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乡遇故知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乡遇故知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也许她是说者无心,但我听者有意。我必须极力避免“合体”这个词的发酵。我决定,采用覆盖法。

“你姐能够得到这些貌似与易理相同的结论,主要是直觉。要知道,易经的发明者,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而来,本来就是直觉,所以,当年董先生告诉我,分析易经最重要的是象而不是理。”

“直觉?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当然不是,直觉是通过经验进化而来。比如我们看到凶恶的眼神,就知道避开危险,这就是直觉。往往是经历大量的经验积累而来的。直觉帮助我们逃离了大部分的危险,这是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特点。”

“那我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好的直觉呢?”

“因为她看得多,并且喜欢看。你好好琢磨琢磨,也许,以你的聪明劲,明天就会明白。”

结果今天晚上的谈话,主要是时间太晚了。给她布置思考题,怕她心思跑偏。

第二天早上,乔姐自己带着外面买的早餐来了。此时我已经起来洗漱完毕,而二妹,还在卫生间。

“二妹,学懒了啊?跟我做事,要改改你那些坏习惯。”乔姐喊到。

“昨晚跟庄哥学东西呢,睡得晚。”

乔姐看着我,再看看茶几上的书和二妹的笔记,当时就明白了。“你要培养她?”

“我只是转移,当然,这对她只有好处。”

“哼,男人,有心没胆的东西!”乔姐笑着调侃。我怎么解释呢?其实我根本没那心,但无法让乔姐相信罢了。

或者说,乔姐不愿意相信。她不愿意相信,她给我安排的,看似年轻的美人,我居然不动心。乔姐捏了捏我的胳膊,当时二妹已经在卫生间洗澡,水哗哗的。

我知道她的意思,此时一刻值千金。

她的眼神总那么好使,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调动起我的热情。我把她一抱,轻声说到:“这才是真正的早餐。”

我们进屋,迅速开展了活动。这种偷摸的有点罪恶感的白天行动,是我们找到的一个新的兴奋点。乔姐在压抑自己的呼喊时,得到了奇异的快感,我知道,我们已经探索出新的快乐形式,并且得到了更多的可能。

等我们收拾衣冠出来的时候,二妹早已洗完,在沙发上发呆。我们没想到,搞了这么长时间。而二妹早已心知肚明,还是没避开她的联想甚至偷听。

我突然觉得有点愧对二妹,让她受这种折磨。

但乔姐的命令却是严肃的:“吃完饭后,二妹,陪我去办手续,包括工商的注册登记,还要跑税务和银行。带上你的身份证,还是以你的名义。”

她转向我,声音却温柔许多。“小庄,能不能帮姐一个忙,今天有货要来,还有柜台要调整方向,你找个力工,监督一下?”

“找什么力工?我自己来。”

“对,庄哥有的是力气,没吃早餐就有,何况吃饱了的。”二妹的调侃显然是有所指,我们三人都听得懂,但不必辩解,让它自然稀释吧。

话题引起的兴奋劲,如果不重提它,时间和境遇会自然稀释它的力量。这就叫做:变易。

她们走后,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换了汗衫和运动鞋,摆出一幅干活的样子。

我来到一楼门面,先把原先剩下的商品,分类归置在一边,把柜台腾空。然后将柜台整体移动,改为东西走向。这还真是个重体力活,干完这些,已经又渴又累,刚上楼喝口水,下面门铃又响了。

外面一个面包车,某化妆品牌的送货车来了。我签收,并且一一清点无误,然后用一张纸,做了一个小账。再把它们分类放置在地面,并不急于摆上架。

虽然昨天跟二妹吹牛,讲了很多生意经。但是,要说这化妆品经营,我还真没经验。化妆品客户主要是女性,她们的审美习惯和购物体验,我不能靠猜测和臆想来定夺。

今天,女性作为独立的审美群体,已经进化出自己的情趣。在过去,女为悦已者容,那是女性地位不高,是男性世界附属品的历史阶段。

女性美的标准,是男性看起来美。但今天,男女趋向平等了,世界就变了。今天,从农业社会走出来的中国人,虽然潜意识中还残存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强大的现实教育我们,这已经行不通了。

