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上师虽然在讲大圆满法的内容,但都属于序言部分,只是在给我们打下观念与思想的基础。他还没开始传授具体的修法,并且拖了很长时间,只说不做。

我问阿秋师兄:“师兄,这也有十来天了,上师总在谈大圆满,但我们却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啥意思?”

“那你在修啥?”

“只能修上师瑜珈了。我知道菩提心的修法,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果,所以,剩下来的,就只剩下这个上师瑜珈了,虽然听说见效快,但我的进步却比较慢。”

“这就对了。圣法无他,唯嫌拣择。如果说菩提心修法,是贯穿整个修行始终的,上师瑜珈就是灵巧的敲门砖。但是,这两个法,却与修大圆满,有莫大的关系。”

“为什么呢?”

“菩提心修空,上师瑜珈修有,空有不二的道理你恐怕也听说过。如果能够做到,那就是大圆满了,还另外需要一个大圆满法吗?”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只要钻透前两种法,后面的大圆满不需要学习了呢?

我不太明白这事,此时,突然看见,木江师兄站在门口。我们俩赶快站起来,向他行礼打招呼。他笑了笑,递给秋师兄一个本子,并且对我说到:“上师知道你的情况,这个本子给阿秋,他给你讲,你可以记,只要不随便传给别人就可以了。”

说完,他对我嘱咐到:“多给秋师兄学学,他的上师瑜珈,修得好,上师认可的。”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这几乎认可秋师兄有成就,甚至可以成为今后的传法师,至少对于这个法来说,秋师兄已经具备了指导我的能力。

木江师兄离开后,我准备给秋师兄行上师礼,被他笑着阻止了:“我是半桶水,我们一起学习吧。”

但是,学这个本子前,我们还是搞了个仪式,拜上师,发愿念咒,如同正规修上师瑜珈一样。然后,我们才开始一起学习起来。

这是一本关于上师瑜珈最秘密体系的简要说明书,不仅给了我整体印象,也把全部的秘密都作了记载,在秋师兄的帮助下,我才得到了全部的理解。

上师瑜伽实修法分三大部分:首先是明观皈依境,其次是向上师热切地作祈请,最后是领受四灌顶。

上师瑜伽:梵文为“咕噜约嘎”,藏文为“喇美纳觉”。

例如在《龙钦宁提》自宗,外修法即是此《上师瑜伽》,内修法是《持明总集》,密修法是莲师显现观音相的《苦自解脱》,极密修法是《上师明点印》,它专注于心轮住着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的龙钦巴尊者。

第一部分是明观皈依境。在佛经里我们会拜读到,在他们证悟圆满正觉的前夕,诸如阿弥陀佛等菩萨们向一切诸佛作甚深的祈请和广大的供养。他们祈祷他们可以化现自己的佛刹并于此佛刹中化身,以此来尽最大可能地饶益一切有情。

然而金刚乘对佛刹的理解和观点则更深入。金刚乘的根本在于“清净见”,即观一切诸法彻底清净无染。为了达到这个清净见,我们不把自己现在的处所视作平庸之地;我们应观其为清净佛刹。当我们念诵仪轨中明观福田的文句时,我们把当下的处所观为莲花生大士的净土桑东巴瑞(意为铜色吉祥山),其中万物皆十分圆满。黄金为地,如意宝树成行,天降甘露妙雨。一切有情都是勇士和空行;诸鸟亦出雅音演畅妙法;自然界的风声、水声、火声等皆和谐成金刚上师咒;诸念皆是智慧和大乐之显现。所以此处的清净观比经部所述更为广大周遍。

