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自我的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自我的人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不要把笛卡尔的话当挡箭牌。”小胡像是在开玩笑:“我们都不笨,思考了这么多,好像在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我看气氛轻松起来了,笑到:“有你小胡这样的天才在,没问题解决,岂不是浪费?”

“解决问题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产生问题的速度,你不要哄我,庄老师,把念头当问题来思考,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特点,有点像是自寻烦恼。”

这句话,让我们大家都沉默了。凭心而论,我们三人,哪有那么多问题呢?古人思考的大事,怎么轮得上我们找答案呢?我们如果甘心做一个平凡人,根本没有问题的。

比如今天上午看到那些卖菜的农民,他们收钱时爽朗的笑声,也表达着轻松与自在。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比他们更少。现实并没有逼迫我们什么,我们却在这里伤春悲秋。

“顾影自怜,对,顾影自怜!”万老师加重了他的语气:“我们没事找事的原因,大概来源于情绪上的特点,我们都喜欢顾影自怜,并且,追求着一些看似宏大的主题,给自己制造了囚徒困境。”

“其实,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傻瓜,对不对?我们追求单相思似的真理,是不是也太自我了?”小胡用单相思来形容我们对所谓人生真相的追求,很形象。他本人,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受害者。

此时的夕阳太美,湖光之下,金色璀璨。水鸟翻飞,划着弧线。那湖边的树影,在无风的傍晚,静静地与水中的倒影对称。而巨大的苍山,将洱海之光对比出明暗。

云南的冬天也是温暖的,花朵就在脚边。杯中的茶水也是温暖的,就握在自己的手上。我们所处的小屋虽然在田野,但并不孤寂,古朴的小镇,烟火气不辜负我们年轻的心,隐约喧杂的人声,并没有离我们很远。

我们自以为高妙的心境,几个自以为是的人,谈论着真理的话题,却离真理,越来越远。我们虽然一天只吃一餐,但却像极了,饱暖思什么的状态,故意说些大话,制造越来越多的疑问。

我们是吃饱了撑的!论证完毕。

虽然我头脑中没有逻辑论证的过程,但那些快吃光的稻香村糕饼,很直观地让我得出了结论。

“我们都是太自我的人。”万老师说到:“小胡提醒了我的反思,我承认,他说得对。我们饱食终日后,怕无所用心,于是就故意用心。这纯粹是没事找事。也许生活很美好,我们却不愿意发现这种随处而得的美好,我们总在追求崎岖。用句流行话来说,我们就是,有困难要想理由,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想理由。”

我深以为然:“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所以说,我思故我在,不存在的。我们的问题是想多了,所以,前面我们所讨论的聪明啊、智力啊,都没有用的。即便如你们所说,我算是个聪明人,但在我们三人中,我却是最不幸福的人,对不对?”

小胡这样否定自己,很有悲观的色彩,我怕他又要顾影自怜了。“小胡,你的逻辑不通顺,你的不幸福,与你的聪明没多大关系,至少没有逻辑上的必然。你只是人生际遇,父母及家庭的个体偶然,与聪明或笨无关。况且,你又年轻又聪明又帅又有钱,具备了争取幸福的最好条件,怎么这么悲观呢?”

我知道,对他这样的人,这样的劝说是没多少用的,但不劝一下,我良心上过不去。

“好吧,庄老师,就算你是个愿望吧。也许有那么一天,我有新的生活,或许,会笑话今天的我,像一个傻瓜,自不量力地去思考,根本就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会笑话的,小胡,你现在虽然会跑,但你不会笑话你小时候只会爬的阶段,反而觉得充满了童趣。”

“有哲理”万老师的话锋转得突然:“人们总爱记住自己最幸福的过去,所以会在回忆中,得到美好的印象。普希金所说:凡是过去的,都是美妙的。不过是记忆筛选的结果。”

万老师太直,不会照顾别人情绪,居然又拉回到理论上去了。小胡苦笑了一下,又恢复到他以前的忧郁气质。“在这一点上,回忆或许与做梦有相似之处。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愿望的达成。即使经过改装,也是为了达成某种潜意识中,最隐秘的愿望。”

