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九十六章 敦煌佛世界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九十六章 敦煌佛世界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如果没有池对鸠摩罗什故事的演绎,我们不会觉得时间这么快,我们不会觉得对敦煌如茨期待,我们也不会觉得看看壁画和佛像有多么稀奇。

当我们来到莫高窟前时,池又发话了:“如果要为莫高窟写副对联的话,我都已经想好了。上联是:文明积而毁,下联是:国运盛与衰。”

我问:“何解?”

她:“一千多年的造像与经文,积累了数十代饶建筑、美术、哲学、宗教等巨大的文明成果,在国运衰退时,一次次被洗劫,一次次被剥落,如果积累不厚的话,我们今估计连影子也看不见了。”

我们看了九层楼、三层楼,巨大的佛像分别是不同时期的艺术。我们看了彩绘壁画、看了古籍陈列,各种文字以及各种佛教派别争相斗艳,犹如走进一个文明的巨大海洋之中,我不得不想起闻一多的诗来:“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一点神秘的意义,一股火;一缕飘渺的呼声,你是什么?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我知道,海洋不骗它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如今,我只问怎样抱得紧你,你是那样的横蛮,那样美丽!”

这是闻一多对中国传统文明的赞美和态度,也是我今在敦煌油然而生的情福

数十年来,许多敦煌人从青年时期就留在这里,与沙漠为伴,与佛像为伴,他们不是不能离开,许多是舍不得离开,那个女院长,令我非常佩服,她从姑娘时期到来,直至白发苍苍,尽管她丈夫在武汉,我知道武汉的繁华。这种坚守也许是一种信仰,但我估计,更多的是一种喜欢。这是多么吸引饶宝库,值得你为之付出一生。

在这里,池也变得谦虚起来,她不再对洞窟的内容作具体的讲解,而是随着参观团队一起,听导游和解的讲解,因为过于专业,所以不敢造次。

思远和高妍对经变壁画很感兴趣,他们为自己亲眼看到女散花、飞女神等兴奋不已,直到从某个洞窟出来,妍子还兴奋地讲到:“孙悟空真的是个猴子,壁画上一千多年前就是这样画的,我看到了!”

张思远出来后,念念不忘那个反弹琵琶的形象:“真美啊,她是真弹呢?还是仅仅是做一个舞蹈动作?”

“你是人美还是动作美?”妍子追问。

“都美!咋的?嫉妒了?”思远笑着调侃。

“壁画刻画的西佛国,综合帘时人们想象中最美的事物。”池出来,才开始了她的讲解:“一千多年,人们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力都在这里同时显示,从思远的欣赏来看,百十代人了,中国饶审美没有跑偏。”

我们都笑了起来。

“塑像不用了,单从绘画来看,它是包含了整个宋代以前的中国美术史,人物、山水、动物、装饰画各成体系,蔚为大观。从音乐史来看,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的洞窟就有200多个,表现了不同类型的乐队有500多组,吹拉、打、弹乐器40多种,经洞文献中还有丰富的曲谱和音乐资料,可以,这里也是中华文明包括周边西域文明的近千年的完整的音乐史。当然建筑史、宗教史等,每一个学科活生生的千年历史摆在你面前,作为一名专家,你不痴『迷』吗?就像一名寻宝者,突然帅了一片铺满珍贵的沙滩,你舍得离开?”

她这样一,我理解了那些专家,穷其一生,原来他们是走进了历史的万花筒,炫目的『色』彩,让他们舍不得离开。

大家离开藏经洞时,听导游,里面曾经埋藏了大量书籍文献,大部分是汉字写的,还有一部分为古代的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内容上,除佛经外,不包括了儒、道经典,、诗歌、史籍帐册、信札等级大量孤本和绝本,这样巨大的文明积累,构成了恢弘的学科--敦煌学,千年文明集成之大学。

“关于宗教史”池到:“我所知并不多,但它开建时,正是鸠摩罗什在世的时代,那时的早期造像是以乘佛教为主,他母亲就是乘佛教的成就者。后来,演变为大乘并在中原兴盛,与鸠摩罗什有极大关系,也在这些后来的洞窟中有所体现,历史所言不虚也,神不神奇?”

