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职场进阶法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二十四章 职场进阶法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在网上,跟这个it从业者的年轻人探讨了很久,我理解他今天的焦灼与不安,以及他那迫切要求进阶的心情。我先从大势和理想来破灭他不切实际的期待,降低期望值是心理安慰的法宝。但我又不得不给他指出前进和方向,让一个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是最大的罪过。

我在网络上当人生导师,不是因为我的人生有多么成功。其实,我的人生,按我自己的期待,是比较失败的。我想得的没得到,而我拥有的,不是我期待的。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怪。

我想起了那个关于二娃的梦,我本来可以做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谁知道,这个无法作主的命运,把我推到了,今天这个孤独的境地。我没有方向,但我有见识,我有教训,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人。

比如班长,比如李茅小苏以及思远,他们幸福地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活里,这是我指导年轻人的底气。

我们谈到工作的意义,他在痛苦中不得不坚持的尴尬,我深有体会。但是,工作既然痛苦,如同生活本来就是苦一样,你是避免不了的,这是人生的真相。那么,就尝试接受它。并且,努力适应它。最后,用心改变它。

当下,他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获得很好的体验。起码,让一个苦苦奋斗的人,心理舒服些,也是功德。

我觉得,这次对他的劝告,是真心的。我对他说到:恕我直言,现代的大多数工作——划一个地方美其名曰单位,让大家按时集中扎堆,各自有个狭窄的工位,牺牲白天八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噼里啪啦做事——是违背人天『性』的。

人的自然天『性』,就是没有任何压力时表现出来的那些: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爱吃爱喝、喜欢漂亮的可交配伴侣。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磨炼出来的,包括但不限于:忍耐、自律、理智、合群、自控能力、延迟满足。

所以现代的工作是:一个人,在庞大而发达的社会体系里,找一个岗位;付出劳动力和时间,发挥自己的社会技能,压抑自己的天然本『性』,换取满足自己身体或精神需求的物质资料。

这不意味着工作本身有多神圣。工作本身应该是你养活自己、顺便愉悦自己的工具。其他附加意义,是其他的事。

当然,人类是会自我调节的动物。有的人就会不断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一边挣钱,一边也很开心。可惜,让自己精神愉悦的工作,报酬普遍不高;报酬高的工作,自己普遍不会太高兴。又高兴又高报酬的工作,凤『毛』麟角。

也有些人自我调整:哪怕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要自己跟自己说:“我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特别有成就感”。以此来自我压抑,压抑过度了,就崩溃。不要这样子。对自己好一点。

很残忍的事实是:你的大多数勤苦与牺牲,别人是看不到的;主流舆论上谈勤奋的多是成功者;大多数普通人,像你我父母长辈兢兢业业的勤奋,很少人多看一眼。

因为勤奋牺牲往往只能感动自己、感动亲友以及在意你的善良的人;对大多数弱肉强食的看客和绝大多数老板而言,他们不在意你勤苦与牺牲(甚至还会嘲笑你笨),只会看你的成就。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说过一个情节:一对厨子,饭馆打烊后,他们在后厨,自己给自己炒了盘菜,找点小酒,很惬意地饮食一番,舒服那一两个时辰。

有一个电视纪录节目,好像是香港的。里面有一段很有意思,说一个富豪为体验生活,混入贫民之中,以打短工为生。他发现,有许多短工挣的钱太少,工作太辛苦。但还要拿出有限的几块钱去抽烟喝酒。

他不太理解,他认为,这点钱如果能够节约下来,不也算是收入吗?但人家短工告诉他,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就是这一支烟和这一杯酒。节约那点钱,也不能给他带来什么,而这片刻的享受,却让他觉得人生有些许意义。

古龙说,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我觉得,我们世上大多数普通人,该明白这一点:如果我们喜欢做一件事,那么即便不挣钱,也会喜欢做。

但凡不挣钱我们就不会做的,就是工作。

工作这事一点都不神圣,现代的许多工作甚至有点反人类。工作是我们与社会的交换:我们付出时间与劳动力,获得可以养活并愉悦自己的物质资料。

人可以自我催眠,将不喜欢的工作夸大到很神圣的地步,来弥补自己的痛苦。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如果工作痛苦到要让自己崩溃的地步,就不要再轻易接受了,甚至该考虑放弃。