重男轻女,在贫困的农村或者山区,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农村生活中,有其经济意义。但在今天剧烈城市化的时代,以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环境下,体力的优势已经没多少经济意义,最直接体现,就是“力工”,最底层的劳动者。

女性在智力和情商方面,并不比男性逊色。比如男性中优秀代表,李茅,在然然面前,无论是专业能力和经济价值,李茅的地位最多算跟也打成平手。当然,以生理价值和家庭功能来看,李茅也得甘居下风。

女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崛起,为女性形成自我的审美情趣,奠定了基础。现在有一种美,是女性觉得她美。比如瘦身,这一点,我原来并不赞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女性稍微有点胖,恰恰是情感的表现,男人是喜欢的。但女性,却很喜欢把自己搞得很瘦,认为那就是美的基本标准。现在看来,这是女性自己世界的审美倾向,与男人的评价无关。

甚至,为迎合这种倾向,现在还有一种打扮得很精致的男性,通过容貌取悦女性,开始进入男色时代。如同武则天时代的风尚,或者东汉末年及魏晋时代的一些流行趋势,男性的美,也趋向女性化。

如果你作为一个直男,会厌恶妖娆的男性。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取悦某些女性,与你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也有一部分女性,打扮得相当男风。纹身短发,一派女汉子形象。也许,她们中的一些人,是为了取悦另一群女人而存在。但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这几年,世界已经变化得太快,人们熟悉的社会模式,已经面目全非。大量流动的人群,带来职业的流动以及社会的流动,传统人情社会的根基已经薄弱了。这是一个职业社会,甚至是一个利益社会。

在我这几年做生意的过程中,发现最牢靠的关系,其实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人们最大的互信,是基于利益交换的互信。市场化无处不在,已经在改变人们的信条。

乔姐打来电话,意思是她们的事没办完,中午就不回来了,要我自己解决午餐问题。并且,为表达歉意,她说了句:“我跟二妹商量了,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你可要想好。”这话有明显的意思,但我只能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不予回应。

我关上门,出来,如同一个孤独的雄性动物,来到大街这个狩猎场,觅食。

出门才发现,自己的着装如同一个打工仔,运动鞋和汗衫以及衬衣外套,与拿低薪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把自己置于普通人的地位,让人感觉非常踏实,这个热闹的街面,我想混进去,深入,体验一把烟火气息。

近代有个大师说过:睡在地上不会掉下来。要的,就是这种踏实感。我本是农民,根本不用装。

大概走了几十米,想喝一瓶可乐,结果一摸兜,没带钱包。这可不行,在这个时候,没钱,别说普通人,你连人都不是。我赶快回去,开门,拿钱包,想了想,从钱包里抽出几百块钱,装入了口袋。

我喜欢钻入背街小巷,看市井人生。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事,也是我拉得上话的地方。想当年,刚到北京时,与李茅他们租住一起,自己就经常找背街小巷,那是在找生活,也是在找自尊。因为,与北京的高楼巨富们相比,我实在是太自卑了,需要到底层,去补一补气。

转了好几道拐,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看见一个路标:开福寺路。没去过,决定去看看。我印象中,开福寺应当是临济宗的寺庙,临济宗我不太熟悉,但当头棒喝的典故还是知道的。我现在昏昏噩噩,确实需要大量一棒子打醒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潜意识中,对寺庙很感兴趣。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多与宗教场所有关。比如刚流落武汉时,长春观是道教的,自己开业算命,虽然没有生意,却遇上命运转折人钱哥。在北京,也是为了找一个庙子,误打误撞,遇上了失散多年的班长。

顺着这条路往下走,越来越熟悉的景象出来了。我已经看到一个抽签算命的,远处,一百米外,还有一个老年大胡子,摆着八卦图案,看样子是打卦的了。

我本来是不准备盘摊的,那不道德。但好奇心还是驱使我,走向了那个打卦的老头面前。

他戴着墨镜,衣服虽然比较旧,但也还干净,从胡须看,已经花白了,年龄大约在七十来岁吧。当然,胡须遮脸、墨镜遮眼,看不清楚面容。但我有一种冲动,仿佛我今天来,就是要找他似的。

我蹲到他面前,好像对他面前布上画的卦像感兴趣。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吓了我一跳。“兄弟不是英雄落难的人啊,来这里干什么?”

