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智力是什么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八十五章 智力是什么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我有个相互矛盾的感觉”下午喝茶聊天时,万老师幽幽然地说了这句话。“比如说学佛,好像是故意要摒弃你的思考和判断,尤其是禅修,作为判断和逻辑的思维智力,仿佛是师父们坚决要求我们避免的。”

他望着天花板,仿佛自言自语:“但是,又说成佛是智慧的成就,这两个要求,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一听,意识到一个问题:“也许,你所说的智力与佛所说的智慧,是有区别的吧?”

小胡说到:“智力与智慧的区别,我个人不好区别。因为我不知道佛所谓的智慧,定义究竟是什么。但如何理解智力,我还是有些理论的。”

当然,从世俗意义上讲,我们对智力这个词的理解,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是有话可说的。这成了下午我们讨论的核心话题。有关对它的研究,可以说充满了人类的整个学术史。

智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还是能够通过后天磨炼发展出的能力?什么样的人智力更高?是大脑中充满了深奥知识的人,还是促使人们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艺术家,亦或是写出让计算机打败人类棋手的算法的数学家?

无论是为了申请工作而进行智力测验,还是帮助孩子发掘他们的潜能,或只是简单地做填字游戏,我们都要用到智力。智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心理学教科书也充满了谬误与未解之谜。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终于掌握了有关智力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当研究者谈论智力时,他们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技能集合,包含逻辑能力、学习能力、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趣的是,某一种能力表现好的人在所有能力上都可能有好的表现。这些技能似乎反映了一个广泛的心理能力,是由智力构成因素(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中的普通因素决定的。

当然,人们在不同领域可能有特殊的强项。比如,一些人特别擅长解决数学问题,一些人有特别强大的语言能力或空间能力,等等。智力测试中,这些特殊因素占据了人们表现差异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由普通因素决定的。“如果你抽样1000人,并且对他们进行智力测试,平均而言,在词汇测试中表现更好的人也会在反应速度测试上表现得更好。以此类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里奇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初,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主张多元智能,包括“身体动觉”“数理逻辑”和“音乐”等。然而,现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类别反映了不同的能力、技能和个性品质的组合,不是所有的组合成分都与认知能力有关。同样,最近的研究表明,所谓的情绪智力——人们调节情绪、与他人形成关系的能力,也仅是普通智力和个性的混合物。

创造力也与普通因素有关。在智商达到120之前,创造力与普通因素有线性关系;但在智商超过120之后,也就是在被归类为高智商之后,这种线性关系就不存在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荣格说:“缺乏智力却拥有创造力,这仅是一个神话。你需要一定的智力,才能掌握产生创造力的原始信息。”

那么普通因素的生物基础是什么?一个观点是,它反映了“心理能量”:在完成心理任务时,高智商者的大脑似乎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大脑神经元传导信号也更快。也就是说,聪明的大脑更有效。另一个观点是,聪明的人有更好的工作记忆,因此可以在任何特定时刻保存和加工更多的信息。目前,普通因素与数学符号X有很多共同点:我们不确切知道它为什么会让某人脱颖而出,我们只知道它确实如此。

关于智力测验总有很多争议。例如,有人认为智力测验对于某些特定的群体有偏见。事实上,研究者尽其所能确保智力测验是公平的、不带有文化偏见。另一种常见观点是,智力很难被测量。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受到一些批评,智力测验依然是最有效、最稳定的行为测试之一。”荣格说。

一个全面的智力测验大概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并且最好由专业人士来实施。智力测验用于精确评估构成智力的各种认知技能,因此它由涵盖逻辑、词汇、心理过程速度、空间能力等方面的一系列子测试组成。短一点的智力测验,尽管仅仅测量了这些技能中的几种,但也能对某人的心理能力做出一个大概的评估。毕竟,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在某一类认知测量中得分高的人,相对而言在其他方面也做得不差。

然而,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动机。而且你也可以通过提前练习相似的题目,“有技巧地”参加智力测验,尽管这种练习平均只能让你增加4~5分。

智力测验的应用同样也受到怀疑。对利用智力测验来筛选应聘者的一个常见批评是,它只测试了认知技能的一个子集。比如,它无法明确测量创造力,也不测量个人品质,如可以反映可靠和努力程度的责任心,以及与其他员工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招聘者很少仅仅测试智商,他们通常会用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如让应聘者参加人格测试以及用来评估工作相关技能的实践活动,联系推荐人了解情况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学生在做智力测验时听莫扎特的音乐,会有更好的表现。这催生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脑训练产业。遗憾的是,其他研究者没能重复出“莫扎特效应”。有关计算机游戏改善心理表现的研究结果也令人喜忧参半。然而,有一种干预措施已经被重复证明是有效的: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起,挪威政府决定增加2年义务教育,并逐步推进这一变革。研究者查看了挪威男子义务服兵役时的智商测试结果,发现额外的学校教育每年能使智商增加3.7。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里奇和他的同事发现,每增加一年额外的学校教育,智商就会增长1~5分。“这并不是说,如果让人们一直待在学校,他们都会成为超级天才。智商一定会在某个时段达到稳定。”里奇说,“但是考虑到现在学校教育的差异,教育确实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提高。”或许仅仅是阅读、学习算术和积累一般知识,就能训练在智力测验中所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学校教育可能教会孩子们如何保持注意力,也可能发挥其他一些作用。