于此自显佛刹之圆满处所,我们把自己观想为与莲师佛母益西措嘉无二无别的诸佛之母──金刚瑜伽母。其身红色放光,一面二臂三眼。右手持弯刀举向虚空,左手托巴(颅盖)盛满鲜血。左臂弯曲怀着卡张嘎(三尖天杖),天杖顶端是金刚杵。以舞姿站立于莲花座日轮上,左足下踏着一具尸体,右膝弯曲。身上以骨鬘八饰而为庄严:头饰、耳环、三项链、手镯、足镯、骨裙和腰带,皆镶嵌着珍宝;身披五种彩绸。她以热切虔信的目光注视着上师莲花生大士。

她的身相为总集诸佛加持力的莲花生大士之佛母益西措嘉,其自性为总集诸佛事业、于一切处赐予所有众生加持和饶益的至尊度母。

观想于我们前方虚空中或我们头顶上方,有一十万瓣莲花座垫,上有日月二轮,月轮上是总集所有皈依处和一切诸佛无二智慧的邬金上师莲花生大士。其自性即是对我等最极慈悲、我等最具深信的根本上师。

他的身相为八岁大的童子,韶华俊美,容光焕发,以此象征他已证得无死不变金刚身。肤色白里透红,身着九乘衣袍:最里面是白色内衣,其外是蓝色咒士衣,再外面是镶着金色条幅的红色法衣。这些分别代表了密咒乘、大乘和小乘法门。他还穿着僧裙,这象征了声闻乘和缘觉乘;最外面披着深蓝色大氅,代表了金刚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面带微笑,神情兼具寂静与忿怒,表明他已证悟了真如实相并能降服一切违缘障碍。双目凝视虚空,以金刚视直观究竟自性。右手执持纯金的五股金刚杵于胸前。然而于此五浊恶世烦恼恶业汹涌之际,我们可以观想莲师以契克印持金刚杵举向虚空。

他的左手以平等印持着具足功德相好的托巴;托巴里面是溢满无死甘露的长寿宝瓶。这象征着莲师已经证得了寿命自在的果位。他的右腿向外略伸,左腿向内弯曲,呈国王游戏坐姿。正如没有人胆敢违抗国王的旨意,在三界轮回中没有一个众生敢违抗莲师的法旨,因为他已证悟了究竟自性的俱生智。

五部(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和事业部)如来通常以各自的徽章(法论、金刚杵、珍宝、莲花和十字金刚杵)来表示。这里,他们以莲师的具瓣五部莲花帽来表征,这表明他属于莲花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左臂弯怀着代表秘密空行曼达哇的卡张嘎(三尖天杖)。

清晰地观想莲花生大士,乃至他眼目的黑白与衣服的微妙细节等亦了然分明。他的身体并非由血肉、土石或黄金等粗重物质所成,而是由彩虹般的光蕴组成,透明但栩栩如生、清楚明了。又明观莲师光彩奕奕,四周五色彩虹围绕,遍布虚空。

观想此耀眼眩目的虹光中的莲师及其眷属有三种主要的方式。第一种是观想从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直至自己根本上师(身相为莲花生大士)之间所有的传承上师以重楼式住于自己头顶上方。第二种是观想成拥挤的集市聚会或如云团聚的垒环式。第三种是观想莲师一人(集所有传承上师于一身)之珍宝总集式。

虽然这三种观想本质上相同,但这里我们采用第二种方式,即观想莲花生大士为如海眷属众所围绕。眷属中包括天竺八大持明,他们分别是八**行的持有者,其中包括身传承的持有者妙吉祥友、语传承的持有者龙树、意传承的持有者吽钦嘎;还有新译密宗的诸大成就者,例如胜乐轮金刚成就者卓布巴、密集金刚成就者国王因扎菩提等;天竺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和西藏的诸大成就者;莲师的九心子和王臣二十五尊、证得虹身成就的耶尔巴八十成就者;楚沃日的一○八大修士;扬宗的三十密咒士;协扎的五十五证士;二十五空行母、七瑜伽母等;八大车轨传承[4]的具证上师和圣者;诸大班智达、成就上师和持明者;三根本的所有天尊;寂静和忿怒本尊;三界的诸勇士和空行;各位护法神、财神和伏藏护法,等等。

