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九十八章 西域汉王城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九十八章 西域汉王城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在高昌故城,你体味的荒凉,甚至会超过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没有花没有鸟,没有一根草木的存在,只有黄沙和断壁残垣,没有一丝生灵。

这是一个死去的国都,尽管它曾在历史上成为汉族在胡地最有影响的政权,尽管它曾在玄奘西行路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尽管它现在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尽管我们也经常起一个国王的名字:麴文泰。

有人:西安的导游靠嘴,华山的导游靠腿。但要理解这里,既要靠腿,又要靠嘴。

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断墙,要整个走下来,是很费体力的一件事。但一到此处,池就领我们走到一段城垛处,拍了拍它上面的黄土,到:“应该是这里,东门,这里往东,有条笔直的大路,直通焉蓍,玄奘应该是从这里入城的。”

“城东这么多入口,你怎么能够肯定是从这里进来的呢?”思远问到。

“国王带着后妃大臣、文武百官,连夜迎接传奇的高僧,只能在最大的城门,遥望玄奘东来的方向。”池的语言中充满了神往。

“啊?要不要这么隆重?玄奘出名了?国王如此重视?”高妍的问题很直接。

“一个特殊的经历,让玄奘在西域名声大振。这位国王特别派出使臣迎请,自己还亲自连夜在都城门口迎接,还有特殊的原因”池回答到。

“啥经历,可以如此圈粉?”高妍的兴趣来了。我明白了池的这一套,欲擒故纵、欲言尤止,勾引听众的兴趣,一路上,我熟悉了,但对高妍,始终管用。

“他穿过了莫贺延碛,独自一人,这可是了不得的经历,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池到:“玄奘九死一生,逃离大唐的关隘,终于来到西域,但摆在他面前的巨大难题也改变了,原来是唐王朝的追捕,现在是自然界的沙漠。从敦煌到哈密之间是一片荒漠,我们在车上也有所见识,但当时最大的困难在于,这中间必须穿越一片沙漠,莫贺延碛,别一个人,就是一个商队,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也经常有去无回,此时玄奘只有一匹马、一个人。他坚毅前行,因为,从他立誓西行求法以来,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这可比唐僧难多了”张思远到:“毕竟他们有四个人,还沿途有地方化些斋饭。”

“沿路的白骨吓不了他,但真实的困难接踵而来,他先是遇上了沙尘暴,『迷』路了,然后又不慎打翻了水袋,失去了维持生存的最重要东西。干渴和饥饿来临,他越来越茫然,机械的没目标地进行,终于走不动了,你们知道他渴了多少吗?”池问到。

大家都在摇头。“我看到医书上,一个人完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活三”张思远到。

“他渴了五四夜,滴水未进,没死也濒临绝境了。强大的意志开始崩溃,作为一名和尚,他只有瘫坐沙地盘腿念经,以待一死。但心情却难以平静,他在祷告观音菩萨:您如果把取经求法的使命交给我,就不该让我此时死去;您如果没有交给我这个使命,当初我就不应该来。幻觉出现了:观世音菩萨仿佛出现在空中,向他微笑。”

“怕是差不多了吧”思远感叹到:“临终幻觉,表示他的意识已经不清醒了。”

“此时,奇迹发生了,那匹老马突然奔腾起来,一声长啸,向一个方向跑去。玄奘凭着求生意志和一丝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也追向前方。沙丘那边,一个清泉出现了,甚至它的周围还长着一些草和芦苇,这股在茫茫沙漠中的清泉,仿佛观音菩萨的甘『露』,让他和马匹畅饮,他装满了水袋,甚至还洗了个澡,难道这不是奇迹吗?”

“是不是真的哟?”妍子怀疑到。

“玄奘亲口所,辩机亲笔所记,皇帝亲自御览,《大唐西域记》中白纸黑字,他骗过后人吗?”

我得证实:“那本书上的记载,至今考古印证,没有不实之言。”

“独自一人穿越莫贺延碛,这本身就是个奇迹,震动西域,所以也被高昌国王所知。当然,高昌国王全力迎接,还有另外的原因。”池指着这一片辽阔的故城遗址到:“这里曾经是一个王国,由汉人统治,曾对中原称臣,它虽然毁灭于元代的一场战争,但在1300多年前,这里曾是水草丰茂、钱粮充足的西域乐土,统治这里的,是祖籍兰州的麴姓王朝,这里完全按照汉族内地的机构设置,使用文字也是汉字,主要人民也是汉民。”

“为什么呢?”思远问到:“它离中原已经很远了啊?”

