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大华恩仇引 >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大华恩仇引 第四三九章 君子有能当许国

作者:梅远尘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6:55 来源:88小说

相由心生。此刻梅远尘脸上的形容丝毫未掩心中渴求,双目之中的期待之意如同实质般溢出。

端王嘴边粗犷的花白胡子颤了颤,干涩的老眼用力眨了眨,喃喃叹道:“唉,可惜了... ...”

梅远尘以为他这话是在惋惜舅舅遭遇,心下一恸,暗忖道,“不会是舅舅已不在人世了罢?从婆罗寺那褴衣汉子的话风看,他们是开罪了颐王。以夏牧仁的秉性,怎会放过舅舅?”

他的脑中思绪正乱,又听老夫子说道,“可惜百里毅已在与赟王府的血战中身死,他若是还活着,想来应该知晓你舅父如今的栖身之处。”

“啊!百里先生竟已去世?”听端夫子说完,梅远尘讶异道。

三大王府与夏牧炎决战之时,梅远尘并不在都城,且皇家秘辛,人们亦向来不甚敢言传,至于百里毅战殁于期间的事,知之者自然不会很多。

想起贴身相随的老伙计已先自己一步离世,端王脸上满是沧桑悲切之意。

“他应该知你舅父如今的栖身之所... ...”过了好几息,梅远尘才领会其中紧要讯息,“栖身之所... ...舅舅的栖身之所?舅舅... ...舅舅还活着?”

自顾自地感慨了几句后,也不待梅远尘来问,端王回过了话茬,轻声道:“十九年前百里毅从我这里告假半年余,回了趟天霜郡。我当时倒也未曾问过他因何缘由,然他回府后有跟我说起,说是他的一位亲族得罪了颐王,他多番周旋总算得保全其性命,只是都城却再待不得了。他那番告假离府,便是护送那个亲族回了天霜郡,并安顿好其一应起居。”

百里毅少时离开故土家园,在都城少有故旧,偶然间得知华子监有位叫“百里恩”的后辈生员,风头颇盛,自然多了些关注。要知,百里氏可是开国异姓王的赐姓,天下独此一家,大华所有百里氏自是同宗同源,有血脉之亲。

百里恩除了梅府之外亦无亲从,既知这个待自己亲厚备至的老人是同宗,当然是礼敬有加。可惜,二人相交未深,百里恩便牵扯入夏牧仁的一桩秘事,被扣押在私狱之中严刑拷打,几乎就死。

族中晚辈忽然失踪,百里毅自然上心,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找对了门路。

原本夏牧仁是不准备留下活口的,牢中那个迂讷、执拗、倔强的嫩头青实在恼人,便在下定决心之际,百里毅适时找上了门来。

按理

说,他一个亲王想杀个把普通人,丝毫无需顾虑一个不入品的护卫。可惜百里毅不是一般的护卫,那是自己的皇叔端老王爷最信任的亲卫,且他二人之间已非寻常的主仆关系。

“若把端王叔扯进来,我怕是要掉层皮。”

左右权衡,夏牧仁总算答应放百里恩一条生路,但勒令他马上离开都城,永世不得再入,且绝不可再与梅家之人联系。

虽说仕途路断,又要切断与姐姐、姐夫一家的往来,但毕竟是留住了性命,已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结果了。当天,百里毅便辞了端王,趁夜将百里恩带出了都城,一路朝北而去。

梅远尘心绪澎湃,双手紧握成拳,喃喃问道:“我舅舅是去了天霜郡么?”

“那年,百里毅告假回了趟天霜郡老家,想必你舅舅是跟着一起去了的。不过,他们期间有无转道哪里,我却不曾问过。”端王有些遗憾地回了话,“当时情势紧迫,百里毅又鲜少与人交游,除了回天霜郡,他们怕也再无去处了罢。”

一老一少各怀犹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会儿。

“哦,承漪丫头怎样了?”端王像是突然想起这事,提眉问道,“听说青玄和先前替你医病的那姑娘都去看过?”