他们象云团一般遍布广大虚空,虽然他们显现为莲师的眷属,但其自性与莲师无别,因为他们都是莲师的化现。正如诺桑菩萨曾参访承事二百五十二位上师,以此来建立吉祥的因缘,我们也应观想广大如海的眷属,这样我们可以于未来生生世世得遇圆满证悟的上师。与主尊莲师一样,诸眷属尊也并非如塑像般的实质物体,而是虽有显相却自性空,犹如水中之月。把他们观想成清净圆满可以息止我们对诸法平庸的不净观。观想他们正以极大的悲心注视着我们并朝我们微笑,把他们都视作莲花生大士的不同化身。

如前所提及,本上师瑜伽修法是来自晋美林巴开启的伏藏法门《龙钦宁提》。到此就圆满了完成此修法所需的明观福田的描述。

莲花生大士曾亲自发愿:“若你对我有虔诚和信心,我会以大悲关注你;这是我的誓言,我绝不相欺。”

若缺乏如此的信心和虔诚,我们不会得到丝毫加持;但如果我们以坚持不渝的信心和虔诚向莲师祈祷,那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成就的。莲师即是圆满证悟的佛陀,他堪能显化他的智慧、慈悲和大力。牢记他永远、永远不会舍弃我们,因为这是他的誓言。

在对上述观想修习熟练,以至于达到观想随时随地都可以成功进行后,就进入修法的第二部分:祈请。

明观皈依境已,现在我们从诸佛刹迎请智慧尊。正如在迎请贵宾前我们先要打扫庄严自己的居室,然后才邀请客人上门;因此我们以最大的恭敬心,念诵祈祷莲师最为精要的“七句祈请文”,来迎请莲花生大士。

从前当天界诸空行唱诵《七金刚偈祈请文》时,从阿弥陀佛心轮处化现出种子字“啥”,降落在邬金国土西部隅乳汁海上一朵盛开的红莲花上,并变成一个八岁大的孩童──莲花生大士咕噜仁波切。后来当莲师在八大尸林禅修时,诸勇士和空行唱诵了这首七句祈请文来迎请莲师并请转法论。

此七句祈请文包含了莲师所有加持的精要。诚如莲师自己所说:“你可以投入自己全部身心以深信心念诵此祈请文。”莲师又开示说:“当弟子以热切的信心呼唤我,并以悦耳的音律念诵七句祈请文,我会立刻从桑东巴瑞赶来,犹如慈母无法拒绝独子的呼唤。”

在一○八位大掘藏师和一千位小大掘藏师所开启的莲师法门中,都包含了此七句祈请文。因此这首祈请文最极殊胜,而且易于修持,具足广大无边的加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为了祈请莲花生大士,我们念诵七句祈请文三遍。同时,在我们前方的虚空中,我们观想在桑东巴瑞佛刹,莲师由其众多持明、勇士、空行眷属围绕。随后,观想佛刹里的圣尊融入我们此前明观的圣尊。佛刹融入佛刹,金刚瑜伽母融入金刚瑜伽母,莲师融入莲师,诸天尊、勇士和空行眷属也分别融入相应的眷属;如此,从佛刹迎请来的智慧尊于我们最初观想的誓言尊融为一体,无二无别。

绝不要认为佛刹离我们非常遥远,或者怀疑诸佛是否会降临。因为莲师开示说:“何者对我具信心,我即现于彼人前,犹如盛满水之容器,月影自然无勤显其中。”

为了堪能得到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我们也需要圆满积累福慧资粮。积累资粮最简单易行同时也是最精要的方法即是七支供。所有前辈圣者都一致赞叹,此七支供浓缩了诸多积资法门之精髓。

七支供的第一支分是以大礼拜致敬礼。当我们积累前行修法时,我们要完成十万个大礼拜,或者在念修皈依偈时一起做,或者在上师瑜伽部分观修七支供时一起做。就如在崇高尊敬的大人物面前人们会变得非常谦卑,同样地,当我们面对莲师和所有诸佛而行顶礼时,我们的恭敬心会增上。

