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侠骨照银枪 > 第八章 金刚怒目兄弟情

侠骨照银枪 第八章 金刚怒目兄弟情

作者:3井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0:37:49 来源:书海阁

杨景出师不利,气得卧床不起,所带闯阵兵马皆折损殆尽,雁门关登时陷入一阵阴霾,士气低落。

随后辽兵趁势组织攻城,在佘赛花的指挥下,勉强击退敌人。辽兵在关下叫骂挑衅,佘赛花命全军坚守不出。残阳如血,整个雁门关鸦雀无声,死一般沉静。

柴美容在旁侍疾,见六郎郁郁寡欢,安慰道:“夫君,胜败乃兵家常事,先养好身体,才能再战辽兵。”

杨景微微阖眼,懊悔道:“都怪我轻敌大意,瞧不破敌人的奸计,害得兄弟们命丧阵中,我如何面对他们的父母妻儿啊。”

原来他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不敌韩昌,而且内疚自己轻敌大意,害得将士无辜送命。两军对阵,自然少不了伤亡,可若因为将军决策失误而葬送士兵性命,就是为将者的无能了。

杨景整日苦思破阵之法,天门阵中的八大阵若单独运转,破阵不在话下。一旦八阵结合,其中变化难以言表,与自己所学相去甚远,顿时头胀欲裂,更加气郁。

柴美容见夫君颓败,低声道:“夫君,辽兵阵法怪异,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也是他们无法攻破雁门关,这才以此诡计引诱夫君出击,只要我们坚守不出,辽军自当退兵。”杨景虽不甘心,可眼下不能枉送将士性命,也只好加强戒备,以防辽兵偷袭。

静养几日后,杨景内伤渐好转,便到城墙巡查军容。自从他败阵后,又因气血攻心卧床,士气有些低落,全靠佘赛花震住场面,才没有溃败。守城将士见将军前来巡查,士气重振,之前压抑气氛一扫而光。

杨景巡视完毕后,见守城布置颇有章法,步兵和弓手兵配合也相得益彰,各种守城器械也一一准备妥当,心想这手笔不知是何人所为,可堪大才,一问之下,竟是出自杨排风之手。

他对这个小丫头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天波杨府烧火的丫头,平日喜欢和儿子杨宗保玩耍。后来凌楚瑜将其带走,收做徒弟,以为她今后会是一代女侠。可没想到的是,杨排风在雁门关前独战韩昌,鼓舞士气,随后又是她领一偏师,接应战败后撤的自己,足见其武功和谋略之高。便下令传杨排风帅账商议。

少顷,一身戎装的杨排风风风火火赶来,道:“将军,杨排风听命。”杨景见她英姿,赞叹女中豪杰,道:“排风,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拘礼,坐。”

杨排风将披风一撩,振振有声,端坐在一旁。

杨景道:“排风,这次多亏了你,才使得辽兵不敢犯境,看来这些年,你跟你师父学了不少本事。”

杨排风道:“排风从小受教于杨家,自当保家卫国。此番辽国不自量力,敢来犯我大宋边境,定教他们全军覆没。”

她少年父亲就死在战场上,这对她幼小的心灵冲击极大,发誓长大后定要驱除辽兵,收复河山。后来她上山学艺,凌楚瑜因有愧其父,悉心教导,倾囊相授。仅仅五年,她便将杨家枪学得滚瓜烂熟。不仅如此,兵法谋略也颇有小成,连凌楚瑜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聪慧和毅力。

可一个花季姑娘,当天真浪漫的年纪,应该多接触这世间的美好事物,而不是心怀报仇种子,整日与武功为伴。凌楚瑜唯恐她错过美好童年时光,长大后有所遗憾,便不在传授她任何本事。可杨排风鬼灵精怪,见师父不再传授本事,便悄悄去求教苍云山上兵法谋虑仅次于她师父的冯易烟。

冯易烟对她也是喜爱,可惜无缘收其为徒,尤为遗憾。但杨排风求教,他表面不应允,而暗地里却安排吴犀不经意泄露,让她将自己专研多年的兵法一一学去。而杨排风也不负众望,此次雁门关一战,便是最好证明。

杨景道:“排风,这些年你师父他怎么样?”杨排风一听,脸色瞬间不悦,道:“师父他这几年为情所困,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他时常下山,一去就是一整天,后来我问了其他人,才知道师父他去祭拜一个女人,那个为他而死的女人。还有,后来师父他经常站在后山一块巨石前饮酒,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我也不敢去打扰他。将军,你知道我师父在思念谁吗?”说到最后,略带酸楚。

杨排风曾见过英姿飒爽的闻人清,也偷偷见过风华绝代的蓝儿,也在山上听过苏媚为爱而死的故事,这三人不论样貌和才智,都是上上之选。但凌楚瑜更多时候,是对着巨石叹气,杨排风知道,这才是师父心中想弥补的遗憾。

杨景听罢,也是长叹一声,不愿将此事多说,摇头道:“你师父的感情之事,外人怎能知悉。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到底爱谁。”说罢他看向杨排风,发觉这丫头眼里闪过一丝悲伤难过,不禁有些吃惊,便岔开话题道:“排风,这次叫你来,是为了破阵一事。这辽兵阵法诡异非常,闻所未闻,你随楚瑜学艺,他可有传授排兵布阵之法?”

