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元始诸天 > 第334章 各人气象

元始诸天 第334章 各人气象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8:41:04 来源:书海阁

————

随着营口之会时日临近,吕国各方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一盟会。

这是吕国局势转折的开端,倘若新一任君侯上位,吕国大地战火平息下来。一个稳定下来的吕国,无疑会对各方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时的营口,一座座营帐设立其间,闻渊明、荀太常亲率一万二千【飞凰神兵】驻守营口,主持着营口之会的事宜。

老太师座于辅位,与荀太常相邻而坐,数十位上大夫一同在席,十数位荀氏宗老也在席间当坐。一张张案几上都摆放着一尊铜炉,炉内羹食沸沸,肉糜清香溢散,以食制为例,身前置五鼎四簋。

九州礼仪之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两簋之用!

荀少则锦袍金冠,正坐于案几旁,左右数十臣僚簇拥着,顾盼之间精光流转。前后各有精锐甲兵护卫,这些披甲之士踏步间沉稳有力,动作间整齐划一,皆是百中挑一的劲卒,身具一头莽牛真力。

此刻,这一座小小的营口,可谓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驻守的兵卒甲士至少都是【易筋煅骨】的修为,其中不乏【伐毛洗髓】这一层次的人物,甚至【脱胎换骨】的宗师、大宗师都不下数十上百,简直就是真正的龙潭虎穴一般。

清风徐徐,拂动发丝,荀少则面上笑意渐渐舒展,方下手中羹匙,向着闻渊明行了一礼,道:“太师,如今巳时将至,吾的那两位兄弟此时还未赴会,想必是不会再来了。”

听着荀少则的诘问,在坐的上大夫们面色凝重,作为众臣之首闻渊明面色冷淡,看着整个营口内外布置的【飞凰神兵】,轻声道:“巳时未至,此时言弃爽约,还是言之尚早,高阳君不妨暂待一二。”

荀少则态度自无不可,轻声笑了笑道:“既有老太师出言,少则自是甘之若饴。”

有着姒氏三大武圣人襄助,荀少则自感稳坐钓鱼台,营口之地就是他登上吕国君位的起点,多等片刻于少等片刻,他都将会是那个最大的赢家。

便是数十位上大夫抗拒又如何,三大武圣人一齐镇压之下,荀少则不认为会有人敢强行扎刺。

似乎感到了荀少则的成竹在胸,闻渊明深深的看了荀少则一眼,慢条斯理道:“如此就好!”

现在的吕国三方势力相争,然而在这三方势力之外,闻渊明、荀太常二人所掌握的势力,可谓是第四方势力。

只是他们二人从来不掺合争位之事,作为足以左右吕国局势的第四方势力,老太师固然不介意吕国君侯的人选,但却是以兴盛吕国为第一前提。

若是公子则、公子彧连一营口之会,都不敢亲身涉险,又有何资格承担吕国君位之重担。

虽然盟会之时,荀少则看似是占据着主场地利,但营口内外都有着老太师、荀太常二人的牵制。除非老太师、荀太常二人彻底倒向荀少则,否则荀少央、荀少彧所承担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如此大。

嗡——

天地间蓦然响彻一声刀鸣之音,刀音清冷彻骨直透骨髓,闻渊明感受着刀意中携带的锋芒,豁然起身看向一处角落。

一道青衫人影迈步而来,置身于天地苍茫之间,恍若一柄至高至上的天命之刀,劈开天地混沌清浊,任由芸芸众生在他天刀之下俯首顺逆。

“好一口不世神刀,叩问天门,截取天意,可谓太上之刀!”看着宏大的气象,大宗傅荀太常啧啧称奇,双目精芒跳动。

作为荀氏宗老中的武道第一人,荀太常的武道造诣几乎能跻身顶尖武圣行列,他自然能在凌厉的刀意中,感受到一丝刀道的至理神髓。

荀太常由衷的感慨着:“如此资质,如此良才,莫非吾荀氏能得一道果乎?”

