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511章 工人?

大清弊主 第511章 工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53:31 来源:88小说

胤祯笑了笑,道:“战后得失讨论,不仅是林卫、付安定等高层将领,海军着的中层将领、基层将领都要进行讨论,而且讨论记录还要转发全军,组织全军上下学习,不仅便于高层将领了解下面的情况,也是给基层将领提供学习的机会,一支部队能不能打仗,武器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级将领。”

胤祥点了点头,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自古皆然。”

见胤祥体会的不深,胤祯也懒得解释,海军重在培养将领是为日后迅速扩兵做准备的,不局限于海军,这些将领稍一转换,陆军同样能够胜任,微微沉吟,他才低头翻看了下手上的信函,第一封便是《江户条约》的正本和附约。

拆开细细了看了一遍,基本都是按照他的叮嘱签定的,仅是具体数目不同而已,他不由微微颌首,颇感满意,稍一沉吟,便道:“尽快安排船只将那五千战马转运澳洲,澳洲如今正是急需战马。”

胤祥点头道:“如今前往日本正是顺风顺水,我已经让施世骠通知上海沙船协会的汤德贵了。”说着,他颇为好奇的问道:“十四弟要让日本和亲?皇阿玛会同意吗?”

听到提及康熙,胤祯才想到康熙说过要见胤祥的,胤祥回京,先奔自己这里而来,天知道康熙会不会多心,当下便道:“您这一说,倒是提醒我了,皇阿玛身体已经大有好转,您先快马赶去小汤山行宫给皇阿玛请安,晚上,我为您接风洗尘。”

一听康熙身体大有好转,胤祥亦是一喜,追问道:“皇阿玛能够完全康复?”

“问题不大。”胤祯含笑道:“现在的恢复情况良好,应该能够完全康复。”

胤祥略略迟疑了一下,才道:“皇阿玛定然会问起征日的情形,该如何回奏?”

听的这话,胤祯不由心里暗喜,老十三现在是全心全意的替自己考虑了,略一沉吟,他便笑道:“海军如今乃是朝廷的经制之师,无须隐瞒,如实禀报,这些材料您都带去。”

胤祥微微点了点头,康熙恢复情况良好,自己回京,先到太子这里,可是大犯忌讳,当下,他便起身告辞。

胤祯起身相送,出了殿门,他才道:“不用洗漱,就这样快马前往,皇阿玛精力不济,要注意谈话时间。”

胤祥点了点头,抱拳半鞠一礼,便转身而去,才行的十余步,却正碰上方苞急步进来,他不由含笑驻足,见是胤祥,方苞连忙上前请安见礼,起身后又是一揖,道:“恭喜十三爷扬威海外!”

胤祥见他身着六品的补服,暗忖老十四应该是帮他补了詹事府的职位,便微笑着打趣道:“好嘛,几日不见,就是六品官身了,是不是该请客贺贺?”

“十三爷要喝酒,下官自当奉陪。”方苞微笑着道:“改日上府相请。”

胤祥要赶去见康熙,也不敢多耽搁,当下便笑道:“我赶去见皇上,不与你绕舌,记的要最好的酒,听说太子那里有好酒,你不妨去打打秋风。”说着点了点头,快步离去。

方苞却是楞了片刻,康熙为何急着见十三爷?稍一沉吟,他便快步进了毓庆宫。

胤祯啜了几口茶,待方苞见礼之后,便伸手让座,而后道:“胤祥既已回京,海军征日大胜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开,调查旗人反应之事,可已完结?”