当年杨家八子中,在排兵布阵上,凌楚瑜乃佼佼者。杨景心想,或许杨排风会有所涉猎。只要能了解这个阵法,便能有一战的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杨排风露出凝重的神情,摇头道:“将军,排风无能,从未见过这个阵法。”她将后来几年不曾在凌楚瑜身上学本事的事情说了,杨景有些失望,道:“排风,那你能否传信给你师父,让他下山相助。”

杨排风更是没有办法,摇摇头,道:“师父他早就下山去了,江湖茫茫,不知该如何寻找。”

杨景听罢,也只好放弃。眼下也只有严守雁门关,等待朝廷援兵。他坚信只要再有数万大军驰援,辽军休想越过雁门关半步。

可等来的并不是援兵,而是赵光义的一道圣旨。皇帝震怒,让杨景尽快出兵,破了辽军的天门阵,好让辽军知道宋朝厉害。杨景对此圣旨是大吃一惊,急忙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皇上这是怎么了,这雁门关自古就是关隘险地,利守不利攻,为何要让我们出动出击,岂不是兵家大忌?”众将纷纷表示不满和愤怒。

之前虽有杨继业出动出击,生擒敌军将令的壮举,可此一时彼一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能同日而语。杨景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之事。辽军此次来犯,已做了充足准备。首先辽兵陈兵边境,使得两国边境紧张,战事一触即发。再者,他们主动挑衅雁门关,若我们拒战不出,消息传出,民心不稳,朝局动荡,甚至整个边境士气都会低落,到时候辽兵一旦猛攻,唯恐不敌。最后一点,辽国有意在皇上大赦天下时候出兵,分明就是挑衅,若我们避而不战,士气备受打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已不是战局的运筹,而是整个朝廷的对弈,这也是在逼我们主动出战。”

众人纷纷叫骂辽国卑鄙,也想到这天门阵的背后,竟有如此深的运筹帷幄。可眼下无破阵之法,圣旨又催得急,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此时,士兵来报,有十余名和尚来到帅府前,请求面见杨景。众将均是好奇,如今战事胶着,和尚不在寺庙乖乖念经,来这里作甚。杨景眼下烦躁不安,无暇分心,随口道:“替我好生招待他们。就跟大师们说,眼下边境战事紧急,本将军军务缠身,不能亲自迎接,有怠慢之处,多多包含。他日击退辽兵,再登门贵刹,多多赔罪。”

他没有大摆架子,只是军情紧急,难以分心。士兵下去后,不一会又返回来道:“将军,那些和尚说了,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替将军分忧,解雁门关之围。”

帐内众将一听,发出一阵冷笑,有人道:“如今这和尚也知兵?定是想多讨些善缘罢了,将军,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定是些狂妄之徒,依末将之见,不如将他们驱走算了。”

杨景向来敬重僧人,道:“不必。我想他们都是一些热血之士,见辽兵势大,这才来相助,也是一番好意。若大宋人人皆如此,又何惧辽兵。”他对士兵道:“去回禀那些师傅,他们报国之志,杨景感激不尽。但沙场征伐本就是军人之事,让他们放心诵经,本将军定会打退辽兵。”

士兵令命而出,不久又返回,说那些和尚让他带一句话。那些将领实在看不下去,愠怒道:“这些秃驴,当真是冥顽不灵。将军,属下这就亲自前去,将他们叉出去。”

杨景略做思忖,道:“先听听他们想对本将军说什么吧。”他素来礼贤,心想这些和尚三番五次要求见面,或许真有什么本事不成。

那士兵一字一句道:“梨花凋落两狼山,七羊同去六羊归。”

杨景听罢,虎躯剧震,急忙道:“外面到底是什么人?”旁人或许不知这两句话是何意思,但杨家八兄弟可无比清楚,最后一句正是智聪和尚给父亲杨继业的批言。当时众人不明这是何意,以为杨家人只有六人归来,实际上是说杨家七个儿子,只有六郎生还。

那士兵见他脸色巨变,吓得哆嗦,舌头打结,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杨景不等他说话,当即迈开步伐,冲出军帐,直奔门外。只见外面站立数十人,头戴斗笠,身穿灰色僧衣,脚穿草鞋,每人手持一根长棍,不像普通游行僧人。

杨景看不起他们容貌,颤声道:“方才是哪位大师说有破敌之策?”

此时为首的僧人朗声道:“阿弥陀佛!”声音极为熟悉,杨景已是控制不住,道:“这位大师······您可否······将头抬一抬,我想知道你是不是······”

那僧人生得虎背熊腰,极为健硕,他将头抬起,一双虎目精光闪闪,如那怒目金刚,威严赫赫,微笑道:“六郎,别来无恙!”

杨景忽止不住泪水,扑上前将他抱住,不顾身份叫道:“五哥,我的好五哥啊,你终于回家了!”

喜欢侠骨照银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侠骨照银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