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一十章 笑话对艰难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章 笑话对艰难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他俩望着我,大概是不明白要准备什么。我解释到:“其实就是体力恢复准备。我去过鸡足山,如果走路去,三天时间内,至少有一天半的时间是纯粹爬山,我们这里喝茶谈天,已经懒惯了,如果不恢复体力,怕是帮不上忙,有可能给明成师添『乱』,对不对?”

他们没去过鸡足山,听我一说,明白,就是要锻炼爬山需要的体力。

“来得及吗?”庄老师问到。

我解释了一下体力恢复训练的规律。一般来说,人们初次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会出现肌肉酸胀等反应,但这种反应正是训练有效的标志。坚持下去,保持运动量。过了48小时后,这种反应就会消失,从此,只要保持运动量,不过分增加强度,人就会适应这种运动。

“那不是相当于体能训练?”小胡问到。

“对,你至少会得到身体能力的提升。万老师给我们安排这种活动很好,欣赏风景增长知识,至少,我们还可以让身体的能力,得到一次质的提高,对不对?”

小胡很兴奋:“对了,我也需要提高了,过去别人总说我体质弱,庄老师,路上,我就跟你混了。”

“我们都是跟万老师混的。”我的意思,这个活动的协调,也是他的功劳。

“别别别,我只是起了个咨询作用。庄老师有经验,我们都跟你混。”

大家兴奋地收拾东西,然后睡觉,我们约定,明天早上七点钟出发,我们直接走到庙子。按路程,我们距离庙子有两条路,我们选择了那条小路,其实也就是乡村公路,放弃了柏油马路,毕竟车多,不亲近自然。距离,大概二十几公里,不歇气,半天就可以到达,如果边走边玩,一天足够了。

第二天早上,大约六点钟,我们都起来了,洗漱完毕。万老师问到:“先到街上吃点东西?”

“不不不,我们不要破坏规矩,锻炼就要有锻炼的样子。况且,我们出门跟街的方向有点反,不走回头路,对不对?”小胡有破釜沉舟的兴奋,当然,不走回头路,也有点『迷』信的影子了。他的感情问题一旦放松,就把自我表达出来了。

大理的冬天,早晨七点,太阳还在苍山之后,洱海的水声渐远,我们踏上了那条乡村公路。上坡下坎中,青草与树木的味道,隐隐约约。

乡村公路,其实就是当地农民的路。在这样的清早,几乎没有车子在路上跑,脚下是灰土,路基是碎石黄土路面,应该说是红土,这里,是红『色』的云贵高原。

我背着那个大包,行李比他俩人加起来还要多。因为,这个包,其实就是我的家。而万老师,没把家带来。小胡,根本就没有家。我谢绝了他俩的好意,坚持自己背着,因为,我的力气比他们大,我也背着自己的感情。

走路怕走不平路,那灰土碎石的路面和一定坡度的上下,只需要半个小时,万老师,就提出,要歇一下。

怎么歇呢?路边搬块石头坐一下?要不是『潮』湿,要不是有苔藓。城里人就是讲究,这事得我来处理一下。我先搬来几块石头在路边,抓一把路面上的沙土,把石头表面擦干,然后,又在路边扯了几把干草,把沙土扫净。对他们说:“可以坐了。”

他们迟疑地用手『摸』了『摸』,然后放心地坐下。万老师说到:“庄老师,你这当兵的,学了不少生存技能,有野外生存课吧?”

我大笑:“我是农村人,就是在野外长大的,需要什么生存课?”

大家都笑了起来,感觉好多了。当我们意识到,这么长的路,现在才走了八分之一不到,就要歇脚,恐怕后面的路程,更为艰难。

我鼓励到:“人类生存的一个技能,就是善于苦中作乐。按佛教讲,我们都有四大苦,但我们为什么欢笑并且活着,因为我们善于苦中作乐。”

而小胡,在喝完水后,找到他包里,居然还有一点饼干,欢快起来:“吃这,边吃边走,好混时间。”

我制止到:“先别忙吃,师兄们,我有一个感觉,我们选择时忽略了一个东西,这条路上,估计没有餐馆或者商店,中午怎么办?”

