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346章 元日大朝会(二)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346章 元日大朝会(二)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贱人!”

“贱人!”

兴庆宫的一处宫殿中,正在沐浴的孟才人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两个字。

热气腾腾的浴池里,一具娇美的身躯若隐若现,可惜除了这些宫女和太监,其他人都无法欣赏到这一幕。曾经的主人现在成了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只能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孤芳自赏。

“娘娘,平时看着淑妃多端庄,今日一见才知道,那只是装的,根本就比不上娘娘。”

一个长相一般的宫女,一边伺候着孟才人沐浴,一边说着张淑妃的坏话。

在这兴庆宫,能跟孟才人争风吃醋、形同仇人的,也就张隽宁这个淑妃了。

至于李儇其他的妃嫔,之前的陈美人已经被打入了冷宫,剩下的根本没有子嗣,威胁不到两人的地位。

正常情况下,陈美人这些被李儇宠幸的妃嫔和宫女应该有怀孕的才是,可这么久,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自然是有原因的。只要被李儇临幸过的女子,隔段时间都会接受检查,怀有身孕的会被直接打掉。

这就造成张淑妃和孟才人这两个诞下了龙子的妃嫔在兴庆宫的地位,即便是两人现在不被李儇宠幸。

啪!

孟才人直接一巴掌甩向这个宫女,然后吐了一句,“你知道什么?”

“奴婢知罪!”

虽然被打,但这个宫女不仅不能反抗,还得感谢孟才人,不然等来她的就是更惨的下场。

孟才人并没有因为打人而感到内疚,而是自顾自地说道,“没想到这小贱人下手这么快,本宫看她就是故意摔倒,然后向陛下投怀送抱。”

孟才人口中的陛下自然不是李儇,而是李晔。

她倒没有因为张隽宁之前跟李晔的暧昧而去把这个消息吐露给躺在床上的李儇听,因为她也抱着跟他口中的贱人---张隽宁一样的想法。

很简单,她需要找一条后路。

若是李儇病情没有加重,她或许还不会着急。可现在李儇病情加重,每天躺着的时间比站着和坐着的时间都多,脸色也不太好看,这样的情况还能活多久?

孟才人虽然说是当初田令孜安排进攻的,但不代表她就长得难看,反而是姿色不输于张隽宁,还有李晔的那些妃嫔。

唐朝的皇帝驾崩后,皇帝的后妃细分的话,有四种结果。

第一种就是皇后或者是儿子成为皇帝的妃嫔,变成太后,居于兴庆宫(玄宗以后);其他有子嗣的妃嫔则是可以投奔自己的子嗣。

第二种没有子嗣的,就得去当尼姑。运气好的,就在宫里的寺庙出家为尼;运气不好的,就去守陵。

第三种就是陪葬。这种在唐朝虽说有,但比较少见,一般是出家当尼姑的多。

不过这三种都不是孟才人想要的,她想要的是第四种---嫁于新帝。

若是按照21世纪的看法,这或许是有悖伦理,因为新帝和先帝的关系,要么是父子,要么是兄弟。这种对于21世纪的人肯定接受不了,但在古代算不上什么,特别是唐朝。

举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第一就是唐高宗李治把他老爹的女人武则天给霸占了,而且还册封为自己的皇后;第二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把他的儿媳妇--也就是后来的杨贵妃给霸占了。

这估计是跟多人都接受不了的,但在唐朝出现了两次。

至于什么李世民在下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人收入了后宫,那都是小意思了。

李唐皇族本就带着一部分鲜卑族血统,加上当时胡风盛行,在草原上,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父亲的女人。

隋朝有个奇女子,也就是隋朝宗室女--义成公主,先后嫁了四个突厥可汗。她先是嫁给了突厥启民可汗,然后先后嫁给了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面三个是亲兄弟,而且还是启民可汗的二儿子。

当然这位义成公主最后被唐初名将李靖杀了。

说起来这也是个悲剧人物,对婚姻已经麻木,而效忠的大隋也亡了,说白了也是个可怜人。

死掉或许还是解脱!