“人就该是生来工作挣钱的,不努力压榨自己的人都可耻,没有工作的人都可耻”——这种论调都是忽悠之词。

工作是我们获得愉悦的工具。一切工具,是为了人类自己方便存在的,不要被工作倒推着走。人生来不是为了受苦的,也不是为了满足周围的人(尤其是老板)对自己的索需而一路奔走不息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人活着不一定有意义,如果有,那也是好好活下去,并多少享受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愉悦。

永远不要听信任何忽悠,把工作置于自己的健康与快乐之上,放弃那每天一两个时辰的舒服。那每个人还活着的,最后一点理由。

也不要相信忘我工作、挣取报酬、大肆消费才是人生的意义。

如果老板或他人非要忽悠说,工作才是一切,可以表面假装附和他一下,但心里得时刻意识到:我们是在现有世界体系下,不得不去工作换点报酬养活自己:但工作这玩意以及类似的社会压力,本身并不神圣,也并不是我们生而具有、必须去牺牲自己来满足之的义务。

承认工作的被迫『性』和痛苦『性』,用力地找那些不太痛苦的工作方式,是你主动的办法。但如果找不到,或者暂时必须要这份工作,不妨从接受这种痛苦开始。

承认现实的苦难面对它,这是舒缓自己的开始。生活的真相,是这个世界从来不会按你的意愿运转。当你接受这种被动时,你就成熟了。但是,你不要放弃希望,或者说改变工作状态的努力,或者说在职场进阶的企图。

职场进阶的意义在于,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当你有一天,因为工作成就,财务自由了,你也选择,不工作。

那么如何进阶呢?

对方这个问题,不好具体回答。我只是给他希望:今天的中国,自由度和发展空间巨大,有点类似于盛唐时期,这个时期,机会很多,你一生中能够抓住一两次机会,你就上岸了。在开创的年代,守成的思路是要不得的。

真的吗?他有点不太相信。

我告诉他,我见过大量的如你一样的人,或者如我一样的人,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初步的财务自由。他们不断试错不断适应,最终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路,或者说,痛苦度最小的工作。

为保守自己的,也为了用他熟悉的人举例,我以唐代两个着名人物来加以论证。

盛唐那个时代,诗坛无非是“李杜”和“王孟”的主场。盛唐少不了李白和杜甫,也少不了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两大元老。

这四位大咖,关系还比较有趣。杜甫崇拜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仰慕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盛赞王维:“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王维却和李白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例子看样子,很对对方的路子。他兴奋的说到,我知道,李白跟孟浩然的关系太好了,不是那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证明吗?他居然一字不漏地在网上迅速给我打出了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反问到:你说对了一半,李白跟孟浩然关系好,但孟浩然跟王维关系也不错,怎么就可以推出,李白跟王维关系不好的结论呢?

他一时语塞,我解释到:原因有很多,有关于道与佛的信仰问题,有朝廷政治问题。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王维的职场进阶的方式,是李白所瞧不起的。

终于说到主题了,我松了一口气,他当然继续问究竟了,我于是展开了我的故事演绎。

李大佬狂放不羁是出了名的,王维却对李白丝毫不屑。一个很能说得过去的原因:李白做没职没权的侍奉翰林时,王维已担任右拾遗,兼任监察御史;再往前说,李白还在长安城和市井之徒斗酒寻乐时,王维已高中状元,以青年才俊之姿,独步政坛诗坛。

在考试这块,整个大唐几乎没人比王维更牛,他不仅是考霸,还是面霸。公元720年,20岁出头的王维背着一把琴,提着一支笔,昂首从山西蒲州漂入首都长安。

他会写诗,懂音律,会弹琵琶,精通字画,还是个大帅哥。这种偶像男神,让王维一到长安就很快成为王公贵族的座上宾。

京漂这段日子,王维常在宁王、祁王府中出入,虽备受豪门关注,却还没遇到真正的贵人。直到有一日,王维有幸结识玉真公主,他才明白,面试顺利通过,可比平时拽一拽文采关键多了。