这声音太熟悉了!不对,我肯定在哪里见过他。

况且,他这明显不是在招揽生意,而是某种提示。我抬起头,望着他的眼镜。他也明显愣了一下,并未作声,只是缓缓抬起手,拿下了眼镜。

太熟悉了!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人,这个人,我不敢认他。

“兄弟,我们见过吗?”老者问到。

我确认,即使不确认,也要试试,怎么能在异乡,放过一个故人。

我望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武汉,长春观!”

“哎呀,真的是你啊。”老者兴奋地伸出手来,一面要和我握手,一边想要站起来。我赶紧示意他坐下,我就蹲在他身边。

“哎呀,小兄弟,今天我不做生意了,想不到,我们有缘,还在长沙碰见。”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我这才注意到,他那八卦图案布的角落,也摆了抽签筒,原来老本行,并没有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是我的恩人,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样的。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当年,他给我的粥饭,给我的温暖被窝,给我教的算命求食的方法,他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这种恩人,哪怕只有一滴水,也滋润着我当时极度干渴的人。

“师傅,中午我请你喝酒。”我一边帮他收拾东西,一边把他搀起来。毕竟年纪大了些,搀他的时候,我发现他胳膊已经很瘦了,腿脚也不如当年灵便。我涌起一股伤感,这样的老人,在大街上混迹一生,本性良善。

就在街边一个外餐馆,找了个包间。我和师傅坐定,先让他喝茶喘口气,这才开始了谈话。

“师傅,你原来在武汉,什么时候到长沙的呢?”

“干我们这一行的,在一个地方不能呆久了,不都是全国到处跑嘛。”

这个我懂,比如算命主要靠猜,如果猜错了,碰到一个硬角色找麻烦,那就不好办了。他们主要的特点,就是身体流动,职业不变。算是,优良的游击传统,仍然在他们身上继承着。

“你原来只抽签,现在怎么也搞起八卦来了?”

“哎,混饭吃嘛,客人各有喜好,也得多点手段。”

“八卦那么复杂,你都跟谁学的?”

“混饭嘛,都一样,买几本书看,知道几个名词,就可以了。你以为,谁还把这当真?”

他说得对。江湖算命,不谈准确预测了,只是让人求个心理安慰而已。他们收的钱,算是心理咨询费。

“师傅,你年纪这么大了,也该回老家享福了,怎么还在跑江湖呢?”

“小兄弟,你说得轻巧。现在,回老家,享不了清福了。”随即,他跟我介绍了他的情况。

他老伴前几年去世了,他还有儿女都成家了。老家已经没有人了。子女年轻时都出来打工,他算命得来的钱,在老家修了三层楼的大房子,也没人住了。

现在,最忧心的,是孙子,他唯一的孩子。原来跟父母打工到处跑,也没正经好好读书。现在二十来岁了,农活不会做,回不了农村。他父母在广东打工,也管不住他。

他为了会网友,据说是个女朋友,自己私自跑到长沙来了。结果网友不见面,他也没钱回去。全家人找了好久,才知道,他流落在长沙打工生活。没办法,他父母丢不了广东的工作,只好爷爷亲自来长沙,算是找到了孙子。

“那你孙子现在怎么样?”

“我来了,劝他回去他又不回,说在长沙好找对象。我看他没正经职业,我这职业他又不屑干,说我是骗人的,丢脸。没办法,我花钱,租房子,让他学了个驾驶,现在在一家出租公司,给别人打工开出租呢。早出晚归的,每在半夜,我们爷孙才见得上面。”

原来是这样,可怜老师傅了。他当年算命也算是挣了点钱的,在老家修那么大的房子,就是为了安享晚年,但是,时代的变化,农村已经容不下一个孤独的老人了。而城里,他却始终生活在角落和边缘。

“小兄弟,你怎么样?”