夏氏子孙倒不算少,却是旁众嫡寡,尤其在赟王府覆灭后,人丁便更显凋零了,且夏承漪与其他皇亲不同,她可是夏承炫唯一的胞妹,说是当朝最贵重的皇族也不为过。

她的病情,已是国事。

梅远尘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涩味,轻声道:“嗯,已寻着了根源。只是三味药引分散天涯南北颇不易求,学生正想着这几日便动身离都,此番既是来探问舅舅的消息,亦是来辞别夫子。”

端王微微颔首,像是琢磨了一番才说:“你知么,欧潇潇、占俊跃、费格栋都已从戎?柳是如、宋尹一亦已入仕,承焕、承灿更是撑起了大华的半壁江山。薛宁虽未参军也不曾入朝堂,却敢领着一众职方深入厥国腹地,绘测舆图密送回都。”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梅远尘。

“你知我所意?”

梅远尘面色大惭,垂首回道:“致知堂诸位同窗于家国皆有所助益,唯我... ...经年无所建树,徒耗米粮。”陡然想起对父亲、对义父、对夏承炫的诸多诺言,他心中羞愧到了极点,恨不能钻入地底。

“不。”端王听他说完,振声驳斥道,“你

十七岁便领千骑入沙陀,焚敌粮仓断阿济格后援,又凭一己唇舌劝退十数万大军。宿州之围得解,安咸一郡得安,你当属头功。你的功绩,军部、吏部的文书里虽不曾记载,然,我夏氏皇族自会一直记着。”

“嘭!”梅远尘骤然跪倒在地,埋着头轻声答道,“梅家三代累受皇恩,学生不敢或忘。”

梅晚亭生于小吏之家,青年入仕,终于从一品的部首大臣,可谓仕途圆满。

梅思源得其父熏陶,又少时便与颌王夏牧朝交往,治世经道之能渐彰于朝堂,显于地方,只可惜寿三十八而终,未得善果。

梅远尘荫着父祖恩德,自小衣食无忧,而后竟拜得受宠亲王为义父,再后来义兄竟成了当朝天子... ...

论说恩情,梅家受夏氏之恩匪浅。知恩图报乃世人所共奉的处世之道。

“你的才学、资质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从军从戎,但教潜心作为,日后皆可成就一番伟业!在致知堂的首年我便发现,你极善洞察,心思又机敏、开阔且颇具胆略,若投身军营领兵戍边,在边疆历练个三五年,大华必添一振国虎将;即便涉身政事,以你的才具,他朝亦可施恩天下普惠万民。怎偏学青学那套‘独善其身’之道?江山危亡,匹夫有责,正当尔等挺身而出之际,你倒好,跑去趟过江湖做武夫!”

端王压着嗓门厉声斥骂,便如眼前之人是自家不争气的儿孙。显然,老人家对梅远尘“学不致用”非常不悦。

“承焕、承灿虽也多才,然毕竟出身皇室,很多事些须避嫌自保,令他们往往力不可尽使,意不贯始终。你却毫无这些顾虑。承炫视你如手足,待你至信,内外皆不设防。无论治军、治政,你都可大展拳脚,随心作为,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身,岂有不成事之理?假以时日,你的功绩定然远胜你祖、你父,生前死后都将受人敬仰尊崇。生而为人,还有他求么?”

他气得拄着杖节狠敲地面,“嘭”,一块青砖应声裂成了数片,看情形,似乎随时就要执杖朝梅远尘身上打去。

所谓恨铁不成钢,大致便是如此罢。

梅远尘离他半丈跪着,脑海中嗡嗡作响,一时不知当何以为。便在他思绪浑沌间,端王冷声说了一句:“君子有能当许国!”

君子有能当许国,那是致知堂结业那日端王送给一众学子的箴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