王维结识玉真公主,整个过程像极了一场面试。面试官玉真公主和玄宗是同胞兄妹,打小深得皇帝老哥的溺爱,她很文艺,『性』格又豪爽,二十岁都没出嫁。

公主不嫁,玄宗很愁,毕竟事关皇室,后来玉真公主怕老哥为难,索『性』出家当了道士,括弧,逍遥自在又风流快活的道士。当道士期间,玉真公主结识了大批文人雅士。久而久之,玉真公主这儿,成了文人入仕的天然渠道。一般玉真公主推荐的,朝廷都会认真考虑。

王维初见玉真公主时,内心不免还是有些小紧张的。不过,王维却很有资本。凭借长得帅、举止文雅的外在优势,面试官玉真公主对王维的第一印象特别好。

整个面试过程大概是这么进行的。

公主问:你都会啥绝活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维答:不敢说会绝活,我先给公主弹首曲子吧。

说罢,王维拨弄起心爱的琵琶,一曲《郁轮袍》,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听众。奏毕,面试官对考生很满意,也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

公主再问:除了琵琶你还会什么?

王维一听,心想大概差不多合格了。他很谦虚地回答:我还会作诗,之前整理了一些拙作,正好请您指点指点。公主翻到第一页,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赫然在目。

玉真公主又往后简单翻了几页,惊喜地赞道:这首名作原来出自你手啊,你们都来看看,这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写得多好啊!

王维见状,又弱弱地补充一句:不瞒您说,我对绘画和书法也略知一二。公主当即拍板,你被提前批录取了!

于是第二年,王维顺利进士及第,而且还是新科状元。当然,笔试肯定难不倒王维,能当上状元,很大程度还是玉真公主的推动。王维很嗨,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

相较于面试赢家王维,与之齐名的孟浩然同学就惨了很多。他曾经幸运地遇到了最大的面试官——皇帝,有过和王维同款的绝佳机会展示自我。可惜,他浪费了,于是只好和王维奔赴不同款的远方。

青年时代的孟浩然,是个典型的浪漫诗人,对功名利禄相当不屑。20岁时,他根本没考虑进京参加高考,而是毅然选择隐居,在鹿门山练剑。练了几年,孟浩然觉得再练也练不成绝世高手,就从鹿门山出关,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游历。

直到8岁那年,孟浩然同学才决定转换角『色』,当一回大龄考生。

没想到,第一场就考崩了。从考场出来,孟浩然擦了把汗,无奈地说:丫的,不好好学习还真不行啊。孟浩然同学根本想不到,考完后没多久,他就迎来了人生绝佳的逆袭机会。

高考失利的孟浩然同学没有回家复读,而是继续留在长安寻找机会,顺便积攒些人脉。有一次,孟浩然跟好友张说在『政府』大院里溜达,没想到唐玄宗突然驾临。孟浩然无处可躲,一急眼,就钻了内署床底。

张说拜见领导,自然不敢隐瞒床下有人。玄宗一听是孟浩然,不但没怪罪,还对张说说:朕老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今日这么巧,能在这里碰到,赶紧让他出来,朕要听他念诗。这时候,距离安史之『乱』还有些年头,玄宗还是个英明神武、爱才惜才的好皇帝。

参照玄宗之前多次破格提拔优秀人才的事例,如果能把握住这次面试的机会,孟浩然很有可能一举改变命运,得到比王维更大的平台。

毕竟王维面试才到玉真公主的级别,孟浩然却直接面对皇帝,及格的话,估计连下次高考都不用准备了。机遇与压力并存,孟浩然很慌,心态直接原地爆炸。

从床底下钻出来后,孟浩然同学还有些恍惚,思路还有些混『乱』,这么多年净是游山玩水、『吟』诗练剑了,面试应答的技能很匮乏啊!