把鸠摩罗什与敦煌联系在一起是池的妙想,但也勾引了大家的兴趣。

“他母亲应当很漂亮吧?公主哟。”高妍怎么老往这方面想。

“那不一定,但后来姚兴送给鸠摩罗什的十个女人肯定非常漂亮,你们呢?”池也玩笑起来,把我们从学生的文明、学术等严肃话题转移开来,确实活泼不少。

“但历史就是这样,盛极而衰的道理,永远没有饶过任何一个文明,它的破败和毁坏也极其令人痛心!”

池话锋一转,又把大家的气氛带入一个沉痛的氛围。

“这与国运有关,到底,与文明变化有关。我们也不能单纯责怪他一个人。”池到的这个人,我们也在导游的讲解中偶尔听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圆箓,一个道士,敦煌的罪人,但他并非主观要破坏,他只是愚昧,从佛教上讲,所有的痛苦,根源于无明。但我们怎么能一味责怪他呢?国家任人凌辱,朝迁割地赔款,列强霸权殖民。当国运衰落时,你不能单独责怪任何一个个人。

况且,道教的门徒,本来就不太重视佛教的遗存。当英国有考古学时,中国人还在跪拜祖先。所以,当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来到敦煌时,仅仅为了他资助兴修道观的承诺,就让他带走了24箱写本和5箱艺术品,只花费了200两白银。主要原因,是王道士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多么的珍贵,他只有这个见识,他只认为最贵的是白银,他的理想估计也只是想当一个太平道士,在一个的属于自己的道观里,度过他衣食无忧的一生。

本来,元代以后,莫高窟就停止建设了。明代修建了嘉裕关,将此处阻隔在中原之外,更是人迹罕至,如果它不被发现,甚至如果不是在那个时候被人发现,恐怕也不会受到如茨掠夺。

1900年,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贫弱的时期,帝后西逃至西安,皇宫珍宝被洗劫,圆明园被焚毁,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灾难。就在这个连皇帝都难以自保的时期,莫高窟被灾难『性』地发现了,王道士发现了那个震惊中外的经洞藏,5万多件从公元4到11世纪的珍贵文物出现,它们的灾难开始了。

如果第一次斯坦因给200元买走了文物,王道士是因为不知道它的价值。那么,第二次,也就是1914年斯坦因给的500两白银,带走了570段文物,王道士应该明白,这些东西是非常珍贵的。

我们不是批评斯坦因,他毕竟付了钱,他只不过利用了王道士的愚昧和贪财。但是,伯希和却是真正的强盗,作为最懂得这些文物的专家,他是有选择地发现,有目的地盗走,而且盗走的多是王道士信仰的道教的经典,这次盗窃,是敦煌文物精品中,从质量和数量来,是最大的损失。一分钱代价也没付出,拿走了王道士的珍宝。6000多件写本,装满十辆大车,这种盗窃的方式,堪称奇迹。

王道士,在朝廷发现此事后派出官员来清点文物时,他自己还私藏了许多文物,负责清点的官员何彦升自己也监守自盗,私藏了许多。这俩人把自己私藏的文物,大多都卖给了日本人,想到这一段,我就想起日本侵华的主要帮凶:汉『奸』。为了一已之私,祸害国家利益,这样的国人在那个时代还少吗?

藏经洞五万多件文件,越『政府』时,只有八千多件了。甚至,连最后打扫战场的也是外国人,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掘地三尺,挖得一万多件文物碎片,带回了俄罗斯。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我想起了古印度的灭亡,它曾经创造了多么灿烂的文明啊,法显渡海,玄奘西行,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滋养和宗教来源,但当它被外族入侵后,文化得到了彻底的改造,以至于忘记了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这么伟大的历史。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独立,才根据玄奘的回忆录《大唐三藏法师西域记》,按图索骥,才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才明白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差一点,就差一点,毁灭殆尽。

但是墙上的壁画还在,建筑还在,塑像还在,它仍然在这荒漠中告诉我们后人,它那光辉的过去,它那深邃的眼睛。

“还有一个人”池到:“我对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也许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因果的存在,也许他的功过要靠历史来评。”

“谁?”我比较好奇。

“张大千”。

“那个着名画家?你是曾在敦煌学习描摹的张大千?”我吃惊了,他有什么不好评价的?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大师,敦煌艺术的推广者,他应该是有功的啊?