【天人道果】与【天人之道】固然都是天人,法力神通广大,但二者间的差距,就恍如天与地一般,何止是相差悬殊可以形容的。

荀氏有一尊天人老祖镇压气数,有了如今的豫州大国的地位。若是再能有一尊【天人道果】诞生,怕是能将吕国封爵再进一步,成为改朝换代而不损自身的古老诸侯。

荀少则身子一晃,起身看向来人,失神念叨着:“荀少彧……真的是他?他怎么敢来?”

“他……怎么敢来?”

铮——

铮——

一名名甲兵纷纷拔刀,战戈盾牌高举,顶尖精锐级数的兵甲,一身的血煞刚阳之极,厚重杀机近乎于实质般,让人咽喉要害处一冷。

这些亲卫一个个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强健勇卒,一阵冲杀之下,未必不能斩杀宗师。

青衫身影对于眼前的剑拔弩张视若无睹,身形恍惚间略过数百、上千兵甲组成的阵列,尤自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轻轻落座席间,举动间不沾一丝烟火气息。

“老太师,如果这就是您所言的营口之会,小子会感到很失望啊!”

荀少彧神情漠然,稳稳坐在席位上,对周遭如临大敌般的兵卒们嗤之以鼻,手指缓然敲击着刀柄,刀身微微颤动,铮铮刀音在一起一落间回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尊武道臻达肉身成圣者,气血刚阳惊天地泣鬼神,一己之力击破十万大军,眼前的阵仗看着不小,却绝留不住一尊武道踏入绝巅的绝代强人。

而且,经过了这一回东行三万里,让荀少彧整个人精气神畅通浑一,一丝丝细微的变化,从内而外悄然发生。

闻渊明徐徐品着肉羹,神态悠然淡定,道:“那以长信君的意思,如何才不会让你失望?”

“老太师自知,少彧何必非要戳破?”荀少彧淡淡一笑,环顾四周臣僚们,目光所至纷纷垂头不语,人人噤若寒蝉。

“看来,大兄已然迫不及待,要来迎接吾这个不成器的庶弟了。”荀少彧看着荀少则周匝蠢蠢欲动的兵甲,不屑一顾的说着。

荀少则闻言面色颇为不自然,手中把玩着酒樽。只是他麾下的属僚们一个个面色不善,所谓主辱臣死,若非荀少彧先声夺人,武道气魄压得人抬不起头,这些平日里自诩忠贞的臣属,早就一个个出来血溅三尺了。

老太师第三神目开阖,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淡淡道:“长信君武道入圣,堪称当世之人杰,但处世事事锋芒太露,却非是幸事。”

这时的荀少彧,一颗通透道心与刀心相合,其锋芒之强天下少有,就是老太师玄功高妙绝伦,也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一位的手中神锋。

“老太师所言极是,少彧年少轻狂性子粗燥,自罚一杯。”荀少彧举杯敬酒,面上带着一抹淡淡笑意。

咕!

荀少彧仰头饮下杯中陈酿,动作一气呵成,带着洒然之态。看得荀少则紧锁眉头,妒火悄然而起,狠狠的攥着案几一角,生生捏出几个指印。

要知道,就因为荀少彧的率先出兵,打破了吕国的时局,让荀少则到手的大位,平添了这许多波折。要说荀少则近来心头最恨的人,绝对非荀少彧莫属。

“看来,少央是不会来了!”荀少则看着缺一席的卢蓬,强自笑着看向诸人。

如此看着席间,荀少则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心头滋味百转千回,道:“如今信陵君未至,营口之会只有吾与长信君,莫非是由吾二人来议商君侯之选?”

说罢,荀少则寒声道:“吾为嫡长子,荀少彧只是庶出子,从古至今哪里有罢黜嫡长,让卑贱庶出子承继的先例?”

这一趟营口之会,平息四方战祸只是事情的由头,最为重要的还是君侯大位。少了荀少央这个同为嫡子的对手,荀少则心中自头大为畅然。

“哈哈哈……”

突兀的,一道爽朗的笑声,徐徐传入营口大帐中。其势如山崩地裂,其气如海啸狂袭,显露了其人精湛高绝的武道修行。

踏!踏!踏!