“师傅,老实说,从钱来说,我也是挣了钱的。”我敬了他一杯酒:“只是,我丢掉了,钱以外,所有重要的东西。”

他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故人了。当年我是如此落魄,是他温暖了我,我终于找到见证过我出发地的人,终于可以一诉衷肠了。

“什么意思呢?”

“我发过财,也找到了妈,还成立了家庭,事业上,在北京,也算是成功的了。但是,后来,我把什么都丢了,只剩下一点钱了。”

“按这样说,你成了孤儿,没个念想了,比我孙子还惨?”

这才是故人说的话啊,这才是亲人的态度啊。他理解我,没人念想的苦处,差点让我流泪了。

“师傅,见到你,我太高兴了。师傅,你不知道,在我最穷的日子,没几个人能够见到了。我后来的事,也发生了很多变故。但是,你,是我的恩人,从来都不敢忘的。”

“小兄弟,莫说那些。每个人活着,都有他的不易。”

我觉得,这句话,才是他算命生涯中,对命运最精确的判断。人人都不易,活着都很难。

“师傅,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帮帮你,看你最需要什么?”

老看我的脸色又不好意思起来,这在一个七十岁老人的脸上,显示出纯朴的色彩。“我这大年纪了,你帮不了我,长命百岁,我都不想,寿则多辱,我不也想活多长了。”

“话不是这样说,师傅,现在这个时代多好,有吃有穿,天天都有新鲜事,不说其它的,多活几年,就是多看几年热闹新鲜,也比前辈人发得来的。”

“小兄弟,我当年是出于同情,本来也没给你什么,哪敢要你的帮助呢?你请我喝的这餐酒,就是我当年稀饭的几十倍了,这是我俩有缘,今生还能见一面。”老人说到这时,我俩都沉浸于伤感之中。

是啊,今生见面,这是多么沉重的话,但又是现实。有的人,见过一面,哪怕再大的恩情和不舍,哪怕再长的历史和渊源,就此生一面的缘分,再也见不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那你晚年怎么办?”我问到。

“只有跟这孙子一块过了,拖一天是一天。我能够在街上捡点散钱,就帮助他一天,哪天做不动了,就跑到那寺庙外,给菩萨嗑个头,求他原谅我这一生说的假话,然后,让他把我收了吧。”

他说这话时,表现出平静。但我听到,这却是波澜起伏。这是何等悲凉的晚年啊,既不愿意给后代添麻烦,还想帮后代,而自己将死之地,也许一个后代也没有。

“师傅,相信我,我不让你过这样的生活。相信我,我有能力,让你过一个平安的晚年。你当年给我的不是稀饭,是温暖,是活下去的一丝希望。今天,我也要给你一个希望,要不然,我良心不安。”

“小兄弟,我们爷俩有缘,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啊,是命啊。你这样帮我,我心安得了?不要费心了,这些年,我给别人算命算不准。给自己算命,倒是有几番把握的。说假话糊弄街上人,这是天老爷留给残疾人的饭碗,我好手好脚,在这行来抢饭,靠骗人挣钱,天老爷没让我残废,就是对我好了,其他的,我没什么希求,只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平安些。我做的错我自己了,每过初一十五,我都到庙里烧香。不要连累子孙,就行了。”

这是巨大的牺牲,为了亲人。是什么给了他承受苦难的力量?是亲人。而我,已经没有亲人了,也就没有力量的来源。我要做一点事,为平衡自己的良心,我决定了,要帮他渡过难关。

“师傅,你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哪个有爷爷不疼孙子的?但实话实说,他也没什么突出的特点呢。只是,人还算善良,当年读书时,也比较聪明。从小跟父母打工乱跑,读书也是有一阵没一阵的,成绩一般。考大学只考了个专科,没什么上头,就出来了。最开始没事干,就上网,喜欢上一个长沙的网友,就跟来了。”

老人叹口气:“来长沙又怎么样?没房没车的,成家,难上难。”

“师傅,我要是帮你们解决房子问题,是不是就可以帮他娶上媳妇了呢?”

老人望着我,显得比较吃惊。毕竟,解决房子,这句话,不是随便代价就说得出口的。但他随即就摇了摇头,表示不接受。

“为什么呢?”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