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放弃即轻松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四十八章 放弃即轻松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王班长说到:“学你嫂子,部分的舍弃,或许更让对方轻松。比如,我为什么要到南美,我跟你嫂子开玩笑,说南美的姑娘开放,听说还有百人斩。你猜她怎么说?”

“她怎么说呢?”我很好奇。嫂子是知道王班长沾花惹草的习惯的,她能够容忍。

“你嫂子说,仅限于外国人,且不要得病。”

“为什么?”

“因为她知道,我只要不跟中国女人上床,就不会抛弃家庭。我只要警惕得病这事,就会有底线。为了我的身体,也为了她自己,这一点,必须做到。其实,还有一点,我与你嫂子的情况,比较特殊。”

“什么情况?”

“虽然我爱尝鲜,但要说最幸福的身体关系,还是发生在与你嫂子的身上。久别胜新婚,每次回来,我跟你嫂子,都难舍难分的。”

“那你为什么不在家多呆一段时间?”

“我是个坐不住的人,情绪不稳定。你嫂子又喜欢管我,她管老人管孩子习惯了,她管生意,也是独断专行的。她管我管多了,她也不高兴,我也不高兴。所以,我两个,只有别一别,才好聚一聚。”

这真是一对独特的夫妻,当然,也与他们的『性』格有关。可以想象,王班长在夫人面前,也是低声下气陪笑脸的,毕竟,那是小太妹和街头霸王之争,输的,往往是男人。

从小的街坊和同学,彼此太了解了。带来的,虽然有青梅竹马的情感,也许还有看穿对方的直白。这种关系该如何处理,如何保持新鲜感和深厚度,他们探索出了新路径。

感情的美,需要张力,需要互相探索的神秘感。但这两个发小,这种神秘不存在,而亲情会成为主体部分。但他们居然还有浓烈的情戏,那就与分别有关。与两人重新创造的距离感有关,与王班长四处探索出的变化有关。

一个随时变化着的生活造就了一个随时变化的人,嫂子怎么看,都新鲜。而对于王班长这个漂泊的风筝,需要稳定的锚,嫂子手里牵挂的,永不丢弃的线,就是王班长的家庭。

“也许,我们在云南的事情,会让我与妍子的情况,有所好转呢?”

我对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

“那么,我问你,你们都同意到云南做慈善,她答应跟你一块去了吗?答应的原因,你们相同吗?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你们一致吗?”

王班长一连串问题。

我不得不承认:“目前,她还没答应自己去云南。况且,按我的理解,她做慈善的目的,好像与学佛做功德有关,而我做这件事的目的,除了自己的感情因素,还有想跟她重建夫妻关系有关。”

“对了,在非洲,我见过去教堂的黑人,有的人是真信教,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去世后的天堂。有的人信教,不过是因为要跟邻居和谐,形势所引。还有的人,只是为了赶时髦。”

这种情况我理解,社会关系的融入,需要一种共同的文化。文化认同感,在民族国家里,是非常重要的。

我问到:“那么,有的人,为什么要信极端组织呢?”

“穷呗!”王班长说到:“穷人只有抱团取暖,最容易团结人的思想,最容易极端化。穷人生活中,零和博弈常见,所以,斗争『性』比较强,这就是极端化的现实需要。”

当王班长讲起政治来,也整得是一套一套的。

他是极端势力追杀的对象,因为他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破坏了极端思想的凝聚力,所以人家对他仇恨。

“那么照你这样说,现代文化,或者说先进文化,应当是以宽容为代表的。”我想跟他进行一些思想哲学方面的探讨。因为我的这些思想,是闭门思考和看书得来的,他的思想从实践而来,往往带有一招致敌的精准。

“宽容,表面上是一种文化特征,实质上是一种生活水平。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孕育的文化,有宽容的特征,为什么?因为生活水平高呗。”

我点点头:“仓禀足,知礼节。”

“劫富济贫的文化,总是在落后的地区、贫穷的人群中盛行,这就是人『性』。在非洲,我一方面可怜他们底层民众的贫穷,另一方面,也气愤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

王班长开始讲了些他在非洲的经历。

他是以一个救济团体的遭遇故事开始的。说是联合国一个慈善机构,到非洲某城市一个巨大的垃圾山调查贫困情况,并且想依据调查的情况,制订救济方案。结果几个调查人员着装正规、严肃认真地进去了,出来的时候,就剩下了裤头。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衣服和裤子,都被那些在垃圾山求食的贫民抢走了。

联合国官员不理解,但对方说得也有道理。“你们来救济我们,首先,是不是先把你们身上的衣服救济我们呢?”