我得赶紧把气氛轻松起来,像我们这种没完没了地讲道理,不仅制造出许多问题,而且根本没有实践的对应之物。我们如同所谓魏晋时期那竹林七贤一样,坐而论道的后果,就是表面上风流,实际上没用。

那个时期,人们谈玄论道,根本没有对中国文化得出更多的理论成果。因为空谈是出不了成果的,即使出了成果,在实践中,也经不起检验。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成果的话,不是说像鲁迅那样,《魏晋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中,充满了讥讽。他们的意义,只是树立了一种生活可能的方式,或者说,单纯文化,也可能具备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一种精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中国人的文人生活独立性,是那时候开始蔓延出来的。为了树立这种独立性的色彩,七贤中,好几个人都献出了生命。不畏强权,是内心高傲的反映。但是,我们今天这三人,有这种高傲的资本吗?

他们的独立性,用牺牲世俗道德和生命来维护的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他们人虽然死了,也没谈出什么道什么玄的结论出来。但他们生活的方式,那种自我的状态,鼓励了一个伟大的人:陶渊明。

贫穷、低贱,但不掉价,甚至还很高尚,很自得,这种自我欣赏的情怀,不能说没有竹林七贤的功劳。

我突然想到一个作家孙甘露,他在一篇小说里有一句话。“中国的读书人,如果不能弄个一官半职,难免要舞文弄墨一番。”我们都算是读书人,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习惯呢?这可是中

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人避世方式。

我怎么想到孙甘露了呢?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走神。这种方式,有点像是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要知道,在《梦的解析》中,早期,弗洛伊德并没有熟练掌握催眠术,这个半懂不懂的家伙,在早期当心理医生给人治疗时,用自创的山寨版催眠术来代替:自由联想。

这有点像乡村兽医,迫不得已为人治病时,没有酒精消毒,就把刀在火上烧一下,勉强为病人剜去毒疮。亏他还为了赚钱,给贵妇人当医生,真是有钱人傻。

按他对自由联想产生的走神,或者按他所说半梦的状态,我可以分析自己的心理轨迹。我是因为什么把竹林七贤与孙甘露,在此时,联想起来的呢?

对了,是空谈。我们三人在空谈,而竹林七贤也在空谈,虽然他们的话题更为高妙,也只不过中口气更大一些而已。而孙甘露的小说,更多是把人物的语言作为基本的卖点,他是我第一个看到,纯粹以语言和文字的游戏中,表现出思辨和感情张力的作家。

在这么短的时间,我就分析了自己的走神及原因。可见,思维的迅捷速度该有多么快。那么,可以类推,纯粹思维与语言的游戏,制造的问题,会更快。

回到初心,我需要调节此时的气氛。怎么就走神到心理分析呢?大概因为小胡说了一个词:潜意识。

我得试试转移法。

“你们看,我们谈论了半天不愉快的东西,却错过了现实的美好。这洱海,已经变换了多次颜色,各有各的美,我们在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自已找别扭,是不是荒唐?”

他们终于被我拉回注意力,开始有模有样地看景色。此时苍山在水中,已经变成黑色,而天边的晚霞,映衬出湖面一种昏黄和神秘的光。

我必须发点感慨了:“江山本无主,闲者是主人。如此美景,不趁机舒缓自己的心情,不融入这种画面,是不是亏了?”

“那个害杜丘的人,也是这样想的。”万老师开始幽默起来,他模仿着电影里那反派的语气,说到:“杜丘,往前走,不要怕。你看,天多蓝啊,走下去,走下去,融化在这片蓝天里。”

实话实说,他算是模仿得惟妙惟肖,很有戏剧感。但,小胡的反应是一脸懵。一个七零后爱看的电影,对于我这种八零后来说,也是因为偶尔有别人电脑上看到的存货才有印象的。对于小胡这种九零后,从他本人到他同学甚至他所有认识的同时代人,都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了。当然懵得不行。

“你应该看过啊?”万老师惊奇到:“一个心理医生对付一个假精神病的桥段,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

我赶紧解释到:“艺术不等于专业,请你尊重一下北师大好吗。”