观想我们自己呈凡庸身相,把所有贡高我慢放在一旁,以大礼拜来表示我们的敬意。行大礼拜有三种方式。最高层次的是安住于究竟自性如来藏之见中。其次是通过观修,即观想我们自己化身无数,每一化身都同时念着七支供祈祷文,向各自的皈依境行顶礼,就仿佛自己在带领所有众生在念诵祈祷文似的。第三种是我们生起信心和虔诚,匍伏于地向皈依境行大礼拜。

做大礼拜时正确的方式是五体投地,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另外一种噶当派用的顶礼方法是自己扑身向前,在双膝触地前双掌先着地。这被称为完整大礼拜或(正规)磕长头,是清净破损三昧耶最秘密的方式。

在行大礼拜前,我们先合掌当胸。合十时不可以内无空隙地将双掌贴在一起,而应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一般地空心合拢。这象征着自己的菩提心正增盛繁茂。然后合掌于前额,想着自己正在顶礼一切诸佛之身,并作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身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身!”随后合掌于喉间,想着自己正在顶礼一切诸佛之语,并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语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语!”最后合掌于心间,向诸佛之意作顶礼,并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意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意!”之后我们作大礼拜;当五体投地时,观想自己的五毒被净化为五智。

行大礼拜的利益不可思议。佛经云:“向佛陀顶礼一次将于来世获得自己身下所有微尘数量之转轮王位。”

供养包括实物供和意幻供。实物供时尽我们自己的能力来供养,尤其是水、花、香、灯、香水、食物和音乐等传统的七供。意幻供时我们观想山、林、美丽的树木、花园、海洋以及情器世界所有的珍宝、装饰等,还观想整个虚空中遍布八吉祥徽[1]和八吉祥物[2],以及美妙的珠宝、宫殿和天界花园等。所有这一切都以不希冀丝毫回报的心态作供养,以此来对治贪吝。随后我们观想诸佛出于大悲大智欣喜地接受了我们的供养,让我们可以积累资粮。

我们用忏悔来清净自己的恶业、过错和根堕,因为如此污垢不净除的话,它们将障碍我们成就。未来净除恶业、障碍和烦恼,我们需要依止四力,即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和返回对治力。

第一种是所依对治力。正如罪犯上法庭受审判时,法官为诸代表法律的人士所围绕;同样地,当我们观想莲花生大士在我们头顶上方时,他为诸佛、菩萨、持明眷属所围绕。这即是我们发露忏悔的对境。

第二种是厌患对治力。假如我们未曾于往昔造过什么恶业,那就没有什么要忏悔要修补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无量无数生中曾经反复地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这三种戒律。如果这些没有净除,它们就象我们体内的毒药,成为我们继续不断地在轮回中漂泊的因。

第三种是现行对治力,这是净除业障的实际修法。怀着热烈的信心,我们向莲花生大士祈祷,并观想从莲师心轮放射出无量光明融入我们自身。这些光明彻底净化了我们,冲刷消融了我们所有的恶业和障碍。最后,莲师光辉奕奕地微笑着对我们说:“你所有的障碍已经清净。”

第四种是返回对治力,即发下坚定不移的誓愿:“从现在起纵遇命难我也绝不再造诸恶业。”

