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884章 菅原被贬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84章 菅原被贬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在以前,能担任大宰府权帅,无疑是深得倭国天皇的信任。但菅原道真以右大臣的身份担任大宰权帅,并不是重用,而是贬谪。

如今的大宰府其实已经衰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海盗。

大宰府隔着对马并不远,隔海相望,再往北就是新罗,西边距离耽罗也只有数百里。

之前几年,新罗的海盗多次光顾这里,虽然大宰府有着较为坚固的城池,但海盗的经常光顾也让大宰府的经济一落千丈,也不复之前的繁荣,反倒是唐人新设立的耽罗都督府,非常的繁华。

由于这些年新罗内乱,国内战乱不断,自然有不少地主或者商人便纷纷寻找出路,有着唐军驻扎的耽罗便成了首选。

若是有能力的,还可以去大唐的登州、海州和明州等地定居。

看似大宰府的职位不低,但对于菅原道真来说,离开了平安京,想要回去,可就难了,藤原时平肯定不会让其回去的。

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宇多法皇甚至从仁和寺跑来,想要劝说儿子醍醐天皇改变决定。

藤原时平自然防着名义上退居二线、但依然可以影响朝局的宇多法皇,所以在皇宫门前留了人把宇多法皇挡住了,不让其与醍醐天皇见面。

毫无疑问,在得知自己被贬太宰府后,菅原道真整个人都有些心灰意冷。

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反而被人诬陷而贬谪太宰府,就连他的几个儿子也相继被贬。

藤原时平显然想趁机拔除他在朝中的所有的根基。

“菅原阁下,抱歉了。你知道的,兄长的决定,我改变不了!”在摄津国的码头,一个年轻的华府男子正在为菅原道真送行。

此人叫藤原忠平,不用想也知道其是藤原氏的人。

藤原忠平是藤原时平的弟弟,不过两人年龄相差不小,今年藤原忠平才20岁而已。

别看藤原时平和菅原道真两人的关系不对付,但藤原忠平却是和菅原道真的关系不错,这也是因为菅原道真的学识渊博,让藤原忠平很是崇拜。

“这跟你没什么关系。”菅原道真摇了摇头,并没有因为自己被贬而怪罪藤原忠平,“只是本官这一走,也不知道朝廷会是什么局面。有机会,好好劝你的兄长,如今韩寇和虾夷人为祸倭国,唐人可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心提防唐人。”

“唐人真的很强大吗?阁下是不是去过长安?”藤原忠平好奇道。

“很强大,本官见识过唐人的军队。”菅原道真想起那些亲眼所见的画面,依然有些震撼,“不过本官却没有去过长安,而是去的唐人的东都洛阳。但洛阳的繁华也不是倭国可以比的,比这摄津国和平安京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以的话,在未来一两年,等战事结束后,建议你的兄长再派使团出使大唐。我们对于大唐的了解有些脱节了,需要重新认识大唐。”

“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大力相劝的。听到你们对大唐的描述,我都对大唐有了很浓厚的兴趣了,若是下次再有遣唐使,我一定会跟随使团一同前往大唐。”藤原忠平向往道。

藤原忠平虽然文学上面的造诣不高,但他却很喜欢唐人的文化,特别是那些诗词、典籍。

这不藤原忠平的书房中就有十来本从大唐带回的书籍,包括大唐皇帝的诗词集都有。

“你也不必相送了!”

最后,菅原道真带着不舍离开了平安京,前往遥远的西海道,也不知道那里还有什么在等着他。

洛阳,紫微宫。

“父皇,新罗是我大唐的属国,为何父皇还要出兵新罗?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对于大唐的颜面会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李佑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所以朝中的大小事务他都在了解中,当然目前依然是学习阶段。

“太子此言诧异。新罗虽是我大唐属国,但其多年前却是趁着我大唐迎战吐蕃之际,从背后进攻我大唐安东都护府和熊津都督府等。

这样的属国,若是太仁慈,迟早会养虎为患。”

在李佑这边话刚说完,棣王李祤便起来反驳。虽说两人不对付,但李祤这次倒没有因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拿出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若是李祤自己想到的,李晔是有点不信,肯定其府上的王傅和长史等人指点过。

“祤儿,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新罗?”看到有些长进的李祤,李晔自然不会吝啬夸奖之语。

得到父皇的夸奖,李祤有些得意,话中都充满了自豪,“父皇,儿臣以为应该趁新罗内乱,出兵新罗,把新罗重新纳入我大唐的领土。”

“出兵新罗?你觉得该出兵新罗哪里?新罗王室?目前建国称王的后百济?还是控制了新罗北部不少州县的弓裔?”李晔开始考较对方了。

“这。。。”李祤一时被问懵了,他也没想到这么多,而且对于这三股势力,他还有些不了解,但父皇问道,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回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出兵北边的弓裔,因为那里对平壤都督府威胁最大。”

“出兵弓裔?倒也说的过去。”李晔点了点头,不过却没同意的意思。

出兵弓裔是迟早的事,弓裔是目前新罗三股势力中最强的,扶弱抑强,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但那不是现在。

“佑儿,你是储君,刚来不是还有长篇大论吗?怎么现在反而闭口不言了?”李晔说道。

感受着父皇的注视,李佑犹豫了一会儿回道,“父皇,儿臣对新罗的各势力并不熟悉,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估计你们两兄弟都对新罗之事不熟悉吧?这里有几封折子,都是关于新罗各势力的介绍,晚点你们自行抄录一份,拿回去好好研究,三天后,各自交一封关于新罗的折子上来。

记住,折子怎么写可以和府中的幕僚这些商议,但也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是下面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不仅要杀伐果断,还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哪怕是错的,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是错的,还是对的?

顺便再去看看新罗的历史,后面父皇要考较你们。”李晔吩咐道。

“儿臣遵旨!”

在李佑二人走后,李晔才打开一封奏折,那是一封关于后百济想要请求大唐册封的折子,并且后百济王甄萱还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国,年年派人进贡。

后百济、新罗,加上还未正式建国的后高句丽,这不就大唐初期,半岛上的三国时代再现吗?

只不过这位置却是换了换。

后百济无疑是目前后三国中最老实的,对大唐的态度也很恭敬,这倒是像两百多年前的新罗;如今的新罗,名义上是正统,但实力恐怕是三股势力中最弱的,连后百济都可能不如,倒是像当初的百济。

至于北边的弓裔,按照历史上,对方很快就会以复兴高句丽的名义,建国后高句丽。

毫无疑问,弓裔是三股势力中实力最强的,肯定要除去。

至于后百济和新罗,大唐要扶持谁,倒是一个重点,抑或扶持一方,或者都不扶持?

看着这个为难的问题,李晔也有些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