当然,孟浩然不敢让玄宗久等,就给玄宗读了一首《岁暮归南山》。这首诗是这么写的: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特别是这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典型的牢『骚』体。翻译过来就是:因为我没本事,所以明主抛弃了我,又因为多病,老朋友也疏远了我。

玄宗越听脸『色』越难看,心里很不爽:你这意思怪朕不识才喽!你自己从来没有主动求过职,怎么说是朕抛弃你呢?这个锅朕可不替你背。就这样,孟浩然把别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宝贵面试机会搞没了。

后来每每提及此事,朋友们都很替他遗憾:你说你为嘛要选这首,你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呢?你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呢?你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呢?孟浩然只能悲伤地回一句:对不起,我忘了……

不只是面试,孟浩然同学的笔试一样不给力。6年后,孟浩然再次进京高考,这次笔试作文题目叫《骐骥长鸣》,翻译过来就是《宝马鸣叫》。

据说在写这篇命题作文中,孟浩然心态再次爆炸,特别是那句“逐逐怀良御,萧萧顾乐鸣”,也就是说,骏马驰骋时盼望有个好的骑手,在鸣叫时伴随着奏乐而发出萧萧的声音。

这句诗意境很差,后人对此疯狂diss:这简直像小孩子写得一样幼稚,你可是孟浩然啊,临场发挥这么差,活该考不上。于是,孟浩然同学再次失利,只得隐居终老。

说到这里,他终于『插』话了。哥,按你这么说,王维走女人路线,是李白睢不上他的原因吗?

我答到:对,也不对。估计李白有点嫉妒,毕竟王维走女人路线,走成功了。这条路线,李白也走过,只不过没成功而已。

什么意思?对方显然对李白的生平一知半解。我提醒到:李白走过两次女人路线。这估计大出他的意外,追问我究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白第一次走女人路线是在湖北,也就是他与孟浩然结识的地方,李白以一个四川商人的低贱身份,要想进入长安豪门,必须想些歪点子。他当时娶了前任宰相之后为妻,与这个豪门之后共同生活了十余年。这才终于赢得豪门认可,有了进入长安的入场券。

因老婆家在长安的门生故吏的帮助,他终于混进了宫廷,有了第二次走女人路线的机会。第二个目标,就是杨贵妃。他凭借一首诗,成功地取悦了皇帝和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杨贵妃吹捧为仙女,并且搞得这样自然,不是李白这样吹牛不要脸的人,还真说不出来。并且,后面还有两首,如果细读,全是拍马屁的东西。

当时李白就受到重视了,但皇帝要他的,是他的娱乐艺术功能。而李白想求的,是政治和富贵资源,二者供需不匹配,所以后来被流放,就最终失败了。

但是,王维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当时当上了状元,后来当上了右宰相,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当然,他也走过弯路,但在有安史之『乱』的时代,连杨贵妃都被『逼』死,皇帝都被退位,哪个政治家没走倒霉云呢?

最终结局却是王维最好,当大官,住最好的别墅,名气也大得惊人,成了人生赢家。所以,当你职业进阶成功,你享受人生的机会就多得多。不像是李白,最后只是一个贪酒发疯的失意客,早逝于异乡。

最后,他问我,他们的进阶之路,与他本人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没有用处的理论,只能算是吹牛,我岂能干那样的事?我必须硬找出几条长者之语来。

第一,要进阶,必须有多种准备。比如王维,不仅诗歌文章好,还会弹琵琶,搞文艺。多一门技术多一条活路,他证明了。你如果只当一个码农,不多学点其他的,选择机会就少得多。

第二,要进阶,必须搞清供需。别人需要什么,你能够提供什么,这才能够把自己成功推销出去。玉真公主,有政治影响力,但又不以政坛中。她所需要的,是艺术情感以及帅哥的风度,而王维情恰好展现了这点。而孟浩然,面试失败,就是没展示好自己的能力。皇帝需要能干人,并不需要一个发牢『骚』的人。

第三,要进阶,必须适应时代。安史之『乱』时,王维知道天下大『乱』,他躲了起来,保全了自身。而李白却以为『乱』世好摘桃,跳出来跟宁王干,结果,彻底把自己在政治上变废。

他听了半天,终于总结出一句有用的话来了:哥,我明白了,哪个老板都不需要一个发牢『骚』的人。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