此时小胡紧张起来,翻开他的手机,查找地图,然后大叫一声:“真的没有!怎么办?”

他俩都看着我,我也只能苦笑。然后被迫调侃到:“锻炼就要有锻炼的样子,这可是昨天小胡说的。小胡,别慌,我们把这次徒步,当成神圣的战争,行吧?”

万老师说到:“从天堂到地狱,昨天还在诗书茶叙,今天就在风餐『露』宿。不对,没得餐呢。”

我们都苦笑,但是,路就在这里,还得靠惯『性』走下去。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完成。

如果意识到饥饿的恐惧,你会更加饥饿。万老师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到:“饿一天没什么,钱师兄还辟谷呢。何况,比饥饿更可怕的事情多的是,对不对?”

“那就这样挨?”小胡没经历过事,还是没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我们在一起讲故事啊?讲那些刺激的,可笑的,可怕的,不是也会找到快乐吗?”

“你这是转移注意力吧?”我问到。

“人生,何处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小胡低声说到,他是有所指,事关他以前的感情。

我不能让他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必须用更刺激的事,来覆盖这种灰『色』情绪。我觉得,讲笑话,是个好办法。

“我来讲个笑话吧。”他们都表示赞同,我就继续说到:“有三人年轻人,住在大厦60层,一天晚上,他们喝酒回来,发现大厦停电,电梯不行了。有人说,不如在外面找个宾馆休息一晚得了。但是,这三个喝了酒的年轻人,胆子大,气势壮,决定爬上去。还有一个人算了距离,以层高3米算,60层,最多也就净高200米,相当于爬一座小山,没什么难度。”

万老师说到:“我年轻时,也干过这事,电梯坏了,自己爬,反正,年轻,没什么可怕的。”

这是在鼓励小胡啊,我们这三人中,他最年轻。

“但是,当爬到20层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吃力了。喝了酒的人,胆子倒是大了,但力气反而小了。此时,每上一层,都感觉脚好酸。于是,有人提议,大家轮流讲恐惧故事,用一种恐惧来掩盖劳累的辛酸。”

小胡笑到:“这跟我们差不多。”

我继续讲到:“第一个人,讲了一个伤心的爱情故事,年轻人对爱情故事有共情效果,大家在故事的悲伤中,不知不觉,到了四十层。第二个人,讲了一个恐怖的鬼故事,大家在黑夜的楼梯中,回声独特,喘气如牛,恐怖效果很好,大家也到了五十几层。”

万老师故意走到我前面,转过头来,给我挤了挤眼睛。我明白,他知道这个故事了。我继续说到:“最后几层是最累的,轮到第三个人讲了,大家要求他讲一个最恐怖的故事。结果第三个人说:这不是故事,但特别恐怖。大家要他快点讲。他往楼梯上一坐,长叹一口气,问到:你们带钥匙了吗?大家愣在那里了,这家伙喘了一口气,说到:没有比这更恐怖吧?我们都忘了带钥匙!”

这是个冷笑话,但够让小胡转移注意力的了。

再走一段太阳已经晒出来了,我们都有墨镜,拿出来带上,依然没有看到商店或者餐饮的影子,好在,我们的水,倒是带得充足。

小胡此时说到:“我们可以讨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毕竟,今后,这种机会少了。”

我们要求,小胡讲一些我们这个年龄不太熟悉的。万老师说到:“小胡,你们这个年龄所熟悉的,你能够观察出规律的东西,多讲讲,我的学生是这个年纪。况且,跟我姑娘一起,我也可以有话题。”

“好吧,那我就讲讲动画片,昨天,我们不是也涉及到这个话题。我总结过一些规律,就是动画片中,一些超现实的画面,是如何让我们在荒诞中取得滑稽的美感的。”

他说到:“我们在动画片里,会因为大量的超现实画面而产生快乐。你们看过猫和老鼠吧”

这当然看过,万老师还说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大力水手等动画。

“其实夸张的表现在卡通动画里是最吸引人的情节。比如处于不确定状态的魔镜,人物看着它的时候就能穿过去当传送门用,当人物不再观察它的时候就变成了坚固的实体。最神奇的是一拳砸碎玻璃后,手还能再收回来。”

听到小胡的叙述,我们脑海中就浮现出那些画面了。我补充到:“还有这种开一枪后自己再开车超过子弹的情节,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子弹半路还拐了一个弯。拉风是非常拉风了,但你有没有考虑物理学的感受?”

