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大华恩仇引 > 第13章 仁智双王辩盐危

大华恩仇引 第13章 仁智双王辩盐危

作者:梅远尘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6:55 来源:88小说

梅府原亦算得上是都城贵宦之家,梅思源二十五岁之前一直跟随父亲长住于都城。然,他虽在都城待了二十几年,却并不曾见过颐王。

梅晚亭死后,梅府迅速败落下来,眼看营生都难以为继。幸得夏牧朝伸出援手,安排梅思源到清溪郡做了一个八品小官。近十年来,梅思源在清溪由县察司做到正三品的郡察司,期间除了近两年回颌王府述职外,再未踏足都城。故而,与颐王终究是缘悭一面。

此刻被夏牧仁这般似有意又似无意地看着,倒教梅思源颇有几分不适。

夏牧朝何等眼光?自然瞬时便察觉其中怪异,当即向夏牧仁问道:“颐王兄既为盐荒而来,身旁两位想来必与此有所关联,如何不介绍一二?”

夏牧仁一直奇怪,“这个梅思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先前似乎并不曾听过。怎的父皇竟突然下旨,指派他一个三品的地方官员去任这个正二品的安咸盐运政司!莫说二品,就是当朝一品大员中,亦多有垂涎这个紧要肥缺的,怎竟会花落于他?”这时听夏牧朝问起,乃站起身说道:“理当如此。这位老先生是段泽清,永华九年至永华二十二年间皆在安咸郡各州府任职方。”

听及此,夏牧朝和梅思源眼光中皆不由瞬间迸发出一缕几乎肉眼可见的精光。

职方,和“行走”一般,乃是当朝入籍不入品的官制编员,专职测绘及管理各郡、州府地图。然相较于行走,文职的职方却少有为人所羡。职方常年徙居在外,所到一处乃绘一处,丈其“分率“,辩其“准望“,量其“道里“,记其“高下“、“方邪“、“迂直“。因着公务,职方一年中倒有大半年,需在外跋山涉水、餐风露宿,与天灾猛兽随行,实在是善终者寥。

此外,职方日常所致不过地理,远离正经政务,难为上官所倚重,自非入仕之正途。既无前途又多险阻,当然便不在士子所望。是以职方编员虽少,却常年多有空缺,难有补全之时。

这个叫段泽清的灰发老头在安咸郡做了十三年职方,甚是难得。便说他是大华朝最了解安咸郡地理之人,亦半点也不为过。可知其对盲山盐场定址、采掘、运盐诸多事宜助益良多,实是个关键紧要之人。

梅思源忙从座上起身,一脸诚挚道:“段老先生,思源蒙皇上恩典,赴安咸督管盐运在即,正觉此间有许多为难之处,想来老先生定能为我解惑良多。稍后还望能不吝指教!”

夏牧仁听完,轻轻笑道:“段老先生今日既随本王前来,自早已有了这般打算,梅大人请坐罢!”言毕,又执袖指向另一青衣老汉道:“这位观留道长,乃是我府上客卿。”

顿了一顿,再谓梅思源道:“观留道长精通丹青之术,炼砂之技高绝,当可助你改进炼盐之法。”不待夏牧朝、梅思源二人开口,夏牧仁接着又说起:“大华供盐不足已历二十几年,近三年尤甚,已呈成灾之势。本王关注盐荒已有数年,上月安咸郡诸事传来,正欲毛遂自荐请旨治盐,不料父皇竟将这出缺派给了梅大人。呵呵,倒叫我好生意外!”

见梅思源嘴角牵动就要发声,夏牧仁抢先一步道:“既旨意已下,再多斡旋也是无义,今日前来便是要荐这二人给你,盼能助益一二。”

听他讲完,梅思源实在喜出望外,就要开口去谢,蓦地想起自己处境,乃转过头向夏牧朝望去,正见其对着夏牧仁拱手道谢:“再无比颐王兄这更好的大礼了!”

梅思源跟着一边执行礼,感激之色溢于颜表:“颐王殿下大义引荐,思源万分感激。”

夏牧仁大方受了礼,回道:“我今日来此,实有二事,荐人之事已了。”再侧首对座下二人嘱咐:“段老先生、观留道长,二位便随着梅大人同赴安咸郡罢。一应安排,梅大人自会照顾周全。”

此事,夏牧仁早已对二人言过,此时他们心中早有准备,遂齐声答道:“是。”

夏牧朝知此间之事已无关二人,乃向厅外吩咐道:“引二位客人往可乐轩稍歇!”厅外走来一亲卫,领着这二人行下去。

待二人已远远退去,夏牧朝乃笑问夏牧仁道:“颐王兄,你说来此还有一事,却又是为何?”