人们可能发现,讨论智力不那么令人舒服。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认为智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来影响它。这一观点削弱了社会平等性,有人甚至借此将智力测试与所谓的“优生学”联系起来。

不可掩盖的事实是,智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遗传得来的。研究者发现,刚出生就被领养的孩子,他们的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只有很低的相关性,与他们亲生父母的智商却有很高的相关性,并且这一相关性会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强。

“对多数人来说,这很反常。”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普罗明说,“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各种偶然与环境的差异不断累积,产生重要影响,而基因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有点作用。”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实际上,数以百计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人们智力间的差异,大约有50%来源于基因。

多年来搜寻特定智力基因的努力一无所获。近年来,基因研究越来越强大,找到了一些与智力有关的遗传物质。尽管单独来看,每个与智力有关的基因都只有很小的作用,但目前为止发现的500多个基因结合起来,其作用还是相当可观的。

基因重要,但它们并不决定命运。“基因给了我们蓝图,它设置了上限,但环境决定了在这个范围内人到底能发展到哪一步。”美国犹他谷大学的心理学家沃恩说。

以高度遗传的特质——身高为例。相较于营养缺乏的孩子,营养丰盛的孩子会长得更高,因为好的饮食能帮助他们实现基因给予的全部潜力。智力也是如此。童年期缺乏碘与低智商有关,在发展中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就会提高人们的认知技能。防治寄生虫病和铅污染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其他环境因素对智商的影响没有这么明显。双生子研究表明,抛开虐待和忽视的情况,家庭环境对于人的认知能力只有微乎其微的影响。普罗明因此认为,智力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几乎无关。“一些偶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他说,“如孩子生病或诸如此类的事——即使如此,孩子们的发展往往也会回到基因决定的轨道上来。”

那么,智力与考试成绩,有相关性吗?

从常识来看,确实有。好的考试成绩可以为人生打开一扇门,并且智力确实对取得教育方面的成就有所帮助。智力测验上的表现能够解释学校考试成绩中大约2/3的差异。其他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心理和生理健康等,也影响学生的成绩。

但是,智力并不是只在学校有用处。智商预测了人们如何应对职场培训、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即使对于非学术职业,如汽车修理工或木匠,也是如此。智商同时也预测了社会适应性。这也许是因为普通智力反映了人们应对日常事务复杂性的能力。许多任务,从在超市购物到日程安排,都需要我们处理无法预料的场景,进行推理判断,识别和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交互动也是如此。

在智力测验中得分较高的人往往更健康、活得更久。一个解释是,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因此更可能从事高薪的专业工作,负担得起更多的花销,如购买健身房会员卡和更健康的食物。另一个解释是,学习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避免事故、预防慢性病和患病后坚持复杂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益处。此外,较低的智商可能会由胎儿发育过程中或童年的事件导致,比如被击打头部,这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经济上或学校里的成功与智商并不完全相关。”沃恩说,“你还需要其他能力,比如坚持。另一方面,如果以经济上的成功作为衡量标准,聪明一点总比不聪明要好。”虽然如此,智力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点。智商高的人可能更容易近视,极高的智商还与双向情感障碍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是不是脑袋越大的人,就越聪明呢?”万老师问这个问题,看似幼稚,但很有意思。

小胡解释到,从进化角度来看,人类的脑容量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急剧增加。甚至在现代人类中,脑容量解释了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异的10%。较大的大脑可能有更多的神经元,因而有更好的加工能力;另外,这些神经元之间可能有更大体积的绝缘性白质,因而让神经元之间有更快的信息交换。

尽管如此,脑的大小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有更大的大脑,但他们灭绝了。”荣格说,“男性的大脑也比女性的大,难道这意味着男性比女性更聪明吗?显然不是。”

事实上,相较于大脑的容量,大脑的结构才是聪明才智更可靠的代表。一般来说,女性有更厚的皮层,即大脑褶皱的外层(负责高级功能),而更厚的皮层与更高的智商相关联。男性通常有更大的皮层下区域,包括参与记忆和空间意识的海马体以及控制情绪、参与决策的杏仁核,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的这些能力必然更强。相较于女性,男性在这些能力测量值上的变异更大:两性之间的智力总体来说没有差异,但男性往往更容易分布在智力范围的两端。