万老师为了证明他确实也看过这些,或者他曾经爱看,或者陪着女儿看,反正他也『插』话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这种:为了能够达到进球的目的,汤姆猫甚至能够直接改变现实,让球桌不动而洞随意拉动,这种能力快和上帝有一拼了。”

当然,他毕竟是个哲学教授,他还会给出理论总结:“其实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我们活在三次元世界,而动画人物存在于二次元的世界,所以它们的物理法则有没有可能和我们的不一样?”

小胡说到:“所以,这种情况,我经过总结,当然也参考了许多网友的意见,大概这里面有十大规律,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顿时新鲜起来,他这是要发布研究成果了。

“首先说,这十大规律,是参考了许多别人的研究成果,不是我独创的,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听着他严肃的口气,一本正经地说胡话,本身就是一种幽默。

“动画第一定律:任何悬浮在空中的个体,除非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处境,否则会继续保持悬浮。举例如下:动画片里无数的搞笑桥段都尝试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往下看。这个定律可以说是动画片里的支柱『性』定律,常见于一个角『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到屋顶、窗户和悬崖外。只要片中的角『色』不往下看,他就能克服万有引力在半空中如履平地。但是当角『色』发觉自己的状况后,重力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换句话说:开始倒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很有意思,大量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果真,这样的场景,在卡通里,经常出现。

“动画第二定律:任何运动中的个体将会趋向于继续保持运动,除非有其他固体介入。解释如下:在这个定律中,卡通人物可以具有无限的速度,只有电线杆和巨型石头等坚硬固体才能阻止他们的运动。该定律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高速运动中,角『色』的停止非常突然。正常人遇到这种急停的情况有可能会当场死亡。”

那永远不死的老鼠和永远不死的猫,就是因为这个定律而长生的。

“动画第三定律:任何个体在穿过固体后,都会留下与其身体轮廓相符合的穿孔。这个非常好理解,就是卡通角『色』在追逐的过程中穿过雪堆、窗帘、木板等物体后,在上面留下了自己完整的轮廓从耳朵到胡须一个都不会少。所以要说真正的人体描边大师,非卡通人物莫属。”

越听越有意思了,我和万老师不仅在脑补画面,并且都把自己知道的相关动画情节,也说了出来。

“动画第四定律:物体从20层楼掉下来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或等于,将其从窗台上扔下来的人从20层楼梯螺旋向下奔跑到一楼,再把它接住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定律描述得非常详细,简单来理解的话就是: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没有卡通角『色』爬楼梯的速度快。”

我刚才也讲了个爬楼梯的故事,但那是生活化的。如果在动画里的情节,搬入生活中,有实现的可能吗?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小胡回应到:“为此,我专门做过计算,如果从80米高的楼上推下一个花瓶,想要在花瓶摔坏之前走楼梯接住它,自己需要以每小时144公里的速度奔跑。”

我和万老师大笑起来,小胡这是对动画是真爱啊,要不然,他怎么认真到,真去运算这个速度呢?

“动画第五定律:恐惧可以将所有的重力法则否定。大多数的卡通角『色』都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恐惧。这种力量表现为:当角『色』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他们会摆脱重力的束缚定格在半空中、窜到树上或电线杆上,其中精神力最强大的角『色』甚至能够冲出地球。”

万老师赶紧说到:“岂止是动画,就是武侠电影,也有这样的桥段,比如什么如来神掌的,人都可以飞上云霄。”

