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跟一个地dao的重庆老百姓聊起古镇,第一个印象就是磁qikou,磁qikou算是重庆民俗文化的瑰宝,尽guan就是那么一条狭长的青石板路,而且目前已经被各大民俗商业占据,原汁原味的川东古镇,早已透着nong1烈的钱味。
磁qikou在重庆的人文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如果和人聊起,必然有人会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当年成功逃脱的华zi良,另一个就是曾经在现在的宝轮寺里避难的建文帝。
建文帝在历史上是个传奇,也绝对是个苦bi1。作为朱元璋的嫡孙,却在继承皇位后仅仅zuo了4年的皇帝,便没有天理的遇到了靖难之役,于是开始了漫漫逃亡生涯,期间曾在磁qikou的一座寺庙里隐居,于是该寺庙后改称“龙隐寺”,直到十多年前才更名为宝轮寺。
可是在几年前,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dao,还有一个地方,是关于建文帝的。那个地方叫龙兴,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第一次与龙兴结缘是在2004年,而最近一次去却是在两个月前。龙兴地chu1在现今的渝北区,原名隆兴。
是重庆难得一遇的清幽的古镇,与磁qikou的嘈杂和喧闹相比,这里的人似乎更喜huan打麻将和聊家常,相传建文帝逃难时经过此地,也躲jin了当地的一座小庙的佛龛底xia,从而逃过了燕王追兵的追杀。
也许他对庙有种莫名的安全gan,否则为什么总往庙里躲。此后隆兴就更名为龙兴。龙兴古镇的街上,有家打铁铺。打铁铺的对面,有家豆花饭。
本来我以为我不会再与这个地方有所交集,除了那青辣椒和红辣椒组成的太极阴阳油碟,以及那种原汁原味的疍shuinongchu的豆花,令我吃得re泪盈眶。
2004年,我接到一个dao上朋友的电话。说是龙兴有家大hu人家,请他到他们的祠堂里“看墙”,
我这个朋友是在较场kou十八梯附近一个比较有名的shui碗师傅,而“看墙”在他的专业里来说,就类似于我们的问路。
而需要请他看墙,想必是遇到些奇怪的事,而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则说明他觉得他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这次的委托人是当地世代的望族。由于当地不止一个望族,所以我也不方便透lou他们的姓氏。
事qing是这样的,当时这家人聚集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zi孙,一起来为一个家族里的一个老人祝80大寿,an当地的民俗,大家在长街上摆liushui席,菜肴丰盛,但是就是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先是整整一个上午,米饭总是蒸不熟,由于人多,蒸zi饭也比较快。其次是回来的后辈有些带了小孩来,而那些小孩一jin祠堂就狂哭。
怎么都劝不住。当时我这朋友一听,就赶了过去,他告诉那家人,饭总算蒸不熟,其实是因为家里办喜事,却没有上香告知祖宗,于是祖宗有dian生气。
而小孩哭,也是祖宗在逗小孩zi玩,由于有些孩ziyan界很低,对老祖宗苍白的脸给吓着了,于是就狂哭不止。
我这朋友说,其实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饭不熟,那么就赶紧给老祖宗供香供饭就可以了,而小孩哭就相对比较麻烦,必须得立个shui碗。
所谓立shui碗,就是取碗一只,碗底撒xia米,倒上小半碗shui,然后取3只筷zi,呈敬香的样zi用手扶住立在碗里,然后告诉老祖宗们,是家里的孩zi回来了,求老祖宗不要吓孩zi们,然后从筷ziding端淋shui,然后松开扶住筷zi的手。
如果筷zi倒了,就说明老祖宗没接受,如果筷zi直立起来,就说明老祖宗答应不再吓唬小孩了。
于是我这朋友an照dao上规矩替他们zuo了,祖宗也答应了,本来以为什么事都没有了,却在他离开龙兴的当天晚上,族人里有人起夜上厕所的时候,经过二楼的走dao时,低tou看见楼xia堂屋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穿青布长衫、手拿一本书,摇tou晃脑在念文言文的老人。
上厕所的人以为是家里那个嫡zi嫡孙在回味自己家族的过去呢,于是客气的打了个招呼:这么晚还读书呢?却见那个老人转过tou来,张着嘴,歪着xia巴,脸se苍白,直勾勾的看着2楼上的人,接着忽闪几xia,就消失了。
于是这一惊就不轻了,gao烧、卧床、还胡言乱语,有些人信了有些人不信,不信的人嘲笑他是昨晚喝的太多,清醒了就没事了,信的人就联系到先前的怪事,觉得是我那朋友没chu1理gan1净,于是电话里骂了他一顿,并要求他立ma过去,还不能让街坊邻居知dao。
于是我朋友叫上了我,跟他一起去。之所以叫上我,是因为鬼现行了,这说明这只鬼必然是有dao行的,他不抓鬼,也只能我来办。那是我第一次去这个地方,路特别不好走,我不是建文帝,不要担心有人追杀,但却被那家人一次又一次急促的电话cui得有些心烦。
到了那家人的祠堂里,免不了让我朋友挨上一顿臭骂,说什么招摇撞骗之类的,我那朋友也是老江湖,他能ti谅这家人的心qing,也就没计较。
我遣散了不相gan1看re闹的人们,关闭祠堂的大门,在tou一晚他们说见到鬼的那张太师椅上,开始罗盘问路。结果是令人悲cui的,这里果真闹鬼,并且这个鬼能力很qiang。
是好是恶还无法判断,但是能有如此大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