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剑啸残阳 > 【华岳仙掌】

剑啸残阳 【华岳仙掌】

作者:执往昔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01:36:28 来源:免费小说

  题序;长安八景神仙处,世间再无若奇境。

  试问华岳仙掌峰,华山通天仙人路。

  作为一个西安人,我几乎从小就是听着西岳华山的传说长大的,无论是那人尽皆知的“沉香劈山救母”、还是相传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甚至是那来自于金庸先生笔下的“华山论剑”等故事,源头皆是来自这座坐落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的神秘大山。

  同时,华山还被誉为我国五岳之一,它的海拔足有2200米,地理位置也是处于黄金地段,在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可谓是南接秦岭,北瞰黄河。

  现在的华山有五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峰。”

  主峰为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更有诗言;“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而作为从小就对这神秘大山有着无数向往的我,曾经发出过无数次的请求,想要来到华山一游,但却迟迟不得回应……

  终于,在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下,我来到了华山,站在那巍峨巨岭脚下,迎着晚霞,我抬起头,惊愕的望着它那挺拔巍峨的身躯,心头涌上的却不光是恐惧,更多的是一份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亲自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一览华岳胜景。

  我望着远处的玉泉院,心中不禁更加激动,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前往,这玉泉院,是攀登华山的起点。华山有着“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由北向南,贯穿五峰,总长足有20公里,因此,想要登顶华山,这是唯一的起点。登华山最大的乐趣即为登山本身,一边克服种种山路的艰险,一边移步换景观赏沿途风光。

  来到玉泉院,虽是刚至,但却也是震撼不已,见院中清泉一股,泛着清波,传闻此泉甘冽无比,而这玉泉院也就因此得名。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到我真正要攀登华山后,我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止步于这巨岭之前,不为别的,只为险峻一词,而这也是华山能够吸引无数中外游览者的根本原因。

  “脚踏半米长廊,而下悬崖万丈!”这是我走在华山攀登路上,唯一可以想到的一句足以概括华山险峻的话了,脚下只有半米宽的木板,木板之间紧紧相连,而这半米下便是万丈深渊,叫人根本不敢下瞰…

  一路上我冷汗直冒,这一遭华山之行,让我真的知道了何为惊,何为险!而后东上向北折,突见一条狭窄的石峰,遥遥望去,足足有数百个石阶,后来听人介绍,这便是华山第一险,千尺幢。

  人群排着队交错而过,不时的看到对面下来的人,但也不敢多让,实在是因为石阶的位置不足,而后,过了千尺幢,其中又经百尺峡,过仙人桥,终于,我们又迎来了华山又一有名的险地;“老君犁沟”;

  传说这“老君犁沟”,本是没有路的,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这路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

  老君犁沟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更甚有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这里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

  或许是因太过险峻,又或许是因人来人往,此时的老君犁沟已有两条铁链垂下,让人爬起来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安心。

  就这样,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攀爬,登高,俯身,侧让,终于,过了天梯、沧龙岭等绝险要道,让我真真正正的尝到了华山之险,另外还有那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让人望而止步的险景。

  后来,终于,艰难攀爬的我们在这片漆黑的暗影中,寻到了曙光,没错,从开始攀爬的晚霞之时到现在有多久,我已经数不清了,我只知道,此时,太阳就在我们身旁冉冉升起,这是黎明的曙光。

  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怀着胆战心惊的态度来到了华山东峰,我之所以费尽千心万苦攀登东峰,皆因那一道奇景,那一道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华岳仙掌”。

  紧拉着铁链,勉力的扶着山岩,就这样,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迈着步伐,终于,我来到了东峰东崖。

  一块挺立而起的形如手掌足足高达数十米巨石岩壁,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不用多问,这就是那“长安八景”中所记的“华岳仙掌”了。

  仔细看去,这手掌巨岩中的掌印色调鲜明,如镀赤金,整块巨岩巍然矗立,经过阳光的照射,更加突显出了他的质感,光彩壮丽,让无数与我共观这巨岩的游人不禁发出了感叹。

  看着这巍然壮观的“华岳仙掌”我不禁想起了那个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候,黄河东、山西境内的首阳山与华山连在一起,本是一座山,那黄河之水到这里便被拦截,因被拦截,因此绕开曲行,导致洪水泛滥,灾害连年,当地的黎民百姓叫苦连天。《大禹治水》而巨灵河神因为悲悯人间疾苦,于是就用双水推开了华山,巨大的力气让山脊裂绝,就这样,本是一座山被分为两座,河水不再受阻,就从两山之间奔流而去,而华山却因为巨灵神当日推他,就这样留下了一块手掌形的山壁,相传,这就是巨灵神的手掌。

  我望着这巨大的岩壁不禁忘情,突想自己也效仿古人,留下一句稚嫩的诗句,虽不能留在华山,但却能永存心中;“华岳巨岭矗亘古,水势漫天百姓苦,巨灵劈山放水流,巨掌留印立崖中。”

  一时间,我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就那么怔怔的仰望着那巍峨巨壁,直到后来者的推搡,始才惊觉,而后华山这巨岭再次让我印证了那句话“自古华山一条路。”于是我刚刚平复下的心,又再次悬在了半空,扶着链锁,一路顺着苍龙岭而下,沿着刚才来时的路,摸索着下山去了,但是哪怕是原路返回,那一路的胜景也是让我不断的震撼的,老人家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果然不假,我在下华山时,两腿竟然不听使唤的打着哆嗦,一路踉踉跄跄的下来,实属不易。

  华山亦留有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华山被誉为五岳之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更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和《笑傲江湖》中“华山派”而闻名遐迩,声震中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