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138章 忠武军分裂(二)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38章 忠武军分裂(二)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见周岌开口询问自己的看法,鹿晏弘缓缓抬头,跟周岌对视了一下,对方笑了笑并看着他,他便转过视线,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都统大人在走之前曾经对忠武八都有过交代,王都将也在场。都统大人认为我们应该去西川护驾,迎陛下回京,这是都统大人的吩咐,鹿某自然选择遵从都统大人的吩咐。”

鹿晏弘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反对,“鹿将军,陛下身边有神策军,我们去了不就是受排挤的吗?而且这里去蜀地路途遥远,将士们也出来几年了,都想着回家,何必去蜀地受气。”

“这是都统大人生前的交代,难道都统走后,你们眼里就没有都统了吗?”一旁的王建敲着桌子淡淡道。

不得不说,杨复光虽然去世,但其声名依在,看到众人看向自己那不善的眼光,那位周岌的亲信顿时有些恼羞成怒,指着王建大骂道,“贼王八,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的什么。什么都统大人的命令,为什么我们其他人都不知道,就你们两人知道?我看是你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我们这些人带去送死。”

“你说什么?信不信我当场劈了你?”王建最恨别人叫他‘贼王八’,当即就拔出腰间的刀放在旁边的小桌上,死死地盯着对方。

“你。。。。”那人看到王建眼神中的狠色,刚到嘴里的话又咽了回去,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甚至害怕。

王建在忠武军素有威名,虽然为人奸诈,但手上功夫并不赖,这才能一步步走到现在。

一旁的周岌自然不会看到自己的手下被逼到如此境地,笑着说道,“王都将不要生气,手下的人有些不知轻重,惹恼了王都将,看在周某的面子上,就不要见怪了。贺将军,还不给王都将道歉?没大没小的。”

那名将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看到周岌的眼神,还是老老实实的对着王建道了个歉,虽然不怎么心诚,面子上倒也过去了。

“节帅是什么打算?是率领我们忠武军全军去迎驾,还是?”鹿晏弘认真地看着周岌,他很怀疑周岌的态度。

“这个嘛。。。”周岌看了看鹿晏弘,故意拉长了声音,然后笑道,“鹿将军,都统大人只是让你们忠武八都去迎驾,并不是要求整个忠武军。现在黄巢未灭,若是忠武军全军去迎驾,岂不是让黄巢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看来节帅并不打算去迎驾?”鹿晏弘淡淡道。

“不是本节度使不想去,而是忠武军数万人没必要都去。陛下身边有神策军和西川军,我们这些人去了用处不大,而且军中将士也想家了,也不能不考虑将士们的想法不是?

我看要不这样,要是想去迎驾的,可以跟着鹿将军和王都将等人去西川,不愿意去的,跟着本节度使回驻地,平定黄巢的叛乱,这样岂不两全其美?”周岌一脸‘真诚’的看着鹿晏弘等人,仿佛做出了什么为难的决定似的。

“节帅这主意不错,去不去迎驾,全凭自愿。”周岌手下的人当即附和道。

由于光靠八个都头,依然有些势单力薄,本来鹿晏弘还想借杨复光几个养子的力,反对这个主意。虽然这个主意看似公平,但其实不然,由于忠武军上下基本上都是陈州、许州的人,在外打了几年仗,肯定都想回家。

周岌这办法明显包藏祸心,由于忠武军的主力是忠武八都,但若是采取自愿,忠武八都本身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留下。留下的那些人无疑就会被周岌及其亲信给吞并,用于壮大他们的实力。

可杨复光这几个养子也各有想法,并不是都想去迎驾,包括掌握着一部分军权的杨守宗。

“这个杨守宗,亏他还是都统大人的养子,这个时候居然不跟我们站在一边。”作为忠武八都头之一的庞从在周岌等人走后,便当着其他七人发着牢骚。

“人各有志,庞都头也不要去生气,没有这个必要。”鹿晏弘劝道,然后看着众人,“其他人本将不管,但是我们忠武八都不能四分五裂。忠武军分裂已经是必然,我们忠武八都若是分裂,在这个乱世就无法存活下去。

诸位下去后,尽可能说服一众手下跟随一起前往西川,手上没有兵,在这个乱世就没任何地位。”

