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399章 微服私访(二)

大清弊主 第399章 微服私访(二)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53:31 来源:88小说

不过,即便是在京城微服私访,也不可能抬脚便走,这群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白龙鱼服之事,还是谨慎为上,康熙瞥了胤祯一眼,仍是没有表态,他发现老十四行事,往往剑走偏锋,出人意料,不能以常理度之,他不得不细细琢磨。

老十四如今并无储君名分,按理,应该借着整顿旗务,筹划八旗生计之机大肆邀买人心,特别是拉拢各旗都统和旗下的王公大臣才对,他倒好,不仅不乘机聚附人心,反而要拿宗室开刀,这不是自个找不自在嘛?

即便老十四怕触及皇权,欲消弭自己的戒心,最多也就是不邀结人心而已,何至于拿宗室开刀,置他自身于陷境?难道说,老十四根本就是不计较自身得失,一心为国?否则,以老十四的精明,何以会做出自毁根基的事情来?

想到快速膨胀的宗室,康熙亦是颇为的自责,前明之所以丢了江山,很大原因便在于宗室的过度膨胀,挤占了国家近三成的财赋,明知道这一点,他却仍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前车之鉴不远,他岂能让大清重蹈覆辙?控制宗室的无限膨胀,限制宗室的强大,必须在他手里定出章程来,此事刻不容缓。

想到这里,他又警惕起来,老十四该不会是抛砖引玉,最后,让自己去得罪整个宗室吧?略微一想,他便一阵释然,老十四行事风格并非偏于阴狠,况且,他也不会考虑不到有引火烧身的可能,不可能行此下策。

倒是老十四提议的法子确实有可取之处,老十四如今才二十五岁,不出意外,海外封国在他手上就要收回,不可能再留给后世子孙,开宗学,习西学也未尝不可,不过,未防意外,此事,还是要将老十四推在前面。

沉吟良久,康熙才开口道:“你说加强皇权,进一步削弱八旗旗主和王公宗亲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和依附关系。可是已有了初步想法?”

一见康熙想了这半晌,竟然转移话题问到这上面来了,胤祯不由暗暗腹诽,整顿旗务的想法,他此时哪里敢提出来,忙欠身回道:“回皇阿玛,此事,儿臣目前并无具体想法,仅有两个提议,一则是名分,八旗旗主的满语叫‘固山额真’,儿臣建议改为‘固山昂邦’。”

康熙大为赞赏的看了胤祯一眼,这提议好!名不正则言不顺,加强皇权自然要先从正名开始。‘额真’的满语意为‘主’,而‘昂邦’的满语意为‘臣’,‘固山昂邦’即‘旗的大臣’。

虽然只是一词之改,但意义却甚为重大,这等于是明确了君臣主仆名分,只有皇帝一人可以称为‘主’,即使是一旗之主,和皇帝的关系也是臣子和君王的关系。

如此一来,旗主这个称呼便将彻底消失,所有的旗民今后都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帝,时日一长,各旗之人则只知有皇上,不知有旗主。

想到这里,康熙含笑颌首道:“改得好,接着说。”

胤祯暗笑,加强皇权之举,你表态倒是快,略一沉吟,他才道:“另一提议,是倡议建立八旗公所衙门。大清入主中原已经七十余载,但各旗都统仍是在府中处理旗内事宜,既不成体统,亦不合乎规范,而且各旗的各类档案文书亦无妥善管理,相当混乱。”

康熙一听,便意识到老十四这是欲大动干戈!成立八旗公所衙门,无异于将八旗的旗务纳入了朝廷范畴,而且也便于在公所安插人手,各旗的底细亦可了若指掌,这确实是个好提议,不过,亦可能激起各旗都统的强烈反对,这倒也无须担心,此事理由充足,又名正言顺,大可光明正大的实施,只是此事,怕是得给老十四挡挡了。

略微沉吟,他便道:“此事,开年之后,朕再宣布实施。”

一听康熙主动把这事揽了过去,胤祯心里一热,忙叩谢道:“儿臣谢皇阿玛体恤。”

康熙微微颌首,看老十四这架势,是成心要大力整顿宗室和旗务了,也不知道老十四怎么想的?他倒是想看看老十四的手段,不过,以老十四如今的身份、地位,如此整顿却是有点出力不讨好,犹豫了下,他才道:“宗学,先建起来吧,暂时按八旗的左右两翼各设一所宗学,招收宗室子弟入学学习,先学习满文、汉文,演习骑射。

整顿旗务、筹划八旗生计之事,无须急于一时,如今远征欧洲、美洲才是急务,待忙完远征事宜,再从长计议。”

康熙往后拖延整顿旗务之事,却是正中胤祯下怀,不过,整顿京城治安的事情,他却是不想再拖延下去,这事,得由他来主抓,八哥他们下不了手,他忙躬身道:“儿臣尊旨。”起身后,又接着道:“京城治安不仅关乎皇室的脸面,亦引领地方之风气,更关乎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儿臣恳请皇阿玛慎虑。”

康熙颇为诧异的瞅了胤祯一眼,老十四何以抓住这事不放?略一沉吟,他才问道:“治安不靖,可是已经影响到了工商杂税革新?”

