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大唐中兴 > 第108章 月下有佳人

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08章 月下有佳人

作者:木子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8:20:08 来源:88小说

见裴荣和寿王这一唱一和,众人也有些惊讶,没想到寿王还会作诗词。对于李晔这个寿王,他们也曾耳闻过,毕竟平定当时郭琪叛乱,封天策军大将军,组建天策军,也算是名声大噪。

不过对于这个寿王的才华,他们地处西垂,倒是不甚了解。李晔目前流传出的诗词一共三首,在成都倒是有些知名度,甚至一些朝臣也都知晓,不过也仅仅限于成都府,再远点的地方就不怎么知道了。

看着众人看着自己,李晔笑着道,“前两天一直在青城山上,倒是有些感触,眼下佳节已过,那本王就以青城山为题作一首。”

说着李晔沉吟了一会儿便开始吟唱道,“我登青城山,**顾在下,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九州皆片麈(zhu),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僊(xian)术?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bi)。”

在场一片寂静。

这首诗。。。怎么说呢?裴荣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不对,他听过李晔写的那首《帘外雨潺潺》,这首诗词依然如《帘外雨潺潺》一样,前面虽然在描写景色,但后面还是表达了心中的抱负。

裴荣虽然不觉得惊讶,但在场的其他人却是大为吃惊,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了。他们开始还以为以李晔的年龄,能作诗就算不错了,即便是作的不好,但李晔是亲王,他们肯定还是要恭维一番,面子还是得给足。

结果呢?这首诗虽然算不上绝作,但在李晔这只有15岁的人口中说出,那就不同了,也算是惊人之作。

这首诗,前面倒并不是多吸引人,但最后两句‘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却是让人不禁对李晔这个寿王的好奇。东封泰山,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自古封禅泰山,那都是历代帝王所追求的的事,即便是帝王也不是说封禅就封禅的,在此之前就九位皇帝封禅泰山。

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另外还有秦二世、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其他一些皇帝虽然到过泰山,但也只是祭祀,达不到封禅的资格。也正是因为真正封禅的人不多,也让封禅泰山成为历代帝王追崇的一个目标。

虽然封禅泰山的也有王,但一些人也不禁在想李晔的真实想法。不过这个时候倒没人去找不愉快,而是对李晔临场发挥就做出一首如此有水平的诗词,佩服不已。

“殿下大才,我等这些人熟读圣贤书也算是数十载,闲暇时候也曾作作诗词,不过跟殿下一比,却是远远不如。”施姓县令最先反应过来,连忙站起来满脸笑容地恭维道。

“施县令要是再夸,本王就得飘了。”李晔笑着回应道,顺便让压抑的气氛一下变得轻松起来。

“殿下之才,不需旁人夸也是堪比李杜,甚至远甚于李杜。”裴荣笑着恭维道。

“裴司马,你这说的。李杜之才,岂是本王能及。”对自己有几斤几两,李晔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便摇了摇头。

“敢问殿下,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下官等人也好时时学习,警醒吾辈不忘朝廷。”施县令用着请示的语气说道。

“名字?”李晔一愣,这首诗原本是陆游所写,名字也很长,叫‘客有言太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总不可能还叫这个吧?“名字,本王倒是还没想出。”

听到这个,众人便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其实对于李晔能做出这样一首诗,一些人心中肯定会有所怀疑是事前作好,若是连名字都脱口而出,就更明显了。不过李晔不知道名字,便让这些怀疑的人,打消了不少怀疑。对于这个,李晔并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他以后肯定会避免这些,免得露馅。

“既然这是殿下游青城山归来所作,何不叫《寿王游青城所作》?既简单,也能突出乃殿下所作。”喜欢拍马屁的裴荣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答案。

听到这个名字,李晔觉得好像也行,古时人作诗词并不是一定要取一个很好的名字,很多时候都很随意,就像这首诗原本的名字。于是李晔便同意了这个名字,不仅如此,李晔还亲自提笔,把这首诗写了下来。李晔不知道的是,这首诗后面就成了历代青城县衙最重要的财富,即便是战事发生,也会优先保护这首诗。

