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仙途有点长 > 第一章 常刘哭儿

仙途有点长 第一章 常刘哭儿

作者:青云牛鼻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4:18 来源:88小说

常刘村,一个大齐国偏远山区的小村子,很偏很偏,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那种。

总共三百多口子人,整个村子没有任何的奇特之处,环境算不上多好,山地多耕地少,村里一共就三条泥泞的小土路,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整个村子便都像是被泡进了黄泥汤中一样,出不去,进不来的,去茅房屙个米田共,都得踩的满脚都是泥。

整个村子都不富裕,耕地太少,每人只能分不到两亩地,一年到头,就算是没有天灾**,收获的粮食够全家人吃喝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想要多赚点钱的就得去山里打点猎物,或者是采摘点山珍,再不行就种植几棵果树,鲜果子不值钱,大齐国多山地,那玩意遍地都是,没有谁舍得花费珍贵的银两去购买几个骗骗嘴巴不管饱的果子吃,即便是这果子酸酸甜甜的。

不过把果子切片晒干,做成果干的话,在冬天的时候倒是能够卖几个钱,据说是小商贩收上去,再交给大商人,贩卖到别的国家去,是跨国际的大贸易项目呢!这里面的利润海了去了。

至于村子里面能够养猪,养羊,甚至是养牛的,那都是数得着的富裕人家,谁家要是有年轻点的女孩子,都指望能够嫁进这些家里有大牲畜的人家里面去。

到时候自己的女儿少吃苦不说,逢年过节,自己也能吃上女婿孝敬的两口肉食不是?

至于寻常人家,养个鸡,了不起的养只鹅,自然是舍不得杀来吃的,鸡鸭鹅都是要留着下蛋用的,那鸡蛋,鸭蛋,鹅蛋,才是能够换钱的好宝贝呢!

至于猫猫狗狗的,倒是也有一些,只是没有谁舍得拿粮食喂这些个猫狗,猫儿自己逮老鼠和家雀吃,狗子则自己去山里面刨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没有谁会可怜这些没有劳作价值的宠物们,毕竟粮食,人自己吃还不够呢。

杨耀祖家是常刘村的外来户,他的爷爷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至于杨耀祖的爷爷是干什么的,杨耀祖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杨耀祖的爷爷杨庭就死掉了。

从杨耀祖的父亲杨闻开始,杨家便是老老实实的种田汉子,杨闻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从嘴里抠了大半辈子的铜子,才给杨耀祖盖上了一间新房,娶了一个本村的刘姓媳妇。

这不,今天是杨家的大喜日子,杨耀祖的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带把的!

可把杨耀祖给高兴坏了,也给愁坏了。

有了儿子就有了传宗接代的人,代表着杨家后继有人,杨耀祖就算是死了,在九泉之下,也有脸去见自己的列祖列宗了。

但是有了儿子,也代表着杨耀祖要像他的父亲一样,省吃俭用半辈子,两身衣服穿十年的为他的儿子盖下一口新房子,好给自己的儿子娶个媳妇才行。

有了孩子,自然就要摆宴席,常刘村的宴席一切从简,毕竟就算是村子中最富裕的住户家里,存粮也不会超过千斤。

邻居街坊的你提溜三个鸡蛋,我提溜两条小鱼,他拿着两块方糖,嘿!那家伙不得了,拿来了三个铜子呢!

然后杨耀祖便请大家吃了顿,四菜一汤的大席,这件事情也就算是过去了。

所谓的四菜一汤,便是鸡蛋炒韭菜,凉拌竹笋,烤蘑菇,炒山芹,不带有一点荤腥的。

汤就了不得了,鱼汤!这可是大荤的硬菜,是杨耀祖抓了三天的鱼,脚面都泡秃噜皮了,才从村前村后的小河里面抓了几十斤的各种杂鱼,一起熬成了这一大锅鱼汤。

乡亲们吃的是心满意足,向老杨家道喜之后,便纷纷离开了。

至于敬酒之类的活动,自然是没有的,酒水,太贵了,村子的首富也就过年过节的喝两杯,别的时候,酒水就是治疗外伤的药品,谁敢拿来喝?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席面散了,杨耀祖的母亲刘氏在收拾,任何还能吃的东西都要收起来,可不敢浪费食物,浪费食物可是对皇天后土最大的不敬啊。

至于杨闻则和杨耀祖两父子,却坐在屋子里面愁眉苦脸的,没办法,孩子生下来就在哭。

孩子哭这是好事啊,但是孩子从生下就哭,一直哭到现在,就没停下过,嗓子都哭哑了,却还在哭,杨耀祖的媳妇喂孩子奶,孩子都不吃,急的孩子妈直掉眼泪,你说这怎么能让人高兴的起来?