“西汉时代车师将军行军至此,兵粮不足,部分战士留下簇屯垦,形成了这个国家。”池解释:“国家虽然很,但从文化、政权和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等,都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当时,他们的国王叫麴文泰。”

我知道,早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就没有停止过对西域的经营,尤其是在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后,中原王朝的武力、政权和文化影响就深入到西域了,建立了许多都护府,留下了许多守卫和屯垦的汉人。高昌国,就是这段历史留下的见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位国王到过长安,对中原王朝称臣”她想了想,继续到“更重要的是,他亲眼见证过中原王朝的繁华和强盛,对汉文化是由衷的佩服,也许还有一个因素:他以及他的子民都有对中原地区的思乡情节。”

“你刚才国王祖籍是哪里人?”思远问到。

“金州,也就是今的兰州。”

“今,内地姓麴的人可不多。”思远感叹。

池没接他的话茬,继续沉浸在历史的故事中:“派出去接玄奘的使臣跟玄奘表达了国王的请求,原本,玄奘的内心是犹豫的,高昌并不在他的计划行程之中,但禁不住使臣所表达出来的热情,也答应过几前往。但使臣却要求他当启程,原因是:国王如果不等到你的到来,他睡不了觉。如此热情,让玄奘感动。本着弘扬佛法的信念,玄奘踏上了新的征程,这极大地改变了他西行的面貌和处境,意义十分重大。”

池背靠城门遗址,望向东方,如同一个电视节目讲述人,充分展现了她戏精的本『色』:“使臣的预先通报让国王有时间准备,当玄奘一行从东面大路上走来时,看到最高礼遇最为豪华的迎接队伍,礼乐齐鸣、冠盖如云。”

“啥意思?人话!”高妍明显对古文生疏。

“就是今铺红毯、鸣礼炮、奏国歌的意思”我打了个比方。

“大概差不多吧,国王亲自到机场迎接,对吧?”池也调皮地比拟了一下,接着到:“那是晚上,接到了,安排住下,第二一早,当玄奘醒来时,发现王宫妃嫔持烛、大臣外面侍立,国王亲自等待,就知道,今日法的节目,必须开始了。”

她把电视节目《今日法》引用到这里来,把我们都逗得哈哈大笑。

“高手就是高手,不光是在座的文人,包括高昌国当地的高僧,一律被玄奘的佛法修为和知识所折服,个个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大家知道,国王是到过中原的,是见过高僧的,但听了玄奘的法,才明白,这是他所有见过的高僧中,最高的人,没有之一。”

“从此,国王的请法以及到各寺院的**就成了玄奘在茨主要内容了,国王对他的崇敬也与日俱增。”

“这里原来也有寺院,也有和尚?”思远感到比较诧异。

“当然,当时这里的佛教也比较兴盛,当时在高昌国,儒、释、道都有,光佛教的寺院都有几十座,僧侣也有二千多,它毕竟是个国家啊。”池回答到。

“那他究竟在这里待了多久?”高妍问到。

“几个月吧,我记得不太确定了。”

“九个月也算几个月,两个月也算几个月,你这bug”高妍调侃到。

谁知池忽然严肃起来:“纠结这点时间,此时有意义吗?你这一问,我倒想讲讲玄奘在这里听到的一个故事,他专门讲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听听,玄奘大师也是个爱讲故事的人?”高妍的兴趣倒没受影响。

“这段故事写在玄奘大师的回忆录中,我把梗概描述一下。以前,簇有个胁尊者,他的名字有来历,先不。当时他已经八十岁了,头也白了、眼也花了、走路也不稳当了,当他走在街上,连孩都在取笑他,他行将就木没有用了。他回到家反思:难道我这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吗?难道我就不能有所成就吗?于是,他决定追求佛法,弄清人生真冢他发誓,如果一不参透佛法,他的胁骨就不挨席子,也就是不睡觉的意思。经过了苦苦的修为,他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一代上师,许多弟子归附而来,国王也愿意聘请他为国师。这引起了许多其他和尚的不满,要求与之辩论,他只好答应。在他讲授佛法时,经过了几几夜晚,没人能找出『毛』病,但在最后一次,他在引用佛经时,无意中将一个词的顺序反了,被人抓住了把柄,死死纠住不放,他无法辩驳,只好咬舌自尽,自尽前,他对自己的弟子:永远不要和比你愚蠢的人辩论!”