他还列举了很多工地上的事,比如安装电视转播天线的工地,就有。有人打工后挣了一点,就回去买酒喝,第二天醉了,就不来上班。到酒钱用完了,又来打工。问他们,为什么不勤劳一点,或者努力工作存点钱。但是,过久了,王班长才明白,穷人是不存钱的。因为,存那点钱,对防范风险没什么用,也改变不了命运。算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活一天是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么穷的生活,他们因为没的责任,没有对未来的打算。他们都可以快活,因为他们放下了。当然,这种放下,是没办法的放下,是他们贫困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的快活,是真快活,吃饱喝足,可以唱跳一整晚。”

王班长说到:“我有个印象,在非洲,富一点的人,要比穷人的习惯好些。女人要经男人的习惯好些。”

第一点我理解,但对第二点,我不太好理解。

他解释到:“女人,因为抚养孩子的天『性』,她需要有一个稍微长远的打算,而男人,只需要快活,就行了。不是他们的男人不想负责任,而是根本就负不起责任。对孩子的教育我关爱是人的天『性』,但在非洲,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呢?”

我不忘记玩笑他一下:“你还不是一样,你只知道跟黑珍珠快活,你负过责任吗?”

“负责!”他仿佛很严肃地说到:“我不跟她们生孩子,并且,我给她们钱,对她们来说,很多了。”

“你倒是快活了,你离开后,她们的来源也断了吧?”

“是珍珠,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她们没有我,也有其他人给钱的,放心。好东西,总不会被浪费。”

有时,我觉得,我们俩的谈话,有点无耻,但又是事实。王班长花天酒地,但也有底线。

“你到南美,恐怕就没这么多好事了吧?”

“恰恰相反。兄弟,如果南美没这种特征,我还不去呢。你想,南美的美女是不是对黑珍珠,好接受些?况且,她们的奔放水平,浪漫能力,以及宽容的文化,更会吸引我。”

“你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笑到:“你解释解释,为什么南美如此奔放和宽容呢?”

“我第一站要去的,不是阿根廷就是巴西,你也许知道,桑巴和探戈,都很浪漫的。他们为什么具有这种开放而宽容的品格?按我的理解,只是因为他们生活条件太好了。”

“就以巴西为例,我虽然没去过,但我的一些生意上的朋友去过。那里森林广阔、海湾丰饶、花果飘香、鱼虾成群。那是什么?是上帝垂青的地方。那里的人,不怎么需要勤劳,就可以解决衣食问题。于是,多余的时间,用来快活,就形成了文化。况且,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去,毕竟,那里『性』病发病率低,在非洲,爱滋病和各种传染病,是要小心的。”

当你拥有足够,就会自由选择。选择的方向,就是快乐。

“当然,快乐的方向,是有底线的。比如,身体会束缚你的手段。再比如,毒品就是追求快乐没底线的产物。”王班长突然意识到什么:“怎么,本来是说你的事,你怎么老往我身上扯?你这家伙,想逃避?”

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心态,反正,关于我与妍子的话题,过于沉重,我不太敢面对。

对于妍子现在的状态,我不好肯定她的心理。她究竟是可以安心于现在念佛的生活呢?还是用这念佛的方式,在覆盖某种痛苦。

她原来信佛肯定是因为生活中无法排解的痛苦引起的,但这只是原因。莫非,她已经适应了今天修行的生活,并以此得到了轻松和快乐?