不一会儿,李晔因为喝了酒,有些尿急,便暂时离开了宴席。施县令连忙派了一个年轻仆人跟随,以免李晔不知道路。

一出宴会厅,深秋的寒风一吹,李晔就感觉自己那股淡淡地醉意一下消散很多,神情舒爽很多。在那仆人的带领下来到茅房方便之后,才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圆,这才想起今天是十五,虽然寒风不时吹过,但月亮还是那么皎洁。

看着这圆月,李晔突然不想回宴会大厅,而是在这儿县衙的院中散着步。虽然仆人在前面带路,不过走着走着李晔便闻到一股香气,然后他便顺着香气来到一处花园。等仆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李晔已经来到后花园中,由于李晔是亲王,地位尊崇,这仆人只是一介下人,也不敢前去阻拦,只能看着李晔进了这县衙后花园。

而站在花园中的李晔,看到眼前的景象也不禁有些沉迷。花园其实并不大,不过道路两旁,一株株芙蓉树正盛开着鲜花,那白色的芙蓉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洁白无瑕。看着这盛开的白色芙蓉花,李晔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在前院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原来是来自这里。

想到这儿,李晔便想起苏轼一首写芙蓉的诗句,‘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在这深秋,其他树木都落叶纷纷,而这芙蓉却依然正开着,就像冬季的梅花一样,孤芳自赏。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想着这两句诗,李晔便忍不住轻轻吟唱出来。

“是谁在那里?”就在李晔在花间漫步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询问声。

就在旁边亲兵戒备的时候,李晔回过神来,抬头看见一个年轻的白衣女子映入眼帘。对方穿着一身白色的齐胸襦裙,披着一件白色的裘衣,恰好对方站在芙蓉树旁,远远望去,就如月色下盛开的芙蓉花,美丽动人。

李晔算不上阅女无数,但平常也见过不少这个时代的女子,但眼前这个女子依然给他一种惊艳的感觉。这女子,年龄看似不大,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身材并不像这个时代崇尚的丰腴,脸上略带婴儿肥,整个给人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

看着眼前这青涩而迷人的少女,李晔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县衙,这里也不像县衙前院,连忙道歉道,“抱歉,打扰到这位小娘子了,在下只是因为这花香,而误入此地。”

“原来是寿王殿下,此时殿下不是应该在前院大厅用餐,怎么来这后花园中。”待李晔走到近前,少女才看清李晔的连忙,心跳不禁加快,微微欠身行礼,脸上也带着不自然的红晕。

“小娘子认识在下?”李晔回想了自己脑海中这几天看到的人,应该没见过对方才对,不禁有些好奇。

“只是远远望见过!”少女有些慌乱的说道。

准确的说,少女也是前几天才听闻李晔。那还是李晔让她父亲带路游青城山,她才知道是寿王来了。对于这个寿王,她并不了解,不过因为其随意指使其父亲,还有些埋怨。

不过后面,她却是听说寿王年轻勇猛,去年上元节平定了黄头军的叛乱,救了皇帝而被封为天策军大将军。前不久更是以少胜多,大败叛军,斩杀叛军头领阡能。对于阡能的叛军,在天策军击败之前,青城前段时间还封城,加强戒备,生怕叛军祸及青城,直到叛军被击败的消息传来,才解除了戒严。

对于英雄,那都是少女们喜欢的对象。而李晔不仅是大败叛军的英雄,还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当朝亲王,在得知李晔要来,青城县城中不知多少少女想要结识李晔,只不过却没有机会。

少女也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寿王很感兴趣,只不过其父不让她去前院,她只能偷偷去看了两眼。就是那两眼,她便记住了李晔的样貌,所以刚才一见面,她就认出了对方。

“原来如此。是本王打扰了小娘子的赏花,便先告退。”虽然唐朝风气开放,但他贸然闯入后院,也有些不合适,特别是眼前这女子应该是施县令的家眷,他自然不好久留,以免败坏人家姑娘名声。

“等等。。。”见李晔要走,少女当即高呼,不过一开口便意识到不合适,不过想到对方刚才所吟唱的诗,她便轻咬嘴唇,“殿下刚才所吟之诗应该不全,不知能否把完整的告知民女。”

李晔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笑着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