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可以不崩溃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可以不崩溃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最近,论坛上,有一组照片引起了群里的热议。在西安火车站,一个在雪天坐在路边椅子上的小伙子,拿着一个面包在啃,最后,突然崩溃地哭了起来。

估计大家在这个小伙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个瞬间,立即产生了共鸣。有的是在自己父母病重时无能为力的那一刻,有的是在发现老公包小三现场抓住的那一刻,有的是在因为孩子上学临时凑不起生活费的那一刻。

有一名网友说到:成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的。

我一般在网上不太爱说话,只喜欢看评论。但这一句,却让我看到了某种智慧,我大加赞赏。

结果,我这个曾经神秘的人开口说话,马上在群里引起了新的波澜。因为“平凡”在群里总给别人介绍,我是个高人。找我问问题的人多,我一般不回答。但这次,恐怕是躲不了了。

问题集中在为什么崩溃?怎么处理?这两点上。我以我不太专业的心理学知道和社会阅历,作了简要的回答。

火车站有雪,他完全可以进候车室躲一躲,面包和矿泉水虽然简单,但可以果腹,这样就崩溃了,按理说实在不符合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但在网上,每一个看到这个视频的人都在安慰他,因为大家都仿佛看到了那个,在一瞬间就情绪崩溃的自己。

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却可以默不作声地咬着牙继续前进,就像是一个永远不会倒下的巨人一样,可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整个人一下崩溃决堤。

有一个网友说他看哭了,我平时工作很烦,上次赶上单位超级忙的时间段,忙到一天每喝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同事吸了烟,我闻到二手烟丢掉手头的工作立马跑到楼梯间大哭。不是因为他吸烟,而是平时很多委屈和痛苦堆叠在一起,觉得生活太苦了,这么苦为什么还要让我闻到二手烟,为什么不体谅一下我?

有一个年轻的女友说了她考研失败的那一刻,备考了好久的考试失败了,还不能休息,要赶去上一天的课,下课去自动贩售机,没注意到果汁卖光了,付了钱没有出来,回到教室坐在那里,一边听课一边泪流满面,还不能出声。

这也是个年轻人。前段时间压力很大室友又开始在晚上十点多开始煮饭做菜弄的房间全是油烟味。其实味道也不是一两次但偏偏那次就让我特别烦躁。那天发了很大的火也哭了很久。其实哭的是没出息的自己罢了。我再努力一点就不用合租了。

下面的内容如同成语接龙,有一种比惨的味道。“我有一次忙了一天,还去看病,就想着弄完去吃想吃的牛肉粉,真的很累,结果我想吃宽粉给我下成了细粉,我就很委屈,然后在店里哭了。”

“积压了很久的负情绪了,刚才猫把鞋架上的东西扒下来,我气哭了。不是因为猫,就是觉得,我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给我找事情。”

“有时关不上冰箱的门,脚趾撞到了桌脚,临出门找不到手机,嚎啕大哭,你觉得小题大做,只有我自己知道是为什么。”

“我有一次晚上回家准备吃饭了,然后领导临时让我改稿子,我就觉得很委屈啊,凭什么占用我下班吃饭的时间啊,当时我改完稿,面都凉透了。然后这个时候我妈又给我打电话,说那天我生日,我一脸懵『逼』,连自己生日都不知道,妈妈说要我自己今晚多买点好吃的,我挂了电话以后就开始爆哭。”

我听到网友们最多的一句话是:“活着,真不容易。”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长大”这个词是一个光芒万丈的词,我们憧憬的未来五彩缤纷。可是等人真的长大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被生活狠狠地夺走天真,磨平棱角,失声痛哭之后。才发现“长大”是一个挺悲观的词,这种悲观像阴霾一般覆盖在每个群体,每个年龄段上。

之前网上有一个信息,这条信息是一个烧烤店店老板发的:昨天夜里很晚的时候,我的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他点了两瓶啤酒、一碟小串,在外面坐了很久很久。快凌晨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他突然很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也不进来躲雨,浑身都被浇透了。

我很想过去叫他进来,但又没敢打扰他。我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旁观的我也忍不住心里发酸。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会这样默默承受呢。

我一直相信一点,生活不易,对于谁来说都不易。

有时候我会幻想是不是电视中那些明星的生活会好很多,他们的心里不会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很多苦楚。

但我又清楚地知道,生活就像钱钟书在围城里说的那样——“生活处处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台湾明星小s也曾经在社交平台上po过自己情绪失控的视频。

因为在探望『奶』『奶』时,发现『奶』『奶』已经不记得自己,夜深人静之时,她又想起在天上的父亲,po出爆哭4分钟影片中,他刚开始她不发一语,只是默默听着歌掉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转眼间就情绪崩溃爆哭,眼睛跟鼻子都红了,哭了2分钟后,才开始哽咽说”爸,你过得好吗?今天我去看『奶』『奶』,她不记得我们”,不过她觉得『奶』『奶』记得爸爸,所以如果『奶』『奶』去找他时,希望爸爸可以跟她说“我很想你。”