此时,小胡果然笑出声音来了。他的笑稍微有点夸张,我没听见过他可以如此大声地笑,估计有故意的成分,房顶上惊飞了两只鸟。

万老师估计受到了感染,知道让人开心的重要。“对啊,李白,苏东坡,都得到相似的结论。把心闲下来,可以纵情山水间,陶渊明我们学不了,但做个快乐的旅游者或者自由人,总该是不错的。”

“结论还不是一样”小胡的语调又从假装的轻快变为忧郁的平静:“及时行乐呗,骗自己吧。”

“怎么这么说呢?快乐就是快乐,多一分比少一分好,对不对?”我不希望他过快地低迷。

“这个量变并不能引起质变,无论你自以为的快乐有多少,但无法改变人生是悲剧的特点。万老师,这样的例子,在逻辑学上,是不是有一个忒修斯悖论?”

这个悖论我也知道。一个逻辑模型,证明量变与质变的不可通达性。假如一条木船在海上长久地航行,当它坏了一块木板,就换一块新的,长此下去,当船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换完了,那么,请问,这条船还是原来出海的那条船吗?

“是有个这样的悖论,这只是说明了逻辑所能解释的范围有限而已,或者说逻辑解决不了此类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定义这条船。是按组成的物质成分来定义?从船员来定义?从航行的连续性来定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马上阻止到:“你们又在制造问题,何必要找这个答案呢?如果按你们这样乱想的话,那人也不好说了。比如你的细胞你的肌肉你的一切身体,早已因为细胞的代谢更替,不是小时候的那个你了。但我们认为,你还是你,为什么?这种问题,好多古人回答过,没标准答案,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

“所以,佛要我们洒脱。”小胡好像看开了点:“我是谁,这个问题都说不明白,那么,研究生与死,存在与灭亡,主体没有了,客体就没意义了,对吧,万老师?”

“对啊,主体与客体是互为存在条件的,一方没有了,另一方也就无从谈起。”

他们转回到佛法,我就放心多了。虽然有点跑题,但毕竟轻松些。“所以,观法无我,对不对?”

“可是,我是谁,我们可以自已看不见,但别人看得见啊?我的感受是实在的啊?我是儿子、老公、父亲,我是老师是居士是你们的朋友,至少在这一刻,是确定的啊?”万老师又在找问题了。我给了他个眼色,他还我一个眼神,仿佛他还另有意思。

“比如,我们三人,要说,抛不下我的,肯定最是我了。”这有点像绕口令,但意思很清晰。“我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定义,肯定是社会性意义了。假如我不存在了,我父母养老怎么办?我孩子抚养怎么办?我老婆怎么办?还八成新呢,包括房子和财产,便宜别人了。”

果然是轻松的调侃,我们哄笑一阵子。小胡在吃完手中的一个糕饼后拍拍手:“好死不如赖活着。”

“对啊,便宜别人的事虽然也算是慈善,但

以我的消亡为代价,也太亏心了。所以,我来学佛,根本就没打算出家,只是学术上的好奇和实践上的实验。利用一下假期,搞点业余爱好,这不违法,身心也放松,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何况,在学佛的这个圈子里,可以交到真心朋友。有的修为高,比如钱师兄,有的学问好,比如小胡。当然,更重要的是,有的朋友还很有钱,比如庄老师,对不对?”

他假装庸俗的状态,更有滑稽感。我也笑到:“我在你眼中,就只是个土豪吗?”

“当然,凡是钱比我多的人,我都把他当土豪,在精神层面,把羡慕埋藏起来,用土豪这个词在内心贬低他们,以取得自心的平衡,精神胜利法,虽然是阿Q发明的,但阿Q却是鲁迅发明的,操作起来很高端的。”

我跟小胡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次小胡的笑声,是爽快而直白的。最高的幽默是自嘲,而万老师主动夸张地形容自己猥琐的心思,当然有笑点了。

“小庄,你这么有钱,怎么想起学佛的?”万老师追问到。

我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他跟我相处得比较久,日常闲谈中也知道我在云南搞慈善,所以他推测我有钱,这没必要否定。

“我只是有钱,我没有家庭,没有你那样复杂的社会关系。我父母没了,老婆离了,我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干,对不对?”把小事往大扯,是吹牛,把大事往小扯,是调侃。我用调侃来保证气氛轻松,这大概是此时,我跟万老师的默契。