我当时在想,万老师那一代,最喜欢的读物不一定是动画书,但武侠书,也是童话般的存在,以想象突破物理极限,是人类的理想。

“动画第六定律: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可以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这一定律最常出现在卡通角『色』高速运动的时候。例如当角『色』飞速奔跑时,他们双腿的运动频率会大幅提升,同时双腿还会出现在身体下方的不同部位,看起来就像是长了4、5条腿一样。另外,头、手臂在高速运动时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其实是对视觉暂留的原理,进行了反向运用。我们的灯泡用的交流电,频率是五十赫兹,也就是一秒中,熄燃五十次,但我们感觉光是稳定的,这是视觉暂留现象。我们看电影,电影胶片是静止画面,当这些静止画面以每秒二十四次的频率放映时,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就是连续的动作了。

“动画第七定律:特定的个体可以穿过在坚固表面画出来的入口,而其他个却无法通过。如果你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律。在墙壁上画一个入口,只有特定的对象才能利用它穿行。不同的是,即使是自己画出来的入口,也不一定能让本人通过。”

万老师反问到:“崂山道士,是不是也是这个定律的运用呢?”我当场就反驳到:“那时,小胡还没来得及总结规律呢?”

“万一,他的前世就在那个时代呢?”万老师搞笑,这个想象也利用了宗教的传说,也属于突破物理极限的一种了。

小胡倒没接话茬,继续着他一本正经的理论介绍:“动画第八定律:需求加上意念能让物质自发的产生。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话来讲就是:动画角『色』可以无视环境的限制,凭空拿出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这个定律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从科幻小说到游戏动漫都有它的身影。比如gta5里面,玩家从转盘里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会看到游戏人物将它们凭空掏了出来。”

他所举的gta5,不要说万老师不知道,我也没看过。但我明白,这种想象的源头,恐怕与人类共同的爱好相近。我们崇拜观音菩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一句话。心想事成。让想象变为现实,是人类的理想,可以在艺术中出现,来让人们心理得到满足的快乐。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一些很古老的动画中,通常是男『性』将女『性』惹『毛』了之后,女『性』凭空掏出了一个巨大的木棰子,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锤子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就比孙悟空的能力更强大了。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毕竟耳朵里还有一根针。扯一把猴『毛』变成一堆猴子,也需要猴『毛』。这种有依据的变化,与凭空想象出实物出来,想象力上,还是有点差距的。也许,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已经成年,想象力不如孩子那样自由吧。

“动画第九定律:任何对猫科动物的暴力重组,其状态都是短暂的。我们常说猫有九条命,但动画里的猫比这个还要夸张。在经典动画猫和老鼠里,汤姆这只猫被压扁、撑大、火烤、冰冻、切割和拼接,经历了无数的变形重组。但无论是看起来多么严重的损坏,只要它眨巴两下眼睛,就能在几个呼吸后恢复到自己的正常状态。”

这是对生命顽强『性』的想象,是人类生命力不屈的颂歌,是意志力物化的典范。

小胡说到:“最后一个定律,很有哲学意味了。”

万老师当然就成了最感兴趣的听众,仿佛是为了听清楚,本来我与小胡距离最近,他居然『插』入到我们中间来了。

“动画第十定律:每一次复仇,都会产生一个等同的反向复仇。有句话叫做以牙还牙,这个定律在广义上也能应用于现实世界。只不过在动画里,我们能收获到更多的笑料。看到施暴者被同样的手段所惩罚,是一种让人非常愉悦的体验。以上就是全球动画片都遵循的十大定律,仔细想一想,你看过的所有动画片,是不是都符合?”

这其实是社会规律的拟人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明白追求结果平等是不可能的,但追求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平等。人们在意识中创造了一个上帝法则,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善恶有报。

在日常生活里,会出现许多善恶报应迟迟无法到来的情况。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人们发明了三世因果,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来解释,把原因可以推诿到上一世,把结果可以延迟到下一世,反正,你也没机会证明正误。

这种对想象中的规律比较敷衍的方式,总有安慰不了的内心。人们内心总想善恶有报快点到来。于是,动画就满足人们这总因果速达的愿望,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因果的循环。

万老师总结到:“不仅哲学,颇像宗教。”

一路艰辛中,我们快乐,我们思考。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