说着鹿晏弘就看向王建、韩建二人,特别是王建,若是对方跟他唱对台戏,忠武八都根本无法团结一心。

王建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轻重,点了点头,“这个没有问题,不过都统大人那几个养子我们也有必要去劝说一番,他们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留下,像杨守亮就有意跟随我们一起去西川。若是只靠忠武八都,我们的兵力会比较薄弱,到了西川也没什么地位。”

鹿晏弘点了点头,也知道其中道理,突然一旁的庞从插话道,“难道我们真的要去西川?即便是有都统大人的亲笔信,可杨枢密使会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吗?我们手上有军队,为什么要去西川受气?”

听到这话,众人有的沉默,有的欲言又止,显然并不是都想去西川,只不过不敢提出来,鹿晏弘则是站出来解释道,“诸位,这个时候不是我们想不想去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离开河中。

留在河中,我们势必会被王重荣等视为眼中钉,甚至把我们当成囊中之物;回许州、陈州,周岌也会想着吞并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来开,至于是不是去西川,到时候根据情况再说。”

听完鹿晏弘的话,王建忍不住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有些惊讶对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不过却没有说什么。

“既然这样,我赞成去迎驾,想来陛下也不会亏待我等有功之人。”一旁的韩建拍着桌子大声道。

有人带头,其他人便纷纷同意,他们自然知道去西川的好处更大,只不过之前心中有些犹豫。但想到既然没了退路,还不如冒险去西川求得一场富贵。

“什么?杨复光死了?他不是才41岁吗?这就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晔显然有些惊讶。对于杨复光他有些印象,这位宦官的名声也算可以,在平定黄巢的叛乱中立下大功,在张承业之前,这位可以算是对唐王朝忠心耿耿的权宦之一。

跟田令孜和杨复恭不同,杨复光虽然起步靠的是他的养父杨玄价,但后面担任监军的期间,屡次奇功,他最擅长的是劝降,周岌就是被他从黄巢阵营中劝回来的。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否认他的功绩。

李晔没见过杨复光,虽然他也对这位的死有些遗憾,但他更关心的是朝中的变局。

要知道在权宦中仅次于田令孜的杨复恭如今愈发得到李儇的重用,靠的可不是他自身的本事,而是杨复光在前线给他撑腰。田令孜对杨复恭有些忌惮,甚至劝李儇任命杨复光为诸道行营都统,也是杨复光的愈发强大,好给自己留条后路。

可以想象,现在杨复光一死,朝中格局势必发生巨大的变动。

“殿下,41岁并不算小了。而且据下官听说,杨复光的生母去年去世,加上长期的军伍生涯,也留下不小的暗伤,突发疾病,扛不过来是有很大可能的。”一旁的郑凝绩提醒道。

听到这提醒,李晔才明白自己是陷入了误区,虽然眼前的孙烨已经过50,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活到这个年龄。要知道,唐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7岁,虽然这个数字并不完全准确,但在这个连个普通感冒都可以要人命的时代,活到四五十岁就得感谢老天,六七十岁难上加难。不然为什么‘七十岁’叫古稀?说明就很稀少,不像后世随便一抓一大把。

“可之前没听说他身体有恙啊,会不会有人下毒什么的?”李晔顿时陷入了阴谋论。

“这。。。”裴荣有些不确定,“殿下,应该不会吧,杨复光好歹也是军中统帅,手下那么多将领,二期要是有人谋害不至于没有动静。不过殿下,现在杨复光一死,朝中局势恐怕会发生巨变啊,下官担心会对殿下造成不利影响。”

“巨变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李晔神色有些担忧,这个已经不是他能预料并且掌控的局面了,只是希望不要影响他的外放。

正如一众人所猜测,果然在杨复光病逝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不到半个月,田令孜就动手了,动手的对象自然就是杨复恭。在田令孜的谗言下,李儇下令革去杨复恭的枢密使和右神策军中尉等职务,贬为飞龙使。

飞龙使虽然权力比唐朝前期大很多,但说白了就是一个管马的,也就是弼马温,跟枢密使等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杨复恭失势,田令孜便少了一个心腹大敌,于是很快他就把目标瞄准了郑畋和正要举行大婚的李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