夏牧仁喝了口茶,润了润喉,清声回道:“安咸盐运政司出缺后,我曾面见父皇,向他详述了治盐经略,也颇得他赞赏。本以为,父皇会把治盐之事全权授托于我,却没想到这出缺,竟给了你举荐的这位离都城最远,原职最低,年纪最轻的梅大人!你素来善谋,既举荐他去任这个紧要之职,想来自有你的说道,我也不来问你。但我却想知道,你们预备如何解这盐危?”

夏牧朝抚掌笑着,先后向夏牧仁和梅思源道:“哈哈,果不出所料。”、“思源,一会你莫要拘谨,今我三人不分尊卑便来辩一辩这盐危!”

“如此正好!”夏牧仁正了正身形,笑道:“牧朝,今日你是主,便起于你罢!你以为,大华盐危源起于何?又当如何解?”

夏牧朝从主位起身,行步至左右两客首座之间,冷声道:“今之盐危,非是天灾,实人为也。去年石龙、向阳两郡产出海盐四十八万石,安咸产出砂盐一百四十万石,而大华子民八千万,足可供五口之家每月一斤之需。而如今,各地盐埠竟至于无盐可卖!因何?只因官盐百姓根本难以买到,七八成的官盐都进了各地盐商大户的库房。他们囤积居奇,趁着市面上缺盐,哄抬盐价十倍不止,致统购律名存实亡。盐价昂贵如此,小富之家尚且不能足量进食,平常百姓又是怎般境地?是以,解盐之危,当首控其源。从矿场采掘至盐场提炼、出盐,再至官市售卖,通程严控,不使其流向商贾富户,百姓执籍本到盐市核量购盐。如此,盐荒之危虽未必可全解,当可缓矣。”言语时,夏牧朝脸上隐隐透着忧虑。他实知,知易行难,大华境内这些盐商、大户又岂是易与之辈?何况,此间尚有一个最难啃的盐帮!

“久病难医!”,夏牧仁起身道:“解这盐荒之危当快必快!各地盐商、大户与官府早已勾连一起,一时间怎能理得清?私盐买卖已存续多年,又不是现时新起,而盐危却是这十几年才渐成。何也?在于供量不足,供量不均。盐商广布之地,反而越是缺盐。然,缺盐是假,盐价高致百姓买不起才是真!便是这些盐商做的怪!我所谋者,与你倒是无差,亦是控源。其一,加派探矿人力,再开盐场。供盐多了,盐商大户总不能一股脑儿全买了去,流向百姓的盐自然便多了。其二,整顿私盐买卖。对那些盐商、大户,当挟身以刀斧,相诱以重利,迫其把库藏之盐依统购律通通售出!从者以重利,抗者以重典!盐商库藏之盐,足可供百姓数年之需!”

夏牧朝听完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又轻轻摇了摇头:“寻常盐商、大户,对他们使些威逼利诱的法子倒也没甚么。只是占着大头的几个人,却是万万不可轻动的。这些人,非是涉及几大异姓王,就是涉及江湖大帮派,还有便是厥国、沙陀国的朝廷商队。唉,多事之秋,不可再生出事端啊!”

“对待这些盐商,当区别对待,自不可一视同仁。先打小拢大,那几个难啃的,慢慢收拾便是!”夏牧仁回道。

“断不可如此!”夏牧朝沉声道:“如今局势不稳,此时不宜授人以柄,使诸方再生怨怼疑恨之心。朝廷制衡各方本已如履薄冰,王兄此举不异于投石,一旦冰裂,后果可堪设想?此危远甚盐缺之危!”

“朝廷既然如履薄冰,不如破冰而行。制衡既已难为,不如破其平衡,另立平衡。盐缺之危如不能及时缓解,民乱必起。治盐荒犹如去腐朽之肉,只要下刀力道、方位精准,腐肉当可尽去,伤口慢慢再养则可。如不能快刀割肉,任其蔓延下去,必病及全身不可治矣!”夏牧仁争锋相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