“皇阿玛洞烛幽明,圣明烛照。”胤祯先奉承了一句,才接着道:“据儿臣所知,京师重地,有不少泼皮无赖,聚众纠集,明里盘剥,暗里敲诈,以致京师商铺,苦不堪言,皇阿玛虽有如天之仁,却难以泽惠万民,京师尚且如此,地方亦可想而知,儿臣恳请皇阿玛允准,在京师进行严厉整治。”

康熙脸色已是沉了下来,胤祯虽然没有明说,但之前就已经肯定有宗室子弟参与其中,这聚众纠集,可不能等闲视之,更别提宗室子弟聚众纠集了,稍有不慎,便会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瞥了胤祯一眼,他才淡淡的说道:“先跪安吧。”

退出养心殿,胤祯不由一阵苦笑,康熙是什么意思?是欲庇护宗室,还是不相信这事?本来还想汇报远征人选的事,看来,只能拖到明日与上书房大臣一起议定了。

*蜂窝煤炉的推广表演和重金悬赏,一早就在京城内外的各繁华街口摆开了架势,京城各大茶楼在上午亦是格外的热闹,只要是没有黄带子在场,人们清一色都在议论着昨日的那场黄带子奴仆与步军统领衙门兵士的殴斗。

当然,十四爷出场的那段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小司匠无端受辱,十四爷飞马相救’已经不知道被演绎出了多少版本,工部火药作坊的司匠罗天云可谓是一夜成名,原本一句话而获五百两重赏就已经让人嫉妒羡慕的发恨,转眼间又遭黄带子纵狗抢肉,无端殴打,赏银也被抢走,可谓是塞翁失马,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不料,紧接着又异峰突起,十四爷闻讯之后,竟然亲身飞骑而至,不仅解救了罗天云,而且还惩治了黄带子。

如此一波三折的桥段,又是圆满大结局,自然是分外的吸引人,让人百听不厌,议论的也格外有劲,十四爷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名声也随着议论传扬开来,随之传扬开来的还有十四爷无偿赠送一千套蜂窝煤炉给贫寒人家过寒冬的消息,十四爷仁厚爱民的名声也散播开去。

各个蜂窝煤炉的推广点,一早就被人围的水泄不通,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少人兴致勃勃的用模具试做蜂窝煤,比较耗煤的多少,火力大小、持续时间长短等等,自然,也有不少人是企图能找到一点灵感,能够获得重赏。

午后,外城,小市街口的一处蜂窝煤炉推广点,康熙一身缙绅装扮,好奇的打量着蜂窝煤炉和模样怪异的蜂窝煤,琢磨着胤祯重金悬赏的两个问题,纵是他学贯中西,思忖了半晌,也是无从明白个中缘由。

他不由暗自嘀咕,明日得好好问问老十四,这个老十四,竟然能想出这个法子来招揽杂学人才,也算是别具一格了,不知道效果如何。随后,他又好奇的打量了一番制作蜂窝煤的模具,并亲眼目睹他们做了几个出来。

康熙虽然不烧煤炉,却并非不懂,烧煤球的煤炉与烧蜂窝煤的,根本就没法比,他甚至可以预见,这种蜂窝煤炉一推广,将很快普及开来,不说农村,至少在各个府城都会大受欢迎,将极大的促进煤炭的使用。

不知道老十四这个蜂窝煤炉和模具能够赚多少钱,若能在全国推广开来,怕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难道也是从西洋人哪里学来的?

康熙带着满腹的疑问,离开了街口,领侍卫内大臣伊德见这情形,急忙凑了上去,轻声道:“老爷,欲进哪家店,还望提前告之,小的们也好预做准备。”

这次出宫,康熙不想惊动人,仅带了十六名侍卫,但伊德却是不敢大意,暗里又让一等侍卫关保调集了一批侍卫暗中策应。

对这些小动作,康熙岂能不知,却也未加阻止,听闻伊德这话,他摆了摆手道:“有关保、拉锡几个跟着就成。”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