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871章 定淮南(七)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71章 定淮南(七)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升州?我怎么觉得有些陌生?”

升州城内,菅原道真和三善清行一行十余人正在秦淮河闲逛,不过为了防止这些人乱跑,长江水师这边派了人监视。

“升州就是金陵,也叫作建康和江宁,乃是大唐境内有名的城市,曾经是唐人在吴、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也有六朝古都的称谓。

仅仅是这升州城就是平安京的数倍,而且这还并不是大唐境内最大的城市。”三善清行在旁边淡淡地提醒道。

三善清行对于大唐十分向往,从小也熟读了不少关于大唐以及大唐历史有关的书籍,对于大唐的一些情况还是比较了解。

“那大唐最大的城市是?”旁人有使团成员问道。

“自然是长安。根据历任遣唐使带回的书籍记载,长安乃大唐第一大城池,人口有一百多万,朱雀大街更是宽数十丈,十分壮观。”三善清行有些向往。

“不是说唐人的长安被叛军攻破焚毁了吗?”菅原道真的手下有人提出了质疑,“是不是因为长安被毁,所以唐人才让我们去洛阳?”

“这。。。”三善清行也有些迟疑,毕竟对于长安到底毁没毁,他也不知道。

菅原道真其实心中也有些疑惑,他倒是想问随行的唐人士兵,但对方根本不搭理他们,他想问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很快,一行人来到一处书店门前,发现这处书店可谓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这个李氏书店怎么这么多人?”

“圣人出新的诗集了!”

“真的?”

“骗你作甚?据说整个升州只有一千本,若是不抓紧点,就买不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那些士子模样的年轻男子恨不得立马冲进去直接抢一本出来,一时间这书店外就排起了队。

“圣人诗集?什么意思?”菅原道真有些疑惑。

就在他有些楞的时候,三善清行则是排起了队,菅原道真见这里人太多,就没有进去,而是继续在升州城内闲逛。

虽然他没有把升州城逛完,但仅在这秦淮河两岸,他就感触颇深,因为这繁荣程度让他很是震惊,一点也没有饱受战乱的样子。

菅原道真也打听到了一些事情,但却没有满意的答案,因为没有大唐官府这边派人接待,他们在升州城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

不过等菅原道真回到使团驻地的时候,三善清行并没有回来,大约在晚膳前,对方才回来,而且其随从则是带了不少书,起码上百本,这让其他使团成员很是惊讶。

“三善副使,你这怎么买了这么多书?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在菅原道真印象中,书籍是很贵重的东西,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书,只有权贵或者富裕的家族才可能接触到书。

倭国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菅原道真下意识认为大唐也这样。

“这一百多本书也不过二十多贯而已,并不贵。”三善清行淡淡道。

“不会吧,书籍可是很珍贵的东西!”菅原道真有些怀疑。

“右大臣,之前下官并不想驳您的面子,但今日一行之后,下官希望右大臣可以正式如今的大唐。整个王国上下,对于大唐都有一种误会。”三善清行让人把那些书籍放好,然后才神色认真地对菅原道真说道。

“误会?什么误会?”菅原道真也觉得有点意思,坐在那里,喝着茶,笑了笑。

“如今的大唐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还处于内乱的大唐,而是无比的强大。”三善清行认真道。

“有多强大?”菅原道真问道。

“就说这升州,连大唐境内城池前三甲都不进去,据下官所知,除了长安、洛阳外,成都府、兴元府、杭州、登州、太原府几座城池都比升州更为繁荣、规模也甚之。”

虽然不知道三善清行是去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的,但倒也没说错。

长安和洛阳就别说了,一个正式的都城,一个是东都,想不繁荣都难。

成都府、兴元府和太原府,也不用解释了,毕竟和平发展了那么久;登州是靠着海运;杭州有着钱镠的功劳,也有海运的功劳。

其实越州、明州、江陵府也不比升州差。

倒不是升州位置不行,它跟扬州一样,之前饱受战乱,才结束战争没几年,恢复没那么快。

从远期来看,升州和扬州的前景肯定比太原府、兴元府这些强,但想要超过,起码还得十年以上,毕竟人口是两地的硬伤。

“三善副使这些是从哪里得知的?”菅原道真好奇道。

“下官百日在那个李氏书店中,与数位唐人学子闲谈中了解到的。”

菅原道真听后,点了点头,其实从在升州的见闻,他也就猜到之前得到的,关于大唐的消息可能属于误传。

他能一步步走向右大臣一职,自身的实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只靠家族的余荫和宇多法皇的提拔。要知道他在倭国也被称为学问之神,而且他还很擅长汉诗。

“看来我们可能对唐人了解有些滞后了!”菅原道真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若是此行收获颇大,回去后可以建议天皇同意继续定时间派遣遣唐使。

在两人还算是愉快的对话中,一个使团成员正急匆匆地跑来。

“启禀右大臣,码头上有动静,很大的那种!”

“动静很大?怎么回事?”

怀着好奇,菅原道真等人着急地赶向码头。

他们住的地方离码头并不远,大部分人在这处邸店居住外,还有一部分人留守船只。毕竟这么长的海上航行,船只也需要维修以及补充物资,都需要有人守着船只的。

不过当他们一行人来到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已经人满为患,因为都被江面上的动静给吓到了。

在他们眼前的长江江面上,大量的战船正在扬帆起航,有些战船甚至比倭国的战船都要大很多。

战船上还有不少士兵,显然是要打仗了。

“唐人这是要去打谁?这么多人?”使团有人疑惑道。

菅原道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倒是旁边的唐人百姓则是议论纷纷。

“这是又要打仗了,也不知道要去打谁!”

“还能有谁,肯定是杨行密呗。他割据淮南,拒不奉诏,朝廷肯定会解决这个最后的藩镇!”

“居然是杨行密,他执掌淮南期间,也算是可以啊!”

“可以什么?你没看到官船去长安都是从长江逆流而上吗?根本不走运河。若是淮南事毕,以后去洛阳或者北方做生意就方便多了。”

这些议论的人,身份各异,因为所处立场不同,看法也不同。

普通只是担心怕引起战乱,波及自身;商人则是希望平定淮南,让运河畅通。

读书人则是分化成多个阵营。

一些固执的读书人认为朝廷是平添战事,让国家民不聊生,对于那些对外的作战,也都持批评态度,认为是劳财伤民;中立的则是除了感叹一番倒也没有太多的说辞;至于年轻的读书人则是认为朝廷此举是正确的,乃是中兴大唐必须做的。

处于人群中,菅原道真听到这些声音也觉得很有意思。他现在明白了唐人为什么让他们在升州停下,原来是运河要爆发战事,不能通航。

他倒是没想到,一来就会遇到战事,只是希望不要持续太久,影响他出使的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