村上春树有一句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准情绪化,一直被当做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之一。所以,展现给外人的永远都是一副笑脸,内心的暗流涌动,五味陈杂都自己默默消化。这当然是对的,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不能随便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我们忘了,人终究还是人,人不是冰冷的机器,即便是成年人,也是可以哭的,也是需要发泄情绪的,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成为一滩死水,它需要外界新鲜的空气来唤醒。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人在夜里是极度感『性』而脆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刻,脑海里总会涌出一些苦涩。

生活不易,每个成年人,一定会有情绪崩溃的经历。

天亮之后,你还是会默默删掉昨天夜里发过的“矫情文字”,不让别人知道你撕扯过,绝望过,投降过。你还是会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出门,工作,微笑面对其他人,不让任何人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作为成年人的你我,一直都是一个既脆弱,又坚强的物种,我们就像莫泊桑在一生中写的那样:“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认识社会,这是人生观的大问题。我当然不可能把这样复杂的事情讲清楚,只能用心理学的情绪发现与控制方面,给大家进行一些交流。

我首先提出,所有崩溃的触发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大致相似的:长期的情绪压抑。

神经崩溃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陷入强烈的抑郁、焦虑,或感到压力过大,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神经崩溃一词在上个世纪曾作为术语记载于医学文献,但如今已经失去了临床含义。人们更多地用它来描述那些突然、强烈或看似难以理解的情绪反应。

陷入神经崩溃的人,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感受和表现:感觉生活中处处是压力,好像要把自己压垮;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变得特别艰难,无法处理;陷入抑郁情绪,比如极度的沮丧、绝望;对一切都丧失兴趣和动力;睡眠不好、失眠或频繁做噩梦;想要逃离生活,甚至可能有自伤、『自杀』的念头;表现出焦虑症状,比如紧张、发抖、心悸,甚至惊恐发作;强烈的情绪波动,或原因不明的情绪爆发;感觉自己“要疯了”。

有人在网上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我是研究心理学的吗?我当然不能告诉他原因,因为从我母亲离家以来,我已经崩溃过好多次了。

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的原因很多,包括持续压力、创伤、生活遭遇剧变、个人或家庭经济危机、精神疾病史或家族病史,等等。但从情绪的角度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可能导致神经崩溃的因素,就是对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

情绪压抑原本是一种情绪调节(emotionalregution)的策略,具体表现为对内掩盖内心的感受,对外压制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按俗话说,就是假装没事。如同在当年在二娃面前,强颜欢笑。

例如,在工作中被老板冤枉了,感到很委屈,还要假装若无其事,强迫自己解决问题,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感受上移开;明明失恋了很难过,想要大哭一场,但是觉得哭哭啼啼太丢人,所以跟朋友们出去嗨,借酒浇愁。这些做法,都是通过压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研究表明,平时习惯于情绪压抑的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更多地使用发泄的方法来应对。这种发泄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比如在深夜无人时,跑到海边大声叫喊;也可能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比如在工作中不顺心,回家因为日常琐碎冲家人发脾气。

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却一直没有机会得以发泄,负面情绪就会不断被埋入潜意识中。长此以往,这些被压抑、积攒的负面情绪,可能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式显『露』出来,例如反复的噩梦、突然的情绪波动和爆发、难以解释的悲伤,或者抑郁和焦虑症状。

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压抑也会为我们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压抑情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快乐

比起那些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人,压抑情绪的人会更少感受到正面情绪,而更多地感受到负面情绪,包括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在压抑情绪那一刻,也能够意识到,这样做对自己是不坦诚的。就像是在内心对自己戴上了面具,一边说服自己相信没关系、一切还好,一边回避那个受伤的、不快乐的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压抑情绪,会让我们越来越孤独长期压抑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减少来自他人的支持,也让我们和周围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当压抑自己的情绪时,你或许以为自己看上去一切都好,但实际上,周围人会感觉到你的“低气压”,感觉你在封闭自己、拒绝他人的靠近和关心。

积压负面情绪的人,逞强地喊着“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最后真的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而不得不继续独自负重前行。值得留意的是,长期的不快乐、缺乏社会支持,都会增加神经崩溃的风险。我们可能会不知不觉走到崩溃的边缘,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这样一说,很多网友都附和,意思是,自己也有喜欢压抑自己情绪的习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维护硬汉形象,不当别人面认怂。如今许多人都相信,成年人应当内心强大、阳光开朗,而将脆弱视为缺点和不足,认为没有脆弱面才是值得赞扬的人设。当我们追求这样的自我形象时,表达负面情绪就会让我们显得软弱、无助而幼稚。

同时,我们会担心,如果完全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人会如何看待我们。他们会不会为此嘲笑我?会不会根本无法理解我的苦恼,觉得我是小题大做?万一他们觉得我在博同情怎么办?

