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大华恩仇引 > 第197章 迎柩临行一一别(一)

大华恩仇引 第197章 迎柩临行一一别(一)

作者:梅远尘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6:55 来源:88小说

明日一早,梅远尘便要出远门。都城局势叵测,夏承炫不能轻易离开,向西迎柩之事,自然由他揽了下来。

一来他的武功高,脚程快;二来他是夏牧朝的义子,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你明早便走么?”夏承漪头肩倚着床栏,轻声问道。她才醒不久,脑袋仍有些耽梦的昏沉,言语间透出浓浓的倦意,好似一个抱恙多时的痨秧子。

由梦醒来,更觉一切是如此残缺。若能不醒,她愿不醒。

梅远尘坐在床沿,眼见佳人如此神伤,心中不禁又疼又怜,伸手握住她一双冰冷的柔荑,轻声回道:“嗯,依礼部的讣文算来,义父的灵柩从天门城出发,现下应当还在阜州,距都城尚有十日的行程。我明早天一亮便往安咸方向赶去,一路走官驿,三日后当可在浮阳郡的寰州与卫队遇上。而后至都城的一千四百里,便由我替承炫扶柩,以期义父亡灵稍安,也算我替承炫尽一份孝道。”

夏承漪低头应了声“嗯”,眼泪絮絮落下。梅远尘忙靠了过去,把她搂在怀里,轻抚其背,嘴里嘟囔着,却说不出一句话。

......

薛宁的书房很空,书案后面是一副厥国地图,书案前面是一个厥国地形沙盘,此外再无一物。

数月来,他花大价钱到各地雇请往来厥国的走夫,黄天不负,总算在昨日完成了这个沙盘。今儿起早,他便把自己关在了书房,细细比对地图和沙盘,不时摇着头,皱眉叹气。

显然,这沙盘做得并不称意。

“穷我一生之力,定要将他端木氏灭个一干二净,以慰爹娘、小弟的在天之灵!”

有了这份念力,仿似身体也变得不知疲倦,他一个文弱弱的富家子,竟也能风里来雨里去,露宿野餐,与村夫为伍,携草莽同行。

“厥国之北多山障,其间沟壑零星、丘谷错落,亲涉者寡,而擅绘者无。依着这样一份粗陋的沙盘排兵部署,实在百害无一利!”薛宁越想心越沉,重重呼了一口气,仰天长叹,“此行我虽力无不尽,脑不息怠,然,事终究还是难为啊!”

悲从中来,情难自控,“嘭”的一声响后,沙盘坍了一片,原是薛宁气极一脚踢在承柱上,沙盘受不得震,竟倒塌下了脸盘大的一块儿。

看着垮塌不全的沙盘,薛宁又悔又疼,竟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目光呆滞。

“咚!咚!咚!”

......

“咚!咚!咚!”

......

“少爷,梅公子来了!”跛足老管家在外面大声唤着。先前他已唤了四遍,皆未听到里面传来回音,倒真担心少主人做了傻事。正当他准备破门而入时,却见薛宁揖开了门。

“祥叔,怎唤得这么大声?可是府里出了甚么事?”薛宁站在门口,奇问道。视线越过薛祥,看到了他身后的那人,薛宁脸上不由地泛起了一个笑靥,“远尘,你怎来了?来,进来罢!”言毕,行出了书房,上前来引梅远尘。

回路行了一半,他突然想起一事,忙回头悄悄谓薛祥道:“祥叔,一会儿下去,你叫人抬张椅子来。”

薛甄死了之后,薛宁虽还有爵位在身,却并未在朝堂任官,薛家算是没落了。长生大帝寿诞日与梅远尘在真武观分开后,次日他便领着仆从南下各地,四下寻找常年往来厥国的镖师、走夫,本月初才回到了府上。

他离开都城的这几月,薛府竟从无访客,未想这时梅远尘竟找上了门来,且被老管家径直引到了书房。

友人突然来访,书房竟无茶无椅招待,薛宁有些开心又有些惭愧,心里感慨道:“唉,家道中落,便只远尘还记挂着我。”

梅远尘可没想那许多,进了书房便杵在沙盘一旁细细端详。“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做成了这个鬼模样。”薛宁行到他身边,苦笑叹道。

“薛宁,这许久来,你便一直在做这厥国的地形沙盘么?”梅远尘一边看,一边问。

这沙盘一丈见方,细泥铺设成基,垒小丘为山,置方木做城,以麻绳代路,插枝条示营,事物皆细,显然费了不少心力。只是厥国地界纵横数千里,这一方小小的沙盘又如何能全?

