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谢家皇后 > 第505章天谴

谢家皇后 第505章天谴

作者:蔷薇晓晓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0:07:28 来源:免费小说

  看着大殿上的这些同僚,姜传孝却是垂了眼。

  朝廷拨出了三十万两,层层盘剥,最后落到陕西河道的却只有十万两,而这十万两里又有一半挪作了他用。

  如果真是追究了下来,恐怕这大殿之上有大半的人都脱不了干系。

  也难怪大家都会如此诚惶诚恐。

  “皇上要彻查此事?”虽然身在内宅,姜婉也是听闻了陕西官场上发生的这件大事,不免就有些担心刚去任上的父亲姜传忠。

  “这你倒可以放心。”刚回府的萧睿暄在换了一身杭绸直裰后,坐到了炕上陪着姜婉说起话来,“岳父刚上任,就算之前有什么也与他没什么关系,如果真要算的话,大概就是会摊到一个河道决堤隐瞒不报的渎职罪名。”

  “渎职?这还不严重?”姜婉记得前世的时候,江西粮道上一个官员渎职,可是被姜妧砍了头的。

  “渎职一事,可大可小,而且他也不是陕西任上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跟这次贪污修堤款,又没有安抚好灾民,导致灾民民变的事情比起来,他这根本不算什么。”说到这,萧睿暄突然一阵冷笑,“这次事情闹这么大,我不信下面没有折子上来,肯定是有人在上面压住了,到时候我们让岳父补一份折子上来,塞到那些被积压的折子里,到时候这渎职的罪名,可就压不到他的身上了。”

  “还可以这样操作吗?”姜婉简直是闻所未闻。

  “为什么不可以,反正一份折子也是压,十份折子也是压,既然有人收受了贿赂愿意给人做保护伞,何必不让这伞变得更大一些?”萧睿暄也就瞧着姜婉笑道,“好了,这事不用你管了,我自会找人同岳父联系,让他平安渡过这一难关的。”

  姜婉听得萧睿暄这么一说,知道他不是个说大话的人,也就将此事丢开不再问。

  到了十一月,景宣帝所派出的御史从陕西道上回来,上呈了一道折子阐述了这一个月来的调查发现。

  所有人都以为会引来一场大风暴时,不料景宣帝却是留中不发。

  就在人心惶惶了一个月后,又有御史给景宣帝上了折子,而这一次的矛头却直指六部官员,以及内阁首辅陈言箴。

  这些年他收受贿赂,大敛钱财,为下面的人贪污各种工程款的人充当保护伞,以至于下面的官员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

  景宣帝萧睿昭在接到这一份奏折之后,便将陈言箴连夜下了大狱,并且下令查抄陈言箴的家。

  然而不查不知道,只不过才当了五年阁老的陈言箴家中竟然抄出了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京都的房田屋舍一共七十八间、文物珠宝不计其数!

  看着那份抄家清单,萧睿昭竟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竟然贪了这么多!”姜婉私下里不免就与萧睿暄感叹道,“我记得上一世,他可是全身而退的。”

  “因为这一世,景宣帝提前继位,惯于见风使舵的陈阁老估计是想再赌上一把!”萧睿暄也想起了上一世的事,也就笑道,“也正是因为如此,上一世入了内阁的闵冲现在还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猫着呢。”

  “人啊,有时候就是不能太贪了,”萧睿暄颇有感慨的说道,“若不是想着继续捞上一把,又哪里会栽了这么大一个跟斗?”

  而且,还拔出了萝卜带出了泥。

  之前陈阁老经营了近二十年的人脉,通过这一次的事件,几乎全被连根拔了起来。

  而姜传忠却因为萧睿暄在其中做了手脚,因祸得福。

  他不但免于被责,反倒因为此事而升了一级,调任从三品的陕西盐运史,也算得上是陕西官场上,少数几个全身而退的人。

  经过这一轮的大清洗后,大梁朝的各级官员都有所收敛,也比之前变得更为敬业,朝廷之上渐呈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却不想在次年开春时,却连续遇到了西北大旱和江南洪涝,灾民四起,整个朝廷的官员东奔西走疲于应付,之前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国库竟然又给掏空了。

  就连一向勤于政事的萧睿昭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你说朕这个天子,是不是德不配位?”在处理了政事之余,萧睿昭将萧睿暄召进了宫,交心道,“否则像朕这样兢兢业业的天子,为何治下的子民却还时常遭遇天谴?”

  萧睿暄看着眼前这位上一世并不长寿的天子,却也只能模棱两可地宽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体也是如此吧……”

  萧睿昭也就神情怪异的看着萧睿暄,心里却也开始琢磨起萧睿暄说的这两句话。

  他其实并有太大的雄心壮志,只是想在他的治下,让大梁朝的子民们安居乐业而已。

  因此,自他登基后,萧睿昭从不敢松懈,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那些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得知那些官员贪污挪用公款,尸位素餐之时,他才会勃然大怒的动用了雷霆万钧之力,将那些人都打入了大牢。

  时至今日,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可这一场接一场的“天谴”,却又让他不得不自我怀疑了起来。

  而在与萧睿暄聊过一阵了之后,却又让萧睿昭的心里舒坦了不少。

  因为西北和江南都不同程度的遭了灾,继任首辅之位的尹帜也就上书了朝廷,建议赋税减半,以便让民众休养生息,并且推出了“减俸制”,也就是减少官员的俸禄来节省朝廷的开支。

  尹阁老的这份奏折甚合景宣帝萧睿昭的心意,而且为了减少朝廷的开支,萧睿昭更是下令取消了将在次年举办的选妃大典,而且将宫中众人的用度减半。

  皇帝都为此做出了表率,那些被减俸的官员,也就不得不随大流的上书附议尹阁老的新政。

  就在萧睿昭正在为“君民一心”而沾沾自喜时,却不知道这满朝的文武的心中早已有了微词。

  #####第二更,萧睿昭的这个皇帝,坐得不怎么顺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