔还会有人停下来跟他们打个招呼。

  果然是快过年了,处于大夏王朝中心的这些人都分得了很多东西,或钱或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花镶觉得这一幕,和现代竟也没什么差别了。

  到顾府时,顾徽叫了两个下人,让他们去送花镶、苏栩,两人也没拒绝,刚走这么十几分钟,提着两个大篮子胳膊都酸了。

  回到家,花家苏家都给那两个下人一些赏银。

  花老太太看了看孙女儿带回来的一篮子东西,笑道:“这都是镶儿第一年为官发的东西,定要好好做。”

  在老太太眼里,朝廷给的白菜萝卜也不是普通的白菜萝卜。

  路上时花镶已经听苏栩说了,这白菜萝卜,都是他们户部的人亲自去乡间采买的,买了好几千斤,只花了不到三十两银子。

  这些都是秋里农家存放起来的,一文钱就能买两斤。

  花镶跟老太太道:“奶奶,我们明天就封印了,咱做些泡菜、辣白菜吧。”

  “辣白菜?”老太太笑道,“你成天惦记着的辣椒,不是还没找到吗?”

  “我忘了没辣椒了”,花镶颓倒在椅子上,“那就做些泡菜和酸菜,再腌些萝卜条儿。”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春见礼的声音:“卫大人好。”

  花镶探头一看,是还穿着官服的卫谌来了。

  “今天下值挺早啊”,花镶起身,看到他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内侍,小内侍还抬着一个大竹筐,疑问道:“这是?”

  “皇上赏的”,卫谌笑道,“有龙眼、蜜柑、柚子好几种,我家吃不完,你多拿些,给苏兄那边也送点儿,我就不过去了。”

  花镶听着,已经走过去打开盖着红绸的竹筐,里面分格放着许多鲜嫩的水果,清新果香迎面扑来,进了冬天只能吃橘子、苹果的她还真馋了。

  当下也不跟卫谌客气,让一春赶紧去拿篾篮,每样都拿了些。

  卫谌则和老太太在一旁说话,等看见花镶果然没跟他来虚客气的,心里很觉舒悦。

  花镶把篾篮装的满满的了,这才将竹筐重新盖起来,剥一颗莹润的龙眼放到嘴里,冰冰凉凉香香甜甜,吃得十分享受。

  “明天工部就封印了,我准备和奶奶一起做年货,你想吃什么,多做点给你加送去。”

  卫谌想了想,说道:“我还挺想吃之前在你家吃过的那种大米糕的。”

  花镶说道:“没问题,待会就让一秋去外城找个铁匠铺定做个炉子。”

  这种大米糕,需要先把大米崩成米花,和如今大夏朝只手工炒的米糖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而花镶当初想吃这种大米糕,还是在她空间的书上翻了好久,才找到一种传统崩米花的炉子,耗费十几两才让铁匠铺做起来的。

  不过因为太重,就没带着。

  而且这种炉子崩个米花跟放炮一样,在家做时都是罗叔来的,但罗叔夫妻俩现在还在尧山县看家,到时候她还得去苏家借个下人。

  另外,是不是得先跟京兆衙门报告一声,免得他们以为是有什么恐怖袭击之类的。

  卫谌在花家待了会儿,就走了,花镶送他出门,到了门口,他才对花镶说:“入仕之后都没经常见过了,过年时一起去听戏。”

  花镶点头,“你在宫里上班压力大,有心事可以随时来跟我说。”

  卫谌笑了笑,郑重答应道:“好。你回去吧。”

  ……

  第二天中午下班后,花镶就算是放了年假了,吃过午饭便和奶奶一起忙着做年货。

  之前顾家送了年礼,其中有一袋子新鲜的黍米,花老太太早就让人磨好了,这时就蒸上锅,准备做些粘豆包和炸年糕。

  花镶带着一春清洗白菜叶,然后一一挂在晾竿上,等着风干期间,又切了两簸箩萝卜条。

  这天老爷子也没出门,在家一起和她们弄这些过年吃的东西,突然想起来豆腐泡,便对孙女儿道:“做些豆腐泡儿吧,你罗叔他们两口子没来,许多麻烦的好吃食都没法吃了,趁今天有空,多做点。”

  花镶道:“好,现在把豆子泡上,晚上应该就能做了,我再出去买些筒子骨,炸好的豆腐泡用大骨汤煮最香了。”

  四处跑着做杂事的二秋便道:“我去泡豆子。”

  花镶把泡菜腌上,又帮奶奶把肘子上好色,在一旁专门炒菜的锅里炖上了,这才换身衣服,带着一春一秋去买筒子骨去了。

  临近年关,垂芳桥上也很热闹,这时候不禁在路边摆摊,花镶一来到通往垂芳桥的大街,就见两边都是各种摊位,各种气味也混杂在空气中,过年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花镶每日上下衙,晚上也没出门,面对着热闹的生活气息,恍然有种在深山生活多年的感觉。

  内城是不可能这么热闹的,打个形象的比方,内城和外城就像是天上和红尘。

  也怪不得内城高门大户人家的子弟都爱往外城跑。

  花镶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就买了很多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