一阵阵细密的脚步声中,一尊贵华服青年在众多臣属的簇拥下,如众星拱月之势踏入营地。在其气势压迫下,沿途兵甲们不由让出一条道路,以供数百臣属拱卫的青年通过。

“难得大兄还记挂着小弟,小弟真是铭感五内了。”荀少央龙行虎步,每迈出一步,都带着强烈的气势,让荀太常等荀氏宗老们,大有眼前一亮之感。

荀少央虽有内忌外宽之名,但自身的气度着实斐然,让人不由心折。

“终于到齐了啊!这一趟盟会,可是没白来一趟。”

荀少彧嘴角含着笑,只是撇了一眼荀少央左右臣僚。见得这些一个个宗师、大宗师级数的高手,甚至有几个气机晦涩的人物。

这些难得一见的高手,在气机交感之下,引得第六品神兵级数的吴刀一阵颤动。荀少彧手掌不自觉的按着刀柄上,圆满灵神与神刀灵性相合,精气神似如涓涓流水般,轻轻洗炼着刀身灵性。

看着荀少则落座,闻渊明道:“既然三位公子已至,吾等也该开宴了。”

在坐封君、上大夫、荀氏宗老们,纷纷颔首点头,齐声道:“理该如此!”

闻渊明沉声道:“如今君侯无踪,江山倒悬,然社稷不能一日无主。老夫身历四朝,蒙历代先君知遇,值此国运跌宕之际,理当召集诸位公子,商论新君人选,以安千万国人之心。”

文侯若在朝中,三大封君公子根本不敢乘势而起,只是文侯陷落的突然,且没有明确的传位诏书,让封君公子们得机趁势兴兵。

闻渊明面容肃穆,道:“今日吕国,能当社稷重责之人,唯有高阳君、信陵君、长信君三者。高阳君为嫡长定制,信陵君仁德昭彰与世,长信君有大功与社稷,三位封君都占吕国一角,不知在坐诸位以为谁最能承继文侯之志?”

三大封君公子落座,众多上大夫在位,老太师直言君侯大位归属,让所有与会之人豁然动容。先是由高阳君门客高呼而起,随后信陵君臣僚也不甘示弱。

“高阳君嫡长诸子,当为君侯。”

“信陵君宽仁悯恤,可为君侯。”

“长信君功勋当代,可为君侯。”

在坐上大夫们意见各异,高阳君呼声最高,信陵君次之,长信君荀少彧最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看着当前的局势,荀少彧轻声一笑,道:“哼……有意思,吾等都有资格继位,又何必让位与他人?”

闻渊明轻声道:“长信君言之有理,三位封君都有资格承继君侯大位,任何一人若要舍弃,都不是轻易之事,必会有新一番的争端。”

“既然如此,诸位不妨各退一步,三位封君皆不承继大位,由尔等选择一位德才兼备的文侯子嗣,三位封君皆为亚君,与新君地位相等,共治吕国社稷。”

“什么?”

“亚君,怎么可能?”

“荒谬,谬论啊!”

这话简直如晴空霹雳一般,让大多数的人为之惊愕,环顾四周只有一张张惊诧的面庞。

席间的荀太常神情漠然,显然是早与闻渊明商量明确了,只是下方的荀氏宗老们,一个个的目瞪口呆的不能自己。

“亚君……”

荀少彧收敛了心神,看着一脸沉寂之色的老太师,不由得摇摇头。

老太师的用意虽好,在坐的却少有人会领情分。在三强争位的当下,以‘亚君’安抚他们三人,再以新君登位,未尝不是一个平息吕国战火的好机会。

只是,吕国局势若是无人干涉,或许能有五分机会成功,但荀少则、荀少央二人身后可是站着两大强国。郑国、宋国的利益基础,是公子则或是公子央登上吕国大位,而不是成为一个名义上的‘亚君’,受到新君与另外二个‘亚君’的掣肘制衡。

荀少央沉沉的吐了一口气,道:“不知老太师以为,国中哪一位公子,可以担当大任?”

就在说话间,信陵君一名名僚属已然起身,矗立在荀少央身旁,冷峻的眸子如苍狼般可怖,环伺着周匝。

而荀少则恍如漫不经心的把玩着酒樽,目光注视着这一位四朝元老。三名衣着寻常的甲兵立其身后,犹如三座高山般为其遮挡风雨。

喜欢元始诸天请大家收藏:(wuxia.one)元始诸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