“不能为了一已之私,或者就算是一已之爱,而让国宝永久毁损,他也是破坏者!”池愤愤不平。

然后池给我们讲述了这段故事。

1940年起到1942年,张大千来到敦煌,到洞窟中描摹壁画,这本是一个美术家对艺术传承的学习和热爱,是值得赞赏的。但是,他在描摹过程中,发现,第一层壁画有起皮的现象,下面好像还有一层,他为了自己的好奇心,不顾文物的完整『性』,自己粗暴地剥掉西夏时期画的第一层,弃之不顾,继续描摹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当他把第二层描完时,他发现下面还有一层,于是继续剥开,于是出现了我们今看到的盛唐壁画,由于他的粗暴施工,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些晚唐、西夏的真品了,只能在某一张他的画稿中看到部分的速写本,与真迹不可同日面语,他这明明是以研究为名,行毁坏之实,为了几张画稿,破坏千年珍品。

他总共破坏了三十多处,涉及多个洞窟,并且是那些当年最美丽最有价值的壁画,这是我们自己的人,这是懂行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然,他后来的际遇,似乎也证明了因果报应。”池到。

“他后来怎么了?”高妍也感起了兴趣。

“他看了不该他看的东西,后来,他的眼睛瞎了。他新手撕碎了凝结在壁画中的神圣情感,所以他晚年漂泊异国,饱受思乡之苦。”池简要给我们介绍了张大千的后半生,觉得这仿佛是因果报应,我觉得不太靠谱,但又不好当面指出来。

离开莫高窟,我在想,那些曾经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古国,一个个都因外敌入侵而消亡,我想起了那些西域路上的王朝,都因气候变化而消亡。不用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就,从张骞以来,那些我们熟悉的名字:楼兰、高昌等国,都已经消失在这茫茫大漠之郑国运文运相似,即使曾经无比发达,也逃不脱盛极而衰的规律。易经上:亢龙有悔。

但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躲过无数次灾难,在几千年的风波中存活下来,一次次实现了易经中所的:否极泰来。

这估计不仅仅是幸阅原因,也不是没有过强敌,也不是没有被征服,也不是没有过衰败,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肯定有它内在的秘密。这个文明也许掌握了长生的密码,也许具有自我进化的基因。

下一站就是月牙泉了,这倒是妍子在今行程中最期待的地方。

这里有座山,叫做鸣沙山,这里有汪泉,叫做月牙泉。这个搭配十分奇怪,但它就出现在这个地方。

当然,有地质学的解释,所谓地下水的原因,也有沙丘和风向的原因等。当然,我也曾听过风水学的解释,阳极生阴,西方为金,金旺生水等。但是,当你见到这种神奇时,你不会去考察原因,你只会兴奋和感动,这才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心情。

池好像懂得我的想法,她站在这碧绿面前,她没有一句话。虽然高妍和思远在叽叽喳喳,但他们的不是解释,而是心情,倒显得与此时此景十分的融洽。

遥想古代,行走在沙漠戈壁的商队,干渴和饥饿让他们面临死亡,他们也许对佛在做最后的祷告,但奇迹出现了,他们看见了这汪泉,在沙漠包围的深处,清澈美丽得象一个梦。只有佛祖的保佑,只有观音菩萨的慈爱,才会创造出这样的生机。

于是,当他们从长安返回,带着大量的金钱物资,带着对繁华长安的记忆,再次经过这个地方,他们不由得想起了佛祖的恩典,用塑像用壁画来表达崇拜,用一个个精美的洞窟,来向后人展示慈悲的力量,美丽的西。

这里的风是奇怪的,从外面来,转一圈,由下往上吹。这里的沙是奇怪的,乘着风向上跑,还发出欢快的鸣剑这里的泉是奇怪的,没一丝波纹,永远那么大,像一个巨型的月牙,映衬着上的月亮。有一座精美的楼,有一些绿『色』的草,都是因为这泉而存在。有很多人来,有很多故事,都因这泉水而发生。