“回太子爷,已经调查完结。”方苞躬身道:“情形不容乐观,通过大量的私下走访,底层的旗人对于放开限制是较为赞同的,毕竟放开从业限制,他们可以自由筹谋生计,能够极大的改善窘困局面。但是稍为富足的旗人,却都是持反对态度。

反对的缘由很多,总的来说有几点,一则是认为旗人从事其它行业,有**份,七十余载的恩养政策,他们坐享钱粮惯了,早已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他们认为从事农商,有失体面。

二则是旗人的整体荣誉感极强,多年的特权使他们处处高人一等,除了从军,其余皆视为贱业,让他们从事其他行业,他们心理上有受辱的感觉。

三则是担忧放开限制之后,朝廷会取消他们的种种特权。

这是通过广泛的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微臣这几日亦在思虑,旗人这些年来不事生产,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初一放开限制,他们能够从事的只能是贱业和出卖苦力,这是中上层旗人难以接受的,皇上恐也难以接受。

再则,旗人享有各种特权,入仕选官且不说,仅是律法特权就是一条巨大的鸿沟,普通民人商贾惧怕与旗人往来,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旗人融入各个行业。”

说到这里,方苞不胜苦涩的轻叹了一声,道:“八旗制度革新,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非有大决心大毅力,实难动摇分毫,即便是放开限制,一众王公大臣亦会极力反对,十四爷,是否稍稍延迟时日?”

听的这番话,胤祯心里也是一阵阵发凉,仅仅是放开对旗人的从业限制,都如此艰难,更遑论之后的革新了,延迟时日,延迟到什么时候?等自己登基,这要等多少年?难道那时候的反对力度就会小?

不能延迟,再难也得上,胤祯暗忖道,这颗毒瘤迟早得割,迟割不如早割,不乘着手头有钱,不乘着海外扩张之机彻底解决,日后根本无法解决,

旗人的律法特权,不可能马上取消,那会引起极大的反弹,只能逐步的加大惩罚力度,慢慢与大清律看齐。当前是如何才能放开对旗人的从业限制,这个口子必须先得撕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如何才能让旗人心甘情愿,甚至是踊跃接受这点?

沉吟把晌,胤祯才道:“八旗制度革新不仅是关系旗人的生计,国家的兵制,朝廷的财政,也关系到大清的长治久安,不能拖延,再难也必须知难而上。即便现在不能公开的提出放开旗人从业限制,咱们也要创造条件。”

创造条件?什么条件,放开旗人从业限制的条件?这条件如何创造?方苞微微一楞,他倒是未料到胤祯有如此大的决心,略一沉吟,他才试探着道:“放开旗人从业限制牵扯到旗人的各方特权,公开提出,必遭反对,太子爷是想绕过去?”

胤祯颇为赞赏的看了方苞一眼,道:“对!咱们不公开提出,先造成既成事实,引导旗人做事,待众多的旗人都要求出来做事,再顺理成章的提出放开从业限制,反对声就不会那么大了。”

“这法自子是好。”方苞微皱着眉头道:“不过,如何才能引导旗人出来做事,而又不致引起一众王公大臣的反对?”

“要让旗人心甘情愿的出来做事,而一众王公大臣又不横加干涉,必须考虑几点。”胤祯含笑说道:“首先要通过旗务整顿,加强皇权,逐步削弱各旗旗主、王公勋贵对旗民的人身管制,削弱他们干涉的权利,然后,通过体面的,有足够利益的工种引导旗人自主加入,时日一长,规模一大,便可水到渠成。”

方苞不由瞪大了眼睛,旗务整顿这事好说,什么工种又体面,又有钱,而且还规模庞大?在京的旗人着有数十万,人少了可不济事,达不到效果。

见方苞一脸疑惑,胤祯笑了笑,道:“旗人身无所长,既无务农,也无经商之经验,唯有大建作坊,让旗人都进作坊去做工,让他们做工人,将他们慢慢转化为产业工人。”

“作坊?”方苞失声道:“哪得多大的作坊才能安置那么多人?作坊可是苦力,旗人愿意进去?一众王公大臣能不反对?”