在浅层社交关系里,比如泛泛之交的同事同学老乡之间,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这些关系中的人们很少有机会去建立起足够的信任。面对同事、同学和点赞之交,压抑情绪似乎是更低风险的做法。

另外,对很多人来说,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作学习的场所度过的,没有太多空间和时间去和自己相处、去照顾自己的情绪。而在这些注重效率和产出的场所中,表达负面情绪会让我们显得不专业。这也使得我们更倾向于把情绪隐藏、压抑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错误的观念,比如认为男发爱哭是娘炮,女人爱哭是娇气。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且越是习惯压抑情绪的男『性』,越可能患上抑郁症。一直以来,情绪化就被认为是女『性』特质。

男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许哭、不许示弱。在长大后,男『性』也倾向于认为,表达负面情绪可能会显得自己不够有男子气概,不符合周围人对于男『性』“有担当”的期待。另外,相比起女『性』,男『性』也更容易担心,自己如果在另一半面前显得情绪化,会在关系中处于权力弱势。

而另一方面,对女『性』来说,『性』别偏见也让表达负面情绪变得困难。心理学家指出,许多女『性』不愿意在亲密关系中倾诉自己的情绪压力,选择默默压抑,是因为担心另一半认为自己“太敏感”,而这样的评价本身就会让人更加受伤。

而在职场或学校里,也存在着针对女『性』的偏见,即女『性』都是脆弱的、情绪化的,缺乏抗压能力。所以,一部分女『性』也会担心,如果在这些场合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会被贴上脆弱的标签,影响自己的个人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怕影响别人。有一些网友在评论中说,自己特别难过、焦虑、压力大的时候,都不会告诉父母或朋友,是因为不希望让在乎的人担心,也怕他们跟着自己一起不开心。平时发朋友圈的时候,都显得积极乐观,看起来是在享受生活,实则内心无比煎熬。

情绪是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但这种“传染”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们天生就有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即“共情”的能力。共情是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彼此支持的基础。

也就是说,其他人之所以会被我们的情绪影响,是因为他们主动选择了关心我们,和我们一起分担痛苦和压力,而不是如我们所担心的那样,被动地染上坏心情。

有一个网友调侃到:对,我们这个群,都被照片传染了。

最后,关于怎么办的问题,我提了几个建议。最主要防止崩溃的办法,就是疏导自己的情绪。或者叫做管理、发泄也都可以。

长期压抑自己情绪的人,除了爆发式的发泄以外,对其他疏导情绪的方式可能是陌生的。你可能即使在不开心的时候也哭不出来;一旦情绪上头就会劝自己算了吧;即使有人坐在你面前,表示愿意倾听你的心事,你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首先,要认识并确认你的负面情绪。这就好比要杀敌,首先要知道敌人在哪里。如果情绪压抑已经成为了你调节情绪的固定模式,那么负面情绪对你来说,可能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你可能会感到自己是不开心的,心里很难受,却没有办法仔细分辨,自己究竟是伤心、愤怒、恐惧、委屈还是不安。

我们越是不清楚自己究竟体验到了哪些情绪,越是难以找到适合的调节方式。而标记情绪,也就是为情绪命名,可以提高我们疏导情绪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步,细分它、记录它。你可以在网上检索情绪词汇表,去认识不同的情绪,了解它们的含义。接下来,你可以试着分辨同一种情绪不同的强烈程度。比如,去觉察自己在“有点紧张”和“特别紧张”的时候,身体和内心分别有哪些感受。

在把感受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我们会去思考自己的内心究竟有哪些情绪,以及它们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另外,书写本身也是一种疏导情绪、表达情绪的方法。

第二步,面对它,分析它。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压抑情绪-发泄”的不良模式,我们需要了解和尝试“认知重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从中发现积极的、可能为生活带来改变的信号,来降低它的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遭遇失败,这让我们非常沮丧、备受打击,也让我们有很多压力,因为再度失败的后果可能很严重。那么,在感到沮丧、有压力、担心和不安的同时,我们能否从这些试错中总结经验,在未来加以运用?事情是否比一开始有进展了?我们能否更了解自己、在失败后获得了一些成长?

最后,有效求助。有时候,只有到情绪崩溃的地步,我们才会意识到,在某一方面给自己施加了过多的压力,或是有某些需要太久没有被看到。崩溃可能是在提醒我们,是时候停下来,照顾自己的情绪了。找最好的朋友、最尊敬的人、最依赖的人,倾诉,当你把情绪说出来时,你的压力就已经减轻了一半。

当然,如果已经发生了精神崩溃,我们建议你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比如,看心理医生。

此时有一个网友说到:那不是已经是神经病了?

我不想跟他攀扯什么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精神病与神经病之间的医学区别。我假装高手般地,以问为答。“大家以为,哪个不是神经病呢?”

群里还是有识货的,有人说到:“这是圣人说的话啊。”我觉得,这个人,估计年龄有点大。

我决定把玩笑进行到底。“要知道,当你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拯救自身时,他人的有效帮助,将是你的救命稻草。比如,你们这一群乌合之众,知道自己不舒服了,晓得找我这个人,来给你们建议一下,就对了。”

当然,在这个说话后,我自己加了一个表情,表示我是开玩笑,大言不惭的意思。

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