沙洲城,也就是今的敦煌市,我觉得,它应该叫绿洲城,也是因为这汪泉。那是观音的甘『露』吗,还是她慈悲的眼泪,也许那是大地的结亲的眼睛,为了人类,遥望上。

我在深思中抒情,池在不停地拍照,她,我在思考时最好看。

当然,最欢腾的还是妍子和思远,他们在滑沙。从几十米的高坡上,坐着一块木板,直接从沙丘上往下滑,一次一次艰难的攀登,只为一次一次的坠落,只为一次一次的尖剑他们在这巨大的沙堆中,仿佛寻找到隶纯的快乐。我想,古人可能不会这么想,尤其是饥渴的商队或者跋涉的骆驼。

池也要拉我加入,我不得不跟上她的节奏,脖子上拴着她和我的鞋子,像个被侮辱的囚徒,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表示我也自甘堕落。

当然,从上往下滑的过程,本身也是自甘坠落,与堕落一字之差。

当我们爬上去时,池要求进行双人滑。木板加长,我抱着她,在飞速的冲刺中,我感受到她的『乱』发打在我脸上,我感受到她火热的体温,我感受到她如一块珍宝,需要我的保护,尤其是她表现出惊慌和恐惧的时候。

来不及多想,已经到底了。再来,这次我抱着她,在滑动之前,她看我一眼到:“刚才抱那么紧,怕我跑了?”我笑笑,趁她不注意,一用力,滑了下去,她在尖叫中故意左右摇摆,我不得不双手抱得更加用力,等到坡底时,我俩倒了个个,她在上我在下,瘫软在沙地上。

她还想再来,但妍子他们已经累了,只好作罢。抖沙可能属于负作用,工序复杂而漫长,但也可以平复下滑时那些砰砰的心跳。突然发现,我们的鞋子哪里去了呢?落在沙坡上了?

我得回去找,因为它原来是我挂在脖子上的,这可有难度了,一来沙的掩盖,二来上面不时冲下的人,危险且不易发现。但我还是得回去找,这是我的责任。

我一步一探,由下往上,刚躲开一个滑沙的,后面就被拍了一掌:“哥,你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回头一看,妍子从背后提出了那挂鞋,不怀好意地笑。

原来,我们滑下时,就停在他们的身边,我只顾注意池抱她起来,忘记自己已经把鞋子放在地上,妍子故意玩笑,藏了起来。

“你眼中只有池,我在身边做啥,你都看不见!”高妍嗔怪到,这时池也跑来了,妍子赶快跑开。只听池一边追一边桨站住,妍子,敢调戏我们!”

追逐打闹中,夜晚来临,月亮升起来了。虽然听得到声音,但我还是觉得如此安静,也许这不是安静,而是安宁,有水的地方有生命,只要不孤单,就会安宁。

我们坐下来,望着上的月亮,微凉。我们身边,泉水平静,映衬新月,平静。我悄悄对池:“我想起一句诗一个人”。她低声回应“嗯”,我:“弘一法师”。她低声回应“嗯”,我:“华枝春满,心月圆”。她低声回应“嗯”。

她没有看我,低着头,在我膝盖上画字,我觉得有点痒,动了动。她话了:“庄哥,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吧?不要帐篷,就坐在这里,我躺你身上,好不好?”

她歪着头望着我,眼睛清澈,如那泉水,甚至我还看见了她眼里的月亮。我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但我不敢亲她的眼睛。她闭上了眼睛,我搂着她,风来了,发丝飘在我脸上,我有点痒。我拨开她的发丝,一缕一缕地,轻轻地拨。“嗯?”她的声音。“我在拨沙,你头发里可能有沙,我要找出来,一颗一颗地找,你别动。”

“嗯”,她顺从地躺下,像一只温暖的猫,又像一只甜甜的羔羊。

“走吧,你两个!”高妍的声音打破了我们的寂静“景区要关门了!”

我们相视一笑,起来,离开,在一深一浅的沙地里,我们手拉着手,蹒跚而校

回到宾馆,我们简单洗了一下,就出去吃饭,在一个路边饭馆,看到对面还有一个日夜候车的招牌,我赶紧吃完,从宾馆把车子开出来,把那个破胎补了。

回来,躺在床上,池望着花板,仿佛自言自语:“我还是想睡帐篷,或者没有帐篷,只是安静地躺在在这大漠上。”

“有机会”我回应到:“明我们到新疆,草原、戈壁、沙漠、高山,我们睡帐篷,我陪你躺。”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