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年侧福晋又开撕了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见地非常

年侧福晋又开撕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见地非常

作者:乌云无雨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05:42:48 来源:88小说

“若是娘娘不介意,可否请人将娘娘那为民篇的文章给在座诸位朗读一番,也好叫诸位都领略娘娘的辞采华茂、激昂非常?”

且看这俞老大人越夸越离谱,年甜恬忍不住汗颜,自是忙点头应下,心说这读书人夸人都不一般,通篇说下来不见一个好字,却是夸得人都要飘了,赶紧的读出来也好,诸位爷俱是学问不俗的,也自然有其审美,便也能看出俞老大人夸的有几分真几分假了。

一听这话,四爷也急不可耐了,俞老大人这一顿夸叫四爷也面上倍儿有光,腰杆子都似比以往挺得更直些,直将手上的文章递给了苏培盛叫人细细读来,他原是想自己读的,可一想苏培盛声音又高又亮,想必比他低沉的声儿更能叫人听得明白呢!

他小格格作的文章必是得叫所有人都听清楚去!

苏培盛也激动着,清了清嗓子,宣读圣旨的时候都没这般正经过呢!

“论民生,民生,凡与民之生计的皆为民生,然纵观古今,虽知民生之艰苦,但解民苦之法尽是予财物,似捐银拨粮方显为君者廉政爱民,贵族亦乐善好施尽得美名,然此法仍旧怠政,不解其忧苦,反倒君怠民懒,民生日益艰苦。”

“细分民生,无非便是衣食住行四件,虽行为最末,但实乃重中之重、、、、、、、”

苏培盛高声朗读着,众人越听越觉新奇,心道这贵妃竟也敢说,直指年年宫里和王公贵族给穷苦百姓捐银捐物是懒怠之举,说来论民生可不是什么新题,这可是老生常谈的事儿了,重点多论这衣食住上,还真真没人在意这行,确实新颖着。

不同于在场诸位,年甜恬却是越听越是觉得自个儿不成,倒也是最后时间不够了,她写的急,语言上就不免少了许多雕琢,更多是直白。

至于专门写了“行”自也是想起来以前的号召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可是二十世纪**十年代提出来的,意在各城市乡镇能够尽早通车联系起来,节省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要想富,交通必须先发达起来,使得物流畅通无阻,要让本地产品流通出去,也得让外界产品流进来,形成商品流通渠道。

便是不说这商品流通,交通发达在其他方面也是重中之重,关乎效率问题,就如这二年同准格尔部打仗,从京城到伊犁便是快马加鞭没日没夜的赶路,也得十日左右的功夫才能将信送到。

这军机要务走的还是官道,更别说老百姓们出行了,既无骏马可驱使,大部分时候更无官道可走,多是些乡间土路,想去哪儿全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的,行路艰难,那必定限制人所活动的范围。

做生意的时间成本太高,故而百姓多是循规蹈矩的种地,自家种什么就吃什么,如此即便能达到温饱,也无机会言经济发展。

年年朝中都拨银拨粮救济百姓又有何用,又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只要路通了,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有了谋生的法子,百姓兜里有银子了,定然带动消费,这一来二去的便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了。

只是封建社会下有一弊病,那就是大多数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路一通,先反应过来的也定然是富的这一批,不过眼下路都没有,说这个还为时尚早,届时可通过朝廷来管控,总归是有应对法子的。

因着时间不够,年甜恬没详细的写,不过是侃侃而谈些个罢了,多是些空乏的,通篇字数不过千,倒也写不了太细致,可饶是如此空泛而谈也足以叫满殿的诸位惊得久久不言了,多多少少都有些明悟和启发。

年甜恬且见众人一个个都不开口,眼神儿似也跟着不聚焦了,心头实在忐忑,不由得出声儿告罪一句,算是提醒些个。

“本宫献丑,因着时辰紧迫,此文章写的极其粗浅,如此读来实在是糟践诸位大人的耳朵了。”

众人听姝贵妃娘娘这话,原还当作人是谦虚,谁道观娘娘神色,竟一脸的羞愧,是真真觉得自己写的不好,娘娘这一羞愧可是叫诸位爷更羞愧了。

三爷素来喜欢舞文弄墨的,虽是碍于身份和颜面,总不情愿直说姝贵妃娘娘的水平高于他,可到底不得不承认娘娘的见地着实非常。

眼下且看娘娘入上书房为人师的事儿已然板上钉钉了,他便也不得不审时度势,稍矮些身段儿赞人一句的,到底先前说了不好听的话,眼下总得补救些个,也显得他大度。

“臣着实佩服娘娘见地、辞采,娘娘着实有资格去教授阿哥们。”

便是低头,三爷的话也总叫人觉得有些不对味儿,四爷眼下也不叫三爷说了,直抢了话头儿去,起身行至小格格跟前儿夸赞。

“贵妃何止是有资格教授阿哥们,贵妃之才百年难遇,便是朕都得好好同贵妃讨教学问的,从前朕只知贵妃好读书,却是不知贵妃有这般本事和见地,这些年来朕竟还总叫贵妃管了后院之事去,着实太过浪费了。”

“且过了正月十五,便请贵妃去上书房教授阿哥们,先教阿哥们度数之学,等之后适应了些,再同诸位大人们教阿哥们些个政论之事也好。”

“至于官职,因贵妃身份不俗,故而须得新设,之后便烦请诸位大人留下,再请几位御前大人共同商议,若到了上书房还以后宫位份称呼,难免对贵妃稍有亏待,贵妃之贡献,总该叫人知道些,免得再有才女横空出世,众人还依旧目光狭隘。”

万岁爷这话众人哪儿听不明白,除去叫贵妃教授阿哥们,还想给贵妃某个一官半职,叫史官好好将贵妃的事迹载入史册呢!

虽是有违旧制,可众人想想倒也不是不可,一来贵妃文采斐然、见识不俗,众人且都佩服着,二来贵妃并非在朝中任职,算不得参政,故而给人名头也无关紧要,三来,贵妃此文章确实另辟蹊径,若是细细商讨可行,想来还真能为大清做出几分贡献来,故而也合该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