此外,大脑的连接度也影响智力。根据目前最受支持的智力理论模型,认知能力高度依赖于与计划、组织和推理有关的额叶以及负责收集、组织知觉信息的顶叶。这些区域通常在人们做智力测验时最为活跃。

另一些研究发现大脑的化学成分和智力相关。比如,更高的智力与协调感觉和视觉信息的大脑区域里更高水平的N-乙酰天冬氨酸有关,后者是一种与神经健康和代谢相关的物质。

总体来说,人类变得更聪明了,这个现象叫弗林效应。2015年的一项研究检验了48个国家的智力测试结果,发现相较于1950年,智商平均增加了20分。这种增长在发展中国家最明显。这表明弗林效应是与社会环境(包括营养和教育)相联系的。

所以,健康是影响智力的重要因素。智力既然定义是“能力”,智力就和“体力”一样,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对于个人,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智力也更容易发挥得好,就像健康时体力也好一样。

在智力活动中需要依靠大脑里大量神经细胞的活动。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同时运用认知、逻辑判断、语言理解、工作记忆等多种分布在大脑皮层各个区域的功能。每个脑区活动时都有上亿个神经细胞协调活动。只有这些区域都顺畅地紧密合作时脑子才好用;而当某些神经线路工作不畅时,就会拖整个系统的后腿。对于个人来讲,身体健康的时候大脑更可能处于工作的最佳状态,整体的脑力也强。

对于不同的个人来讲,健康程度与智力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很多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却可能智力超群。比如,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直被严重的脊髓侧索硬化症困扰,但这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并没有破坏他的智力,霍金由于行动不便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来独自思考,因此想问题的深度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行动自如的人。

在历史上,大艺术家梵?高被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困扰,但有研究说,类似于强迫症的疾患赋予他独特的创造天才。因为这种疾患使他花大量时间作画,而且在内心的强迫下使用大量烦琐而复杂的笔触,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对于梵?高来讲,身体和精神都不健康,而其心理和生理的限制却能把个人活动的能量集中到某一方向,这种能力的聚焦可以让人达到常人所不及的高峰。

所以,在大千世界中,智力和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是没有绝对关系的。当然,有人还研发了一些所谓“聪明药”。

所谓“聪明药”,一般是指安他非命和哌甲脂一类的神经刺激剂。它们本来是用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但是,有一些正常人也用这些药物来临时提升脑力劳动的效率。比如,在考试前吃了此类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成绩,在高强度脑力工作和有竞争压力的脑力活动中可以提高清醒程度、认知能力、短期记忆、辨识能力等。这些效果都是真实而明显的。

虽然是禁药,但能突然使人变得非常“聪明”的药物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偷偷使用这些药物的现象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面试、赶工,或“一考定终身”之类的紧急情况下临时抱佛脚。

安他非命和利他林是怎样使人变“聪明”的呢?控制大脑清醒和愉悦的程度靠脑干中分泌的多巴胺、五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物质。安他非命的作用正好是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所以少量服用后会产生欣快感。同时,它还会促进脑内另一种化学物质——肾上腺素的作用。肾上腺素能加强人做事的动机感,特别有利于改善枯燥复杂的脑力活动。利他林作用于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也使人愉悦、动机提高。所以利他林也是常用的脑力增强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同时运用认知、逻辑判断、语言理解、工作记忆等多种分布在大脑皮层各个区域的功能。每个脑区活动时都有上亿个神经细胞协调活动。多巴胺、五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物质可以让各脑区都运转良好,产生思如泉涌、如有神助的状态。

安他非命和利他林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医疗实践中大规模使用,只要是在医生管理下合理使用,还是安全和有效的。那么这些“聪明药”为什么没有被推广到学校中去呢?这是因为它们都是作用强大的药品,又主要作用于人脑,使用失当造成的长期危害可能会远大于短期的智力增强。

虽然它们对增进脑力非常有效,但在生理上的安全性尚不清楚。人脑中各种化学物质时时处于精巧的内平衡,一切改变这些平衡的药物都可能造成长期而不可逆的损害。另外,这些药物对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的远期效应还不明确,有导致精神神经疾病的危险,比如精神分裂、躁狂抑郁症等,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猝死等严重生理疾病,尤其是长期使用会出现滥用的情况。因此,“聪明药”如果不是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大规模使用,其危险性是很高的,切不可为一时的收益影响一生的健康。

通过这个讨论,我不能肯定自己知道了智力是什么,但我肯定知道了,智慧不是什么。思考推理联想及创造,这些都被我们称为智力的因素。但是,真正决定我们观察事物真相的智慧,也许与这些名词没什么关系。

“也许,追求直觉与洞见,与上述分析,都没关系吧。”万老师也不企图去给智慧设概念了。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