所以第四种结果并不算什么丢人,可能也就宋朝和明朝好点,但现在还是唐朝。

而且现在的情况也有些特殊,李儇还没死,他是在任上被夺走皇位的,这样更尴尬。

李儇或者还好,死了后,孟才人这种留下了先帝子嗣的妃嫔,结局可能很惨,若是能嫁于新帝,就不会那么惨了。

另外一个宫女则是趁机说道,“娘娘,可陛下很少来兴庆宫,而娘娘又不能轻易离开兴庆宫。。。。。”

“很少来不代表不来,太上皇这个样子,陛下肯定会不时来看望的;不能轻易离开,不代表不能离开。

给你们几人一个任务,就是留意陛下的行踪,若是陛下驾临兴庆宫,本宫要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到时候本宫不会亏待你们的。”孟才人看了看自己掩映在水下的娇美身躯,掩嘴轻笑道。

当初武则天不一样也是才人身份,对方能成为新帝皇后,她为什么不能?

几个宫女面露喜色,连忙行礼,“是,娘娘!”

李晔自然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了他,当然这样盯上他的也不在少数。

回到大明宫的李晔,便来到了裴贞一居住的宫殿。

李晔的女人,不算他当寿王期间迎娶的女人的陪嫁侍女,数量并不多,所以侍寝制度也都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的。

就像今天晚上就是地位比较低的裴贞一侍寝。

裴贞一入宫不久,因为是裴氏出身,所以被封为才人,比其他陪嫁侍女的品级要高不少。

一番激烈大战后,由于今天有些累,李晔关心了两句就睡着了。

没办法,第二天还得早期,因为是一年一度的元日大朝会。

元日大朝会,号称大唐每年最大的、最热闹的国际大会。

元日的朝会是一年之中“皇帝”会见百官规模最大、仪式最为隆重的朝会,又称作大朝贺、大朝会。

唐朝的元日大朝贺源于古代的朝贡制度,是通过贡物和朝觐的方式来规范中央与地方、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关系的一种礼仪。

每逢大朝会日,皇帝亲临太极殿(李晔登基前,一般是含元殿),皇太子、文武百官、地方朝集使分别向皇帝拜贺新岁,各部官员向皇帝呈报一年来的政绩,展示帝国取得的成就。

只不过如今大唐,朝廷势弱,藩属国很多都不再朝贡,地方也不怎么搭理朝廷,所以热闹程度自然不如盛唐时期。

不过今年的大朝会却比前两年热闹,规模也稍大,原因很简单,朝廷已经开始显露獠牙,先后平定了西川、山南东道、荆南和河中。如今又对陇右用兵,着实震慑了周围一些藩镇。

河中节度使王珂、定难军节度使李思恭、荆南节度使郭禹、灵武节度使等等都亲自前来,当然四川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节度使也亲自来了,关内道节度使萧遘由于在陇右前线,所以派的布政使李易代为赴京参加大朝会。

除了亲自前来的,还有三管经略使和安南经略使派来的使者。

除此之外,河东李克用、宣武朱温、云州赫连铎、昭义军孟方立、鄂岳观察使、湖南观察使、岭南节度使、归义军也都派了使者过来。

加上长安城内的大小官员,整个太极殿占了上千人。

开始的时候,太极殿外嘈杂声一片,参加朝会的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熟人,聊聊天等着朝会正式开始。

直到一个太监站在太极殿大门处用着独特的公鸭尖嗓大喊大朝会开始,这些官员才安静下来,然后按照品级依次入殿。

太极殿的面积就那么大,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太极殿面见李晔,更多的则是站在殿外。

元日大朝会用句后世的话说,就是年度中央政府报告,总结去年一年有什么成就,当然是只说好的,不说坏的。

虽然繁琐,但作为李晔第一次坐在龙座上举行大朝会,所以他也格外认真。

由于没有什么藩属国来,所以这个环节并没有举行,直接跳过了。

所以乾宁二年的大朝会关注点主要三个。

其一是户部把去年的国库收入说了一下,折合金钱是1328万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不仅吓了忠于朝廷这些官员一大跳,还把那些藩镇吓得够呛,谁也不知道这个数字是真是假。

其二就是朝廷的西征,也就是对陇右用兵。作为新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对外用兵,关注的人也不少。

第三则是李克用的使者--李克宁的觐见。

“河东节度使麾下,李克宁代表吾兄陇西郡王、河东节度使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河东?”

众人一下就把注意力转向李克宁,没想到李克用还真敢派使者来长安。

啧啧!

去年李克用还两次跟朝廷兵戎相见,居然还会派人来参加元日大朝会。要知道去年讨伐李克用的风波还没过多久,要不是吐蕃人犯境,或许朝廷都决定要讨伐李克用了。

这个时候,李克用派人来长安,是何用意?难道是服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