“妖精,你敢骂我!”高妍突然向池追去,池赶紧逃跑,最后躲在我身后,喘气。高妍站在我面前问到:“哥,咋办?”

“我打!”我象征『性』地在池背上打了几下,然后高声问到:“叫你『乱,刚讲聊,胁尊死在哪里?死在嘴上!”大家一阵哄笑。

“你继续”思远的兴趣未减“讲唐僧。”他发现了自己错误的习惯,连忙改口:“讲玄奘。”

“太有才了也不斜池笑到“我就有这个体会。”

“你真敢脸上贴金,严肃点”我提醒到。

“大师的信众越来越多,每次法会,王公大臣们匍匐于地,用自己的背给大师铺路,让大师从背上走向法台,这种荣誉只有宗教狂热的人,才给得出来。国王成了他的粉丝,坚决要求他留下来,当他的国师。但被玄奘拒绝了,他耐心地向国王讲述了自己求法的原因及誓言,希望国王收回成命。但国王想留下他是真心的,也始终坚持自己的要求。甚至对大师:我要不放你走,你走得了吗?这就是强行留下了。没办法,玄奘大师只好绝食抗命,一连三不吃不喝,国王亲自端食侍候,也不吃。直到气若游丝,命在旦夕,国王才明白,不可勉强了。于是跟玄奘提出了另外的要求。你们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池的智力测验题,没人理睬,因为这段故事,只有她看过。

她只好继续到“第一,他要与玄奘结拜为异姓兄弟。第二,他要玄奘答应,求法回归后,要在高昌逗留三年,专门讲经传法。这要求过不过分?”

“当然不过分”妍子接话了,明她也听入了神。

“回答正确!玄奘答应了国王的要求,国王就开始了他下一步的工作,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大师的前行作准备。玄奘也十分珍惜这一个月的时间,全力地到处讲经法,仿佛这是最后的机会。”

“他后来回来了吗?”妍子问到。

“我先不告诉你,免得你知道了结局,就不听我讲了。”池在掉胃口。“你就不想听听国王准备了些什么吗?”

“快,我们听就是了。”妍子妥协了。

“我把大师的记载分了一下类,大约包括金钱、马匹、人员、货物、文书四类,我一一向大家介绍。先金钱,给黄金百两、银钱三万,多不多?”

“相当于今多少钱呢?”凡是与钱有关,妍子就感兴趣。

“你个财『迷』,这只是现金,大约值个千万富翁吧。”

妍子吐了吐舌头,到:“带这么多现金,碰上打劫的怎么办?”

池继续到:“上好马匹三十匹,相当于今三十台宝马,也算值钱的吧?”

妍子感叹到:“又一个千万富翁没了。”

“当然司机还是要配齐的,二十五个强壮汉子牵马拖货,再配秘书经理,四名年轻和尚作弟子,这队伍齐不齐?”

“这公司有规模了”高妍与池一唱一和,有点相声的意思。

“货就更贵了。法服三十具,也就是三十套和尚穿的衣服。果味两车,估计是核桃葡萄干等坚果,新鲜水果在路上容易坏掉。更重要的是,凌绡500匹,这就太贵重了!”

“凌绡是个什么东西?”妍子问到。

“就是高档丝绸,这条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因为丝绸是所有商品中最珍贵的东西,是这条路上真正的硬通货,所有西域来的商人,拿着本国的特产,不远万里进入长安,所为何来,主要是为了丝绸。普通人,十年收入能不能值一匹凌绡,我表示怀疑。”

“这么贵,我的!”妍子服气了,因为她觉得,她家所有财产也值不了这么些丝绸。

“国王修书二十四封,是给沿途二十四个国家的官方文件,主要意思是,我弟弟要到西行求法,请各国『政府』给予方便照顾,给予全力保护。当然,每一封文书,都附有当时世上最珍贵的丝绸:大绫一匹,你们想想,这是不是为大师的西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明白了”张思远感叹到:“所谓御赐袈裟、所谓几个徒弟、所谓关防文书,《西游记》描写的东西,是借鉴这里来的。”

“还包括御弟哥哥!”妍子没忘记这茬:“这下威武了,一路顺利?”