士子相交,坦诚相待,薛宁正色回道:“嗯,我走了四个郡十九个州,寻到七个常年在厥国走动的师傅,把他们请来府上花了一个月才做了这个沙盘。”

瞥了瞥被自己踢塌的沙盘,他心里实在是五味杂陈难以尽述,叹了叹气再道:“你我皆知,大华与厥国必有一战。厥人几乎将我薛家灭门,我的余生便注定了要为此战而活!且不说我爷爷、我爹攒下的功劳,便是凭着在华子监跟随端夫子学了一年半的军事,一旦两国开战,我去请个五百夫、千夫的军职,想来皇上还是会应允的。知己知彼,因地制宜,我必先知晓厥国地形才好做其他的打算。”

永华帝刚登基时,薛宁的爷爷便是正二品的内政参事,十一年后病逝在正一品的参赞大学士任上。在父亲的余荫下,薛甄而立之年便做到了从三品的吏部员外郎,不惑之年即官至从一品的大司空,父子二人皆算得上当世有名的能臣。

司空府遇袭薛甄身死,永华帝追封他为“五方侯”,薛宁也得了一个不世袭的伯爵位。

大华的爵位分为三类:世袭罔替爵、世袭爵和不世袭爵。

夏汝仁建大华国,四位结拜兄弟出钱出兵,皆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他们便大华的江山。正因为此,四人才得以封为异姓王,且明旨昭告天下: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只要大华不灭,他们的王位便可以一直由后人承袭下去。由此可知,世袭罔替爵乃是爵位之中的至尊,从来都是非开国功臣不封。

亲王、郡王等皇室宗亲的爵位则是隔代降一级的世袭爵。而公主、侯爵、公爵等却是不世袭的爵位,只封个人不封后代。只不过,通常承爵之人死后,皇帝会对其子嗣另行赐爵。然,降几级却说不准,便是不赐爵也算不得甚么了。

其时五位一品大臣一夜被杀,永华帝为安定朝堂才这般大刺大封,薛宁也得以在弱冠之年便承袭了伯爵位。

“好,一旦边境起了战事,你我比肩并辔,共赴疆场!”梅远尘重重拍着薛宁左肩,正色道。夏牧朝死于叛将赵乾明之手,他无数次对自己说,一定要手刃仇敌,为义父报仇。

近来国势黯淡,且梅远尘在华子监受学时日非短,学风熏陶,他心中早已生出了从戎效国之念。

“好,如此最好了。你我既是同窗又是袍泽,战场之上携手杀敌,报家门血仇,保国门安宁,也不枉此生!”薛宁大喜,伸出右手,也重重拍在梅远尘左肩。

二人相视而笑,均想:能有这样一个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薛宁,我今日来,一来是看你,一来是辞别。”梅远尘放下手,轻声谓他道。

听他这么说,薛宁并不觉奇怪,毕竟梅家的人皆不在都城。只是想着友人才聚便散,心下有些不舍,问道:“你要去安咸了么?”

“嗯。”梅远尘回道。

“去安咸能陪在你爹娘旁边尽人子孝道,自比甚么都好。”薛宁苦笑道。他已是无父无母的孤家寡人,最能体会血脉之亲是何等重要了。梅远尘能回双亲膝下伺奉前后,薛宁自替他高兴。

“我此去倒不是陪我爹娘。”梅远尘脸色黯淡了下来,眼中哀芒渐盛,想着,“若我此行当真是去守在爹娘身边尽孝,若义父还活得好好的,该有多好!”见薛宁脸有不解,乃低声解释道:“你不问外事或许不知,我义父...薨逝了。”

薛宁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乃喃喃道:“甚...甚么?颌王殿下他......”

......