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比如那次我从山东回来,听到他们一家三口在餐厅,我没在场的情况,妍子的笑声如此单纯,那明明是毫无杂质的快乐啊。

而有我在的时候,妍子更多的表情是平静。原来我总以为这种平静是装出来的,是为了拒绝我的深入。但经王班长反问后,我觉得,妍子有可能,在我面前是真平静,甚至还有点苦恼。

王班长并不打算打断我的思索,他只是盯着电视看。其实,电视根本没打开,他盯着一个黑『色』的屏幕,仿佛里面有精彩的内容。他是人『性』观察大师,他知道,我的头脑中,正放着一部精彩的情感大戏,他不打扰,让我自己消化。他只等我思考后的结果,就像一个快餐文学读者,只喜欢看故事的结局。

其实,我如果离开妍子,能够让她感受到快乐的话,我是义不容辞的。她给了我如此多的恩情,是我不敢离开她的原因。我害怕,她是为了我好,『逼』我离开的,我离开后,她将痛苦留给她自己。如果那样,我的良心,会很不安。

但是,如果我就这样离开,我如何报答她的恩情呢?当你欠着别人的东西,你无法完放下。当你欠着别人的感情,你无法完轻松。

“我觉得,如果我贸然放弃我跟妍子的关系,对不起她家这些年对我的恩情。王班长,我还是想作最大的努力。至少,我自己没有遗憾。但另一方面,我又怕,我的存在,给他们带来了痛苦,那更是让我难以接受的。”

王班长似乎终于等来了结局:“这么快就说话了?我等得不久嘛”他好像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智者,只等着我提出问题。

“走或者留,都是问题。”王班长说到:“当你无法真正理清思路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做个行动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什么意思?”

“你不是要做慈善吗?那就做起来。看妍子配合你时,她的主动感,她的动机和方向感,不就清楚了吗?事情不是你想好再去做的,而是边做边想。”

王班长还讲了一句让我震动的话:“实践才是真理的来源,你书读傻了吧?”

这句话真是提醒了我。我是不是书读傻了?

当年,我上经济学讲座时,就有这个疑问,发现许多教经济学的老师,自己却没挣到大钱。看弗洛伊德的书时,发现他的心理学着作,是建立在自己四人失败的病例基础上的。学问这个东西,如果只从书上来,是很危险的。况且,我的学问本身也不高,怎么敢企望空想,得出答案?

我这种思维习惯,除了老师多年教育给我的印象,所谓唯有读书高的信仰。还与我学了预测和算命有关。

当你能够以一个简单模式预测未来时,你就有一种趋势和真相尽在掌握的错觉,你就在实践中缺乏探索的热情。试那么多干嘛?走弯路干吗?算好了,不就行了?

想了好多可能『性』,推理或者演算出某种必然『性』,这是我一贯的思维模式。但这个模式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忽略了最重要的真理获得方式:实践。

要说放弃,就必须得放弃在头脑中预设的推理和观念,试一试,不就有答案了吗?

妍子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我连跟她深入交心,都没试过,仅凭自己的猜度,就想做出选择,不是太盲目了?何况,我一厢情愿地把做慈善与改善夫妻关系联系起来,却还没有具体的行动和试探,何其盲目?

至于报恩,我都不知道别人最需要什么,怎么报?

当然,有一件事,还是要事先考虑的,就是前面王班长所说的底线。所谓底线思维,就是想好,最坏能坏到什么程度,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点是什么。然后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出发点。

我的底线,是让妍子处于快乐之中,或者,能够提供她最需要的东西,来报恩。

但是方向呢?按王班长所说,方向就是快乐,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但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容易快乐,并且在追寻快乐的道路上,经验最丰富的人。

“王班长,假如,按底线思维,我最终将离开妍子。我的人生该怎么走呢?”

“我不知你的爱好,总之,怎么快乐怎么来。”

“如你所说,快乐也是有边界的,也是有底线的。如何来理解快乐呢?”

王班长拍拍我的背,如同大哥对待小弟一样。“兄弟,你不要问这么理论的东西,我读书少。但我知道,有两种快乐,你要分清楚。”

“哪两种?”