以此四力忏悔,我们所有的恶业可得以清净。如云:“本来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

每当念及他人积累的或大或小的善业,我们便真诚地由衷地不杂一丝嫉妒地加以随喜,仅此随喜会让我们积累相同的功德,就仿佛我们亲自造了那些善业一样。思维一下莲花生大士在此世界是怎样应化的:他降临时即已远离了烦恼垢障,显现了无数化身在三界中利益有情,转动圣轮传授九乘佛法。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地对此不可思议的事迹加以随喜,那我们也可以分享其中的功德。数数对诸上师、弟子、隐修行者或其他饶益他人者所作善业感到深心喜悦,亦可分享他们的功德。因此这种随喜应该是真诚的,并且来自内心深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佛陀利益众生的所有事业中,最珍贵最根本的即是转动三乘圣轮。在证悟圆满正觉后,释迦牟尼佛在三周内保持缄默,以此强调佛法的希有和宝贵。其后大梵天和帝释天从各自天宫降临,祈请佛陀为利所有众生转动圣轮。大梵天供养佛陀一个千辐金轮,帝释天供养他一个右旋白海螺。由于他们的劝请,于是怙主佛陀在鹿野苑初转圣轮,宣说了四圣谛。后来在灵鹫山二转圣轮,宣讲了空性法门,在诸多地方三转圣轮,阐释了显空双运的究竟真谛。

同样地,如果我们祈请上师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意乐来转动圣轮,那我们也会分享那些功德。结果我们为此法门和整个佛法作出了大的承事。

诸圣者所传之法是他们内证成就的开显,因此我们应该祈请诸佛、诸上师不要入涅盘,而在轮回未空之前长久住世。登地菩萨以上的圣者已经不受凡夫生死的束缚,而当他们事业圆满时,他们会将全部色身分解消融。如此,我们应该以最大的热忱祈请他们更长久地住世,来帮助所有的众生,来引导众生直至圆满佛果。

我们现在回向包括观修此七支供在内的功德,以及我们于过去积累的所有功德和未来将积累的所有功德。回向功德的方法无穷无尽,仿效过去诸佛菩萨与所有众生共同分享他们的功德,以能回向者、所回向之对境、中间的回向行为三轮体空印持作回向。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证悟了空性,但即便我们尚未证悟空性,我们每次回向时也应远离任何凡庸的执着。

信心是上师瑜伽修法的核心;事实上信心即是这个修法本身。信心的功德包括恭敬、渴求和热切向往的信念。缺乏信心,解脱的种子将会枯萎死亡;而具足信心,觉悟之道的诸圣功德将会繁荣增盛。

作为初学,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信心和虔诚很不自然,因此一开始积极主动地再三反复地生起这种情感非常重要。为利于修习,我们应当观察上师的诸多功德,尤其是他慈悲地引导我们从轮回中解脱,以及赐予我们他甚深的窍诀。为帮助自己忆念那些慈悲,我们观想上师住于自己头顶上方并以猛烈的信心向他祈请。这样修习的结果是,我们人为造作的信心会逐渐地转变成为自发的持续不断的信心。信心将会占据我们心相续的绝大部分,乃至仅仅提及或念及上师的名号,所有平凡的分别念将会中止,烦恼将不再生起,我们所有的心念都将恒时不断地流向上师。这意味着我们的心唯一忆念上师,完全为上师所占据。

此后不论什么幸运降临,诸如财富、名声、或顺缘增上,我们会意识到这是因为上师的慈悲。然而我们会了知这所有的成就都如梦幻,毫无实义,因为我们不会生起傲慢或执着。例如:把这所有如梦的财富都供养给上师,我们会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如果种种困难逆境来临,或者人们批评我们,我们会了知这是自己诸过去世中曾经伤害他人的果报。思维我们如何能够通过遭受此痛苦来清净自己的恶业,我们向上师祈祷:“愿您赐予我加持,以便我可以清净自己过去的恶业,愿我遭受的痛苦完全穷尽其他所有众生的痛苦。”这样我们会把逆境视作上师在那里帮助我们净业除障事业的显现。

仅仅思念上师,我们就会生起热切的信心,双眼热泪盈眶。就如莲花生大士所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正是通过如此这般的信心,证悟智慧之花才会在我们心里绽放。从声闻乘直至无上大圆满,九乘佛法所有殊圣的功德都是从上师的加持而出生。因此信心应被认为是我们在道上进步、遣除障碍乃至最终成就正觉的主要种子和源泉。