“要不,我去邻村,请大阿婆来给孩子叫一叫,摸一摸,这孩子可别是三魂七魄的不全啊!”杨闻一说到这里,便又和儿子唉声叹气起来。

孩子他妈一听这话,眼泪简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项链一样,吧嗒吧嗒的连成串的往下掉,这年头,生个孩子不容易,万一真的生出个魂魄不全的傻子来,那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可就真的是天塌了,地陷了。

而且大齐国的人都信奉鬼神,生出魂魄不全的傻孩子来,后背是被人戳脊梁骨,说晦气的,渐渐的,也就没有谁家愿意和这家人来往了。

因此,很多生出傻孩子的人家,会选择偷偷的将孩子溺死,或者是埋掉,毕竟这样的孩子活着,不管是对自己的家人,还是对其自己,都是一种折磨。

“不会,不会的,爹,孩子绝对没事,就是爱哭了点,你先别去叫大阿婆了,大阿婆来一次,要的东西可不少,咱家本就家底子薄,我再去给爷爷磕几个头,兴许就管用了”杨耀祖说完,便去了杨闻的老屋,对着杨庭那小小的排位,开始磕头,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磕的邦邦响,磕的很是实诚。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心诚则灵,杨耀祖一边磕着头,一边念念叨叨的说希望老祖宗保佑的话,杨耀祖把自己给磕的晕晕乎乎的时候,耳边孩子的哭声也渐渐的停歇了。

看着停止哭泣,开始吮吸**的婴儿,孩他娘的脸上,终于是有了一丝丝的笑容。

杨闻见此,也是庆幸的点了点头,孩子不哭了就好,不哭了就好,想必这孩子就是真的爱哭了点,不是什么魂魄不全的傻子。

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压一压命,也为了给自己的孙子起一个响当当的大名,杨闻提溜着足足十枚鸡蛋,去了趟自己村里村长的家,村长家里藏着三本书,是传家宝,据说已经传了五代人了,等闲不给人看的。

不过看在十枚鸡蛋的份上,村长破例的取出了自己的传家之宝,轻轻的翻开,找到了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名句,然后杨家孙儿的大号就有了。

真的是响当当的一个大名啊,叫杨飞扬!

有了名字的杨飞扬还在自己老妈的怀里吃奶呢,吃的是忘乎所以,大概是刚才哭的时间太长,哭的太累了,杨飞扬吃了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才心满意足的睡去。

之后的时间,杨飞扬依旧爱哭,经常一哭就是大半夜,整的杨耀祖是晚上睡不好,白天干活没精神,不过好在杨飞扬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痴傻的样子,才使得杨闻放弃了扔掉杨飞扬的打算。

就这样,在杨飞扬哭哭啼啼一年多之后,杨飞扬才不再哭泣,已经略微的懂点屁事的杨飞扬也接受了自己脑子立马总有个神经病在唱歌,在说相声,在自娱自乐的事实,不会在被那个神经病突如其来的一嗓子给吓得半死,然后放声大哭。

有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三岁的杨飞扬灵智已开,他甚至习惯了自己脑子中的那个时不时嚎几嗓子的神经病,可以自主的去忽略这神经病的存在。

又过去了四年的时间,杨飞扬七岁了,已经可以扛着小锄头和自己的老爸下地干点活,或者是在小河边上捡拾自己老爸扔上岸的小鱼小虾。

因为日子清苦,一年都吃不到几回肉的原因,杨飞扬瘦瘦小小的,不过却白白净净,看上起很有精神,比那些整日邋里邋遢,鼻涕能垂到肚脐眼上的同村孩子强多了。

而杨飞扬脑子里面的那个神经病,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已经很少再发疯一样的来上几嗓子,把杨飞扬从睡梦之中给吓醒了。

杨飞扬甚至觉得,再过一段时间,这个该死的,从小就折磨着自己的神经病,就会彻底的闭嘴了。

这个关于神经病的秘密,杨飞扬谁都没有告诉,哪怕是自己的老爸老妈,杨飞扬可是见到过同村的一个老阿婆亲手把自己两岁的痴傻孙儿抱进了山中,几个时辰之后,阿婆是自己回来的,还带回来了那个痴傻孙儿的一身衣服,杨飞扬可不想也被杨闻也给领到山里面去,然后消失不见。

“哎呦!有条大泥鳅,飞扬,今晚上给你烧泥鳅吃!”

“嗯,嗯!爹爹,我要吃泥鳅,吃泥鳅!”杨耀祖在小河里面摸出来了一条足足有小半斤重的肥嘟嘟的大泥鳅,看的杨飞扬是一阵的心花怒放。

什么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的,杨飞扬可以说是一次没吃过,杨家没啥大牲畜,就三只下蛋的老母鸡,老母鸡不下蛋的之后,也会被拿去卖掉,再换回来小鸡仔,没有吃到嘴巴里面的可能性。

这年头,想吃肉,鱼肉便是唯一的选择,有时候还能吃点虾肉,蛤蜊肉,家雀肉,或者是蚂蚱肉,而在鱼肉之中,肉质格外肥美的泥鳅,鳝鱼便成了杨飞扬的最爱。

一条小半斤重的泥鳅,杨飞扬能吃个半饱了。

“走,回家!给你烧泥鳅吃!”杨耀祖兴奋的捏着泥鳅上了岸,洗洗脚,光着脚丫子带着杨飞扬便朝着家中走去。

和自己的父亲一起下田,一起摸鱼,便是杨飞扬的所有生活。

至于说去城里面读书识字,呵呵,这种事情想一想就好了,村子里面的首富才认识几个字啊?首富和首富的儿子不也是整天下地干活吗?读书,那是王公贵族们才能够做的事情。

常刘村的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死亡,基本上都只是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面,一代一代的循环,一代一代的如同复制,粘贴一般。

在这个成年人要耗费半生才能盖起一间房子的贫瘠小山村,想要打破这种命运的循环,时间的轮回,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机遇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