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894章 渤海国的抉择(续)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94章 渤海国的抉择(续)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其实对于是否放弃辽东,渤海国内部高层吵得不可开交,因为辽东占据整个渤海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又很富裕。

这是反对放弃辽东的,认为大唐也不可能牢师东征,而且渤海也能守住,这些人以渤海国内强硬派以及高句丽人家族为主。

例如左相高丰,就反对放弃辽东。

赞同放弃辽东的,大多是因为当初渤海国立国之初,大门艺跟大武艺说的一段话。

大门艺曾对大武艺言,“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

后面几代渤海王都认为全面占领辽东即意味着与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实力恢复,难保不重蹈高句丽的覆辙。

为了避免跟大唐接壤,所以对于辽东,渤海国一直没有全面占领。

当然渤海国全面占领辽东也难,因为这里的高句丽人和唐人实力并不差,随后便采取了扶持高句丽打压唐人的策略。

名义上渤海国占领了辽东,但只是占领了靠近渤海国的那些城池,辽南和辽西,渤海国并没有占领。

开始的时候,渤海国内部反对放弃辽东的占多数,因为高句丽人渤海国的实力并不差。

以前只是在朝中为官,但随着辽东归附渤海国,辽东的高句丽人和原渤海国的高句丽人便形成了联盟。

在渤海朝廷的高句丽官员建议下,渤海国选择了扶持辽东高句丽人,打压辽东唐人;同时辽东高句丽人的强大,也让渤海国朝廷的那些高句丽官员底气十足。

这就有点像大唐之前的朝廷大臣勾结藩镇节度使一样,互相成全。

可随着唐人出兵辽东以及南京的陷落,渤海国朝廷的风向又变了,赞成放弃辽东的人变多了。

“陛下,如今大唐的军队已经杀入了辽东,占领了积利州、建安州等地,基本上占领了辽东地区南部;而且在东边,大唐平壤都督府攻占了南京。

若是不答应大唐的条件,放弃辽东,辽东和平壤都督府的唐军会越来越多。

如今我渤海国内忧外患,若是跟大唐开战,很容易重蹈高句丽的覆辙,还请陛下三思啊!”

渤海国右相站了出来,劝着坐在龙椅上的渤海王。

在渤海国内,渤海王都被成为皇,并不奉大唐正朔。

右相出自渤海李氏,祖上本是汉人,不过却在渤海国生根安家,算是渤海李氏的代表人物。

在渤海国,高、王、李、张、乌、杨、贺、裴都是大姓,朝中的重臣基本都出自这些姓氏,或者就是王公贵族。

这右相是很坚决反对渤海跟大唐为敌,认为没必要为了一个根本就没实际控制住的辽东跟大唐交恶。

“我看右相是跟唐人私下有勾结吧,辽东占据我渤海三分之一的人口,若是放弃,岂不是渤海的罪人?”

右相话音刚落,便有人出来反对。

“此言差矣,辽东人口虽多,但给国库上缴的税赋极少。我渤海本就没有实际控制辽东,没必要因此跟大唐交恶。”

“你们就是勾结大唐,出卖我渤海国!”

“你们是想把渤海拉入战争深渊,一旦跟大唐开战,昔日的高句丽就将是未来的渤海。”

一时间,朝廷之上,因为辽东问题,两派的人争论不休。

要是在之前,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反对放弃辽东的人居多。

除了执掌宣诏省(等同大唐门下高官官左相外,执掌政堂省(等同大唐尚书省)的大内相都反对放弃辽东。

加上宣诏省下面六部和十二司大多都反对,所以朝堂之上,反对声音太大。

但如今不同了,大唐兵发辽东,又攻占了南京,不少人开始慌了。

最先倒戈的就是渤海贵族,认为没必要因为辽东而把渤海国拖入战争深渊,如今的渤海国经不起大战。

因为辽东大部分都控制在高句丽人手中,渤海贵族插不进手,放弃了也不心疼。

这些贵族率先倒戈,也影响了一部分朝廷大臣,然后渤海国的朝廷就出现了如今的局面。

“父皇,孩儿认为,我们应该避免跟大唐开战。如今大唐已经重新强大起来,若是跟大唐开战,会给渤海国带来灭顶之灾。

而大唐收复辽东是为了对付契丹人,我们完全可以跟大唐联合,讨伐契丹。

对于渤海国来说,契丹才是生死大敌。”在一众朝臣争吵的时候,作为渤海国王大玮瑎的王子大封裔则是站出来说道。

大封裔对于如今的大唐比较了解,因为渤海国经常派使节去大唐,大封裔在几年前就跟随使团去过一次,也见识过大唐的强大。

大封裔虽然不是渤海王长子,但深得渤海王大玮瑎的喜爱,他站出来支持放弃辽东,倒是有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至于契丹。

渤海人的祖先曾长期在营州与契丹人共同生活,并参与了契丹人发动的营州之乱,因而渤海初期与契丹关系不错,甚至在大武艺时期可能有某种结盟或默契存在。

只是后面渤海建国后,跟契丹的矛盾就大了,不然渤海也不会在扶余府屯集重兵防备契丹。

现在的两家关系,用世仇来形容都没问题。

大玮瑎也有些犹豫,他看了看下面这群人,最后看向高丰,便问道,“左相,你刚从大唐使团那里回来,大唐的使臣对其军队攻占南京怎么解释的?”

高丰行了一个礼后说道,“回陛下,大唐的使臣并未解释原因,只是说若我渤海答应撤回在辽东的官员和军队,大唐的军队便会撤出南京,否则就是不死不休的战争。”

“真是可恶,大唐太可恶了,枉为天朝上国。”高丰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指责大唐。

“大唐的使臣真的这么说?”

大玮瑎也被吓到了,难道他真要当亡国君不成?

“回陛下,大唐的使臣的确这么说的。但大唐使臣也说了,只要我渤海国愿意退出辽东,就可以避战,大唐也会归还南京。而且大唐还希望我渤海能出兵,共同讨伐契丹。”虽然高丰很想拒绝,但他并不打算隐瞒跟钟传的对话。

“只要渤海放弃辽东,大唐的军队真的会退出南京并助我渤海出兵讨伐契丹?”

大玮瑎连忙问道。

这个时候,一些大臣发现,自己家陛下听到讨伐契丹,怎么就这么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