从薛府出来后,梅远尘径直去了南国食肆。

出府门时,他便遣小厮去了公羊颂我的府邸,约他来此会面。他在薛府逗留了一个时辰有余,算时间,公羊颂我也差不多该来了。

距篱墙尚有四五丈,便见徐簌功站在了门口,正远远迎了过来。

“梅公子,公羊世子在摘星阁候着,请随我来。”离着丈余,他便笑着执手见礼道。

待两人再行近了些,他又轻声安慰道:“梅公子,颌王殿下的事,我也是才听说的,你也节哀顺变罢!”他神情恳切,语调低沉,倒不像有半点假意的样子。

徐家乃当今武林第一世家,门客五千余,自不甘心仅仅盘踞在若州这样一个地方州府。徐家派徐簌功入都,自有一番长远的计较,绝不可能只是让其开间酒楼赚些银钱。

先前夏承漪在柳竹林遇袭,几乎被人虏走。虽然獬豸、梅远尘及时赶到,把在场的贼人都拿住了。然,老帔头那一群隐在暗里接应的刀客却溜了,亏得徐簌功出手,才在南国食肆将他们一网打尽,也因此而找出了南帮何瓒这个幕后的主使。

本以为凭着自己在此事中的作为,应当也算攀上了这颗大树,日后借着颌王府的金字招牌,能助徐家迅速在都城打开局面。哪里能想到,夏牧朝这么快便出了这事。

机遇来时无痕去也无迹,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夏牧朝身死,他倒不至于伤心,然,惋惜却是实实在在由内而生,并无半分虚假。

“哦,那便有劳徐先生了。”梅远尘没想到公羊颂我竟已先一步赶到,勉强笑了笑,轻声回应着。

徐簌功知他遭此不幸,此时绝无言谈的兴致,也再不多言,快一步在前引他向勾陈楼行去。

若州位于下河郡西南,与清溪郡邻近,已算是南方了。南国食肆乃典型的南派酒楼,阁楼造型灵动,廊道雕镂讲究,窗花贴纸尽皆华彩,比之颌王府上的亭苑也是不差丝毫。

梅远尘心中愁苦,于这些精巧物事并无在意,上了顶楼,径直向最里面的摘星阁快步行去。

......

烈日高挂,汗蒸大地,暑气正盛。好在风神作美,吹得地上草木摇曳,吹得天边云卷云舒。

鄞阳城北郊,两骑齐头快奔着,却在一个岔道口突然停驻不前。两骑一黑一灰,皆骠壮浑健,显是千里挑一的良驹。

黑骑上的是个穿着黑袍的黑脸浓眉汉子,只见他拱起手向一旁灰骑上的素服中年男子道:“虞先生,接下来我要走从左边的岔路转鄞水官道去北邺城了。你往大华檀口郡需借道冼马国的函边口,右边那条岔路是去濯州的,濯州东北便可上清函官道了。不如你我便在此处别过罢。”

“嗯,端木崇,那便就此别过,祝君一路顺风!”灰骑上的虞凌逸握鞭执手,笑着回礼道。

二骠骑之上,正是受端木玉之命,出城办事的虞凌逸及端木崇。此前,他二人同从鄞阳城关出来。

行刺端木澜的青衣老道尚未归案,端木玉自不敢随意出宫,是以,他一早便把二人召进皇宫,与他们对饮了数杯,也算是为二人饯行。

“呵呵,在下谢过了。虞先生,我也祝你早日事成回宫!”端木崇侧首朗声笑道。

北邺城被夏承灿屠戮殆尽,尸体堆积如山,穆丹青早已领着白山郡的驻军过去打理后事。

穆丹青的父亲、祖父皆是厥国大将,家风浓厚,养成了他好战勇武的性子。亲睹北邺惨状,端木玉担忧他克制不住,乃钦派端木崇去北邺大营代君巡狩。

他是带着金令去的,紧要关头可以先行拿下穆丹青。

知晓前朝尚有两大王族后裔隐在大华境内,端木玉便打定主意要让他们重归端木氏,为厥国效力。虞凌逸此去大华,便是带着端木玉的皇室信物前去寻亲的。

二人拱手别过,各自驱骑快行,消失在两条山路的拐角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