“麻烦也不是没有,就像你的,打劫的就是麻烦。国王率领全体官员及全城百姓亲送大师出城,应该是从这里出去的”池边解边带我们游览,此时已经走到西门遗址,她背对西门,面对西方,感叹到:“双方流泪相别,国王还出城送了几十里,直到大师的队伍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

她到这里,手搭额头,定格于一个眺望的动作,被妍子打了一下:“别演了,继续,劫纺事!”

“那事也怪。他们走了好些,一次,突然听到远处马叫人喧,感觉不好,果然一队劫匪来了,把大师的马队团团围住,所有随行都吓住了,当然,大师是镇定的,他也劝大家不要慌张。他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况且,他认为,劫匪为财而来,并不一定要命。他的镇定倒使劫匪犹豫起来,这一犹豫不得了,又来了一帮劫匪,两帮劫为了争夺地上的物资,双方打了起来,越打越远,最后都不见了踪影,你们,这叫什么?”

“分赃不平先打架!”我笑着到:“我原来在部队看守犯人时,也遇到过这种罪犯,内讧是他们坐牢的直接原因。”

“那后来呢?”妍子问到:“后来就没什么灾难了吧?”

“人造成的灾害不多了,毕竟当时西域最大的势力是西突厥叶护可汗,看在高昌王修书肯请的面子上,更是看破那五百匹绫绡上,为玄奘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力保护,但更大的灾难来自于自然界,过帕米尔高原时,冰雪地,极寒气加上高原反应,病倒的人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了,其中过程悲惨万分,可以是九死一生,终于到了印度。到了印度后,虽然也有过被其他教派绑架的危险,但也算到了他最想去的地方,参拜了佛的诞生地等着名遗迹,到达帘时最伟大的佛学研究圣地那难陀寺。这里还有一个传奇,留在下次再讲,反正大师一生充满传奇,也不少这一个。”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要离开这个故城了,池准备结束她的讲解。

在离开时,看到正午的阳光直『射』在残垣上,黄『色』的土墙黄『色』的沙丘,仿佛有某些砂砾偶尔闪光,那是历史上某位国王的眼泪?还是玄奘曾经残留在这儿的光辉?也许,更多是后人们在凭悼时,伤感的泪水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车上,妍子仍然追问到:“你还没有告诉我,他和高昌王的约定呢。”

“他们再也没有见面了。”池感叹到“十七年后,玄奘大师归国,到了新疆,打听高昌王的情况,才知道高昌已经亡国,麴文泰已经死去,玄奘就再也没有踏入这片土地、进入这个故城了。”

“怎么回事?”思远也好奇地问到“谁灭了它?”

“唐朝大将侯君集。”

“不对啊”思远问到“他不是已经对中原称臣了吗?怎么还要打他?”

“一个袖珍国,在大国面前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它处在这么好的交通要道,谁都想控制它。原来麴文泰第一次到中原时是隋朝,那时隋朝国力旺盛。当第二次到中原时,是唐朝,由于刚经历过长期的战『乱』,长安显得比以前差些,对此麴文泰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中原的国力不行了。再加上强大的西突厥,近在眼前的胁迫,使他不得不倒向突厥,结果犯吝覆『性』错误。唉,当时要是有玄奘作为国师在就好了,至少可以帮助他正确判断形势。结果唐朝派兵攻打,麴文泰向西突厥求援,援兵未到,唐朝大军已兵临城下,悔惧交加的麴文泰,死在亡国之前,其儿子最后举国投降,高昌国就不存在了。”

大家一阵唏嘘,感叹世事无常。

“虽然佛:过去心不可得,但谁又能轻易忘掉过去?况且,是对自己如此情深意重、提供巨大帮助的国王兄长。玄奘回国后,虽然不能在唐朝皇帝面前提麴文泰的名字,因为麴文泰算是唐朝的叛国之王。但在私下里,大师却多次流『露』出对这位国王兄长的怀念,这些故事和话语都被他的弟子记录在回忆录里,让我们今仍然了解这一段传奇。”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