“一般有钱人跟老婆离了,是花了心。你跟老婆离了,出来学佛,你是情痴吗?”我知道,万老师为了解开小胡在感情上的纠结,拿我敲边鼓呢。

“实话实说,我也是花心,但这不是离婚的直接理由。关键是,我跟老婆最开始如同兄妹,现在也如同兄妹了,夫妻的关系淡了。当然,我们还是家人,这些北京糕点,都是她寄来的。我学佛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她也在学佛,我想走得更快些,以至于今后能够帮助到她。”

我说的都是实话,但是选择性的实话。因为,我想套用我与妍子的关系,让小胡更多地联想,他与那个女发小的关系。他们完全可以像姐弟一样,也许,在那个女生的眼中,就是真正的姐弟,只不过,小胡把她,当成了爱情。

“你们别劝我了,我知道,你们是啥意思。”小胡太聪明,并且对我们的动机相当敏感。

“万老师,你是带着研究与好奇心而来,把佛学当成学问而来,你的身份从来没有变过,你是一名哲学老师。学佛,只不过是你哲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而已。庄老师,你是为了实践的结果而来,你想有所成就,如果成就了,可以帮助你的前妻,或者我应该叫大姐。而我跟你们都不一样。”

“什么意思?”万老师问到。

“你们都是有退路的。万老师,你的整个家庭等待着你,你爱他们,他们爱你。你有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学生在等你,你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你。被需要被爱的人,是有价值的。你只不过在给你的价值,做加法,并没有改变你作为社会人的性质。”

他转向我:“庄老师,你也是有退路的,并且更为纯粹。你为了让大姐在学佛的路上不走弯路,自己背负着责任而来。并且,为了学好,慈善的基础也打好了,理论的准备也有一些,还对打坐有了长期的实践。你没有准备好的事,不会轻易尝试,所以,你的目的性很强,所以,你至今没有皈依。你是我们三个人中,最有把握,最有根基最有主见的人。庄老师,按我的心理学基础来看,你是见识最多、胆子最大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虽然是一阵恭维,但我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肯定会对自己今天的状态,有一个更为悲观的分析。

“你们都有目的,有退路,但我无路可退。因为,我过去赋予我存在的一切感情与历史,都已经没有了,我外公外婆去世了,我的爱人远嫁了,我父母离开了,况且我对他们也没什么感情,所以,我没有去处了。爱因斯坦说要让他的灵魂有个家,这个人,有点娇情。他是有家的人,有情人还有表姐,而我是一个无家的人,不要说灵魂,就是身体,都不知道向何处安放。因为,没有爱我的人了,我也就失去了社会关系,社会已经与我无关,我就不存在。”

“此话尚早”我说到:“你想过没有,爱是分很多种的。比如你所说的你父母,你认为他们不爱你,但为什么给你这么多钱?也许,你认为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补偿他们自己的良心,但你想过没有,你母亲对你的爱,也许不是没有,只是你没体会到?”

“没有主体的体验,客体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他说了一个哲学判断,看样子,我劝说的效果很有限。

我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万老师,他却用眼神让我继续说下去,估计,他也没想起多少好的理由。

“好吧,不说你母亲。”我硬着头皮找话:“就说那个姑娘,你认为的爱情,在她看来,她是你姐姐,你的同学就是这么看的。即使是姐姐,关系好到这种程度,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如同我与妍子,前夫人,如今的妹妹,也是有责任和牵挂的。如果你把她当姐姐,你就应该知道,她对你的亲情是非常深厚的。如果你因为她自我放逐,她是会伤心的。”

说到感情,冷静而高智商的小胡激动起来。“不不不,她已经有新的感情了,我的事,只会给她造成困扰,我还是自我远离为好。”

“都是你以为你以为!”万老师一开口就激动:“你从来没有给别人谈过你的想法,也没有征求对你最好的姐姐的意见,就自作主张。小胡,你聪明是聪明,缺点也是太遭人恨!”

“什么意思?”小胡受到这种批评,估计也吃了一惊。

万老师一字一顿地说到:“你太自我了!”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