“自由的与不自由的。”

“那我如果与妍子分开了,我的人活动轨迹算是自由了吧?况且我也能够达到财务自由。我的身体还年轻,也算是一种自由。”

“错!我所说的自由,是指心理的感受。我先跟你说,那种不自由的快乐。打个比方,许多快乐,是在比较中产生的,需要有对象的陪衬,那就是不自由。比如,你跟自己贫穷的过去比,你觉得今天有满足的快乐。你跟身边的朋友比,你觉得你比他们富有,有一种比较的快乐。甚至,你得病后,与病中的痛苦比,你也有一种快乐。在你『性』压抑的时候,出现一个姑娘,你快乐。凡是需要参照物比较时,你才能体验出的快乐,就是比较的快乐,那是不自由的。心理状态不自由,必须依附于参照物的负担。”

“什么叫自由的快乐呢?”

“不需要比较,只找出你心中最佳兴奋点,满足它就行。但是,这个点,是动态的。比如你饥饿时,得到食物的快乐,你压抑时,得到女人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相对自由,因为它依赖于你的身体。如果过度追求,会让你的身体成为负担。寻找不同途径快乐,追寻快乐的更多可能『性』,将自己的行为置于不停的探索之中,新的快乐方式会源源不段地产生,这就相当自由了。当然,最自由的快乐方式,是你要找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这个太理论,我也在寻找过程中,不知道答案。”

但他的话却很有道理,按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成为自己,就是心理追求的最高顶点。

“所以,你在追求快乐时,要尽可能达到自由的状态。也就是,不要给自己的心理,预设什么模式,预设什么目标。也就是,要放弃参照,你就轻松。其实轻松本身也是一种快乐。当然,刚开始的过程,却非常痛苦。”

“什么意思?”

“你过去确定自己是谁,是不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关系?”

“对”。

“你如果需要放弃,就得放弃自己的过去和与身边人的关系定位,以直觉来对待。不是否认它们,而是以直觉对待,你懂吗?”

我摇摇头,这种体验,我没有过。

“就是喜欢就说喜欢,只是说的那一刻喜欢而已,不要思考你说话的后果,不要思考原因和未来结局。按直觉处理社会关系。并且,对自己的历史不要耿耿于怀,原谅它,把它放在一边,它就不是你的负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下我懂了,就是不要太在意那些东西。

“但是,当你这样做了,你会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你找不到你自己了。你放弃了你,这个话有意思吧?你会觉得孤独、无助,没有安感。你想想,会不会?”

我点点头。

“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以你的能力和财富,只要你不违法,你的不安感,从何而来呢?没道理嘛,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安的国家之一,以你的能力,怎么会不安呢?这只不过是你心理的习惯而已。”

是的,从哲学上说,人是习惯累积的产物。

“人类数十万年的群居史,让我们产生了独处不安的习惯,这种感觉在平时,就是害怕孤独。其实,孤独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只是误以为不安。但是,这世上有什么绝对安的人吗?人总是要死的,不过早几天晚几天而已。既然我们企图通过安,来保证自己生命的长度。况且,这种努力,大多要失败,因为不是你注意健康,就一定长寿。不如,在最终将死亡的结局前,提高生命的质量,也就是追求更好的快乐体验。”

我反应过来:“王班长,你是在叫我及时行乐?”

这是个贬义词,但古人这样做的,也不少。

“及时行乐的人终究不对,因为他们追求时没底线,走向了痛苦。况且,他们追求的是相对的不自由的快乐,他们没有成为自己,只是以假快乐来装点痛苦罢了。我所说的快乐,是找到自己,最独特的点,成就它,就是快乐。”

“那个点恐怕不好找吧?你都没找到。”

“兄弟,你不知道,我虽然没抵达风景最美的目的地,但寻找过程中沿途的风光,却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我们活着要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以快乐点计算的质量。为什么呢?”

王班长说了一句纲领『性』的语言:“你活着只有几十年,而死却有几亿年,为什么不快乐地活?”

这什么逻辑,没逻辑。但作为鸡汤,我承认,我被打动了。

他最后说到:“要快乐,心要自由。心自由的条件,就是要善于放弃。”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