“有足够的利益,谁不愿意去?”胤祯微微笑道:“虹港为什么能够吸引人?就因为薪俸高,一个熟练工匠一个月的薪俸都在一两五钱左右,一人进厂,就足够养一家子人,谁不愿意去?想进去还得找门路。

为了吸引旗人进厂,咱们还可以把薪俸提高,跟步兵一个标准,二两银子一个月,不担心他们不来,至于王公大臣反对,可以用特殊的行业让他们闭口,诸如,火药、新式枪炮铸造、优质钢铁冶炼等等。”

这法子不错,火药、新式枪炮铸造、优质钢铁冶炼这些作坊都是军工,掌握在旗人手上,亦是天经地义,谁敢站出来反对?方苞不由微笑道:“太子爷真可谓是一步三计,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旗人生计,而且也为朝廷培养了大量的熟练枪械工匠,更为八旗制度革新奠定了基础,实乃一石三鸟。

不过,这些作坊都设在京师,却是不利于满足海军的需求,而且,这也有赔钱转吆喝之嫌。”

“哪能都在京城,让他们去天津,天津至京城的驿道明年就能完工,往返便利。”胤祯不以为意的道:“京城也要建,不过要建在城郊,至于赔钱,可能不大,军工这块,不仅是满足朝廷所需,还可向外贩卖,民用的就更不存在亏损了。”

*

小汤山行宫,康熙按例坚持在两名太监扶持下行走,最近,他恢复的不错,虽然还需人搀扶,但行走已经不很吃力了,为此,他增加了行走的次数,改为一日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康熙恢复的情况良好,李德全亦是大感轻松,小心谨慎的跟在康熙身后,不时的奉承几句,眼见规定的锻炼时间到了,他正欲上前提醒康熙,却是一眼瞥见院子门口一个小太监探头探脑的,他忙急步赶了过去,轻声的呵斥道:“吩咐多少次了?皇上训练时间,任何人不得打搅,没长记性?”

那小太监躬身道:“禀大总管,十三爷在外候见,奴才见他一身风尘,担心是军国大事,是以前来禀报,还望大总管恕罪。”

听闻是十三爷到了,李德全不由微皱了皱眉头,康熙点名要叫十三爷,他是清楚的,沉吟了下,他才挥手,道:“先在院子外候着。”

康熙却是早瞥见这边的动静,见李德全回来,便停住了脚步,道:“何事?”

“回皇上,十三爷回京了,在外候着呢。”李德全躬身说道:“皇上散步的时间也到点了,该休息了。”

听闻是老十三在外候见,康熙也是一喜,仰脸看了看日头,便道:“将椅子就摆在这树荫下,宣他进来。”

李德全也看了看日头,暗忖这主子一身的汗,坐在树荫下,着凉了可不是小事情,不过,见康熙在兴头上,他也不敢开口相劝,忙示意几个太监宫女将桌椅摆在接近太阳光的地方,待康熙坐定了,这才转身急步赶到院子门道:“宣十三爷觐见。”

胤祥一路上骑马刻意落在后面,五十里路下来,自然是显的风尘仆仆,听得宣他觐见,忙急步赶了进来,自康熙中风,他就一直未见到康熙,此时见康熙神态和煦的坐在椅子上,忙上前跪下请安,道:“儿臣胤祥,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

见他一身风尘,康熙含笑道:“赐座,赏茶。”

胤祥却又叩头道:“皇阿玛圣体欠安,儿臣等日夜忧心,不能在跟前尽孝,还望皇阿玛恕罪。”

康熙是有意隐瞒病情,听这话,不由微微一笑道:“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尽忠,扬威国外,朕心甚慰,无须自责。”说完,又问道:“瞧你满面风尘,可是方才进京?”

胤祥不敢隐瞒,忙回道:“回皇阿玛,儿臣回京听闻皇太子告及皇阿玛龙体康复良好,便急急赶了过来。”

康熙点了点头,道:“与日本签订的《江户条约》文本可曾带来?”

胤祥急忙将条约及附约以及施世骠、林卫等人的折子、海军战后会议记录等双手呈了下去,道:“这些是条约文本、附约及海军将领的折子。”

康熙接过,微微翻看了下,便含笑道:“朕刚活动了下,一身大汗,你也是风尘满面,先去沐浴一番,再行详谈。”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