上师瑜伽中这部分修法开始时是一个莲花生大士祈请文:“杰尊咕噜仁波切……”,意思是“至尊莲花生大士……”

如果我们以最深切的热忱,念诵如此热烈感人的祈请文,那加持会迅速进入自己的相续。祈请文中,『杰尊』的意思是指莲花生大士是诸佛本尊的主尊、所有坛城的部主。『咕噜』字面上的意思是“举足轻重”之人,意指咕噜(上师)具足了圆满佛陀的所有功德。『仁波切』意思是“大宝”。如此珍宝具有六种功德:希有、无垢、具力、最胜、不变以及世间庄严。

如是思维:外义上,上师总集三宝:其身即僧众、语即妙法、意即佛陀;内义上,上师总集三根本:其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密义上,上师总集三身:其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上师也总集了所有的本尊,因为没有一个本尊不是莲花生大士所化现。在无上的密严佛刹,他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也是如来金刚持。在报身佛刹,他是金刚萨埵和五方佛。在化身佛刹,他是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士贝玛桑巴哇。简言之,没有一个佛陀化现不是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因此向莲师祈祷即是向一切诸佛祈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真诚热切地向莲花生大士祈请,他将遣除我们所有的障碍并让我们顺利于道上进步。所有诸佛对于众生的大慈大悲都是同等无别的,但莲花生大士在无数劫中曾发具力大愿要来利益末法时代众苦逼迫而又刚强难化的众生。如果我们热忱地向他祈祷,莲师将视我们如独子,并从西南方罗刹国立刻降临现身于我们面前。

每当我们祈请莲花生大士时,我们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这些言词,而是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相续中唯一充满信心、一心一意地作祈请。

为了获得遍智的佛果,必须证悟诸法的空性,由此开显自己如来藏中本具的智慧。在显宗因乘法门中,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积累福慧资粮才能成就如此圆满佛果。但通过此对上师生起虔信之上师瑜伽道,乃至一个具缚凡夫也可以在一生中成佛──这归功于信心的力量和上师的加持。另一方面,缺乏信心和虔诚但却希求证悟,就如同于朝北洞中等待日出,无有是处。

我们应恒时忆念莲花生大士是我们唯一的皈依处,无论是安乐还是痛苦时,无论是在轮回中的善道还是恶趣。毫不犹豫地,我们会把自己全部的身心托付给莲师,就犹如把鹅卵石投入湖水中。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五浊恶世”。我们的寿命比过去黄金盛世短,此为命浊。再则,真正在修持正法并且行为如法者很希有难得了,此为众生浊。我们身处的世界不断遭受战争、饥馑和疾病的创伤,鲜有和平与安乐的希望,此为劫浊。无时不刻地产生这些浊相的根本因是蔓延烧灼有情的强烈的嗔、贪、痴、慢、嫉等五毒,此为烦恼浊。最后,众生的心背离正法,此为见浊。

我们必须觉醒认清这绝望痛苦的浊世。不应觉得它令人着迷愉悦,而应感到象上了钩的鱼儿在痛苦地跳跃挣扎。我们需要求助于莲花生大士,他这位圆满佛陀曾特别发愿来帮助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并且心怀热忱和渴求向他大声呼唤:“除您而外我没有其余希冀处!除非您赐予我护佑,我将于此轮回苦海越陷越深。”如此,则莲花生大士大悲的日光,通过我们信心凸透镜的聚焦,将把我们无明烦恼的干草点燃,并烧得干干净净。

整个下午,直到晚上,在阿秋师兄的帮助下,我是边听边做,边问边想,才终于拉完了第一遍。原来,这个法中所包含的观想的内容、祈请的内容,如此复杂,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

除了操作性的,更有背后的理论含义。当然,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对盛满鲜血的骷髅的观想,从最初的恐惧到习惯,还真花费了我很长的适应时间。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